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疫苗ppt.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12794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性腮腺炎疫苗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流行性腮腺炎疫苗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流行性腮腺炎疫苗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流行性腮腺炎疫苗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流行性腮腺炎疫苗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行性腮腺炎疫苗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性腮腺炎疫苗ppt.ppt(10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流行性腮腺炎(epideiliicparotitis mumps,简称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肿痛。,5.病毒性疫苗()5.9 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5.9.1 概述,2,1、潜伏期 830d,平均18d,多无症状。2、前驱期 患者受感染后,大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3、症状明显期 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同时肿大,2-3日内达高峰,面部一侧或双侧因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过敏,开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含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颔下腺、舌下腺及颈部淋巴结。腮腺肿大最具特征性。

2、4、恢复期 腮腺肿大可持续5日左右,以后逐日减退,全部病程约712日。,5.病毒性疫苗()5.9 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5.9.1 概述,3,1、传染源隐性感染者 3050,5.病毒性疫苗()5.9 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5.9.2 流行病学,4,2、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 垂直传播,5.病毒性疫苗()5.9 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5.9.2 流行病学,5,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1岁以下有母递免疫力,成人约80曾有显性或隐性感染。90病例为115岁儿童和青少年,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再发者极少。腮腺炎在冬春季发病较多,但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爆发。大约每2年发生一次流行。,5.

3、病毒性疫苗()5.9 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5.9.2 流行病学,6,1、生物学性状 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属RNA病毒的副粘病毒科。病毒的感染性可被乙醚、氯仿、福尔马林、56 20分钟及紫外线所灭活。在-70可以存活数年。腮腺炎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别,多种组织培养细胞,特别是人胚肾和猴肾细胞可供病毒繁殖。,5.病毒性疫苗()5.9 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5.9.3 病原学,7,2、致病性mumps virus上呼吸道 腮腺管血流腮腺,5.病毒性疫苗()5.9 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5.9.3 病原学,8,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组成与性状】本品系用腮腺炎病毒减毒株接种

4、鸡胚细胞,经培养、收获病毒液并加适宜稳定剂后冻干制成。冻干疫苗为乳酪色疏松体,经溶解后为橘红色澄明液体。【规格】重溶后每安瓿0.5ml。每次人用剂量为0.5ml,所含活病毒量应不低于3.7LgCCID50。【接种对象】年龄为8个月以上的腮腺炎易感者。,5.病毒性疫苗()5.9 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5.9.4 疫苗,9,【用法与剂量】每支安瓿加0.5ml灭菌注射用水,待完全溶解摇匀后使用。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肤用75%酒精消毒,待干后皮下注射0.5ml。【禁忌】患严重疾病、急性或慢性感染、发热或对鸡蛋过敏史者不得接种本品,孕妇禁用。【副反应及处理】注射后一般无局部反应。在610天内,少数儿童可能

5、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一般不超过2天,通常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5.病毒性疫苗()5.9 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5.9.4 疫苗,10,冻干流行性腮腺炎活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毒种(原代种子批)S79 细胞 选用来自SPF鸡群的910日龄鸡胚,经胰 蛋白酶消化分散。,5.病毒性疫苗()5.9 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5.9.4 疫苗,11,几个概念原始种子批(primary seed lot)一定数量的已验明其来源、历史和生物学特性并经临床研究证明其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良好的病毒株(或菌株),或用于制备原疫苗(original vaccine)的活病毒(或菌体)悬液。该悬液应加工为单一批,以确保其组成

6、均一,并经充分鉴定。原始种子批用于制备主种子批。主种子批(master seed lot)一定数量的来自原始种子批的病毒株(或菌株)或用于制备原疫苗的活病毒(或菌体)悬液。该悬液应加工为单一批,以确保其组成均一,并经全面鉴定。主种子批用于制备疫苗生产用的工作种子批。,5.病毒性疫苗()5.9 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5.9.4 疫苗,12,几个概念工作种子批(working seed lot)按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方法,从主种子批传代而得到的活病毒或细胞的均一悬液,等量分装贮存用于生产疫苗。,5.病毒性疫苗()5.9 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5.9.4 疫苗,13,冻干流行性腮腺炎活疫苗制造及检定

