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念珠菌病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77404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念珠菌病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口腔念珠菌病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口腔念珠菌病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口腔念珠菌病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口腔念珠菌病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念珠菌病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念珠菌病课件.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口腔念珠菌病,2,目的要求,了解本病的特征和不同病名熟悉本病中西医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常用内治、外治方法,3,重点和难点,病因、特征常用内治外治方法,4,概 念,1、口腔念珠菌病是念珠菌属感染所引起2、多发生于哺乳期婴幼儿、体弱儿童及衰弱成人 3、由于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发生菌群失调或免疫力降低,而使内脏、皮肤、黏膜被真菌感染者日益增多,该病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4、属于中医学的“口糜”等范畴。因口腔内黏膜白屑 满布,状似鹅口,故又称“鹅口疮”,或称“雪口”,5,6,一、中医病因病机,饮食失节,湿热蕴积脾胃 或膀胱湿热、久病久泻 过食苦寒药物波及脾胃 循经上蒸于 口腔而发病,湿浊不化

2、湿热积聚,7,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致病菌为真菌念珠菌属(白色念珠菌)常潜存于正常人的口腔、肠道、阴道、皮肤等处,平时并不致病2、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广泛使用,既抑制了免疫功能,又引起菌群平衡失调,致真菌感染3、大手术、放疗后及其它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导致宿体虚 弱而发病4、婴幼儿发病往往为外源性:分娩,哺乳或生活用具的传播,8,三、临床表现,1、多见于婴幼儿,老年人及久病身体衰弱的成人 2、好发于唇、舌、颊、口底、软腭等部位 3、在充血的黏膜表面出现凝乳状的白色小点,然后 逐渐 融合成界限清楚的乳酪状斑片,故称雪口 4、早期黏膜损害红白色泽分明。5、陈旧性损害微带淡黄色,不易剥脱,强行剥脱

3、后,见潮红、渗血的浅表糜烂,且不久又重新形成,9,6、患儿一般无明显全身反应,或有轻度发热,常烦躁 不安,难哺乳,啼哭 7、如未加医治或治疗不当,可蔓延至咽、喉、食管等 部位,引起呼吸不畅和舌咽困难 8、少数未得到控制的病例,可成为白色念珠菌败血症;偶尔亦可引起心内膜炎,脑膜炎等病,造成严重后果,10,四、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征:口腔肌膜糜烂成片状上附白色腐物如糜样,口内常有特殊气味和味觉改变等婴幼儿多见,发病急,全身反应轻,白色小点,或丝绒状斑片;儿童多为口角炎;成人多为散在的灰白色小点,病程缓慢 对可疑病损,可作涂片、培养、免疫或活检检查,诊断要点,11,2、与白喉鉴别:覆盖于扁桃体,起病缓

4、慢,轻中度发热,中毒症状明显,淋巴结肿大 3、与球菌性口炎(膜性口炎):黏膜充血水肿 明显,灰黄色假膜光滑致密,易被拭去,鉴别诊断,白喉,膜性口炎,12,五、治 疗,重要环节:保持口腔碱性环境(一)中医辨证施治 内治:清热解毒,利湿除腐导赤散加味 养阴清热六味地黄汤加味 清热凉血,泻火通便凉膈散 健脾益气燥湿连理汤,13,外治:1、经常清洗口腔,含漱或清洗局部 浓茶含漱或用棉签蘸液擦拭局部 2、冰硼散、锡类散、青吹口散、柳花散,养阴生肌散等,14,(二)西医治疗 1、局部用药:即1碳酸氢钠液含漱或洗涤;过去常用紫药水涂搽,现已不提倡;0.05%洗必太含漱或清洗局部;制霉菌素混悬液和甘油乳剂散布或外搽,效果良好;杜灭芬0.5毫克含片或克菌定0.25毫克含片、重者可全身用抗真菌药物治疗: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等,15,、增强机体免疫力:体虚、免疫缺陷 或与之有关的全身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胸腺肽、转移因子)等者、手术治疗:慢性增殖型念珠菌病,经治疗3-6个月 疗效不显著者,应考虑手术切除,以防恶变、其他疗法:慢性增殖型念珠菌病,病损表面有 颗粒增生时,可用电凝、激光、冷冻等疗法,除去增生的病变组织,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