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阅读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代诗歌阅读答案古代诗歌阅读 考法一 唐诗 1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诗歌的前十六句详尽铺写朝廷贵官的生活,共描写了两个场面:开头八句记叙朝官们雪中退朝的场面;下面八句紧承“追游”,转入特写,具体描绘秋官、廷尉歌舞宴饮的场面。上面两个场面,已经将秋官、廷尉这帮官僚们的腐朽糜烂、醉生梦死的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末尾“冻死”一词极写囚犯之惨状,简洁而有力。从而使这个对比变得格外强烈和鲜明。 答案: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兴起全篇,接下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从艺术效果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
2、作艺术的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 2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和表达技巧的理解能力。本题从理解诗句含义的角度考查对诗歌表达技巧和内容的理解。“后世仰末照”承“明月出海底”一句,“明月”一句将鲁仲连比喻为海底升起的明月,光辉闪耀。这句形容鲁仲连的光芒能穿越时空而照耀后人,使其景仰。因此B项中“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错误。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本题从诗歌的思想内容角度来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诗歌末句“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表明作者以鲁仲连为楷模,借鲁仲连的形象,寄寓自己的理想。首先找到描绘鲁仲连的诗句,根据对这些诗句的理解分条概括出
3、鲁仲连的性格特点。然后结合对史实的了解,对这些诗句加以解释,并联系李白自身的境况作答。描绘鲁仲连形象的是58句,“却秦振英声”指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后世仰末照”承“明月出海底”的比喻而来,形容其光芒能穿越时空而照耀后人,使其景仰。“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指当平原君欲以千金酬谢时,他却推辞离去,可见他高尚的人品。李白以鲁仲连为楷模,希望自己能像鲁仲连一样淡泊名利,最终能功成身退。 答案:选B (要点一)辅弼天下,建功立业。结合诗句:“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要点二)不慕名利,功成身退。结合诗句:“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3命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文
4、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析:(1)做题时要了解诗歌常见的意象和诗歌的主题,从诗句中的“战初归”“铁衣”等意象可以断定描写的是边塞的战事。 (2)意境要从“情”和“景”两方面入手解答。前两句写部队凯旋度过破讷沙的情景,后两句写一轮红日从地平线喷薄而出,在广袤的平沙之上,行进的部队宛如游龙,战士的盔甲如银鳞一般,在日照下冷光闪闪,而整个沙原上,沙砾与霜华也闪烁光芒,鲜明夺目。这是一幅何等有生气的壮观景象! 答案:(1)边塞 (2)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
5、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4解析:这是一首怀古诗,首句统摄全篇点明作者的情感极其哀愁,这哀愁是由荒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泾水弯弯曲曲靠在遥远的村子旁边;因为过多的放牧牛马,春天的草已经看不到多少了;原野上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只有秦朝时的古碑还在,还能证明这里曾经的兴盛;天色已晚,云彩与积雪一道围绕在苍山上,几缕炊烟伴着残阳,绿树显得格外昏暗,行客之路尽是黄沙。看到这荒凉的景色,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再回想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答案:表现
6、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2)解析: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在情景处理上,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颈联采用拟人,写景细致入微。 答案: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 诗歌鉴赏 这是一首怀古诗。这首诗的标题点明了时间春日,地点古秦国,内容怀古。诗歌前两联写近景,在这春光明媚的时节,作者路经古秦国,在荒郊野外,诗人眼前所见的是一片荒凉的
7、景象:泾水之滨,远村依傍,春草已被牛马啃食殆尽,田地刚耕过,只见古碑犹存。此情此景,令人黯然销魂。诗歌后两联写远景,作者纵目远望,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残阳映照下,烟雾茫茫,绿树环绕,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此诗融情于景,作者选择了诸多带有伤感意味的意象来抒发哀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时借古讽今,也是对唐王朝命运的深深担忧。 5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把握能力。(1)本诗点明季节的是“橘柚香”,一个“香”,说明“橘柚”已成熟,可知是秋季。雨霖铃中点明秋季,直抒别情的句子为“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
8、清秋节”。(2)题目已经点明惜别,人因不忍“别”而“醉”,言情深。“江风引雨”言别时环境,秋风飒然而至,极其清冷,更兼秋雨,这里用环境之冷来衬托心境之凄凉。(3)“代为之思,其情更远”,意思是从对方角度思考,感情更为深远。理解了这句评语之意,可想到杜甫的月夜,同为从对方角度想象对方的举止心境,本题的关键是答出想象或设想,也可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分析,然后结合题目指向联系诗句便可。 答案:(1)橘柚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考法二