7、规程获得毒种制造主种子批制造工作种子批 病毒收获原液合并原液检定半成品配制半成品检定成品分批、分装、冻干、包装,14,鉴别试验 病毒液抗血清vero细胞B.病毒滴定10倍系列稀释vero细胞C.无菌检查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用于培养需氧菌、厌氧菌)改良马丁培养基(用于培养真菌)D.支原体检查接种于支原体肉汤培养基或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培养基E.病毒种子批外源因子检查细胞检查法F.免疫原性检查接种健康易感儿童至少30名,15,风疹(rubella,German measles)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全身皮疹,常伴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风疹最大的危害是母亲在怀孕早期特别

8、是头三个月感染风疹,造成流产、死产和新生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5.病毒性疫苗()5.10 风疹疫苗 5.10.1 概述,16,1、传染源 风疹病人、无症状带毒者和先天性风疹患者皆系本病的传染源。从出疹前7日至出疹后5日均有传染性,尤其前驱期传染性最强。病人口、鼻、咽部分泌物、血液、大小便均有病毒存在。,5.病毒性疫苗()5.10 风疹疫苗 5.10.2 流行病学,17,2、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是儿童和成人风疹的主要传播途径,人与人密切接触也可传播。,5.病毒性疫苗()5.10 风疹疫苗 5.10.2 流行病学,18,1、生物学性状 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属于披膜病毒科风疹病毒属,

9、只有一个血清型。风疹病毒表面有包膜,直径5070nm,单链,正链RNA。风疹病毒对热不稳定,对紫外线敏感,脂溶剂乙醚、氯仿可灭活风疹病毒。,5.病毒性疫苗()5.10 风疹疫苗 5.10.3 病原学,19,2、致病性风疹病毒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第一次病毒血症单核巨噬细胞第二次病毒血症,5.病毒性疫苗()5.10 风疹疫苗 5.10.3 病原学,20,2、致病性 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发生原理尚不十分清楚,其发生与病毒毒株,孕妇对风疹病毒的免疫状态以及感染发生的时间有关。感染发生在妊娠期头3个月影响最大,对胚胎危险率达1030。,5.病毒性疫苗()5.10 风疹疫苗 5.10.3 病原学,21,5.病

10、毒性疫苗()5.10 风疹疫苗 5.10.4 疫苗,天坛生物,22,1、风疹减毒活疫苗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 公司【组成与性状】本品系用风疹病毒减毒株接种人二倍体细胞或原代兔肾细胞,经培养、收获病毒液并加适宜稳定剂后冻干制成。冻干疫苗为乳酪色疏松体,经溶解后为橘红色澄明液体。【规格】本品重溶后每安瓿0.5ml,每次人用剂量为0.5ml,所含活病毒量应不低于3.2LgCCID50。,5.病毒性疫苗()5.10 风疹疫苗 5.10.4 疫苗,23,1、风疹减毒活疫苗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 公司【接种对象】年龄为8个月以上的风疹易感者。【用法与剂量】每支安瓿加0.5ml灭菌注射用水,待完全溶解摇

11、匀后使用。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肤用75%酒精消毒,待干后皮下注射0.5ml。【禁忌】(1)患严重疾病,发热或有过敏史者不能接种。(2)妊娠妇女严禁接种本疫苗。(3)妇女怀孕前3个月内不宜接种本疫苗。,5.病毒性疫苗()5.10 风疹疫苗 5.10.4 疫苗,24,2、麻疹、风疹二联减毒活疫苗北京天坛生物制 品股份有限公司【组成和性状】本品系将合格的单价麻疹和风疹减毒活疫苗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加入适宜稳定剂冻干而成。外观为淡黄色疏松体,溶解后为桔红色透明液体。【规格】本品重溶后每安瓿为0.5ml,每次人用剂量为0.5ml,所含麻疹、风疹活病毒量均不低于3.2LgCCID50。【接种对象】年龄为

