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颂》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87631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豆腐颂》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豆腐颂》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豆腐颂》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豆腐颂》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豆腐颂》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豆腐颂》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豆腐颂》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豆腐颂教学设计豆腐颂教学设计 双阳区第一实验小学 李海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时从哪几个方面赞颂豆腐的,体会本课所表达的对豆腐的赞美之意。 3、认识课文在说明事物特点的同时,表达赞美之意的写法。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时从哪几个方面赞颂豆腐的,体会本课所表达的对豆腐的赞美之意。 教学难点:认识课文在说明事物特点的同时,表达赞美之意的写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感知“颂”。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第9板块饮食文化中的第一篇文章豆腐颂,初步了解了林海音笔下的中国豆腐。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赞颂豆腐的?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

2、篇课文,深入体会本课所表达的对豆腐的赞美之意,感受豆腐的文化内涵。 二、自主学习,探究“颂”。 1. 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文中哪段话写了林海音对豆腐的总体印象?那句话集中表达了林海音对豆腐的赞美? 文中哪段话写了林海音对豆腐的总体印象? 课件出示1:它洁白,是视觉上的美;它柔软,是触觉上的美;它香淡,是味觉上的美。 生体会:这句话运用了排比句 ,从视觉、触觉、味觉三方面具体写了豆腐的美的特点。 师板书:美。 指导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体会作者对豆腐的喜爱赞美之情。 课件出示2: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豆腐。 生体会:这句话说明了豆腐在中国很普遍。 师引导: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嘛?情

3、境创设:师叫卖“豆腐、大豆腐!” 小结过渡语:街头小巷的豆腐的叫卖声,每家每户餐桌上时常出现与豆腐有关的菜肴都能让我们体会到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豆腐,表达了作者对豆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文中哪句话集中表达了林海音对豆腐的赞美? 课件出示3:豆腐是平民的,但并不平凡,我们的“中国豆腐”! 师板书:平民 不平凡 为什么豆腐是平民的,但并不平凡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文本,共同来探究。 2.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课件出示4:为什么豆腐是平民的,但并不平凡呢?默读课文,抓住具体的语句读一读、画一画,体会作者对豆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下面请同学们以前后桌四名同学为一小组,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

4、围绕自学提示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内交流、共同探究。 4.全班汇报交流 搭配 课件出示5:“豆腐可和各种鲜艳的颜色、奇异的香味相配合,能使樱桃更红,木耳更黑,菠菜更绿。” 1.体会:这是本段的中心句,概括写了豆腐能和各种菜相搭配。从三个“更”字体会到豆腐易于搭配而且能使配菜的色彩更加鲜明。表达了作者对豆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指导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齐读。 课件出示6:时间允许,做一味麻辣烫三者兼备的好麻婆豆腐,或煎得两面焦黄的家常豆腐,或毛豆烧豆腐,绿的碧绿,白的洁白,光颜色就令人醉倒了。 1.学生抓住“焦黄、碧绿、洁白”、“醉倒了”体会作者对豆腐的赞美之情。 2.指名读。 3.豆腐

5、做的菜肴颜色让人如此陶醉,仿佛闻到了它的香味,大家是不是很想欣赏一下。 课件出示7:图片 1.瞧,这就是课文中列举的与豆腐有关的菜肴,你能用书上积累的语言为大家介绍介绍吗? 看到这些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你想做什么?什么感觉? 课件出示8:假如就一碗蒸得松松软软的白米饭,只此一味,不令人百尝不厌吗? 1.理解: 结合看图的感受理解“百尝不厌”。 2.拓展填空:百尝不厌 百不厌 百不厌 再出示:百尝不厌 百听不厌 百看不厌 百穿不厌 百玩不厌 百吃不厌 3.齐读 4.你能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说句话吗? 课件出示9“它像孙大圣,七十二变,却傲然保持本体。” 1.体会:作者的形象比喻,把豆腐比作七十二

