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鼎湖山听泉.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20993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鼎湖山听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鼎湖山听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鼎湖山听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鼎湖山听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鼎湖山听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鼎湖山听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鼎湖山听泉.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鼎湖山听泉 谢大光【教学目标】1.揣摩作者紧扣“听泉”二字组合材料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法。2.学习本文将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寓于景物的描写中,并随着景物的变化有层次地表达的方法。【教学重点】1掌握诵读要领,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学习作者在文章中对材料的详略安排。3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式。教学难点: 1学习和运用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 2体会作者由听泉而生悟,领会文中深含的哲理。【课时安排】 四课时【教学方法】 朗读、分析、讨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介绍:鼎湖山位于广东肇庆市东北部,与当地另一风景区星湖齐名。前人为此山写过很多游记,当代散

2、文家谢大光也写过一篇,却与众不同。板书课题,并提问:课文题目中哪两个字是本文的关键? 学生结合教师介绍,展开想象,思考这篇散文会有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并回答教师提问,指出“听”和“泉”字是关键字,然后准备学习新课。学生回答:本文作者着重抓住一个“泉”字来写,用听觉来感受,写出了鼎湖山的独特的美。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指出:本文作者着重抓住一个“泉”字来写,用听觉来感受,写出了鼎湖山的独特的美。 3检查生词预习情况。出示板书: 给加点字注音:楹联 怅惘 污垢 万籁俱寂 泠泠淙淙 解释下列词语:雀跃:高兴得像雀儿一样跳跃; 楹联:挂在或贴在堂前柱子上的对联,泛指对联;万籁俱寂:形容各种声音都寂静下来

3、了。 二、学会诵读,整体感知1指导学生诵读课文。引导:“吟哦讽诵而后得之”是读书的一种基本方法,就是要求能通过吟哦去体会和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我们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读书方法,这样才能够提高我们的阅读欣赏能力。2贯穿全文的是“听”字,还是“泉”字?全文是在颂泉,而“听”不过是认识泉的手段。本文作者着重抓住一个“泉”字来写,用听觉来感受,写出了鼎湖山的独特的美。 3讲解: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请问同学们,游记散文一般都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按照游人的行踪顺序来写。 (1)请一位学生概括作者的行踪顺序。作者行踪顺序是:岸边寒翠桥山中补山亭庆云寺(半山)(2)指出:作者这样移步换景,就逐渐把山泉

4、的形态和精神都描摹出来了。作者为了让读者了解当时的环境和观赏景物时的背景,还约略交代了时间的变化,哪位同学来概括一下?时间:黄昏(1-5)晚饭后(6-7)夜间(8-10)(3)讲解:课文在这两条线索的组织下,行文非常清晰,结构层次分明。第一部分(第l段)初闻泉声;第二部分(第23段)引发联想;第三部分(第47段)回旋转折;第四部分(第810段)得到感悟。4整篇课文以“听”字统领全文。课文重点是在写泉,围绕“听”字组织材料,采用多种手法,多层次的写出了泉水的特点。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山泉的句子:“过了寒翠桥已入山中。” “进山方知已不可得。” “安详厚重嬉戏往返的孩子。” “入夜鼎湖山的灵魂。” 学

5、生讨论:说说这些句子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1)初闻泉声,如见泉姿;循声而去, 渐入山中(泉声的清朗)(2)再睹泉踪,正面写泉,以爱女作喻,表现出泉水的活泼(山泉的活泼)(3)钟泉之声相应,显现亲情(山泉的青春气息)(浑然一片的泉声略写)(4)浑然一片分清层次,从泉声中悟出人生哲理,认识鼎湖山之魂 (分清层次的泉声详写)课文写“听”泉,有详有略;有直接描写,有间接描写;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5作者在鼎湖山听泉,听到了什么?为什么他能听出这样的内容? 作者听到泠泠淙淙的清朗之声,泉水 “活脱脱迸跳的姿影”“半含不露、欲近故远的娇态”“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的诞生、成长繁衍、死亡”等等;因为作者无比