12、8个月以上的麻疹、风疹易感者。,5.病毒性疫苗()5.10 风疹疫苗 5.10.4 疫苗,25,2、麻疹、风疹二联减毒活疫苗北京天坛生物制 品股份有限公司【用法与剂量】(1)按瓶签标示量将灭菌注射用水加入干燥疫苗中,轻轻摇动,使之完全溶解。(2)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肤用75%酒精消毒,待干后皮下注射0.5ml。,5.病毒性疫苗()5.10 风疹疫苗 5.10.4 疫苗,26,3、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减毒活疫苗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5.病毒性疫苗()5.10 风疹疫苗 5.10.4 疫苗,27,3、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减毒活疫苗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组成和性状】本品是一种

13、无菌冻干制品,外观为乳酪色疏松体,溶解后为桔红色澄明液体。,5.病毒性疫苗()5.10 风疹疫苗 5.10.4 疫苗,28,3、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减毒活疫苗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规格】本品分装规格为每安瓿0.5ml(1人份)。每0.5ml含麻疹活病毒不低于1000CCID50,含腮腺炎活病毒不低于5000CCID50,含风疹活病毒不低于1000CCID50。【接种对象】年龄为8个月以上的麻疹、腮腺炎和风疹易感者。【用法与剂量】按瓶签(或盒签)标示量加灭菌注射用水,待完全溶解摇匀后使用。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肤用75%酒精消毒,待干后皮下注射0.5ml。,5.病毒性疫苗()5.10

14、风疹疫苗 5.10.4 疫苗,29,水痘(varicella)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多见于小儿,以轻微的全身症状和皮肤、黏膜分批出现的斑丘疹、水疱和结痂为特征。初发为水痘,再发为带状疱疹。,5.病毒性疫苗()5.11 水痘和带状疱疹疫苗 5.11.1 概述,30,全球分布,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节多见。1、传染源 病人是惟一传染源,自出疹前12日至皮疹干燥结痂为止,均有传染性。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感染,感染性很强。易发生幼儿园、小学等儿童集体流行。3、易感人群 人类普遍易感,8090发病,病后获得免疫,但病毒可在体内潜伏,再发表现为带状疱疹。,5.病毒性疫苗()

15、5.11 水痘和带状疱疹疫苗 5.11.2 流行病学,31,1、生物学性状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是该病的病原体。,5.病毒性疫苗()5.11 水痘和带状疱疹疫苗 5.11.3 病原学,32,2、致病性 人是VZV的惟一自然宿主,皮肤是病毒的主要靶细胞。入侵病毒先在局部淋巴结增殖后,进入血流到达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组织大量繁殖,病毒再次入血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随血流散布到全身。约经两周潜伏期全身皮肤出现丘疹、水疱,并可发展为脓疱疹。水疱一般病情较轻。偶发并发症,如病毒性脑炎或肺炎。带状疱疹仅发生于过去水痘病史的人,成人和老人多发。疱疹排列呈带状,故

16、称带状疱疹。,5.病毒性疫苗()5.11 水痘和带状疱疹疫苗 5.11.3 病原学,33,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水痘病毒OKa减毒株,5.病毒性疫苗()5.11 水痘和带状疱疹疫苗 5.11.4 疫苗,34,【用法与剂量】1、用所附灭菌注射用水0.5ml注入疫苗瓶内彻底溶解冻干疫苗。2、于上臂三角肌附着处用消毒剂消毒,待干后皮下注射疫苗0.5ml/人。【副反应及处理】接种本疫苗后一般无反应,在接种6-18天内少数人可有短暂一过性的发热或轻微皮疹,一般无需治疗会自行消退,必要时可对症治疗。,5.病毒性疫苗()5.11 水痘和带状疱疹疫苗 5.11.4 疫苗,35,5.病毒性疫苗()单纯疱疹病毒疫苗

