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数学下册电子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9198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119 大小:87.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级数学下册电子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年级数学下册电子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年级数学下册电子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年级数学下册电子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年级数学下册电子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年级数学下册电子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级数学下册电子全册教案.docx(1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年级数学下册电子全册教案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161 二次根式 第1课时 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 1二次根式的概念和应用 2二次根式的非负性 重点 二次根式的概念 难点 二次根式的非负性 一、情景导入 师:(多媒体展示)请同学们看屏幕,这是东方明珠电视塔 电视节目信号的传播半径r/km与电视塔高h/km之间有近似关系r2Rh(R为地球半径)如果两个电视塔的高分别为h1 km,h2 km,那么它们的传播半径之比为多少?同学们能化简这个式子吗? 由学生计算、讨论后得出结果,并提问 2Rh1生:半径之比为,暂时我们还不会对它进行化简 2Rh2师:那么怎么去化简它呢?这要用到二次根式的运算和化简如何进行二

2、次根式的运算?如何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这将是本章所学的主要内容 二、新课教授 活动1:知识迁移,归纳概念 用含根号的式子填空 (1)17的算术平方根是_; (2)如图,要做一个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7 cm和4 cm的三角形,斜边长应为_cm; (3)一个长方形的围栏,长是宽的2倍,面积为130 m2,则它的宽为_m; (4)面积为3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面积为a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 (5)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t(单位:s)与开始落下时的高度h(单位:m)满足关系h5t2.如果用含有h的式子表示t,则t_ h(1)17 (2)65 (3)65 (4)3 a (5) 5活动2:二

3、次根式的非负性 (1)式子a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被开方数a满足什么条件时,式子a才有意义? (2)当a0时,a_0;当a0时,a_0;二次根式是一个_ (1)a的算术平方根,被开方数a必须是非负数 (2) 非负数 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强调二次根式的非负性 当a0时,a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因此a0; 当a0时,a表示0的算术平方根,因此a0. 也就是说,当a0时,a0. 三、例题讲解 当x是怎样的实数时,x2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1 解:由x20,得x2. 所以当x2时,x2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四、巩固练习 11已知a2b0,求a2b的值 211a20,b0,又它们的和为0,a20且b0, 2

4、21解得a2,b. 21a2b22()2. 22若x,y使x11xy3有意义,求2xy的值 1 五、课堂小结 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二次根式的概念形如a(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称为二次根号 2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必须是什么数才有意义?a(a0)又是什么数? 六.课后作业 必做题: 选做题: 七.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二次根式的化简 1理解(a)a(a0),并能利用它进行计算和化简 2通过具体数据的解答,探究a2a(a0),并利用这个结论解决具体问题 2重点 理解并掌握(a)2a(a0),a2a(a0)以及它们的运用 难点 探究结论 一、复习导入 教师复习口述上节课的重要内容,并板书: 2 1

5、形如a(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2.a(a0)是一个非负数 那么,当a0时,(a)2等于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授 活动1: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填空: 1252(4)2_;(2)2_;_;_;(0.01)2_;(0)2_ 32由学生计算、讨论得出结果,并提问部分过程,教师进行点评 老师点评:4是4的算术平方根,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4是一个平方等于4的非负数,因此(4)24. 121525同理:(2)22;(0.01)20.01;(0)20. 3322所以归纳出:(a)2a(a0) 教材第3页例2 活动2: 填空: 13122_;0.12_;2_;2_;2_;02_

6、372教师点评: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我们可以得到: 113311222;0.120.1;2;2;22;020. 337722所以归纳出:a2a(a0) 教材第4页例3 教师点评: 当a0时,a2a; 当a0时,a2a.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应理解并掌握(a)2a(a0)和a2a(a0)及其运用,同时应理解a2a(a0) 四.课后作业 必做题: 选做题: 五.板书设计 3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 第1课时 二次根式的乘法 理解并掌握abab(a0,b0),abab(a0,b0),会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 重点 abab(a0,b0),abab(a0,b0)及它们的运用 难点 利用逆向思维,

7、导出abab(a0,b0)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1:发现探究 填空: (1)49_,49_;(2)2516_,2516_; 11(3)36_,36_;(4)1000_,1000_. 99生:(1)496,496;(2)251620,251620; 11(3)362,362;(4)10000,10000. 99试一试,参考上面的结果,比较四组等式的大小关系 生:上面各组中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 二、新课教授 活动2:总结规律 结合刚才的计算,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提问部分学生,最后教师综合学生的答案,加以点评,归纳出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 教师点评: 1被开方数都是非负数 2两个非负数算术平方根的积

