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96296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市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深圳市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深圳市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深圳市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深圳市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圳市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深圳市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深圳市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深圳市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2013-11-20 16:11:29深圳市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深圳市水务局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一二年二月 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3第一节 发展基础3第二节 存在问题13第三节 发展环境17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22第四节 指导思想22第五节 基本原则22第六节 主要目标24第三章 水务发展重点建设任务27第七节 构筑安全优质的城市供水保障体系27第八节 构筑和谐生态的城市水环境体系34第九节 构筑完备可靠的城市防洪(潮)安全体系39第十节 构筑高效集约的城市

2、节约用水体系41第十一节 构筑防治结合的水资源保护与水土保持体系45第十二节 构筑实用先进的现代水务科技信息化体系48第四章 水务管理与能力建设52第十三节 提升水务能力建设52第十四节 深化水务管理与改革54第五章 加强规划实施保障59第十五节 加强组织保障59第十六节 强化技术保障60第十七节 建立资金保障61第十八节 健全法规保障63第十九节 社会参与保障64附图:附图1:深圳市水系图附图2:深圳市防洪及河道治理规划图附图3:深圳市排涝工程规划图附图4:深圳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图附图5:深圳市城市供水布局规划图附图6:深圳市再生水厂规划布局图附图7:深圳市污水处理厂及污泥处理厂规划布局图

3、 前 言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务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深圳建市以来,积极探索、实践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大力推进水务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水务服务水平,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务保障,为改善民生、提升人居环境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十二五”时期,是深圳经济特区踏上改革开放新三十年征程的起步阶段,也是深圳经济特区全面加快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全市水务工作将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总体目标,坚持民生优先、人水和谐、绿色低碳以及一体化等发展战略,着力提升城市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等方

4、面的保障能力,努力实现水务发展与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发展质量、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高度有机结合。深圳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依据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是深圳市“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本规划紧密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等重要文件及规划,是科学指导未来五年水务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也是今后编制各类水务规划、年度计划以及履行水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十一五”期间,深圳市水务紧密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坚

5、持“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治水理念,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保障、人居环境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蓄水工程171宗,总库容6.1亿m3;水厂57座,城市日供水能力692.0万t,供水管网总长1.4万km;已治理河道总长491.6km,海堤总长45.8km;排涝泵站93座,总装机容量3.9万kW、总抽排能力713.6m3/s;污水处理厂18座,日处理污水能力267万t,市政排水管渠总长1.2万km;污泥处置工程4座,日处理能力1590.0m3;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43.3km2。第一节 发展基础(一)供水网络与水厂建设进展顺利,城市供水保障能力进

6、一步增强全市水源网络不断完善,供水水量不断增长,供水水质稳中有升,确保了全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用水需求。水源网络基本形成。伴随着东部供水水源二期工程、北线引水工程、大鹏半岛水源工程等工程的完建运行,全市形成了以东部、东深两大境外引水工程为主体,以供水支线为骨干,以主要水库为节点的“长藤结瓜、覆盖全市、分片调蓄、互联互通”的水源输配水网络。应急备用水源体系初步构架。为应对极端恶劣天气及突发供水事件发生,全市规划的重要应急储备水源工程清林径引水调蓄工程、公明供水调蓄工程建设已启动,铁岗水库扩建工程已完工,储备水源工程建成后可新增兴利库容3.4亿m3。供水集约化工作扎实推进。全市自来水制配能力大幅提升,

7、新增水厂供水能力158.0万t/d,供水普及率达到100%。2010年全市主要水厂供水量达到15.6亿m3,全市自来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9%以上。水质安全监测力度逐步加大。全市建设了涵盖99个在线监测点联合香港分阶段完成治理深圳河第三期整治,联手莞、惠两市水务部门加快推进界河及跨界河流治理,区域协作机制加快建立。市供水一体化整合工作基本完成。全市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规章、技术规范和服务指标体系,行政效能与政务公开进一步提高,行业文明和政风行风建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较好评价。(十)“十一五”规划落实情况评价“十一五”期间,深圳水务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围绕全面建设“和谐深圳、效益

8、深圳”的目标,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巩固和加强水务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水务建设和管理工作成效明显,有力地保障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深圳市水务发展“十一五”规划体系中的7大专项工作进展顺利,主要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良好,重大工程项目得到较好落实。规划目标实现情况:深圳市水务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30项建设发展目标。目前,各类水务工程发展体系中,已有20项规划目标如期完成。其余10项规划目标中海水利用目标受客观环境限制,不具备实施条件,目标进行了更改;水库安全达标、供水保障服务、水源保护林建设3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成效显著;管网漏失率及各流域河道水