6、热爱大自然,全身心地感受大自然,用心灵和大自然进行对话。通过朗读讨论,同学们对这篇文章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那么,这堂课后请同学们考虑一下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借听泉要阐述什么道理?我们放在下节课一起讨论。第二、第三课时一、 复习已学内容,进入新课学习 1本文是篇写景散文,文章材料的组合主要是以时间顺序为主,还是以空间顺序为主?2作者借听泉要阐述什么道理?作者从历史观和美学观的高度昭示人们:生生不息,就是历史;孕育生机,就是美感。二、分析课文内容(一)具体分析文中描写泉水的句子:第一处:未见泉形,先闻泉声,如见泉影:泠泠淙淙、极清朗 心情变化:顿生雀跃之心去努力捉摸泉形。(寒翠桥)第二处:写出了山泉

7、之多(暗示鼎湖山生态环境之好)。以及山泉时隐时现(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特点。这就找到了山泉与调皮的爱女之间的相通之处,情感上自然由爱女而爱泉,这样作者就会用听去领略感受泉声,喜爱泉水之情流露在字里行间。第三处:钟泉之声结合相应,把钟声与泉声分别化为老人与孩子,钟声浑厚似老者,泉声清亮若孩童;钟声表现出鼎湖山的古老幽远,泉声表现出鼎湖山的年轻活力。第四处:作者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指的是:一是多层次的泉声:柔曼、清脆、厚重、雄浑,是按照由弱到强、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描绘;二是在泉水的交响中,作者领悟到了人生、社会和宇宙的发展规律;三是在听泉的过程中,作者完成了自我心灵的净化。 (二)

8、具体分析课文四部分第一部分:文章开头交代鼎湖山的背景有什么作用?开头点明鼎湖山的气候条件,是作者从想看山发展到听泉的重要前提,为下文的听泉作铺垫。第二部分:1、见到时隐时现的山泉,你会联想到什么?2、登山使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身心了无杂尘”,你有过这种体验吗?3、在山上补山亭内有一副楹联“到此已无半点尘,上来更有碧千寻”,这是什么意思呢?第三部分:文中写亭前仰观和殿前漫步,直接写泉的地方并不多,这是否偏离了中心?提示:没有。这为后面写听泉的独特感受作了铺垫。另外突出此山名树之多,森林保护之好,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并且也是一个过渡。第四部分:大声诵读1文中写到了哪些泉水?提示:有从草丛淌过的,从

9、石缝间漏下的,汇于空谷的,直下陡壁的,还有绕过树根的,拍打卵石的。2 作者在写泉水时用到了哪些动词?这样写你认为好吗?提示:有淌过、漏下、汇于、直下、落下、绕过、拍打等;这些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泉水的情态。教师讲解: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写作者寄宿僧寺,如枕泉而眠,从多层次的。泉声中得到人生的感悟。作者先写泉声的多种层次,文章由辨声而想到具体的情景,接着又把这些泉声汇聚起来,比之为交响乐。由对乐曲的阐释而道出了对人生的感悟。详细讲解课文第八段:(1)课文的第8段中,作者用乐声来比拟泉声,选择了几种乐器来作比喻。说说这分别是什么地方的泉声? 同学们能把这几句话换一种说法表达吗? 用上:那是()的声

10、音,多像()一样()呀!(2)请问作者为何要选择这几种乐器来比喻,为什么先举乐声后再举本体?展开讨论,最后明确:作者用这几种乐器作为喻体,就把一个交响乐队的框架勾画出来了,为后面进一步比喻设置了基础。先举喻体后举本体,是符合作者听泉时的心理活动的。先听再辨,最后才想象出泉声发生的具体环境。教师讲解:鼎湖山的风景十分美丽,课文中也涉及了很多。但文中主要是借山泉的美来表现山林的美,揭示从泉中所领略和感悟到的人生哲理。 作者把山泉看作鼎湖山的灵魂,是它滋养了一切,构成了“清澈透明的境界”;清幽的环境,因为有了山泉的缘故,不是使人消沉,而是让人们奋起,更加热爱人生。(三)、重点语句的理解与赏析:1.山