8、等于它们积的算术平方根 一般地,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为:abab(a0,b0) 由等式的对称性,反过来:abab(a0,b0) 活动3:讲练结合 教材第67页例题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7页的练习 课本练习第1题:(1)10;(2)6;(3)23;(4)2. 第2题:(1)77;(2)15;(3)2y;(4)4bcac. 第3题:45.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应掌握:abab(a0,b0),abab(a0,b0)及其应用 五.课后作业 必做题: 选做题: 六.板书设计 4 第2课时 二次根式的除法 理解重点 理解并掌握ababa(a0,b0)和ba(a0,b0),baa(a0,b0),利用它们进

9、行计算和化简 bbaa(a0,b0),会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 bb难点 归纳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 一、复习导入 活动1: 1由学生回答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及逆向等式 2填空 991616(1)_,_;(2)_,_; 25425481813636(3)_,_;(4)_,_ 49644964二、新课教授 活动2: 先由学生对上面的结果进行比较,观察每组两个算式结果的大小关系,并总结规律 教师点评: 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除以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们商的算术平方根 aa一般地,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是:(a0,b0) bbaa由等式的对称性,反过来:(a0,b0) bb教材第89页例题 三、巩固练习

10、 3课本第10页练习第1题 (1)3 (2)23 (3) (4)2a 3四、课堂小结 aaaa本节课应掌握(a0,b0)和(a0,b0)及其应用 bbbb五.课后作业 必做题: 选做题: 六.板书设计 5 第3课时 最简二次根式 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运算 重点 最简二次根式的运用 难点 会判断这个二次根式是否是最简二次根式 一、复习导入 (学习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各题(请四位同学上台板书) 2268x3计算:(1);(2);(3);(4)2. 3182axy教师点评: 26262382ax3xy(1);(2);(3);(4)2. 3ay3318

11、2axy二、新课教授 教师点评:上面这些式子的结果具有如下两个特点: 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师:我们把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教师板书) 教师强调: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一般要把最后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最简二次根式,为什么? 11(1)3xyx;(2)25a3a3;(3);(4)0.2a. 2x1解:(1)被开方数中有因数,因此它不是最简二次根式;(2)被开方数中有开得尽方的因式a2,2因此它不是最简二次根式;(3)被开方数中有分母,因此它不是最简二次根式;(4)被开方数中有因数0.2,它不是整数,所以它不是最简二次

12、根式 化简: 27(1);(2)12x2y3(x0);(3)a2b4a4b2(ab0) 82722793解:(1)66; 816482(2)12x2y34x2y23y2xy3y; (3)a2b4a4b2a2b2aba2b2. 教材第9页例7 三、课堂小结 1本节课应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特点及其运用 2二次根式的运算结果要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四.课后作业 必做题: 6 选做题: 五.板书设计 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 第1课时 二次根式的加减 理解并掌握二次根式加减的方法,并能用二次根式加减法法则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重点 理解并掌握二次根式加减计算的方法 难点 二次根式的化简、合并被开方数相同的

13、最简二次根式 一、复习导入 (学生活动) 1计算: (1)x2x;(2)3a2a4a;(3)2x23x25x2;(4)2a24a23a. 2教师点评:上面的运算实际上就是以前所学习的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就是字母连同指数不变,系数相加减 二、新课教授 (学生活动) 1类比计算,说明理由 (1)222;(2)382848;(3)328;(4)233312. 2教师点评: (1)222(12)232; (2)382848(324)858102; (3)虽然表面上2与8的被开方数不同,不能当作被开方数相同,但8可化为22,3283222(32)252; (4)同样12可化为23, 233312233

14、323(232)33. 所以在用二次根式进行加减运算时,如果被开方数相同则可以进行合并,因此可将二次根式先化为最简二次根式,比较被开方数是否相同 因此可得: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教材第13页例1 教材第13页例2 三、巩固练习 7 教材第13页练习第1,2题 第1题:(1)不正确,两边不相等;(2)不正确,两边不相等;(3)正确 1第2题:(1)47;(2)35;(3)10233;(4)362. 4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应掌握进行二次根式加减运算时,先把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相同被开方数的最简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五.

