《农村初中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初中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农村初中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目标当下中学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可见这三者的威力了!对于农村中学生而言,尤以写作最让人头疼,至少其余两者还有教科书和老师的讲解可以遵循。由三乡一镇合并而成的宁溪初级中学,因为其区域的特殊性,学校实行寄宿制,再加上受经济发展和文化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学生与社会接触面相对较窄,文化信息量偏少,活动方式单调,所以我在作文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形:每到写作文时,常常听到学生无奈的叹息或无力的反抗:“老师,我没有什么东西可写!”确实,在作文课的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挖空心思地“教”,学生硬着头皮地“
2、挤”。其结果是他们写出的作文大多数还是语言干巴,内容贫乏、空洞,缺少真情流露。这与新课标的要求大相径庭。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为初中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方向:“要求学生说真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据我近五年的观察和了解,从学生方面来说,绝大多数学生想学好语文、写好作文,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提起笔来不知从何下手,总觉得没事情可记,没道理可议,没情感可抒。但是为了考试,为了升学,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又不得不写。于是只好编故事、说谎话,作文读起来空洞枯燥,没有
3、闪光点,缺乏想象力和真情实感。我就所任教班级近两年的期末试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都掌握得不错,丢分现象重点在写作上,学生的作文有80%都是内容太简单,太空洞,记流水帐现象比较严重,要么是写“克隆作文”,要么就是无话可说,缺乏真实性。对此,我做了深刻反思,主要是学生没有掌握写作的方法,不了解新鲜而丰富的生活就在我们的身边。学生对写作素材掌握不够,挖掘写作素材的渠道还不宽广,导致了写作水平不高。正如叶圣陶所说“这譬如一个干涸的源头,哪里会倾注出真实的水来?”作文要学会积累。中国有句俗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把写作文比成煮饭的话,那么文章中所用的材料就好比煮饭用的米一样。所谓积
4、累就是把事物聚积到一起,由少到多的收集过程,作文更是一个自始至终都少不了持续不断的积累的过程。古人云:厚积而薄发,即强调了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可见素材积累的重要性。我认为,积累写作素材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多注意挖掘生活中的习作资源,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活生生的,原生态的体验环境,让学生有内容可写,这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前奏”。只有让学生们真正地认识到素材积累的重要性,真正地为积累素材实践着,才能达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自由写作境界。因此,本着这种为农村初中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想法
5、,我选定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希望通过笔者的不懈努力和探索为学校学生的发展谋求对策,力争达成以下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生活是写作永不枯竭的源泉。而观察生活就是本次研究的重要一环,让学生参与活动,无形中就要求他们带者一颗敏感的心去感受生活,发现生活中曾经被忽略的美!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农村学生而言,积累写作素材的最重要的途径便是阅读,包括课内和课外。在此次研究过程中,会指导学生制定课外可行的阅读计划,选择适合的课外阅读的书籍,让他们活跃思想积累语言。3.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端正学习态度。写作素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挖掘,亲身体验才会有真情实感
6、,所以,学生就会不自觉地改变以前学习的被动形式,转而以更积极的姿态投身其中。4.最希望达到的是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不再为作文而“皱眉”、“啃笔头”了!二、研究对象和步骤为了进行课题研究,我选择所任教的七年级(5)和七年级(6)班作为此次课题的研究对象,同时,确定七年级(5)班为课题研究的直接对象,与七年级(6)班进行对比。具体研究过程分三个阶段:1.组织准备阶段(2011420116)主要开展课题的理论学习和初步的实践探索。确定研究班级,进行观察了解,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材料,从而进行分析、概括,形成研究方案和调查问卷。2.行动研究阶段(2011920121)学习学科教学的相关理论,探