17、概述,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是疱疹病毒的典型代表,由于在感染急性期发生水疱性皮疹即所谓单纯疱疹(herpes simplex)而得名。,36,5.病毒性疫苗()单纯疱疹病毒疫苗 流行病学,1、传染源 人是疱疹病毒的自然宿主,感染较为普遍。传染源是患者及健康病毒携带者。2、传播途径 直接密切接触与两性接触。病毒经口腔、呼吸道、生殖器黏膜及破损皮肤、眼结膜侵入体内。孕妇有生殖道感染还可于分娩时传给胎儿。,37,5.病毒性疫苗()单纯疱疹病毒疫苗 病原学,1、生物学性状 HSV具有典型的疱疹病毒科病毒形态特征。,38,5.病毒性疫苗()单纯疱疹病毒疫苗 病原

18、学,1、生物学性状 HSV有两种血清型:HSV-I和HSV-II。gD是HSV-I和HSV-II的共同抗原决定簇,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的能力最强,是研制亚单位疫苗的最佳选择。,39,5.病毒性疫苗()单纯疱疹病毒疫苗 病原学,2、致病性 HSV感染8090为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只占少数。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黏膜或皮肤局部出现疱疹,HSV感染偶尔可产生严重甚至致死的全身性感染。HSV的感染可表现为:原发感染 6个月2岁的婴幼儿 HSV-I潜伏感染和复发 先天性感染,40,5.病毒性疫苗()单纯疱疹病毒疫苗 疫苗研究进展,由于HSV有致癌可能性,灭活疫苗和传统的减毒活疫苗均不宜用于人体。现研究中的各种

19、疫苗如基因缺失活疫苗,包膜蛋白(提纯的gG、gD)亚单位疫苗,gB、gD基因重组痘苗病毒疫苗和多肽疫苗,在动物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有应用前景。目前HSV的DNA疫苗主要是利用gB和gD构建的质粒表达体系。在动物实验中,DNA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不仅可以抑制HSV初次感染,而且可以减少潜伏感染,降低复发率。已有DNA疫苗进入I期临床试验。,41,皮疹(eruption)可见于急性发热性感染病、结缔组织病、过敏性或变态反应性疾病和血液病等。斑疹(macula)斑疹是与皮肤齐平、具有界限性的皮肤色泽改变。大小与形态不一,一般呈圆形或呈不规则形,有些可互相触合。,总结:感染病的皮疹,42,丘疹

20、(papula)水疱(blain)脓疱(pustule),总结:感染病的皮疹,43,5.病毒性疫苗()5.12 流感疫苗 5.12.1 概述,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高热、头痛、全身酸痛等,而呼吸道症状较轻。传染性强,传播迅速,常引起流行。,44,5.病毒性疫苗()5.12 流感疫苗 5.12.1 概述,分类一、典型流感二、轻型流感三、肺炎型流感四、脑炎型流感并发症1、细菌感染2、心肌炎及心包炎3、神经系统病变,45,5.病毒性疫苗()5.12 流感疫苗 5.12.2 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主要是患者和隐

21、性感染者。二、传播途径 病毒经空气、飞沫传播,也可能通过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间接传播。除了人人之外,也有人禽之间的传播,这种传播是通过空气还是有其他渠道需待进一步研究。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46,5.病毒性疫苗()5.12 流感疫苗 5.12.3 病原学,47,5.病毒性疫苗()5.12 流感疫苗 5.12.3 病原学,HA功能:凝集红细胞吸附宿主细胞抗原性NA功能:参与病毒释放促进病毒扩散具有抗原性,48,5.病毒性疫苗()5.12 流感疫苗 5.12.3 病原学,抗原性漂移(antigenic drift)抗原性转变(antigenic shift),49,50,5

