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3263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1、朗读、背诵。朗读、背诵是把书面语言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使学生的口语受到严格的训练,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朗读、背诵除了具有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增强记忆的作用以外,目的还在于提高学生正确而有表情的说话能力。朗读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并在反复诵读过程中,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增加词汇量,学到多种多样的句式,提高口语的表达能力。 要求朗读首先要求发音正确清楚,不漏掉音节,不拖长尾韵。要确定适当的语调。句读要分明。要用声音的高低、轻重、快慢表达出诗文的思想情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学生进入诗文所描绘的意

2、境,要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想象出诗文所描绘的景象,因为好的朗读和背诵是以对诗文的深刻理解为基础的。只有学生对诗文的内容历历在目,对诗文的基本思想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朗读背诵时才能表达出符合诗文内容的情感,确定符合诗文内容的语调。学生对诗文的内容理解越深,就越能在情感上受到感染,获得激情,朗读背诵的表情达意就越好,朗读背诵时才不会高声叫喊或矫揉造作。 训练朗读的方式 集体诵读 个别朗读 接力诵读 分角朗读 小组朗读 教师朗读、学生随读。 口头复述 复述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课文。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丰富学生的词汇,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特别是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连贯的说话

3、技能和有选择的突出重点的说话能力。 复述的方式 1、详细的复述。即按课文的顺序作清楚、明白、连贯的复述。详细的复述不一定要作全部课文的复述,教师可指定学生复述某一段落。 2、简要的复述。即按照课文的顺序,删去那些次要的解释性或描写性的部分,抓住文章中主要的东西来复述。 3、创造性的复述。“它不仅要求学生复述课文的内容,并且要求在复述过程中加上自己的想象和见解。”(引自江苏省教育厅教材编辑室编小学语文教学法第68页)例如学完最后一课以后,要求学生详细复述小弗郎士赶到课堂以后看到的情形(从“平常日子”起,到“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止),就是详细复述。这种复述应该鼓励学生多引用原文,以便丰富学生的词汇

4、,学习课文的句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再如学完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之后,可以要求学生简要复述刘胡兰同国民党匪帮英勇斗争、慷慨就义的经过。复述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确定重点,作有条理的连贯叙述。在学习卖炭翁以后,要学生把诗歌改编成故事,适当地加进自己合理的想象和评述,然后再作口头复述。这就是创造性的复述。它可以较多地运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以利于发展学生的口语。要求学生详细复述的练习,应该在分析了课文内容,编好复述提纲以后再进行。如果学生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深入地理解,对人物的思想性格还没有深刻领会的时候,就要求学生详细地复述,这种说话训练的价值是不大的。 描述插图 图画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富有感人的

5、魅力,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激动。优美的插图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而且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苏联的乌申斯基说过:“给图画一看,教室里就谈得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有时候发现,优美而富有兴趣的图画“策动”学生的语言,就是极固执而又沉默的学生也能唤起他们活泼的谈话,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有些画着连续性情节的图画能启发学生连贯而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思想,展开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形式带有辩论性的全班讨论 富有探讨性的小组讨论。 口头作文 口头作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也是训练学生在大众面前即席讲话的好形式。

6、口头作文实质上是一种智力训练,因为话说得是否准确、流利、动听,是一个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综合体现。从表达来看,口头作文具有多方面的训练价值。它不但要现想现说,而且要想得快,说得好,同时要发音正确,语句完整,语调恰当,声音洪亮,态度大方。这对学生思维能力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它还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把话说得中心明确,首尾完整,条理清晰,通顺明白,它不能像书面作文那样有充分的时间构思,可以反复修改。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思维敏捷,思路开阔,而且要周密而有条理。 口头改写 学生作文只会概述,不善于具体描写,也是一种通病。为此在学完叙事诗或小说以后,在适当增减原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改述作品的表现形式

7、,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描述能力。例如把木兰诗口头改写成故事,或者把文章中的叙述口头改成描写的训练,都属于这一类的练习。下面是一个学生把凡卡中的一段叙述“有一天,老板拿楦头打我的脑袋,我昏倒了,好容易才醒过来。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口头改述成描写的例子:“有一天,凶恶的老板,带着满脸横丝肉,瞪着两只血丝的眼睛,恶狼似的嘴里喷出唾沫星子,大声的骂着,你这兔羔子非揍死你不可。他那鹰爪般的大手抓紧楦头,迎头向我打来。我觉得天昏地转,眼前黑乎乎一片,头重如斗,倒了下去。我好容易醒了过来。我永远摆脱不了连狗也不如的生活!” 口述故事梗概 在学过长篇叙事作品以后,让学生用简明的语言,口述原文的故事梗

8、概,如让学生口述祝福的故事梗概等。这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帮助学生深入掌握作品的内容,丰富学生的语言,都有很大的作用。 创造性的口头作文。要学生根据教师指定的文题,在限定的时间内,拟定提纲,然后根据提纲口头作文,这就是创造性的口头作文。这种作文也可以课前布置,以便学生充分准备,但要防止学生照稿念。作文的时间,一般以五分钟左右为宜。每次要多出几个文题,供学生选择,以免文题单一,其他的学生听起来重复,降低情绪。教师选择的文题要小,内容要集中,要饶有兴味,富于介绍性。例如“向同学介绍一件优美的工艺品”、“介绍一则新闻”、“讲一件新事儿”、“说说我的故乡”、“我的童年趣事”等等。在讲评方式上,教师可以

9、直接讲评,也可以引导学生参加讲评,以便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表达的区别 1、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对象不同。口头语言的对象是听众,说话的针对性比较强,随时都可以了解到受话者的反应。它要求说话的人要边讲述,边观察,边判断,有时还要听取意见,综合分析,十分敏捷地作出相应的回答。这与把自己要说的话写成文章,让读者去阅读是不同的。 2、口头语言可以借助声音和表情等手段表达复杂的情感。口头语言富有激动性,容易触发受话人的情感。说话人不仅可以用声调和节奏强调最有意义的词,而且可以借助表情、手势、姿态或动作表情达意。口头语言借助这些辅助手段所构成的生动形象的情景和它所收到的效果,往往是书面

10、语言无法达到的。 3、口头语言表达过程短促,不能修改。口头语言从构思、选词到转化为语言的过程很短促。它一旦转化为语言就是最终的形式,转瞬即逝,不能修改。这一特点决定了说话人必须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判断准确,要善于调动全部的语言资源,马上找到恰当的词,立刻脱口而出。书面语言就不同了,写文章的人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反复推敲,多次修改。 4、口头语言需要眼和耳同时接受外来信息,有利于活跃思维。书面语言则只诉诸视觉。 5、口头语言使用的范围广、频率高,和书面语言比较起来,具有更大的广泛性和群众性。在日常生活中,口头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任何一个人总是要说话的。对于本民族的口头语言,就是不识字的人也都能听懂。而书面语言相对来说,使用的范围就小得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