7、究并实践课堂教学、引导方法,如“课前素材积累方法指导”、“课中写作素材运用点评指导”、“课后积累写作素材习惯培养”等。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设计,如展示学习目标、展示积累成果、展开探究讨论,鼓励素材归类、及时运用。进行两班比较教学,对七(5)班不断进行积累方法指导,并不断调整,七(6)班也布置积累任务,但相对简单,不作细致讲解,然后比较学习效果。适时写出教学实践反思、课例分析和经验总结。3.课题结题阶段(2011220115)全面交流和总结,汇集资料,做好课题的结题工作,写出结题研究报告。三、研究过程和方法本课题拟采用行动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为主,调查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为辅,在教学实践中边实
8、验,边研讨,通过观察、反思、总结并形成成果。1.开展课题的理论学习,不断树立教学新理念。课题立项后,我通过各种途径认真查阅了一些教育理论书籍,无论网上的还是书本上的,例如叶圣陶的叶圣陶谈写作,罗扎基斯的创造性写作等,并多次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前往路桥二中、仙居二中,安吉昆铜中学等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丰富自身的先进的教育理论水平,为课题研究奠定了充分的理论基础。2011年12月,区教科所组织专人对立项的小课题进行中期检查,指出了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之后我对本课题也做了适量调整,如题目、研究的方法等。2012年3月份,教育局邀请了省内课题研究专家对全区课题负责人进行培训指导。20
9、12年4月20日,参加黄岩区七年级语文教学研讨会时,曾传智老师说:“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是积累语言。”写作又何尝不是靠积累?这些培训给处在迷茫中的我指明了方向。通过学习研究中外教育家的先进理念和教学经验,我更加明确了积累写作素材对学生的重要性,决定了作文水平的高低,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学习进行科学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教师自身良好素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人说,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在以前,我对这句话仍是半信半疑,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开始相信好学生是教师教出来的,不是天生的。因此,我觉得教师靠“灌输”知识给学生是教不好学生的,这样的教师绝不是好教师。只有正确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并教
10、会学生积累的方法和技能,激发其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趣味性,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正像法国思想家笛卡尔说的那样,“世界上最好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2.对实验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写作的个性心理。通过一阶段的试验和学习,我开始初步拟定调查问卷内容,并在确定的实验对象中进行问卷调查,积累第一手资料,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研究。因为课题立项时我任教的是初三,所以在接任初一后才发放调查问卷,并对问卷内容进行适当调整。2011年9月5日,我对宁溪初级中学七(5)和七(6)两班共83名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刚深入初中的新生虽然经过了将近六年的小学阶段,但在写作素材积累
11、的运用和习惯的养成上是存在很大问题的。平时有看课外书、写日记习惯的学生是少之又少,更不用说随时随地摘抄好词好句并对此分类归纳了。很多学生写作文都是生搬硬套,内容雷同,所以从何谈“真情实感”。由此我们完全可以想见学生的作文分数为何如此之少了。如果这种陋习不及时纠正或加以制止,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没有好处的,同时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此外,学校的长远发展也会受到制约。因此,此项课题研究成果能否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引导作用决定了课题研究的成败。 3.研究农村初中学生写作素材缺乏的原因。由于我是生于农村长于农村,所以我对农村初中学生写作素材缺乏是有着足够认识的。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其一,