9、宋诗 1解析:此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1)首句领起全诗,连绵起伏的山势,一如绵延不断的“太古”,“太古”指远古、上古,也指一种寂静或荒凉的原始氛围。诗人化实为虚,化有形之山势为无形之光阴。这是作者对周围环境的渲染,更是对他自己精神状态的描写。(2)颈联空间转换,视角由山间转入房里,承上联“眠”字写。“世味”是指世道人心,世态炎凉。“簟”指竹席。此时,诗人只想紧掩门户,远离人间是非。“时光簟已便”表面是说盛夏酷热难耐,但醉卧竹席,却感到十分舒适;其实说的是心清自然凉,这正是诗人心境的写照。(3)这首诗写环境、写生活都十分平淡,而在平淡的表面下仍能感受到作者的激烈情感,
10、如“世味”仍时时侵扰,“拈笔忘筌”其实是难忘世事。 答案:(1)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2)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3)“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全诗却以“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本诗的抒写重点是梅花,但作者却从“雪”“日落”“寒鸦”等环境描写及“惆怅”“恨”等情感的表达入手,可见这首诗并没有采用直接描写的手法,而主要采用了烘托和渲染的间接描写手法。明确了手法之后,再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
11、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答出烘托和渲染的,给2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理解诗歌的最后一联的丰富意蕴。景物描写“日落寒鸦”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可知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悲伤的情感,而从“沉吟”“却望”“独自回”等词语可以看出,此时的作者是落寞而又惆怅的。明确了这些,再结合诗句的内容分析一下即可。 答案: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 (答
12、出作者心情的,给3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绿”字需结合具体语境,可联想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此处的“绿”可理解为使动,“使树绿”,展示的是一种动态美,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春天的生机。(2)本题考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颈联中,诗人想象友人到家遇春燕、浣征衣的情景,表现对友人的关心眷念。尾联中,诗人想象友人在家摆脱了琐事杂务,终日临水闲居的情景,表现出对友人闲适生活的艳羡。 答案:(1)“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意思对即可
13、。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4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写竹梢的清影,和竹叶被风吹动的响声,显得自然而洒脱,足以引起诗人的诗兴。用“细”字来形容树梢的影子映入了茶杯。而“轻逐”一词则形象地描绘了叶声与篆烟相伴的情态。 答案: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
14、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 答出视听结合并加以分析,给2分(若答出衬托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可给1分);答出光影变化,给1分;答出比拟手法并加以分析,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把握人物形象,主要通过对诗歌中关于其生活环境的描写及人物的一些表现来进行概括和分析。如通过生活环境中的“竹轩”、“柴门”、“狭径”等,可见他的闲适;“倦卧”、“闲吟”等可以看出他的洒脱,而“竹”、“雪”、“梅”等意象更能衬托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把以上的内容概括分析一下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塑造了闲适、
15、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答出形象特征,给2分;结合诗句分析,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5(1)命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从诗歌意象表达效果的整合的角度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 解析:先具体分析前两句所写到的意象的表达效果,然后进行整合。“晓路”点明起航的时间是清晨;“雨萧萧”写出起航时的天气状况;“江乡叶正飘”既交代了季节是秋季,又写出了诗人所见的落叶飘飞的景象。“
16、雨萧萧”与“叶正飘”写出了秋景的凄清萧条。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命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及表达技巧。 解析:“孤舟”在本诗中是一个主体意象,是全诗的线索,联结着诗中其他意象和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想。首联和颔联为“孤舟”的出现提供了背景,颈联从“帆”“桨”正面写“孤舟”,尾联写“孤舟”停宿之所,寄托了诗人借枫桥一抒幽思的情怀。孤舟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答案: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6命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形象
17、特点、鉴赏艺术手法、分析作者情感的能力。 解析:(1)概括野菊形象,只要先抓住颔联中的“在野”“幽色”“妙香”等描写其生长环境和花色、花香的词语概括其自然特征,再写出反问句揭示的内在品质就可以了。(2)自选角度分析颈联,可以从“修辞”(对偶、借代)“炼字”(“逢”“忙”等)“色彩”(“碧”与“黄”映衬)“情感”(喜爱之情)等方面确定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理解作者志趣,首先要理解尾联的意思,尾联说野菊嘲笑一些追随陶渊明的人,还要到陶渊明那里寻觅高洁的品质。言外之意是野菊无须向人寻觅,自有像陶渊明那样的高洁品格。这种品格就是作者的志趣所在。 答案:(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