9、质达标6项目标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完成有一定难度,目前正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具体情况详见专栏1。规划工程实施情况:深圳市水务发展“十一五”规划水务工程建设共计180项工程。目前,规划建设中的180项工程中,有114项已完工或开工建设,9项工程已进入施工准备阶段,29项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根据实际需要取消工程17项,规划建设滞后的项目仅11项,工程实施率达到75.5%(包括准备阶段工程)。具体情况详见专栏2。专栏1 “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类别序号指标2005年2010年规划目标2010年实现情况水资源开发利用1城市供水量16.77亿m321.0亿m318.99亿m32城市再生水利用率1

10、%20%35.94%城市供水1水厂供水能力533万t/d779万t/d 692万t/d 2供水普及率99%100%100%节水型城市建设1万元GDP水耗34 m327 m320.0m32管网漏失率13%8%13.95%3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21.2 m316m314.97m3水环境治理1污水处理厂能力177.2万t/d475万t/d 267万t/d2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46%80%88.0%3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8.10%99%100%4河流水质劣类大沙河、布吉河、新洲河、福田河等干流主要河段基本达到类水质标准深圳河、龙岗河、坪山河上游水质分别达到国家地表水、类标准;主要河流中下游除氨氮

11、、总磷、生化需氧量外,其他指标基本达到类标准。观澜河保持稳定。观澜河、坪山河、龙岗河干流河流主要河段达到广东省政府规定的交接断面水质标准茅洲河干流上游主要河段基本达到类水质标准,提水工程断面达到类水质标准;茅洲河干流及其支流消除黑臭劣类防洪排涝1城市防洪标准河流基本未达标深圳河干流100200年一遇;大沙河上游段100年一遇;布吉河、沙湾河、福田河、新洲河、西乡河、茅洲河干流、龙岗河干流、观澜河干流和坪山河干流100年一遇;其它河流5020年一遇。原特区内河流基本达标,原特区外四大河流的干流除茅洲河外基本达标,部分支流达标,部分支流未达标2城市防潮标准西部海堤局部未达标,东部海堤未达标西部海堤

12、100年一遇,东部海堤为50年一遇(坝光化工园区拟新建海堤为200年一遇)西部海堤达标,东部海堤未达标水土保持与水资源保护1裸露山体缺口治理113处消除113处全部完成2水源保护林建设0完成27个完成8个专栏2 “十一五”规划工程建设情况汇总表类型规划项目总数完建在建前期准备取消滞后水源及输配水工程21112323水厂工程21132114河道治理工程314710325海堤工程6501000排涝工程16416320水污染治理工程6735148046节水工程161130020水资源保护与水土保持工程2110000合计18074402991711规划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受现行财政体制影响,区级政府缺乏

13、建设积极性。根据第三轮市区财政体制,原特区外河道治理、排水管网建设由区财政负责。由于各区财政收入有限,对水务工程建设积极性不高,多数水务工程投资难以落实,河流支流整治与污水支管网建设推进困难。与此同时,部分工程征地费用也要由区一级财政负担,导致原特区外工作难度更大,项目进展缓慢。征地拆迁困难,项目用地落实难,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拆迁户对补偿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征地费用经常超过建设费用,征地拆迁困难。部分项目由于征地拆迁赔偿未完成,至今仍无法开工。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场等设施选址地市民对上述项目建设普遍持排斥态度,导致工程落地困难。随着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排水设施建设及用地

14、需求也相应快速增长,日益增长的城市景观要求对排水设施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但由于规划排水设施用地难以落实,影响了工程实施的进度。客观环境常发生变化,导致规划内容难以实施。我市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社会利益多元,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由于客观环境发生了变化,出现少数项目不具备实施条件或无实施必要。第二节 存在问题(一)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中远期城市用水安全保障存在缺口。全市本地水资源总量不足,80%用水主要依靠东江调水。根据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东江流域水资源分配的通知(粤府办【2008】50号),远期深圳市境外东江分水总量为16.08亿m3,与2015年和2020年用水需求量相

15、比分别存在2.5亿m3和5.0亿m3较大缺口。短期内水量缺口可以通过东江用水城市间相互调剂来解决;远期受东江境外水资源约束问题限制,城市供水安全将面临重大挑战。水源应急保障能力不足。由于全市用水主要来自境外东江,而本地水源储备能力不足,若东江遭遇特枯年或突发性水源污染事件,全市供水保障将受到较大考验,备用应急水源建设十分紧迫。供水水库面临污染威胁。水源工程建成运行后,水资源紧缺状况有所缓解,对现有的小型水库水源的保护意识变得淡薄,且水库库区开发建设难以控制,水库保护压力加大,水体受到污染威胁;部分中型供水水库库区存在建成区,污水没有有效截流处理,库区支流污染严重。供水水厂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整合