22、1,5.病毒性疫苗()5.12 流感疫苗 5.12.4 疫苗,1、流行性感冒灭活疫苗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 有限公司【组成与性状】本品系由甲1型(H1N1)、甲3型(H3N2)乙型之当前流感病毒流行株,经鸡胚培养、灭活、纯化后三型等量混合制成。疫苗为淡乳白色、半透明液体。【规格】本品规格为每安瓿1.0ml。每次人用剂量1.0ml,含血凝素抗原每型12g。,52,5.病毒性疫苗()5.12 流感疫苗 5.12.4 疫苗,1、流行性感冒灭活疫苗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 有限公司【接种对象】用于6岁以上儿童,成人及老年人。【用法与剂量】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1ml。【不良反应】注射后可能有轻微的局部胀疼感,个

23、别人可能出现中低度发热,三日后均能恢复。,53,5.病毒性疫苗()5.12 流感疫苗 5.12.4 疫苗,2、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成人型)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主要成份】本疫苗成份符合WHO推荐当年流行株。每人份疫苗含甲1、甲3、乙型三株抗原。甲1型血凝素含量:12g甲3型血凝素含量:12g乙型血凝素含量:12g【性 状】本品为无色或轻微乳白色注射悬液。【作用与用途】预防流行性感冒,接种本疫苗2-3周后可产生抗流感病毒感染的免疫力。,54,5.病毒性疫苗()5.12 流感疫苗 5.12.4 疫苗,2、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成人型)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接种对象】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推荐用于三周岁以上儿

24、童及成人,于流行季节前接种。【用法用量】肌肉或皮下注射。三岁以上儿童和成人接种一次,注射一个剂量(0.5ml),使用前充分摇匀。【禁 忌】有下列情况者不得使用本疫苗:1患热、急性疾病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者及感冒者。2对鸡蛋过敏者或有其他过敏史者。【规 格】(成人型)0.5ml支。,55,5.病毒性疫苗()5.12 流感疫苗 5.12.4 疫苗,3、流行性感冒亚单位疫苗【成分与性状】本制品系由WHO推荐的流行性感冒病毒当年流行毒株(或其抗原相似株)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许可,包括甲1型、甲3型及乙型,3株流感病毒分别接种10日龄健康鸡胚,在3335培养4872小时后,收获尿囊液病毒,经甲醛

25、灭活、超滤浓缩、纳米对撞机裂解病毒及柱层析纯化后制成的三价病毒亚单位疫苗。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56,5.病毒性疫苗()5.12 流感疫苗 5.12.4 疫苗,3、流行性感冒亚单位疫苗 本品每剂量(0.5mL)中,含有至少45g血凝素抗原,即甲1、甲3和乙型三株流感病毒的血凝素抗原均在15g/人份以上。本品外观为微乳白色液体,无异物。本疫苗每0.5mL中含2545g硫柳汞作为防腐剂,含不高于50g的福尔马林(即甲醛)。【剂型和规格】本品为注射液,每个剂量为0.5mL/支。,57,5.病毒性疫苗()5.12 流感疫苗 5.12.4 疫苗,3、流行性感冒亚单位疫苗【用法用量】成人和3岁以上儿童于上

26、臂三角肌注射1个剂量(0.5mL)。本疫苗在使用前可放置在室温处,注射前摇匀。流感疫苗最好在秋冬季注射,注射后1015天产生免疫力。【禁忌症】对鸡卵蛋白或疫苗其他成分过敏者及急性发热或急性感染者禁用本疫苗。,58,http:/,59,补充:1、普通感冒与流行感冒的区别,60,补充:1、普通感冒与流行感冒的区别,61,症状比较,62,补充:2、禽流感专题一、概述,禽流感指一大组主要影响禽鸟类的不同的流感病毒。这些禽鸟病毒极不容易传染给其它物种,包括猪和人类。绝大多数禽流感病毒不会传给人类。当一种从未在人类中传播的新亚型病毒出现时可发生流感大流行。,63,补充:2、禽流感专题二、流行病学,1、传染