18、。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2)(示例)从色彩方面赏析,“半山碧”与“一枝黄”色彩互相映衬,半山碧绿更衬托出一枝野菊的清幽高雅。画面优美,寄意幽远。 (3)采菊东篱下。 率性自然,超凡脱俗。 7命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解析:题目为“初见嵩山”,一个“初”字可谓“题眼”,就暗含了“惊喜”与“期待”之情。展开描写时,先写鞍马劳顿中青山对我的开解,又写日暮时风雨天气,最后才让数峰露面,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将铺垫手法用到极致。 答案: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
19、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答出惊喜和亲切的,给2分;答出铺垫来表现的,给1分;结合全诗加以分析,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2)命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解析:第一问“妙在何处”主要考作用,主要鉴赏语言与表达技巧,鉴赏时要考虑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再考虑语言特点或富有表现力的词,然后分析表达效果。第二问,理解诗歌的内涵,既要理解表层义,更要挖掘深层义。 答案: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之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
20、”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答出拟人手法并加以分析,给2分;答出以动写静并加以分析,给2分;答出“清瘦”的精神内涵,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考法三 其他朝代诗 1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三、四句中的烟,其色如云之白,这是把烟比喻成白云,写出了烟之白,之浓,暗示了月光的明亮;“流来野寺前”,这是把烟比喻成了水,写出了烟的动态美。比喻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下之烟的特点,使诗句具有颜色美与动感美。(2)本
21、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的能力。诗歌前六句,描写了一幅山中夜景图,营造了静谧凄凉的氛围,为烘托诗人的心情作了铺垫。“谁见无家客”一句是关键,无家,是因为江湜遭逢离乱,半生辗转漂泊,所以痛彻心扉的思乡与回归之愁应是其不眠的真正原因。 答案:(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一是具有动态。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 (2)诗人不眠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
22、 2(1)命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 解析:考生要熟练掌握诗歌鉴赏中的各种表达技巧,答题时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并结合原诗分析答出此手法的表达效果及有效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可采用“手法分析效果”的答题模式。 答案:颔联运用了映衬(衬托,对比,烘托,渲染)、列锦的表现手法;映衬类:朱、青、绿、白,颜色明丽喜人,相为映衬,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或列锦类:颔联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地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豆、草、鹅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出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 (2)命题分析:本题考
23、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 解析:首联点题并总领全诗,是对全诗的凝练的概括。 答案:“一晴生意繁”的意思:雨过天晴,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一晴生意繁”体现在:初夏成熟的樱桃鲜红,豆子青青,绿草茵茵,白鹅成群。雨过天晴,江河水满,船只轻快地行驶;微风吹拂,袖影飘动。村庄里门户紧闭的人家寂然无声,而里面蚕事正忙呢。(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3解析:这首诗题为“春暮西园”,点明诗中所写是暮春之际的西园景色。开头两句写芳草绕着绿地,水面映着晴空,这春天的雨洗尽了天空,也扫荡着春色,现在是暮春了。作者描写的虽是暮春景色,但却展现出一片勃勃生机。明丽的色彩、清澈的水波,无
24、不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后面两句作者写道:也许你会感叹春花的凋谢,这不,邻家花朵给暮春的雨摧折得零落满地了,但西园的菜畦,菜花正香,蝶舞蜂狂,飞得正欢,这暮春时节,不也情趣盎然吗?作者不因春光逝去而感伤,而是描写“蝶来多”,写出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这首小诗,借景抒情,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暮春之景的喜爱之情,浸透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答案要点:从语言的角度:可分析总体的语言风格;也可抓住“满”“过”“知”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当。 从形象的角度:可联系诗中意象做具体分析;也可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 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分
25、析承接的特点。 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考法四 宋词 1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及把握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上阕最后两句将终日酣饮耽于享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侯与有志之士却被闲置不用形成对比,表现作者报国无门、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之情。 答案: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唐代诗人贺知章去老还乡,玄宗曾诏赐镜湖一角以示矜恤。陆游于