6、变的孙悟空,虽然善变,但本体不变,一方面突出了豆腐可以做成许多菜肴的“善变”的特点,一方面保持着傲然的本体的特点。 2.同学们,除了文中列举的这些菜肴外,生活中你还吃过、看过哪些用豆腐制作的菜肴哇? 3.齐读:通过大家的汇报我想此时我们也会说:“它像孙大圣,七十二变,却傲然保持本体。” 所以作者会慨叹: 课件出示10:豆腐是平民的,但并不平凡,我们的“中国豆腐”! 课件出示11:第二自然段 1细观察第二自然段,你发现这段在表达内容与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1.体会:先概括出豆腐的特点然后用实例具体说明。这是总分构段方式。 2.小结段落写法特点:同学们这种运用具体的实例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不但使表达

7、自然、真实,而且源于生活的实例更具有说服力。 3.仿写片段:你能仿照这段的写法写一写你最喜欢的食物吗? 师过度:同学们通过对豆腐与各种食材易于搭配的特点,探究出了豆腐是平民的,但并不平凡,你还从哪些方面探究出了豆腐是平民的,但并不平凡。 营养 课件出示12:江苏有句谚语“吃肉不如吃豆腐,又省钱又滋养”。 1.体会:中心句,先用谚语概括了豆腐的营养价值,接着从豆腐含有植物性脂肪、及少量的碳水化合物、钙质三方面具体写出了他的食用价值。 师:这段话也运用先概括出豆腐的特点,然后用实例具体说明。而且引用谚语概括豆腐的特点,更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指导读:齐读 3.生活中关于饮食的谚语还有很多呢?你能

8、说出几个吗? 课件示13:齐读:“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豆”; “朝食三片姜,胜过人参汤”;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一天吃个枣,一生不知老”; 历史 1.生体会 2.师:豆腐由汉的发明,宋的普及,清的发展,历经了XX年的历史,突出了豆腐的悠久历史。自然生发出对豆腐的赞美之情。 课件出示14:豆腐是平民的,但并不平凡,我们的“中国豆腐”! 烹调: 1生体会:不平凡:理解“名传遐迩”“想方设法”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凡是、总是、仅”等词语体会百姓的技艺高超及豆腐的不平凡。麻婆豆腐的发明者是普通百姓体会到豆腐是平民的。 2.一道普通的食材却叫四川人发挥到了

9、极致,麻婆豆腐成为四川有名的一道菜,已是家喻户晓。 怎能不让人称赞呢?齐读: 课件示15:它是平民的,但并不平凡,我们的“中国豆腐”! 文化 课件出示16:“豆腐在中国社会中,是贫苦、老实和勤劳的象征。” 1.生体会是平民的。这是对豆腐象征意义的揭示。 2.齐读。 3.这段中你还从哪些语句看出豆腐与我国的文化生活密切相关。 豆腐西施美貌的贫家女。 豆腐官廉洁的官。 4.你还搜集到了哪些有关豆腐的谚语、歇后语或者名人与豆腐的语句。 5.课件示17:子敏的豆腐修养。 A、指名读, B、说说你对豆腐又有了怎样的体会。 三、升华认识,揭示“颂”。 豆腐具有丰富文化的内涵,它不仅是贫苦、老实和勤劳的象征

10、,同时还蕴含着平易、朴素、宽厚的品格,像这样写的是豆腐,但却托豆腐言志,赞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质它是平民的,但并不平凡。以小见大,即以豆腐见中国文化。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 这种表达方式委婉含蓄,深沉感人。字里行间透出的都是作者对豆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课件示18:齐读:“它是平民的,但并不平凡,我们的“中国豆腐”! 四、拓展延伸,激发“颂”。 看到豆腐想到我们中国的饮食文化,还有哪些食物,也能代表中国的文化。使我们想到中国。 课件19: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课上时间是有限,要想认识和了解更多的知识,有待于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去学习、去实践、去探索了。同学们,此时你的心中一定有很多计划吧。这节课后,你想做些什么? 五、延学单: 课件20 1.课后搜集相关的资料,进一步的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 2.读一读麻婆豆腐的传说。 3.仿照本文写一篇颂。 4.动手做一做有关豆腐的菜肴。 板书设计: 总 美 搭配 营养 豆腐颂 分 历史 赞美 文化 烹调 总 平民 不平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