27、源 野生鸟类,特别是迁徙的水禽公认是家禽禽流感的感染来源之一,切断野鸟把流感病毒传播给家禽是控制禽流感的一项重要措施。,64,补充:2、禽流感专题二、流行病学,2、传播途径,65,补充:2、禽流感专题三、病原学,66,补充:2、禽流感专题四、药物治疗及预防接种,67,68,5.病毒性疫苗()5.13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5.13.1 概述,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啮齿类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特征主要有发

28、热、出血、低血压休克和肾脏损害。,69,5.病毒性疫苗()5.13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5.13.2 流行病学,1、传染源 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如黑线姬鼠、大林姬鼠、黄喉姬鼠、褐家属、大白鼠等。,70,5.病毒性疫苗()5.13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5.13.2 流行病学,2、传播途径目前认为有以下途径可引起出血热传播:呼吸道。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颗粒经呼吸道感染。消化道。进食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经口腔粘膜及胃肠粘膜感染。接触传播。被鼠咬伤、鼠类排泄物、分泌物直接与破损的皮肤、粘膜接触。母婴传播。孕妇患病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71,5.病毒性疫

29、苗()5.13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5.13.2 流行病学,3、易感人群 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发病以男性青壮年为主,可能与接触传染源机会较多有关。隐性感染率一般为0.95.2。,72,5.病毒性疫苗()5.13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5.13.3 病原学,1、生物学性状 汉坦病毒(hantaviruses)的平均直径约为122nm,内含单负链RNA基因组。病毒基因组分大中小3个节段。,73,5.病毒性疫苗()5.13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5.13.3 病原学,2、致病性 汉坦病毒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免疫系统细胞有较强嗜性和侵袭力。病毒侵入人体后,可能在血管内皮细胞等处增殖,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高,同

30、时T细胞接到的免疫病理亦能损伤血管,使血浆和红细胞外溢,导致出血和水肿。,74,5.病毒性疫苗()5.13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5.13.4 疫苗,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纯化疫苗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商 品 名:汉普威 本品系用型和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分别感染原代地鼠肾细胞,培养后收获病毒液,用甲醛溶液灭活病毒后,经纯化,加入氢氧化铝制成。生产用细胞:原代沙鼠肾细胞生产用毒株为I型出血热病毒Z10株和II型出血热病毒Z37株。【性 状】为无色半透明液体,久放形成可摇散的沉淀。,75,5.病毒性疫苗()5.13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5.13.4 疫苗,【接种对象】用于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出血热疫区的居民及进

31、入该区的人员,主要对象为16-60岁的高危人群。【用法用量】基础免疫2针,于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每次1.0ml,于0、14天各注射1次。基础免疫后1年应加强免疫1次。【规 格】本品规格每安瓿为1.0ml。每次人用剂量不分年龄均为1.0ml。全程免疫接种2剂。,76,5.病毒性疫苗()5.14 艾滋病疫苗 5.14.1 概述,艾滋病是获得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简称,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严重感染病。其主要发病过程为感染后先有短期的急性症状,然后

32、经历数年的无症状期,最后逐渐发展为以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为主的AIDS。,77,5.病毒性疫苗()5.14 艾滋病疫苗 5.14.1 概述,临床表现: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AIDS期,78,5.病毒性疫苗()5.14 艾滋病疫苗 5.14.2 流行病学,1、传染源 AIDS的传染源主要为AIDS患者和无症状HIV感染者,二者的比例大约为1:501:100。,79,5.病毒性疫苗()5.14 艾滋病疫苗 5.14.2 流行病学,2、传播途径 目前已从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眼泪和乳汁等分离到该病毒,但流行病学调查只证明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能传播HIV。已证明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血液传播 可通过

33、输血、血制品或不洁注射器感染HIV。,80,5.病毒性疫苗()5.14 艾滋病疫苗 5.14.2 流行病学,2、传播途径C.围产期传播 感染HIV的母亲可在产前将HIV传给胎儿,也可在产程中或产后将HIV传给新生儿。D.其他途径 对AIDS病人家属的调查表明,偶尔接触唾液和眼泪不会导致感染。,81,全球艾滋病的流行仍在继续,HIV感染和死亡的数字居高不下。UNAIDS(2004年11月)报告,估计全球有HIV感染者 3940万人(3590至4430万)2004年,全球估计有490万(430-640万)新感染者,310万(280-350万)人死于艾滋病。2004年,每天估计有14000人新感染H