12、农村学生的阅读量偏少。写作和阅读是密不可分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然而,农村学生大多生长在穷乡僻壤,周围所接触的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即使他们有“熟读唐诗三百首”的迫切愿望,也没法通过多种渠道去实现。其二,接触面狭窄。这同缺少必要的文化氛围有很大的关系。城镇的学生接触的人多,吸纳的信息量自然也大,每天上学、放学所看到的,听到的奇闻趣事、五花八门,耳濡目染,自然知识面就广了。而农村的学生很少接触到外面来的人,在学校是封闭式管理,平时或是住校,或是早晚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天天面对这些熟悉的面孔(老师和学生),只有周末才能出校门。回到家里,也只是看看电视、睡睡觉而已。其三,社会家庭的
13、影响。农村学生家庭条件相对城市比较落后,首先,家里不能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条件的提高,城市的孩子家家几乎都有电脑、电视、报刊等,而这些对农村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是一种奢望。同时,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也缺乏有效的辅导,这些也是影响写作水平的一个客观方面。4.结合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研究积累写作素材的各种途径。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反复的研究总结,再结合农村初中学校的实际情况,我觉得积累写作素材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研究如何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挖掘素材。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写作永不枯竭的源泉。面
14、对瞬息万变的日常生活,时时睁大眼睛,带着一颗敏感的心灵,生活中自然而然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但是很多学生却没有留意观察生活,对身边的事情熟视无睹,结果在写作文时只能是拿别人写过的内容来写。一写我的妈妈便是“我半夜发烧了,妈妈背我上医院”,题材陈旧、千篇一律,毫无真情实感。所以,我要求学生从“自我生活经历”和“社会生活”中积累独特的素材。包括“我”、“我与学校”、“我与家庭”、“我与社会”四大方面具有“闪光点”、“美点”、“感点”性质的精彩片断。比如我在学生刚进初中时,就要求学生每周至少要写三份生活随想,记录自己对身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刚开始,大部分学生觉得很困难,每份作业像挤牙膏一
15、样挤出五六十字的内容,但坚持了一个学期后,学生渐渐尝到了甜头,由畏难到喜欢,由无话可说到随想内容日益充实。如王佳佳同学在随笔中写到:“从一开始的寥寥几笔,一直书写到现在满满一页的文字,都延续着一种明媚的微笑。不仅是因为那从没间断过的优秀的评语,更是因为喜欢看着自己青涩的笔锋渐渐丰满,能用文字画出心灵深处的奇观。是很喜欢随笔作业的。感谢老师强迫我去发现生活,并且点亮生活,留住那些转眼就烟飞云散的思想火花。”这样的感悟并不是我布置的命题作业,而是很多学生在第二学期开学时不约而同写下的感受与收获,可以说学生已经认识到写作是他们表达思想观点和心灵的手段,从而把写作融入到他们的生命中去,成为成长的一部分
16、,表达生命的一部分,而不再是一种负担。(2)研究如何引导学生挖掘教材,内化为写作素材。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叶老的这一观点在启示我,教材对学生写作和作文教学可以起到“例子”的作用。初中语文教材历来以精选名家名篇、优秀时文为主体,它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写作材料,也给学生提供了精妙的写作方法,因此语文教材成了学生学习写作的不错“凭借”。我认为,要正确引导学生化用课文语词文句,借用课文人物情节,仿用课文体裁结构,举用课文典型事例。比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课我是这样处理的:先让学生明白,作者抓住了人物特征,所以只三言两语就把多位名人
17、的特点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使读者如见其人。接着要学生借鉴此法用一段话描写班上的同学或老师,要求不能写出名字,最后请同学当场朗读习作,其他同学猜猜写的是谁,以此来检验他是否抓住了人物的特征。通过这次训练,大部分学生在描写人物时,就懂得抓住特征,不再只是给人物贴标签了。仿写,是训练学生作文基本功的一种有效方法。茅盾过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还有,在农村中学课外书相对缺乏的情况下,我常常指导学生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分门别类地摘抄整理到读书笔记本上,定期检查,一学期评比一次,并给予适当奖励以提高他们积累写作素材的积极性。我坚决认为,挖掘课本教材是提高农村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行之
18、有效的好办法。另外,为了方便学生摘录,我专门制定了摘录卡片的样式:课本中的文学形象文学形象性格特点人生际遇课本中的名人名家名人名家精神世界重要经历相关作品(3)研究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广泛的阅读课外书籍,是获得写作素材的好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七九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教学实践表明,语文读写能力的获取,重要途径还是来自广泛的课外阅读,即通过阅读,了解别人的经历,扩大自己的视野,借鉴他人的情感体验,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针对农村学生很少拥有课外书这一情况,我让学生主动捐献出一些图书,并且从学校图书馆借来一部分图书,再