16、。目前全市现有水厂布局存在总体产能过剩、局部产能不足问题,其中龙华、观澜、松岗、龙岗片区供水量不足,需要外部补充;沙井、坪山新区由于尚未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水厂规模尚有富余;原特区内由于用水基本稳定,水厂规模略显剩余。城市供水水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众多小水厂自身工艺简单、设备陈旧,出水水质难以保障;原特区外部分管网年代较久,管网残旧,腐蚀严重,在导致高漏耗率的同时又严重影响水质。(二)污水管网建设任务依然艰巨污水管网建设缺口较大。据统计,全市有效路网长度约为5362km,需要配套污水管道约7000km。截至2010年末,全市仅建成市政污水管道约3527km,尚有约3473km的缺口。雨污混流现象严

17、重。根据相关资料,深圳现有“城中村”农民房或其他私人自建房超过35万栋,总建筑面积约1.2亿m2,占全市住房总量的49.1%。城市粗放式建设造成排水设施混乱,城中村及自建房普遍存在着雨污混流、错接乱排现象,改造难度大。原特区外污水支管不完善,导致一方面大量污水仍然混接入雨水管网或是直接排入河道内,污染河道水质;另一方面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水质、水量达不到设计要求,造成污水处理厂低负荷运行,难以充分发挥效益。(三)河流综合治理任重道远跨界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任务日趋紧迫。根据广东省跨地级以上市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管理方案,2015年深圳市境内龙岗河、观澜河、坪山河交接断面水质NH3-N达V类,其余指

18、标达类。但是由于城市发展过程中水污染治理历史欠账过多,且存在其他多方面因素,依据目前三条河流交接断面水质监测资料,交接断面依然劣于V类,与水质达标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跨界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任务日趋紧迫。原特区外河流污染仍然严重。我市境内无大江大河,河流水环境容量小。由于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用水量较多,且原特区外排水系统改造任务艰巨,河流综合治理尚未全面展开,导致本地微弱的水环境要承载大量的污染负荷,稍有污水入河即造成河流严重污染。受空间限制河流综合治理工程用地难以落实。由于规划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与衔接,城市规划体系中对水系保护不足,早期河流两岸用地控制政策未正式出台,导致沿河两岸没有预留、

19、控制出足够的河流综合治理用地。目前由于河流两岸建筑物侵占河流用地现象普遍,河流内及河流两岸空间狭窄有限,河流综合治理工程用地难以落实。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更加密集,单位面积工业产值不断提高,产业更加密集,今后河流治理用地难问题将更加突出。(四)城市防洪排涝存在薄弱环节界河段防洪形势依然严峻。深圳与周边城市联合治理界河的机制尚处于起步阶段,茅洲河界河段及龙岗河交接河段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洪涝灾害频发,是目前深圳市受灾最严重的区域。城市内涝问题依然突出。宝安西部沿海及茅洲河下游沿岸地势低洼,洪涝灾害频发;前后海片区的填海造地,改变原来的水系,造成排水不畅;地铁、道路等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20、过程中,占用阻塞河道,河道局部行洪不畅,造成洪水漫溢,涝灾时有发生;城市开发建设造成水土流失,导致排水管渠淤堵,或破坏排水管网,新的内涝点不断出现;局部城市雨水管渠排水能力有限,导致片区排水困难。在工程管理、洪水保险、救灾机制等非工程措施方面还有待加强。(五)水土流失治理及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存在困难水库面源污染仍然较为严重,库区仍存在不少陡坡种果、种菜、经营花木场的现象。人为水土流失普遍存在,全市水土流失面积中92.8%为项目开发建设与陡坡种果等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防控措施不到位,对于开发建设活动,超半数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得不到落实。(六)水务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深圳建市以来机构变动较多,

21、历次机构改革下来部分区、街道一级的水管体制仍不明晰,区及街道一级水务管理机制不完善,机构人员在街道一级缺失严重。水务设施管养模式在区、街道一级仍未理顺,水务管理市场化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水务设施市场化管理竞争机制尚不健全,无法跟上水务现代化管理要求。水务工程设施运行管养经费缺口较大,原特区外水务管理经费明显不足;未来随着大量的污水管网、再生水厂、河流综合治理等工程的完建,水务工程设施运行管养经费缺失问题将更加突出。第三节 发展环境(一)加强区域合作开展珠三角区域水务合作与交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国务院批复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优化珠江三角洲