34、IV。其中95%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国家。一半左右的新感染病例发生在1524岁年轻人,全球艾滋病流行现状,82,截至2004年底,全球估计HIV/AIDS人数,总数:3940(3590 4430)万,西欧和中欧610 000,北非和中东540 000,次撒哈拉非洲2540 万,东欧和中亚140万,南亚和东南亚 710万,澳新35 000,北美100万,加勒比440 000,拉美170万,东亚和太平洋110万,资料来源:UNAIDS,83,全球各地区艾滋病疫情估计数统计(2004年11月),84,HIV感染者中约一半为妇女每年约一半新感染发生在妇女发展中国家的HIV/AIDS中,64为妇女和

35、女童全球妇女和女童感染HIV机会是同龄男性的2.5倍;某些地区高达6倍。东部、南部非洲的部分地区,1/3以上的十几岁女童感染HIV,妇女感染艾滋病的情况,资料来源:UNAIDS,85,非洲艾滋病流行情况,次撒哈拉非洲仍然是全球艾滋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2004年,HIV/AIDS总数达到了2540万人,230万人死于AIDS 孕妇平均HIV感染率斯威士兰,1992年4%上升为2002年39%博茨瓦纳,2003年达37%南非,2002年为26.5%马达加斯加,从2001年到2003年几乎增加了4倍城市中2529岁年龄组产前孕妇HIV感染率博茨瓦纳55.6%斯威士兰33.9津巴布韦40.1%南非每9个

36、人中约有1个人感染艾滋病病毒东非和中非有下降乌干达,2003年HIV感染率下降为4.1%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2003年孕产妇的HIV感染率由1995年的24%下降为11%,资料来源:UNAIDS,86,亚洲艾滋病流行情况,亚洲地区艾滋病感染人数增长最快2003年新增的5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1/4约100多万在亚洲2003年全球死于艾滋病的290万人当中,有50万在亚洲印度成为仅次于南非的世界上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2004年初,艾滋病在亚洲的流行有五大类情形近期HIV感染率在高危人群中急剧上升持续的高流行最终扩散到低危人群中大量预防工作减少了危险行为,有效遏制了疫情预防工

37、作存在契机,可保持低感染率太平洋区域疫情尽管数据有限,(新几内亚岛)但可能比任何地区都严重,87,HIV/AIDS对非洲社会经济的影响,人均期望寿命下降到2010年 赞比亚 65岁下降到33岁 津巴布韦 70岁下降到40岁 乌干达 59岁下降到31岁 非洲过去30年中在生命的质量和平均寿命方面所取得的成绩都被AIDS的流行所逆转。某些非洲国家因AIDS导致农产品损失估计已达50%,总体经济收入也降低了25%。,资料来源:UNAIDS,88,中国艾滋病流行现状,估计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为84(65102)万,其中艾滋病病人约8万截止到2004年9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89067例,

38、其中艾滋病病例20 786例,累计死亡报告 5 024例,89,中国艾滋病流行特点,艾滋病疫情地区差异大 艾滋病疫情继续呈上升趋势 传播途径仍以经吸毒传播为主,但三种传播途径并存 艾滋病发病和死亡持续增加 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态势仍在继续 女性感染者比例上升,90,截至2004年9月底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按地理分布,91,中国累计报告的HIV感染者按性别分布图1985-2004年9月,92,中国累计报告的HIV感染者按年龄分布图1985 2004年9月,93,19952004年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哨点资料),94,19952004年暗娼、性病门诊就诊人群和孕产妇艾滋病病毒

