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3雾凇》教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27592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3雾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教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3雾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教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3雾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教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3雾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教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3雾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3雾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3雾凇》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教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3雾凇教案23.雾凇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 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描写文明全国的吉林雾凇的奇特美景,有先声夺人之感。第二自然段详细地介绍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这是全文的重点。第三自然段写人们清早观赏雾凇及其感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6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个造句。 3、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

2、异景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雾凇形成的过程。 教 法:激趣 启发式 情境式 学 法:自主 合作 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录音机 电脑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九九歌揭示课题。 1、复习九九歌 同学们,以前学过的九九歌还记得吗?谁来为大家背一背? 指名背诵。 你知道最冷的时候吗? 2、揭示课题。 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吉林的雾凇可是闻名全国的呀!它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合称为中国四大奇观。 出示挂图,板书课题。 指导“凇”字字形,左边是“冫”,不能写成“氵”。 指导学生观看挂图,初步感知雾凇景观。 雾凇是水汽遇冷在树枝上结成的冰花,俗

3、称树挂。这么奇特、美丽的雾凇景观是怎么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讨论。 范读全文,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学生边听边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读后指名回答。 2、自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 轻读课文,边读划出生词,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 读顺句子,长句间注意停顿。 读通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检查自读情况。 抽读词语卡片,注意纠正下列字的读音:封、凝、零、凇、琼等。 指读长句如:“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等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段课文中哪些描写

4、体现了雾凇景象之奇特的。 2、讨论交流:读了这段话,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雾凇景象之奇特的? 卡片出示:洁白晶莹银光闪烁 映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3、除了从色彩、光泽这两方面写出了雾凇的美丽动人之外,最后一段还用一个词写了它的姿态呢。快速读一读,找出是哪个词? 卡片出示:千姿百态 “千姿百态”形容什么?你能给它找个近义词吗?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众多的姿态,边看边想像。看完后说一说。 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姿态?它们像什么? 课件出示说话训练:吉林雾凇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真是千姿百态! 4、小结:吉林雾凇真是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板书:奇

5、观 5、有感情地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第二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 1、齐读课题。 2、读准下列词语,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凝结 洁白 晶莹 银光 闪烁 俗称 最初 摄氏度 3、读好句子: 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 4、导入 :通过初读,我们知道,吉林雾凇同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并称为我国四大自然景观。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 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齐读句子。 理解“奇观”: “观”在字典上有三种解释:这里应选哪一种? 观:看;景象或样子;对事物的观点,看法。 那么,“奇观”是什么意

6、思呢?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1、快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哪一句话概括地写雾凇是怎么形成的。 交流,映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雾凇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板书:雾气雾凇 遇冷 2、读了这句话,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3、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映示: 雾气是从哪里来的? 雾凇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 雾气遇冷后会有什么变化? 雾凇形成是有先后顺序的,文章能不能按上面这样的顺序来写?请你想一想,再重新排列。 雾凇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雾气是从哪里来的? 雾气遇冷后会有什么变化?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 4、带着上述问题

7、,边读课文边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5、你们读懂了什么? 雾气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当年12月至第二年”或“严寒季节”。 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是怎样写“严寒季节”的? 雾气是从哪里来的? 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指名朗读。 当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这雾气有什么变化? 映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 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觉得这雾气怎么样? 是的,雾气非常浓,达到了饱和的状态,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 再齐

8、读这句话。 引读:这时,树木被雾气渐渐地 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呢? 映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齐读。小结:这个过程就叫“凝结”。板书:凝结 再读这句话。雾气是怎样镀在松针、柳枝上的?圈出有关的词语。 “慢慢地”写出了什么?指名读句。 “轻轻地”写出了什么?女声读句。 “一层又一层地”说明什么?齐读。 假如把这三层意思用三句话来写: 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这蒸腾的雾气,轻轻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指名读。你感觉怎么样? 作者只用一句话,把雾气凝结时的情形写得既具体生动

9、,又十分精炼。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齐读。 6、至此,雾凇已形成了,文章可以告一段落了,可是,作者又连着写道谁来读一下这段的最后一句话? 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儿,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这句话写出了什么?进一步说明了上一句中的哪个词? 指名朗读。 7、这段话具体地叙述了雾凇的形成过程。为了加深同学们的印象,请观看录像。 8、小结:雾凇形成的过程也是那样的奇特。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精读第三自然段。 1、 录像显示画面:雾凇的全景特写。 2、 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也站在松花江畔,观赏着 这美丽的雾凇奇观,你会如何赞叹? 3、那么,松花江畔的人们是怎样赞叹的呢?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10、 映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你们见过梨花吗?什么颜色? 联系课文想想:这里的“梨花”比喻什么呢? 此时此刻,那一棵棵、一行行的松枝、柳树在一夜之间,披上了洁白晶莹的霜花,就像雪白的梨花那般美丽。人们看到这美丽奇特的景观,怎能不由衷地发出赞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让我们饱含赞美之情,齐读最后一段。 五、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欣赏了雾凇奇特的景象,而且了解了雾凇形成的过程。吉林雾凇真是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 一、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笼罩 淹没 冰封结 模糊 缭绕 长堤 摄度 二、选词填空。 渐渐地

11、轻轻地 慢慢地 1、爸爸正在午睡,我给他关上房门。 2、雨停了,太阳出来了。 3、天上的白云飘移着,变幻着,令人产生无穷的遐想。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松花江畔的,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下,美丽动人。 2、雾凇,俗称,是在季节里,空气中饱和的遇冷而成。 3、这的雾气,慢慢地,给、镀上了白银。像银线,变成银条,十里长堤上是了。 、这句中的“镀”可以换成,我认为更好,因为 、文中“白银”指,“银线”、“银条”是指。这是一种的方法。 4、清早,寒风,雾气。人们在松花江边,着这千姿百态的,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呀!”文中的诗是诗人说的,诗的前两句是,。引用这两句诗是因为 四、拓展练习。 1、按要求写词语描写下大雪的: 漫天雪花 大雪纷飞 雪飘如絮 鹅毛大雪描写雪后美景的:银装素裹 粉妆玉砌 洁白无瑕 玉树琼枝 2、吉林雾凇与、并称我国四大自然奇观。 板书设计 : 23 雾凇 凝结 严寒季节 雾气雾凇 遇冷奇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