19、加上我自己的一些图书,在(5)(6)两班各建立了班级图书角。每周安排一个课时的课外阅读,让学生自己去品味、欣赏、感受。另外在研究中,我进行了以下的尝试:在语文常规作业中,要求学生每周至少要做二份阅读积累卡,自行选择课外文段进行摘录和赏读。为了便于学生操作,还专门规范了阅读积累卡的样式:阅读积累卡文题出处阅读时间新词美词荟萃精彩句段摘录精彩句段赏析文章大意心有一得除了日常的阅读积累卡外,每个学期每个学生至少要完成三部文学名著的阅读、读后读书笔记的写作和阅读成果的展示。学生阅读的名著,除了课标规定的篇目外,还有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推荐的文学作品,比如初一第一学期,我向学生推荐了曹文轩的青铜葵花、黄蓓
20、佳的亲亲我的妈妈、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三部表现“儿童成长”主题的作品。学生每读一部作品,一定要写一篇读书笔记,而且选个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成果展示。阅读成果的展示形式多种多样,比如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览、制作手抄报、文学名著经典片段诵读比赛等。经过这样的引导,一个学期下来大部分学生养成了从“课外阅读”中积累独特素材的好习惯。古人云:“长袖善舞,多财善贾。”有了丰富的素材积淀,才会为写好文章创造条件。有了量的积累,才有思路的开阔,才能兼收而并蓄,这是素材积累的有效途径。语文教育学家吕叔湘在总结了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得失之后,不无启发地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
21、书。”(4)研究如何创造条件营造写作氛围。作为五班的班主任,我在教室的布置上花费了一些心思。首先在四周的墙壁上悬挂名人名言,尽量一学期换一次。并开设了一个作文园地,定期刊登名家名篇或者学生的优秀作文,让学生能在其中获得一些写作素材。有效利用黑板报这一阵地,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如每天在黑板上写一句名言,让学生读一读、记一记,这无疑为写好议论文在论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介绍一些名人生活事例又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事实材料。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山鹰”文学社,目前两班共有六名学生被录用。另外,我要求两个班的学生每周写一篇随笔,题目不限制,记人记事、自然风景、心灵感悟等都可以,只要你写得顺手的。随笔交上来,
22、我经过批阅后会选择几篇优秀的文章张贴在教室后面,这种潜在的表扬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当然,我也相当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的。以上种种举措,旨在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当然,这些方法不是说课题研究结束了就停止的,我觉得长期坚持下去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5.研究如何指导学生恰当运用写作素材构思文章。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平时的训练与考试中,学生们只有“先利其器”,对写作素材进行合理的运用,才能“善其事”,写出优秀的作文来。那么,在写作训练中,如何指导学生恰当运用所积累的素材呢?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自己所写文章的主旨,明确之后想想有什么可以用得上的事例。然后,在自己的脑海中列出一个
23、提纲,将这些素材按自己所想的顺序组合起来。最后,按自己的构思开始写,注意素材要衔接精密,素材与素材之间最好可以有过渡句来连接,这样可以使行文读起来流畅;也可以引用名言警句引出材料。有时候还可以通过镜头式的方法将材料用到文章之中,这样就可以免除过渡句的使用。运用素材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偏题,所以,平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整合创新,抓住题目要求和材料本身特点纵深挖掘思考,这样必能“材为我用”,水到渠成地写出精彩的、与众不同的文章,也就能真正让学生“以我手写我心,以我手写我口”。四、课题研究的成效与收获1.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教师对引导学生如何积累写作素材有了一个完整科学的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生
24、的学习过程中只是起着一个引导的作用,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努力探索科学有效的积累方法和指导学生如何运用素材才是最重要的。在这次课题研究中,我发现了如何积累写作素材,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首先,教师对学生布置的素材积累要求要明确,量要适中,让学生在自我积累中先学会摘录,包括好词佳句妙段,甚至经典美文,然后尝试素材分类,如写人记事绘景,充分挖掘学生的自学能力去探究问题。其次,教师对学生的素材积累工作要严格要求,及时检查,并进行有效的评估。由于年龄的制约,学生毕竟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在积累中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那无异于放任自由,不会收到预设的效果。再
