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数学活力课堂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64494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数学活力课堂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数学活力课堂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数学活力课堂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数学活力课堂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数学活力课堂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数学活力课堂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数学活力课堂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数学活力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数学活力课堂的研究与实践,研究背景,长期以来,由于对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存在偏差,对数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与作用存在着模糊的认识,往往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把教师视为教学过程的主体。,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全世界迎来了新数学运动,其发端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素质(尤其是主体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6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在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发现学习”理论思想的影响下开展了理科课程的改革,发现法成为学习的一种重要模式,80年代后,教育改革风起云涌,人们在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把探究学习提到了课程理论与实

2、践的重要位置上来,研究背景,伴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尽管教师的教学观有了一定的变化和进步,但部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沿袭着传统式的应试教学,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以人的发展作为终级目标和使命。,在学校教育方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确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树立人人能够成才的人才观,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树立为学生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作为教师,我们就是要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

3、学模式,打造活力课堂,真正做到以学校的每一天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本色人生。,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1学生主体性,2高中数学“活力课堂”,数学活力课堂基本特征:,有疑问、有猜想、有惊讶、有笑声、有争议、有沉思、有联想、有收获,高中数学“活力课堂”的基本要素,数学活力课堂应该是目标明确的课堂;数学活力课堂应该是科学高效的课堂;数学活力课堂应该是能够有效整合并合理开发课程资源的课堂;数学活力课堂应该是学生主体得到充分体现的课堂;数学活力课堂应该是合作分享的课堂;数学活力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课堂;数学活力课堂应该是智慧生成的课堂;数学活力课堂应该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并立的课堂;数学活力课堂应该是充满激情

4、的课堂;数学活力课堂应该是链接生活的课堂。,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目前,数学教学理论界对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关于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也发表了一些研究论文,但从数学教育专业的角度,对增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力的有效方法的研究尚不多见或不成体系。,我们提出并研究本课题,就是要试图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寻求一种符合高中数学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力求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着手改革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认真探讨这个问题,对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罗杰斯的学生中心论

5、;建构主义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叶澜教授的活力课堂理念。,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1研究目标,帮助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形成一套应用性、操作性、针对性、实效性强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索一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的提高,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培养一批能用创新理论与方法成功地进行教学的骨干教师,让教师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使学生的整个生命体得到真实的进步和成长。,构建符合教学规律,切合教学实际,有

6、利于学生发展,开拓和启迪学生思维的高中数学活力课堂,努力把数学活力课堂的“八有”特征和“十大”要素真正落实到每一堂数学课中。,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2研究内容与重点,(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数学活力课堂的理论研究;(2)探索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构建充满活力的数学活力课堂;(3)发挥学生主体性,构建数学活力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4)富有生命活力的数学活力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1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2011.2-2011.10)建立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对课题组成员以讲座、集中学习、自学等形式进行专业知识培

7、训,使他们了解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掌握开展课题研究相关知识和理论。主要参考书目为:合作课堂让学习充满活力L.A.巴洛赫,华东师大出版社激发学习动机J.布罗菲,华东师大出版社课堂互动中的机会均等(新世纪版)程晓樵,江苏教育出版社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美)汤姆林森,中国轻工出版社教会学生思维郅庭瑾,教育科学出版社课堂中的多元智能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美)阿姆斯特朗,中国轻工出版社英美精彩课堂杨桂青,教育科学出版社在调查研究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较强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实验方案。,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1研究过程,(2)实施阶段(2011.11-2012.12)按照预定实验方案

8、实施课题研究内容,课题具体实施如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数学活力课堂的理论研究。探索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如何构建充满活力的数学活力课堂。发挥学生主体性,构建数学活力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富有生命活力的数学活力课堂教学的评价。在此期间,定期或不定期举行课题组研讨会,探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适当的调整,积累好有关调查数据及文字资料,初步形成一定的阶段性成果。,(3)总结反思阶段(2012.1-2013.12)对照实验方案,对研究中积累的有关调查资料、数据、体会、阶段小结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写出实验报告。形成一系列如专题研究论文、有关教育辅导材料、专著等形式的物化成果。,2研究

9、方法,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1)文献借鉴法;(2)调查研究法;(3)实验监测法;(4)经验总结法。,预期研究成果,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报告,1主持人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本课题主持人为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苏州市数学学科带头人,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数学会常务理事,苏州市教育学会中学数学分会副秘书长,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硕士生导师,苏州市教科院高中数学专家组成员。,2课题组研究团队年富力强,有较好的教科研基础。,省、市“十一五”规划课题的研究为进行后续教科研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十一五”教科研成果显著,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科研和教学能力强,是学校教育教学骨干,他们中有全国优秀

10、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江苏省数学评优课一等奖获得者,硕士研究生和在读研究生。,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报告,3围绕本课题的研究开展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1)课题的选取,以国内外有关课堂教学理论为支撑,充分借鉴了有关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因而,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同时,该课题旨在解决数学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学校数学教研组在这方面已作了一定的尝试,进行了一定的探索。,(2)为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及研究的实施,作了大量前期的资料收集、积累、整理工作,增添了大量相关图书、期刊及影像资料。,(3)为了确保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实施,我们与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是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教育研究实验基地。,4本课题的研究有较坚实的物质保障,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报告,(1)为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决定每年提供出2万元作为课题研究经费,用于外出考察、教学调研、专家讲座、教师培训、添置必要的设施等;,(2)本课题由校长室和学校教科室的全力支持,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中,制定有关教育科研考核奖励条例,从管理机制上保障本课题的顺利实施。,谢 谢 大 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