22、地区空间布局,以广州、深圳为中心,推进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地区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水务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纲要提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空间布局优化包括水务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布局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要求水安全保障、水环境保护一体化支撑,要求实现水资源的区域优化配置和协调保护。为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建设进程,全市水务工作必须统筹规划,增强与珠三角其他城市及深港的合作和交流,在供水、治污、联防联治等方面合作,推进区域内水源保障体系建设及界河(跨界河)的综合治理,提高区域联合防灾减灾能力、实现资源共享、设施共用、互惠互利。(二)推进一体化发展提升原特区外水务发

23、展水平,落实特区一体化工作方案2010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深圳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根据市政府关于特区一体化工作方案要求,将全面推进法规政策、规划布局、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环境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六个一体化”;特区一体化2010年内要初见成效,2012年要实现大发展,2015年内要根本改观,2020年内要基本实现。水务是支撑城市发展的基础行业,水务发展一体化,是特区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原特区外供水安全保障程度,改善原特区外河流水环境状况,提升原特区外水务管理水平与标准,服务特区一体化大局,是新时期特区发展赋予的使命和职责。全市将以民治、坂田一体化先行示范区为重点加快推进水务发展一体化工作。(三

24、)注重深圳质量强化水环境治理与供水质量保障,打造深圳水务质量品牌城市的发展要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由于历史欠账等多重原因,目前原特区外污水处理率偏低,河道水质较差,城市河流水环境状况距离居民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未来深圳要提升深圳质量,必须改变目前水环境恶化的状况,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强化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水污染综合治理;系统实施河流综合治理工程,促进河流生态功能的恢复。与此同时,需要顺应国标新要求和市民新期待,提高供水安全、提升供水水质、优化供水成本、改善供水服务为目标,统筹政府、社会各种资源,加快解决个别区域水质不达标、保障程度不高等民生问题,重点抓好优质饮用水入户工作。(

25、四)实现水务现代化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率先实现水务现代化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至2015年,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六市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其中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深圳市要力争在2013年率先实现水务现代化。对照水利现代化评价标准,目前我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必须解放思想,坚持先行先试,立足率先,在水务改革发展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力争率先实现水务现代化。 (五)倡导绿色低碳加强资源循环利用与节能降耗,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10年深圳市被列为国家第一个低碳生态示范市,全市以光明、坪山新区等地区为试点,大力推进绿色交通、绿色市政

26、、绿色建筑、低冲击开发模式、可再生能源、节水和水循环利用等各类示范项目。为配合低碳生态示范市建设,我市必须进一步强化节水节能,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废水排放和水资源的消费,同时加快研究与制定相应技术标准与配套政策。一方面在光明、坪山新区等地积极推进再生水及雨水利用工程建设;另一方面提高水务工程节能水平,对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同时积极推广太阳能等新能源利用。(六)坚持建管并重提升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给水务工作的理念、重点、方式和要求带来了新标准和新要求。新的环境要求水务管理部门进一步提升行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制定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方

27、案,理顺供水排水体制,强化水法规体系、水行政执法和水务建设管理、加强水务服务社会的职能。(七)强化应急保障加强应急管理和灾害管理,提高水务应急保障能力受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我国气候异常,强暴雨、极端高温干旱以及超强台风等事件突发多发并发。极端气候现象的增多、导致水资源分布更加不均、洪旱灾害的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作为高速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深圳单位面积的GDP产出高达4.1亿元,一旦发生洪、旱、风、突发水污染等灾害,损失会越来越大。为此,要求加快完善全市水务应急保障体系,强化应急管理和灾害管理,增强复杂条件下全市水务防灾减灾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八)重视文化传承倡导水文化建设理念,普及与推进水文化

28、发展为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按照文化立市战略要求,应着力促进水文化建设,大力倡导和实践“水安全、水生态、水文化、水景观、水经济”五位一体的水务建设理念,努力提升水务工程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同时,加快筹建深圳水文化基地,并以此为载体,传播先进的水科学文化知识和水务行业精神,鼓励人与水和谐相处,促使人们在水环境治理、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关注水的价值与伦理,自觉地约束、规范自身行为,实现人与水、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十二五”时期是深圳新三十年开局谋篇的关键时期,深圳质量将作为全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水务建设将瞄准“深圳质量”新标杆,以改善河流水生态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