26、此翻出一层新意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于闲人,还用得着你皇帝赐予吗?再说,天地之大,江湖之迥,何处容不下他,谁又稀罕“君恩”的赐予?表达了作者对最高统治者的轻蔑不屑之意,和不得已赋闲而归隐江湖的愤慨不平之情。 答案: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2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怎样借景抒情”要求考生通过情景之间的相似性来分析词人在诗歌中表达的丰富而生动的情感。考生首先要理清作者的写景顺序和角度,如本词上片由听觉到视觉,由远及近。考生就可
27、以感知到作者是因声而望景,由景再生情。其次是情景之间的相似性,如水阔云低暗示了心情的黯淡,燕子远去和人千里又极为相似,落落的梨花又恰是孤寂无依的词人的真实写照。(2)本题考查对古代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关系的理解能力。诗歌的结尾处,作者一般会借助一定的表达技巧来表达情感,以体现生动感人的特点。解答本题时,考生要结合下片中的“修禊”“卖饧”“江头柳”“苏堤”等内容,并分析词人夜不成寐折得江柳的原因,从而推知词人的皱眉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答案:(1)词的开头,玉笛声唤起作者的哀怨之情。春水茫茫,暮云低垂,使作者心情变得黯淡。(2分)看到远飞的燕子,作者不禁想起自己飘零千里之外;看到雨打过后
28、稀疏的梨花,作者感到自己孤寂无依。(2分) (2)清明节前后,作者思乡情切,在夜晚折下江头的柳枝以寄托思乡之情。虽然那不是家乡苏堤的柳枝,也让作者皱眉伤感,所以说“不是苏堤也皱眉”。杨柳原为离别的象征,远离故乡折柳,只能徒增烦恼,将自己的思乡愁绪更加强烈地表达出来。(3分) 3解析:本题考查古诗词炼字、风格和虚实手法。(1)“嫩”字,是诗人穿上了用白苎织成的布做成的新袍时对初秋天气凉意总结的一个形容词。这个字形象可感地表现出初秋的轻微、新鲜和清爽。(2)词在风格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二派。辛词是豪放派的代表。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典较多,不拘守音
29、律。这里选用的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主人公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3)词中的“实”: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可以通过各种感官捕捉到的部分。词中的“虚”:看不见、摸不着的虚象,是词人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词人主观想象或回忆得到的。例如词中第一句和第二句是写词人看到的和感到的,是写实;最后两句是词人想象的,属于写虚。 答案:(1)轻微、新鲜、清爽等。 (2)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3)例:“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
30、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4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以及默写古代诗文的能力。联系题干的提示词“鳜鱼肥”和张志和的诗作名称及前面的诗句可以联想起应补出的诗句。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对于“净”字妙处的理解,应结合诗句描绘的情景和词人抒发的情感来分析,如“春深”点明暮春时节,令人联想到百花落尽绿叶茂盛的景象,词人写绿之“净”,正是要表现自己内心之“净”,外在景物与词人内在心灵完全契合。 (3)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词人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词人的情感融在意象之中,“柴扉”“鳜鱼”等意象表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
31、抒发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白鸥”“钓船”等意象与隐士生活有关,结合“忘机”一词,可感受到词人甘于淡泊,以隐居为乐的情怀。 答案:(1)桃花流水鳜鱼肥 (2)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3)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点内,但言之成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给分) 5命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评价诗歌思想内容,一看背景;二看直接表现情感内容的词语;
32、三看写景叙事涉及的意象,从常见的形象入手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 解析:联系词作的题目和“千里念行客”等词句即可归纳出作者流露出的情感。抒情词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是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在这首词中该句是首句,有起兴作用。综合以上分析即可作答。 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2)解析:这两句实际都是考查理解前后词句的关系。“就砚旋研墨”的意思是就用它来研磨香墨,书写别情。而用来研墨的是前句“临窗滴”下的“泪”。同样,正是前有“泪”的“滴”下,才有了后文的“红笺为无色”,虽有夸张,却情真意切。
33、 答案:关系:“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6解析:此词属于小令,短小精悍,应细细品味其中每个字。同时得注意其中的中学课本常遇见的“天涯”(“天涯共此时”)、“山月”(“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碧云”(“碧云天,黄叶地”)等意象以及情景交融的诗句、词句。 答案:(1)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2)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3)借景抒情
