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家谈散文》课堂教学实录.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8054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文家谈散文》课堂教学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散文家谈散文》课堂教学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散文家谈散文》课堂教学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散文家谈散文》课堂教学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散文家谈散文》课堂教学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散文家谈散文》课堂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家谈散文》课堂教学实录.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散文家谈散文课堂教学实录散文家谈散文课堂教学实录 师:我们今天要学的散文家谈散文是由大文学家郭沫若写的白鹭和文学评论家晓雪写的评论文章关于散文白鹭两篇构成。白鹭在我们生活中是常见的,也学了不少写白鹭的古诗,同学们能举几个例子吗? 生:一行白鹭上青天 西塞山前白鹭飞 师:这里有一首专门写白鹭的古诗,同学们一起朗读一遍。 师:杜牧的鹭鸶诗中有画,四句诗就是四幅画:白鹭肖像图、碧溪钓鱼图、白鹭惊飞图、一树梨花图。 第一环节,师生畅谈白鹭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还记得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吗? 生:吟哦讽诵而后得之 师:散文在内容上虽然或状物,或记人,或写景,但所写的总是作者自我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2、同学们朗读课文时思考作者观察了白鹭后,对白鹭的美有怎样独到的认识,对生活有怎样独特的感悟。在文中勾画出相应的语句。 生1:对白鹭的美的独到的认识是: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生2: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是:白鹭“因为它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第二环节,吟哦讽诵而后得之 师:同学们还记得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吗? 生:感悟品味欣赏 师:诗中有画,散文中也有画,现在由秀云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默读,一起来欣赏文中四幅画,看看作者是用哪四幅画来表现白鹭平常而被人忘却的美、表现白鹭韵在骨子里的美。 生:白鹭肖像图、清田钓鱼图、清晨望哨图、黄昏低飞图。 第三环节,感悟品味欣赏 师:同学们说说第四单

3、元的主题是什么? 生:阅读要有独特的感受 师:阅读中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像,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可以对文章的语言表达、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发表自己的独特认识。同学们在不看晓雪的评论文章的情况下,花三分钟时间小组讨论,初步形成对散文白鹭的独特认识。 师:时间到。刚才同学们的讨论都是各自对散文白鹭的独特认识,也一定是正确的,现在暂时搁在一边,等我们学了晓雪的评论后,对刚才的讨论进行修改,然后再展示你们修改后的讨论结果。 师:同学们预习了关于散文白鹭没有? 生:预习了。 师:具体写对散文白鹭评论的是哪一段? 生:第4段。 师:齐读第4段,说说晓雪是怎样评论白鹭。 师生:语言上,“非

4、常精彩,极其简练”,用白鹭一样朴素的语言写成的仅500字的精巧美文;思想上,“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认识”,将白鹭比作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独特感受,发现了白鹭因为它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的对生活独到的认识;艺术上,“绝妙地描绘”,用四幅国画表现白鹭平常而被人忘却的美、表现白鹭韵在骨子里的美。第4段由两部分组成,前半段是对白鹭的评论文字,后半段是摘举文中原句来支撑前文的评论观点。 师: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这里还有两段对散文白鹭的评论文字。 附材料1:再评白鹭 白鹭这篇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虽没有华丽迷人的词藻,也没有浓妆艳抹的渲染,显得那么朴素无华。但是,它正是运用了如白鹭一般朴素的句子

5、,让我们感受到平常事物中蕴含的美!作者仅仅对白鹭寥寥数笔的描绘,就揭示了它平常的美。文末说“白鹭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 这使我想起刘白羽的白蝴蝶之恋,由此不禁问一句,生活中还有多少事物本不该被漠视,却被漠视掉了呢?还有多少美被囚禁在“平常”这个思想牢笼里? 所以,我们得善于发现美,追求美,更要创造美。蓬勃的小草,人们几乎是视而不见,但是它们绿遍天涯;墙角的花,谁能在意,但它们美化了一角天地。黄昏中散步的老人,往往与你擦肩而过,但是它们却是一道绝美的意蕴深沉的人生风景。 附材料2:也评白鹭 散文白鹭以粗线条的勾勒和大写意手法描绘了白