25、者,教师布置的预习内容必须紧扣教材,能让学生在预习后课堂上体验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另外,积累写作素材需要长期坚持才有成效,从教师的每天刻意的布置指导变成将来学生主动的一个习惯的养成,这样,学生写作时自然得心应手,文思泉涌,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其写作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2.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也提高了语文的综合成绩。在课题研究中,由于从命题、选材到写作过程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以激发兴趣,提高信心,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学生原来感到题材贫乏,没有什么可写,现在变得题材丰富,再不愁脑子空空了。学生从怕写作文变为乐写作文,作文水平较以前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也培养
26、了学生的自信心。自信、乐观的情绪有利于写作,自信心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心理因素。学生有了自信心就不会被任何困难失败吓倒,对写作也就不再望而生畏了。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成了写作的主人,学生所积累的摘抄集也成为了以后写作的宝贵的第一手材料。另外,学生学会选择课外阅读的书籍;学会了随时随地观察生活;学会了用笔记录下来的习惯,学生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方法。在语文试卷上,作文分是占了绝大部分分数的,由此可见作文的提高对语文综合成绩的重要性。而七(5)七(6)两班经过课题研究的实践后,作文水平有所提高,这也促使两班的语文成绩总体上也进步了,在七年级第一次期末考试中两班平均分名列前茅。另外,在学校组织的各项作文
27、比赛中,两班获奖人数占了多数。这些都归功于平时对写作素材的积累。3.通过课题研究,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学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升。在接到课题立项的通知后,我随即开始查阅相关的书籍,为自己充电。先后看了很多中外的教学理论著作,包括仔细阅读了与此课题相关的一些工作在教育一线教师所写的一些获奖论文和课题,无论是报纸杂志书刊,还是网上个人博客,都一一拜读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并对自己将要研究的课题认真加以解读,理清课题研究思路,在此过程中,写了数篇论文,其中浅谈写作素材的积累可用于教师今后的作文教学。另外,研究过程中针对一些特殊情况写了多个案例,经过长期探索研究,对教育教学起了一定的帮助。本次
28、课题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我研究教学的积极性,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通过课题研究增强了自信心。同时,在对学生所积累的写作素材进行科学引导的过程中,不断地认真研究,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切磋,大大增加了与学生接触探讨的机会,教师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科研能力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五、问题讨论与展望1.问题讨论:回顾研究过程,我觉得时间还是有点仓促,下阶段问题研究还要继续深入。虽然经过课题中期检查后,我对课题的研究方法和过程做了适当调整,但研究的成效还不尽如人意。尽管进行课题研究已经一年多了,但深感自己理论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层面上,平时在教学过程中因受各种因素的影
29、响,理念的更新不够到位。由于我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且担任班主任,平时工作繁忙,疏于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有时候课题研究就不太及时。另外,由于学生学习时间很紧,学习任务重,有些作文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部分影响了课题研究的效果。这些应该在以后的训练和研究中加以关注,训练步骤的安排要更恰当。2.今后想法:积累写作素材的研究不会止于课题的结题,而是会延伸到学生的学习中,持之以恒,终会有效果。当然学生在写作素材积累的过程中,他们的积极性如何发挥到最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学生写作素材积累起来以后,学生是不是就能绝对地提高作文水平还很难说。所以,课题研究之外的时间,我还是会对学生认真指点与鼓励,有必要时会对他们进行作文技巧方面的指导,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