15、课后作业 必做题: 选做题: 六.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含有二次根式的式子进行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和含有二次根式的多项式乘法公式的应用 重点 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难点 由整式运算知识迁移到含二次根式的运算 一、复习导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各题 计算: (1)(3x22x2)4x; 2(2)(4x2xy)(2xy); (3)(3a2b)(3a2b); (4)(2x1)2(2x1)2. 二、新课教授 由于整式运算中的x,y,a,b是字母,它的意义十分广泛,可以代表一切,当然也可以代表二次根式,因此整式中的运算规律也适用于二次根式,下面我们就使用这些规律来进

16、行计算 计算: (1)(83)6; (2)(4236)22. 分析:二次根式仍然满足整式的运算规律,所以可直接用整式的运算规律 解:(1)(83)68636 8 48184332; (2)(4236)22 34222362223. 2计算: (1)(23)(25); (2)(53)(53); (3)(32)2. 分析:第(1)题可类比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来计算,第(2)题把5当作a,3当作b,就可以类比(ab)(ab)a2b2,第(3)题可类比(ab)2a22abb2来计算 解:(1)(23)(25) (2)2325215 2325215 1322; (2)(53)(53) (5)2(3)25

17、32; (3)(32)2 (3)2232(2)2 526.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14页练习第1,2题 第1题:(1)610;(2)422;(3)1155;(4)4.第2题:(1)9;(2)ab;(3)743;(4)22410.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应掌握利用整式运算的规律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乘方等运算 五.课后作业 必做题: 选做题: 六.板书设计 9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171 勾股定理 第1课时 勾股定理(1) 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能应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 勾股定理的内容和证明及简单应用 难点 勾股定理的证明 一、创设情境,引

18、入新课 让学生画一个直角边分别为3 cm和4 cm的直角ABC,用刻度尺量出斜边的长 再画一个两直角边分别为5和12的直角ABC,用刻度尺量出斜边的长 你是否发现了3242与52的关系,52122与132的关系,即324252,52122132,那么就有勾2股2弦2. 对于任意的直角三角形也有这个性质吗? 由一学生朗读“毕达哥拉斯观察地面图案发现勾股定理”的传说,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地面图形,猜想毕达哥拉斯发现了什么? 拼图实验,探求新知 1阅读教材第2223页图17.12和图17.13,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问题:每组的三个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试说一说你的想法 引导学生用

19、拼图法初步体验结论 生:这两组图形中,每组的大正方形的面积都等于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和 师:这只是猜想,一个数学命题的成立,还要经过我们的证明 归纳验证,得出定理 (1)猜想:命题1: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2)是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有这样的特点呢?这就需要对一个一般的直角三角形进行证明到目前为止,对这个命题的证明已有几百种之多,下面我们就看一看我国数学家赵爽是怎样证明这个定理的 小组合作探究: a以直角三角形ABC的两条直角边a,b为边作两个正方形,你能通过剪、拼把它拼成弦图的样子吗? b它们的面积分别怎样表示?它们有什么关系? c利用学生自

20、己准备的纸张拼一拼,摆一摆,体验古人赵爽的证法想一想还有什么方法? 师:通过拼摆,我们证实了命题1的正确性,命题1与直角三角形的边有关,我国把它称为勾股定理 即在我国古代,人们将直角三角形中短的直角边叫做勾,长的直角边叫做股,斜边叫做弦 二、例题讲解 10 填空题 (1)在RtABC中,C90,a8,b15,则c_; (2)在RtABC中,B90,a3,b4,则c_; (3)在RtABC中,C90,c10,ab34,则a_,b_; (4)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三个连续偶数,则它的三边长分别为_; (5)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 cm,则它的高为_cm,面积为_cm2. (1)17 (2)7 (

21、3)6 8 (4)6,8,10 (5)3 3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12,求第三边 分析:已知两边中,较大边12可能是直角边,也可能是斜边,因此应分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计算让学生知道考虑问题要全面,体会分类讨论思想 119或13 三、巩固练习 填空题 在RtABC中,C90. (1)如果a7,c25,则b_; (2)如果A30,a4,则b_; (3)如果A45,a3,则c_; (4)如果c10,ab2,则b_; (5)如果a,b,c是连续整数,则abc_; (6)如果b8,ac35,则c_ (1)24 (2)43 (3)32 (4)6 (5)12 (6)10 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到了

22、什么数学知识? 2你了解了勾股定理的发现和验证方法了吗? 3你还有什么困惑? 五.课后作业 必做题: 选做题: 六.板书设计 11 第2课时 勾股定理(2) 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数学模型,并能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模型 难点 如何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和勾股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复习导入 问题1:欲登12米高的建筑物,为安全需要,需使梯子底端离建筑物5米,至少需要多长的梯子? 师生行为: 学生分小组讨论,建立直角三角形的数学模型 教师深入到小组活动中,倾听学生的想法 生:根据题意,(如图)AC是建筑物,则AC12 m,BC5 m,AB是梯子的长