6、鹭肖像、清田钓鱼、白鹭望哨、黄昏低飞四幅图画,用讲究神似、追求意境的国画传达了白鹭美在骨子里的气韵、传达了因为平常而被人忽视的美。为散文开辟了一条以国画写气韵、以气韵写平常美的创作道路。 师:材料1对白鹭的语言评价是“如白鹭一样朴素”,并调动了生活积累,联想到刘白羽的白蝴蝶之恋、蓬勃的小草、墙角的花、黄昏中散步的老人,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生活中还有多少美被囚禁在“平常”这个思想牢笼里?材料2则仅从艺术手法上进行评论。 第四环节,阅读要有独特的感受 师:现在花10分钟时间小组讨论,将刚才已讨论并形成对散文白鹭的初步的独特感悟写成一段100左右的评论。 师:时间到,请组长展示讨论成果。 生1:

7、在这随意性的文字中,有丰厚的内涵、深刻的主旨,看似无心构画却又不枝不蔓紧紧围绕骨子里的韵展开,这就是郭沫若的白鹭。清素、淡雅、大气而不拘束,全文仅500字犹如白鹭一般精巧雅致,有着如歌的优美,如诗的神韵。白鹭肖像、清田钓鱼、清晨望哨、黄昏低飞四幅画展现在读者面前,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撼人心魄,回味无穷。 生2:作者以独到的视角发掘了生活中美丽、优雅而被人忽视的白鹭,向我们展示了四幅唯美的白鹭图,整篇文章无不散发着一股柔婉清丽、秀美含蓄的气质。文中的描写仅是数笔勾勒,如蜻蜓点水般掠过,浑然天成,但意境深远。欣赏白鹭实在是一种享受,像在清幽的竹林深处品一杯香茗,任其余味缭绕舌尖,恬淡而沁人心脾。

8、生3:作者以一文人的敏感,意化白鹭为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表现了白鹭因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只有细细品尝才能察觉:飘落的叶,人视而不见,其化为春泥,谱写生命续篇;小小火柴,人视而不见,其燃烧自己,烛照他人。世间还有许多因常见而为人忘却的美丽,只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明眸。 师:艳婷同学的“全文仅500字犹如白鹭一般精巧雅致”,黄晓同学欣赏白鹭像在清幽的竹林深处品茗般悠闲,让我想到立于树的绝顶的白鹭的悠闲姿态。绝美的比喻道破独特的感受。陈函同学的评论则调动了生活的积累,进行了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第五环节,讨论探究演练 师:本课通过大量接触评论文字,让同学们学会在吟哦讽诵、感悟、品味、欣赏中调动生活积

9、累,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并能用百来字将这种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 师:今天的作业就是将讨论结果做在作业本上交进来。下课,同学们再见。 第六环节,小结作业 附板书: 教学反思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第四单元编排了三篇文学评论文。如果直接教学文学评论文,对于初中学生显然太深奥了。几个同事聊起这一单元的教学都很迷茫,所以我选择了散文家谈散文上公开课,希望在评论文的教学上有所突破。 散文家谈散文是由大文学家郭沫若写的白鹭和文学评论家晓雪写的评论文章关于散文白鹭两篇构成,文字容量大,涉及文学评论专业知识多,教学难点多。针对上述教材特点,我大胆采用删繁就简、大题小做的办法,从单元主题“读书有独特的感受”出发,将本课的教学与中考试题中读书笔记的“感悟联想”结合起来,把“学会在阅读中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像,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并会用百来字表达自己这一独特感受。”作为设计这节课的核心理念。确定“形成独特感受,表达独特感受”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整节课安排了两次课堂活动和三次朗读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而几个问题的设计正体现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以活动作为本节课的主要环节,也贯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习得”的教学原理。 不足之处是:整节课容量大,节奏快,学生需要在充分预习的情况下才能跟得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