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43773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化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数字化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字化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化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数字化图像的采集、加工与简单合成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信息技术基础第五章多媒体信息加工第一节图像信息的采集加工,是本章内容的一个重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将为后面第六章信息的集成打下良好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大纲中明确指出了高中阶段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图像信息的采集加工是信息加工处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意义重大。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在操作过程中理解 Photoshop 的合成数字化图像的原理,掌握 Photoshop 常用的选择工具、颜色填充、文字工具、移动工具及图层混合选项等的使用。2能力目标:初步体验图像的独特魅力

2、,尝试合理有效地选择工具进行图像加工。通过教师提供的帮助文件,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利用PHOTOSHOP软件,选择适当的方法对图像进行加工和重组。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信息处理能力。3情感价值目标:培养学生共同探讨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协作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艺术素养。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利用Photoshop软件对图像进行加工处理如旋转、裁切、色彩调校、滤镜调整等。同时图像的简单合成操作也是本节课的重点,要求学生能够将多幅图像合成一幅图,突出表达某个主题。通过以上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他们的审美情趣。2、教学难点:图层的操作和图像合成的操作是难点

3、,特别是图层的概念,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比较抽像,这里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通过贴近他们生活的事物如透明的纸、幻灯片等来进行类比。并且教师通过演示,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图层的操作方法,让他们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加深对操作要领的领会。四、教学对象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人格未曾独立,自我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未完全形成,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同时又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自我意识在逐渐形成,自我控制能力有所提高,但多数情况下还不够成熟,整体表现肤浅,不求甚解,教师点则通,不点则不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既要让学生敢于肯定自己的能力水平,也要让学生

4、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在平等愉悦的氛围中通过联系生活和实践操作来实现对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掌握。其次,由于学生的知识层次不一,教学时要适当使用分层的教学方法。五、教学方法分析:1、教法: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实出重点,实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就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的指导思想,采用演示法、讲解法、任务驱动法,以小组合作模式达到教学效果。演示法是直观性原则的具体化,它不仅在知识传授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的Photoshop的界面组成及基本操作正是通过演示法来直接向学生展示,从感官上刺激学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接受。2、学

5、法: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积极的、互动协作的,这样使得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都能得以发挥,也能使每个学生的心理和愿望得到满足。课堂上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实践,采用练习法、发现法、观察法等组织学生学习。考虑到班级中学生间水平和操作技能的差异,课堂上利用“小组合作式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充分利用学生知识的互补性展开小组式学习,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互助协作的能力。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幻灯片展示“网络红人小胖”的PS图片,让学生对图像加工处理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同时利用小胖的可爱搞笑表情激发学生学习图像处理的兴趣。教师提问:大家知道这些图片是怎么得到的呢?

6、学生回答:网络。教师再问:那网络上的原始照片又是怎么采集到的呢?学生回答:数码相机。教师: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了解数字化图像的采集方法和途径。二、新课讲授:数字化图像的采集与加工1、教学目标呈现:通过课件展示,明确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知识的主动探求中来,做到心中有数。2、教师演示讲解:大屏幕演示讲解利用Photoshop对图像进行加工处理的操作过程。演示讲解利用Photoshop进行图像的合成过程。3、任务驱动、分层教学:请大家利用老师提供的素材,根据自己的创意,做出一张宣传世博会的海报,要求主题鲜明,富有创意。4、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教师到各小组巡视,发现问题个别解决,若是共性问题则共同解决。5、作品评价:对学生的作品采取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新课程强调尊重、赏识学生的个性,所以我将会以欣赏的眼光评价学生的的作品,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点出学无止境,进行补充说明一些特殊的制作技巧,激发他们持续探究的兴趣,培养他们终生学习的意识。组织各小组之间作品进行比较以激发学生的勇于争先、积极进取的精神。三、课堂小结: 教师针对发现的问题作补充讲解,并总结本次课教学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小学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