23、度,所以在RtABC中,AB2AC2BC212252132,则AB13 m. 所以至少需13 m长的梯子 师:很好! 由勾股定理可知,已知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a,b,就可以求出斜边c的长由勾股定理可得2ac2b2或b2c2a2,由此可知,已知斜边与一条直角边的长,就可以求出另一条直角边的长,也就是说,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就可求出第三边的长 问题2:一个门框的尺寸如图所示,一块长3 m、宽2.2 m的长方形薄木板能否从门框内通过?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深入到学生的数学活动中,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生1:从题意可以看出,木板横着进,竖着进,都不能从门框内通过,只能试试

24、斜着能否通过 生2:在长方形ABCD中,对角线AC是斜着能通过的最大长度,求出AC,再与木板的宽比较,就能知道木板是否能通过 师生共析: 解: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AC2AB2BC212225. 因此AC52.236. 因为AC木板的宽,所以木板可以从门框内通过 二、例题讲解 如图,山坡上两棵树之间的坡面距离是43米,则这两棵树之间的垂直距离是_米,水平距离是_米 12 分析:由CAB30易知垂直距离为23米,水平距离是6米 23 6 教材第25页例2 三、巩固练习 1如图,欲测量松花江的宽度,沿江岸取B,C两点,在江对岸取一点A,使AC垂直江岸,测得BC50米,B60,则江面的宽度为_

25、 503米 2某人欲横渡一条河,由于水流的影响,实际上岸地点C偏离欲到达地点B 200米,结果他在水中实际游了520米,求该河流的宽度 约480 m 四、课堂小结 1谈谈自己在这节课的收获有哪些?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应用题;会构造直角三角形 2本节是从实验问题出发,转化为直角三角形问题,并用勾股定理完成解答 五.课后作业 必做题: 选做题: 六.板书设计 13 第3课时 勾股定理(3) 1利用勾股定理证明: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利用勾股定理,能在数轴上找到表示无理数的点 3进一步学习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数学模型,并能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 在数轴

26、上寻找表示2,3,5,这样的表示无理数的点 难点 利用勾股定理寻找直角三角形中长度为无理数的线段 一、复习导入 复习勾股定理的内容 本节课探究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 师:在八年级上册,我们曾经通过画图得到结论: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你们能用勾股定理证明这一结论吗? 学生思考并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并总结 先画出图形,再写出已知、求证如下: 已知:如图,在RtABC和RtABC中,CC90,ABAB,ACAC. 求证:ABCABC. 证明:在RtABC和RtABC中,CC90,根据勾股定理,得BCAB2AC2,BCAB2AC2.又ABAB,ACAC,BCBC,ABCABC(S

27、SS) 师:我们知道数轴上的点有的表示有理数,有的表示无理数,你能在数轴上表示出13所对应的点吗? 教师可指导学生寻找像长度为2,3,5,这样的包含在直角三角形中的线段 师:由于要在数轴上表示点到原点的距离为2,3,5,所以只需画出长为2,3,5,的线段即可,我们不妨先来画出长为2,3,5,的线段 生:长为2的线段是直角边都为1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而长为5的线段是直角边为1和2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师:长为13的线段能否是直角边为正整数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呢? 生:设c13,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根据勾股定理a2b2c2,即a2b213.若a,b为正整数,则13必须分解为两个平方数的和,即134

28、9,a24,b29,则a2,b3,所以长为13的线段是直角边长分别为2,3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在数轴上画出表示13的点 生:步骤如下: 1在数轴上找到点A,使OA3. 2作直线l垂直于OA,在l上取一点B,使AB2. 3以原点O为圆心、以OB为半径作弧,弧与数轴交于点C,则点C即为表示13的点 二、例题讲解 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一个男孩头顶正上方4800米处,过了10秒后,飞机距离这个男孩头顶5000米,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14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形,A点表示男孩头顶的位置,C,B点是两个时刻飞机的位置,C是直角,可以用勾股定理来解决这

29、个问题 解:根据题意,得在RtABC中,C90,AB5000米,AC4800米由勾股定理,得AB2AC2BC2,即50002BC248002,所以BC1400米 飞机飞行1400米用了10秒,那么它1小时飞行的距离为1400660504000(米)504(千米),即飞机飞行的速度为504千米/时 在平静的湖面上,有一棵水草,它高出水面3分米,一阵风吹来,水草被吹到一边,草尖齐至水面,已知水草移动的水平距离为6分米,问这里的水深是多少? 解:根据题意,得到上图,其中D是无风时水草的最高点,BC为湖面,AB是一阵风吹过水草的位置,CD3分米,CB6分米,ADAB,BCAD,所以在RtACB中,AB