11、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孩子如铃的笑语”来形容泉声,生动写出了泉声轻快、清脆、清亮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山泉的喜爱之情。2.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鼎湖山本来是古老的,然而清朗的泉声正如孩子的笑语,这使鼎湖山焕发出青春气息,隐约在告诉我们,山泉是鼎湖山年轻的源泉,是鼎湖山的灵魂。3.为什么说“泉水就是鼎湖山灵魂”?山泉滋润了花草树木,孕育着生机,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构成了清澈透明的境界,让进山的人“身心了无杂尘”。4.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的祝愿,同时也让人铭记: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表达作者由衷的对山泉的

12、喜爱之情。 小 结本文扣住一个“泉”字,抓住“听”这个关键,精选材料,有详有略,有直接描写,有间接描写,有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山泉。从自身对泉水的喜爱之情的不断升华中,透露出对人生的见解: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四、总结全文1小结: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按照游者的行踪把所见所闻表现出来,但它并不是简单地写景,而是从景物中领悟到人生的哲理。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学会通过朗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在优美的自然景物中得到精神的愉悦。 教学探讨与反思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课文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学习本文,关键是抓住一个“

13、听”字。理解课文以此来组织材料,又是如何由听而生悟,体会到人生的哲理。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了诵读教学,让学生多读课文,从诵读中得到启发,并有所感悟。板书设计:“过了寒翠桥已入山中。” 初闻泉声(泉声的晴朗)“进山方知已不可得。” 再睹泉踪(山泉的活泼)“安详厚重嬉戏往返的孩子。” 泉声钟声相映衬(山泉的青春气息)(浑然一片的泉声略写)“入夜鼎湖山的灵魂。” 泉声分清层次,感悟人生哲理(分清层次的泉声详写)五、作业布置课后练习练习册(第四课时) 鼎湖山听泉练习讲解辅助材料:(1)作者简介谢大光(1943 ),1962年工科大学毕业参军,开始文学创作。转业后,任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著有散文集落花等

14、。他的散文创作,在数量上并不怎么引人注目,但是质量上都经得起反复推敲,耐人寻味。(2)鼎湖山简介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一,位于肇庆市区东北18公里。原名顶湖山,因山顶有湖而得名,后传说轩辕皇帝曾在此铸过鼎,遂改为今名。也有一说,山顶天湖周围有三峰鼎立,故取鼎湖山。风景区范围包括鼎湖、三宝、凤来、鸡笼、伏虎、青狮等十多座山峰及天溪、云溪两大溪谷,总面积117平方公里,主峰为鸡笼山。鼎湖山自然风光秀丽,自唐朝起已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内有云溪景区、天湖景区和天溪景区。目前最能吸引游客的还是天溪景区。天溪景区以庆云寺为中心。满山青翠簇拥的庆云寺,建于明朝崇祯年间,有大小殿房100多间,占地17000平方米,是岭南四大名刹之一。寺中瑰宝颇多,如碛砂藏经、舍利子、千人镬、白茶花树、平南王座、百梅诗碑以及慈禧太后的“敕赐万寿庆云寺”牌匾等,庆云寺附近有纪念中日文化交流先行者日本荣睿大师的荣睿碑、荣睿纪念亭和荣睿纪念堂。庆云寺下的飞水潭,上有观瀑亭,下有天然泳池。这里百尺瀑布,飞流直下,泻玉喷雪,蔚为奇观。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曾在潭中游泳,今潭壁上镌刻有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题书的“孙中山游泳处”6个大字。鼎湖山是我国第一个国家自然保护区,地处北纬2310,东经11234,因其完整地保存了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地带性植被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从而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