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如何提高汽轮机热效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54352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述如何提高汽轮机热效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简述如何提高汽轮机热效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简述如何提高汽轮机热效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简述如何提高汽轮机热效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述如何提高汽轮机热效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述如何提高汽轮机热效率.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简述如何提高汽轮机热效率 摘要:为提高汽轮机效率,本文从汽轮机相对内效率及循环热效率两方面分析。 从减少汽轮机各项损失到提高蒸汽初参数、降低终参数及采取再热、回热、热电等循环方式来提高汽轮机热效率。 关键词:汽轮机热效率、相对内效率、循环热效率 中图分类号:TK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提高机组效率,降低能耗是发电厂一项重要任务。汽轮机热效率作为机组效率一项重要指标,由汽轮机相对内效率及循环热效率两方面决定,以下简述如何提高汽轮机相对内效率及循环热效率: 一、提高汽轮机相对内效率:汽轮机相对内效率为蒸汽有效焓降与理想焓降之比,是汽轮机通流部分工作状况的重要指标。其影响因素有喷嘴损失、动叶损

2、失、余速损失、叶高损失、扇形损失、叶轮摩擦损失、部分进汽损失、漏汽损失、湿汽损失。下面从两个方面来讨论: 1、汽轮机通流部分间隙、端部轴封径向间隙要合适:设备安装时要考虑汽封块与隔板套相应槽密封面的配合情况,防止机组投运后由于密封面不严密造成漏汽现象,上一级蒸汽没有全部利用就进入下一级,降低了效率。加强对汽封齿完整性检查,不能有倒伏及缺损现象。检查支撑弹簧调整是否合适、材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否则在高温状况下弹簧力减弱,汽封间隔增大,做功蒸汽减少,降低了效率。通流部分应减少轴封漏汽、隔板汽封漏汽来提高汽轮机相对内效率,蒸汽应尽可能在叶片流道通过,而不是绕过叶片或从转子端部漏出。因此,动叶与汽缸之

3、间以及静叶与转子之间的径向间隔应尽可能小,汽封封住转子两端使蒸汽腔室与外界隔绝,同时汽缸内部汽封也封住汽轮机内部不同压力的蒸汽腔室。但为了机组首次启动成功,汽封间隙尽可能高。因此,调整汽封间隙时既要保证动静之间不产生摩擦,又要考虑电厂经济性。 2、采用多级汽轮机:多级汽轮机相对内效率明显提高,原因如下:(1)、多级汽轮机中每一级的焓降不需要很大,因此保证各级在最佳速比附近工作。(2)、多级汽轮机级的余速动能可以全部或部分地被下一级利用,减少了余速损失。(3)、多级汽轮机级的焓降较小,可以采用渐缩喷嘴,从而不采用难以加工、效率较低的缩放喷嘴。(4)、当级的焓降较小时,根据最佳速比的要求,可相应减

4、小级的平均直径,从而可适当增加叶栅高度,减小叶高损失。(5)、多级汽轮机具有重热现象。 且多级汽轮机可以采用较高的进汽参数和较低的排汽参数,还可以采用回热循环和再热循环,使循环热效率大大提高。 二、提高循环热效率:影响汽轮机循环热效率的主要因素有新蒸汽参数、排汽压力、给水回热、再热循环及热电循环等。 1、提高蒸汽初参数,降低蒸汽终参数:当主蒸汽压力不变时,提高新蒸汽温度会使平均吸热温度增高,使循环热效率提高,同时由于进汽比容增大和排汽湿度减少,汽轮机的内效率也有所提高。但提高新蒸汽温度受到金属材料性能限制,其允许的最高极限值为565左右。且在一定的蒸汽初压和乏汽压力下,提高蒸汽初温使汽轮机做功

5、增加,但凝汽器中的热损失也增加了。在一定的蒸汽温度下,提高压力也可提高循环热效率,但过高的进汽压力会导致排汽湿度增大,不但会增大湿汽损失,降低汽轮机的内效率,而且会加剧低压部分叶片的冲刷腐蚀,另外,进汽压力过高会导致汽缸承压部件应力过高。在新蒸汽参数相同的情况下,降低汽轮机的背压会使平均放热温度降低,循环热效率提高。降低背压一方面受冷却水温限制,另一方面将使排汽比容增大,汽轮机末级叶片和凝汽器的尺寸相应增大,增加投资。因此,必须选用合理的背压。 2、采用再热循环: 前面提到乏汽湿度过高不仅对未级叶片产生严重侵蚀,而且使汽轮机内效率降低。而采用中间再热循环可解决这一问题,将汽轮机的高压部分已膨胀

6、做功的蒸汽全部从汽轮机中引出,送至锅炉再热器中再次加热,然后再引回汽轮机内继续膨胀做功。采用中间再热能起到与提高主蒸汽温度同样的效果,又能降低排汽的湿度,而且蒸汽所做的功增加了,汽耗率下降,末几级叶片高度可减小。汽轮机采用一次中间再热,一般可使机组的热效率提高5,但采用再热会增加设备费用,因此一般100兆瓦以上汽轮机才采用再热循环。 3、 采用给水回热循环:在纯凝汽式汽轮机热力循环中,新蒸汽热量只有30%在汽轮机中转变为功,其余的70%热量随乏汽进入凝汽器,在凝结过程中被循环水带走。采用给水回热循环,将部分已在汽轮中膨胀做功的蒸汽从汽轮机中抽出,并用这部分蒸汽来加热锅炉给水。与纯冷凝循环相比,

7、汽耗率增加了,但循环热效率提高了,因为从汽轮机中抽出来的那部分蒸汽的热能完全被用来加热给水,不再产生冷源损失,进入凝汽器的热量相应减少了。理论上,回热的级数越多,循环热效率就越高。但过多的回热级数会增加设备投资费用及运行维护工作量,且锅炉排烟温度升高,锅炉效率降低。 4、采用热电循环:通过提高蒸汽初参数、降低终参数以及采用再热、回热循环等措施后,循环热效率还是很难超过40%,主要原因是汽轮机排汽大量热量损失于凝汽器的冷却水。如果适当提高汽轮机排汽压力,排汽温度也相应提高,汽轮机排汽就能满足某些工业及生活热用户需要。这种既发电又供热的热力循环称热电循环。 综上所述,汽轮机相对内效率提高离不开高水平设计安装。现代汽轮机均采用给水回热、蒸气再热等循环方式来减少凝汽器的凝汽损失,从根本上提高了循环热效率。运行人员通过对蒸汽初参数、终参数及其他热力指标精心调整也能提高汽轮机热效率。 参考文献 1傅正祥汽轮机设备运行技术水利电力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