30、2AC2BC2,即(AC3)2AC262,AC26AC9AC236,6AC27,AC4.5,所以这里的水深为4.5分米 在数轴上作出表示17的点 解:以17为长的边可看作两直角边分别为4和1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因此,在数轴上画出表示17的点,如下图: 师生行为: 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 能否找到斜边为17,另外两条直角边为整数的直角三角形 三、课堂小结 1进一步巩固、掌握并熟练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直角三角形问题 2你对本节内容有哪些认识?会利用勾股定理得到一些无理数,并理解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 五.课后作业 必做题

31、: 选做题: 六.板书设计 15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1课时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 1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 2熟记一些勾股数 3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探究方法 重点 探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理解并掌握互逆命题、原命题、逆命题的有关概念及关系 难点 归纳猜想出命题2的结论 一、复习导入 活动探究 (1)总结直角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2)一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时才能是直角三角形? 生:直角三角形有如下性质:(1)有一个角是直角;(2)两个锐角互余;(3)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4)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师:那么一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时,

32、才能是直角三角形呢? 生1:如果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90,那么这个三角形就为直角三角形 生2: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的和是90,那么这个三角形也是直角三角形 师:前面我们刚学习了勾股定理,知道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a,b与斜边c具有一定的数量关系即a2b2c2,我们是否可以不用角,而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来判定它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呢?我们来看一下古埃及人是如何做的? 问题:据说古埃及人用下图的方法画直角:把一根长绳打上等距离的13个结,然后以3个结、4个结、5个结的长度为边长,用木桩钉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一个角便是直角 这个问题意味着,如果围成的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5,有下面的关系:3242

33、52,那么围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画画看,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5 cm,6 cm,6.5 cm,有下面的关系:2.52626.52,画出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换成三边分别为4 cm,7.5 cm,8.5 cm,再试一试 生1:我们不难发现上图中,第1个结到第4个结是3个单位长度即AC3;同理BC4,AB5.因为324252,所以我们围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生2: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2.5 cm,6 cm,6.5 cm.我们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此三角形,经过测量后,发现6.5 cm的边所对的角是直角,并且2.52626.52. 再换成三边长分别为4 cm,7.5 cm,8.5 c

34、m的三角形,可以发现8.5 cm的边所对的角是直角,且有427.528.52. 师:很好!我们通过实际操作,猜想结论 命题2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再看下面的命题: 命题1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它们的题设和结论各有何关系? 师:我们可以看到命题2与命题1的题设、结论正好相反,我们把像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的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例如把命题1当成原命题,那么命题2是命题1的逆命题 16 二、例题讲解 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这些命题的逆命题成立吗? (1)同旁内角

35、互补,两条直线平行; (2)如果两个实数的平方相等,那么这两个实数相等; (3)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4)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分析:(1)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说逆命题时注意将题设和结论调换即可,但要分清题设和结论,并注意语言的运用; (2)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原命题有真有假,逆命题也有真有假,可能都真,也可能一真一假,还可能都假 解略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33页练习第2题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本节内容有哪些认识?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五.课后作业 必做题: 选做题: 六.板书设计 17 第2课时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 1

36、理解并掌握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方法 2理解逆定理、互逆定理的概念 重点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及互逆定理的概念 难点 理解互逆定理的概念 一、复习导入 师:我们学过的勾股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生: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师:根据上节课学过的内容,我们得到了勾股定理逆命题的内容: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师:命题2是命题1的逆命题,命题1我们已证明过它的正确性,命题2正确吗?如何证明呢? 师生行为: 让学生试着寻找解题思路,教师可引导学生理清证明的思路 师:ABC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

37、如果ABC是直角三角形,它应与直角边是a,b的直角三角形全等,实际情况是这样吗? 我们画一个直角三角形ABC,使BCa,ACb,C90(如图),把画好的ABC剪下,放在ABC上,它们重合吗? 生:我们所画的RtABC,(AB)ab,又因为c2a2b2,所以(AB)2c2,即ABc. ABC和ABC三边对应相等,所以两个三角形全等,CC90,所以ABC为直角三角形 即命题2是正确的 师:很好!我们证明了命题2是正确的,那么命题2就成为一个定理由于命题1证明正确以后称为勾股定理,命题2又是命题1的逆命题,在此,我们就称定理2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称为互逆定理 师:但是不是原命题成立,逆命题一定成立呢? 生:不一定,如命题“对顶角相等”成立,它的逆命题“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不成立 师: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生:例如原命题: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也相等 逆命题: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实数相等 显然原命题成立,而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二、新课教授 教材第32页例1 教材第33页例2 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所示,按规定这个零件中A和DBC都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出了这个零件各边的尺寸,那么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 22218 分析:这是一个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解决实际问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