39、感染率(哨点资料),95,百分比,全国历年报告HIV感染者中母婴传播所占的比例(1998-2003年),96,中国艾滋病流行趋势,地域不断扩大,由集中在贩毒通道和非法采供血活动所及的农村地区,通过众多的流动人口向广大城乡散播传播途径复杂化,经吸毒传播为主,经性接触传播的比例正在逐年增长,通过多种途径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疫情发展迅速,发病死亡高峰在即,传播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97,艾滋病对社会的影响,一、对社会的影响艾滋病带来的过早死亡,造成劳动力减少和生产力下降造成贫富差距和贫困人口增加造成心理恐慌和社会不稳定二、国内的相关调查显示:感染HIV后:1、失去工作 2、收入下降 3、孤儿孤

40、老问题 4、医疗费用上升,98,5.病毒性疫苗()5.14 艾滋病疫苗 5.14.3 病原学,1、生物学性状 HIV在分类上属于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主要有I型和II型。大多数AIDS由HIV-I引起。HIV是球形有包膜病毒,直径为80120nm。以芽生方式从细胞获得病毒包膜,包膜含有病毒编码的gp120和gp41,均为黏附性糖蛋白,易发生抗原性漂移。包膜内含有圆柱形的核衣壳核心。核衣壳核心亦称类核,由衣壳蛋白、核衣壳蛋白、反转录酶和病毒基因组组成。病毒基因组为两个相同的正链RNA。,99,5.病毒性疫苗()5.14 艾滋病疫苗 5.14.3 病原学,2、抵抗力 HIV对理化性质的抵抗力较弱。

41、在液体或血清中,56加热10min灭活病毒,0.2%次氯酸钠、0.1%漂白粉、70%乙醇、50%乙醚、0.3%H2O2和0.5%来苏水处理5min,均可灭活病毒。但病毒在2022可存活7d;在冷冻血制品中,须68加热72h才能保证灭活病毒。,100,5.病毒性疫苗()5.14 艾滋病疫苗 5.14.3 病原学,3、致病性 值得一提的是,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失去抵抗能力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死亡。,101,5.病毒性疫苗()5.14 艾滋病疫苗 5.14.3 病原学,HIV在细胞内增殖,产生大量的病毒颗粒,造成感染细胞的破坏。受染细胞胞膜上表达HIV

42、糖蛋白gp120,能被特异性CTL所识别,或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后,通过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而破坏细胞。受染细胞胞膜上gp120与未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CD4分子结合,形成融合细胞,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引起细胞的溶解和破坏。,102,5.病毒性疫苗()5.14 艾滋病疫苗 5.14.3 病原学,D.游离的gp120与正常CD4+T细胞膜上的CD4分子结合,从而被免疫系统识别和杀伤。E.病毒诱导自身免疫使T淋巴细胞损伤或功能障碍。HIV的gp120与细胞膜上的MHC II类分子有同源区,抗gp120的抗体能与这类T细胞起交叉反应,造成免疫病理损害。,103,5.病毒性疫苗()5.14

43、 艾滋病疫苗 5.14.3 病原学,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感染:病毒性感染 巨细胞 单纯疱疹细菌性感染 结核病等肿瘤 卡波济肉瘤,B细胞淋巴瘤,何杰金病,104,5.病毒性疫苗()5.14 艾滋病疫苗 5.14.4 疫苗研究,根据以往传染病防治经验,开发相应的疫苗无疑是最有效的方式,但研究进展缓慢,主要有以下原因:P166,105,5.病毒性疫苗()5.14 艾滋病疫苗 5.14.4 疫苗研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免疫室与HIV疫苗相关的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HIV蛋白亚单位疫苗(2)HIV活载体疫苗(3)HIV DNA疫苗(4)以马传染性贫血病毒为代表的慢病毒疫苗机理研究及其在HIV疫苗研制中的应用,106,5.病毒性疫苗()5.14 艾滋病疫苗 5.14.4 疫苗研究,艾滋病疫苗(核酸疫苗和重组痘苗联合使用)长春百克【组成和性状】核酸疫苗(D-GPEi)重组痘苗(Recombinant Modified vaccinia Ankara,简称M-GP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