34、。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考法五 其他朝代词 1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词作品中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要分析词人的自我形象,考生可深入分析词的上片。这首词上片共四句话,前两句写词人头发很短,胡须很长,眉毛高耸,面带病容,颧骨凸起,比那光头垂眉、闭目参禅的和尚还要奇怪。三、四句写词人的心却仿佛终南山石缝中的一根青藤,一任严霜侵袭、暴雨击打,自己却等闲视之。由此不难看出词人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却坚韧不拔的形象。分析上片可知,词人刻画自我的外在形象时,运用了描写的手法;刻画自我的内在性格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本题考查考生对诗词中
35、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不仅要理解这句话的表面含意,同时还要结合全词、注释等相关内容去探究这句话的深层内涵和其中隐含的作者的观点态度。这句话的大意是词人以没有能力为借口,拒绝出仕。理解这句词要结合作者在词中流露的感情来回答。这句词用“折腰”代替“做官”,足见词人的巧构匠心。它很自然地引发人们联想到东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毅然辞官归隐的典故。“无能”则是“辞官”的借口。表现了词人不屑于满清朝廷用来笼络人的高官厚禄,宁可隐居深山穷壤,过凄楚的生活,也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气节。 答案:(1)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韧不拔。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 (2)此句意谓:我为官很久了,
36、要我再出任官职,则以没有能力为借口来推辞。表现了词人坚决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气节。 2解析:解答此题需要分析画线句的语言特色,即诗句使用的修辞、诗句中景物的关系等,然后还要结合诗句的主旨和情感进行分析。 答案:以情相问,以景作答。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3解析:“惆怅”意思是伤感、愁闷、失意。联系全词,词人惆怅的原因,既有对世人忙于喜庆而不理解端午的内涵的慨叹,又有对屈原的怀念。“无人解”,在这里是没有人理解。我们要分析的是词人的什么情感、情怀世人不理解。看到忙碌的世人在端午这个特别的节日里并
37、没有关注或不知道关注屈原而感到特别伤心,而这种伤感又无人理解,落寞之情涌上心头,同时也反映了世人对屈原的不理解。 答案: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 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2)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表现手法中的对比手法。解答此题要细读全词,分析构成对比的双方。一是世人的喜庆和词人的惆怅的对比,一是世人对屈原的不理解和诗人读离骚的伤感的对比。 答案:手法:对比。 简析: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
38、答“反衬”,且简析合理也可) 考法六 曲和对比鉴赏 1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必须在通读全诗的基础之上,把握诗歌中的关键语句。这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情诗,诗人的情感寄寓在诗歌中的意象中。韦诗中的意象是:皎洁明月、霜风动竹、惊栖之鸟。恬静的月色,人略显孤独。赵诗中的意象是:残烛、秋雨、深竹、惊鸟、寒枝。凄冷萧瑟之景蕴含凄凉孤独之感。同时两人对景物描写的差别体现了两人心境的细微差别。从韦诗中的“独宿”和赵诗中的“不成宿”可知,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孤独之感。韦诗,结合诗句“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可以看出,该诗孤独中又有淡静。而赵诗,通过“冷”“残”“雨”“寒”等
39、词语可以看出,该诗孤独中更显凄冷。 答案: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含蓄地道出诗人心境的孤独。 不同点: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皎月悦目,风竹悦耳,恬静怡人。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冷袭人。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韦诗第一句“皎如烛”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赵诗第一句中“侵残烛”的应是“月”,此句以“晕”替代。赏析修辞手法时要结合诗歌表达的作者的感情。而这两句运用修辞手法的效果,则需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
40、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 2解析:“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句,是说社祭过后,社坛上的香火之烟渐渐变淡,大群争食祭肉的乌鸦,果腹后亦纷纷离去。此时轮到社祭的人们自己来饮酒作乐。“多稼”一词原指广种,后世常指丰收。据此总结出社祭之日,丰收之时,村民举杯,欢庆丰收。“霹雳弦声斗高下山如画”句,是说欢乐的村民抱着良琴弹唱,那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于是琴声、歌声、笑语喧哗响成一片。 答案:村民们举杯畅饮,喜庆丰收;弹琴赛歌,欢声笑语。 (2)解析:本句并没有暗示出祭祀活动的季节。暗示点在诗歌的题目中的“秋社”两字。答案:B (3)解
41、析:“日夕佳”出自高中语文课本陶渊明饮酒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考生容易答出,可陶诗旨在抒写隐居之乐,本曲明言“致有”“西山爽气”,又“不羡日夕佳”,则可知二者旨趣有着明显不同。本曲透露出了积极的用世精神和安于古风淳厚的僻地而与民同乐的志趣。 答案:化用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写的是隐居之乐,曲作者表达了积极用世的志向和与民同乐的意趣。 3解析:本题以填空的方式考查对诗歌形象和情感的理解。由两首诗的题目中的“未属”“未开”和两首诗中共同出现的“芳心”这个词可以得出答案。 答案:还未展开 芳心 (2)解析:首先要回答出两首诗歌所运用的手法,在这两首诗中,表现手法主要体现在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其次分析这种手法的运用所达到的艺术效果,同时要和诗歌的主旨联系起来。 答案: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