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修身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77603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与修身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国学与修身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国学与修身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国学与修身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国学与修身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与修身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与修身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学与修身,宁夏大学人文学院:XX,学习国学的意义:,国学是中国文化的标签。学习国学的意义在于:1、国学是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另一种记录。2、国学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体现。(A、注重亲情 B、自强不息 C、注重人伦礼仪)3、国学是民族智慧的体现。,国学发展史简述,七、“五四”以来,西学东渐之新学。,一、先秦之世,诸子百家之学。,二、两汉之经学。,三、魏晋之玄学。(三玄:老子、庄子、周易),四、南北朝、隋、唐之佛学。(汉武帝时,张骞同西域,中西思想开始交流。东汉汉明帝永平三年(公元58年),天竺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人到达洛阳,创建白马寺,佛教正式传入中国。至唐代佛教蔚为大观。),五、宋、明之理学。

2、(张载、程颐、程颢、朱熹),六、清代之汉学。,国学的发展,大略可分为七个阶段:,国学发展的七个阶段,七者之中,,两汉经学、魏晋玄学,不过承袭先秦学术之发展,佛学来自印度;,理学只是儒学吸取佛、道之后的发展;,理学只是儒学吸取佛、道之后的发展;,西学东渐之新学,则受欧美文化影响太深,中国古代文化中,纯属中华民族自创者,唯有:,先秦诸子之学,中国文化的基石先秦诸子学说(一)、先秦诸子的产生与流派 1.产生:东周后期,“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孟子)“礼失而求诸野”.2.流派,班固汉书艺文志:“九流十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概括

3、为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道家。,“三教九流”:儒教、道教、佛教,儒家学派,主要经典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五经:诗经、书经 仪礼 周易春秋十三经:诗经、尚书、周易、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 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 论语、孟子、孝经、尔雅,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一、孔子,1.生平(BC551BC479)史记孔子世家:姓孔、名丘、字仲尼。“纥与颜氏女野合二生孔子”。论语:“十有五而志于学”。“治丧相礼”。中都宰 司寇“行摄相事”周游列国制礼作乐,传经研易,2.论语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4、,当时弟子各有多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孔门六艺:礼、乐、射、御、数、书(六书),3.孔子之思想(1)仁:论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回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仁”,首先是一个伦理学上的概念,指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次,“仁”又是一个政治学上的概念,即“克己复礼为仁”。(2)义:“义者,宜也”。(礼记中庸)(3)礼:礼,通假“理”。基本内涵:一、礼乐制度;二礼仪礼节。(4)智(5)信,千秋一人,万国师表。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建立,4、孔子之影响,千秋一人,万世师表。,孔子的主要贡献:,

5、一、开创儒家学派,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思想、文化、文学的发展。,二、开创私人讲学,普及了中国古代文化。,三、深入研究以“六经”为主的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二、孟子,1、生平:“亚圣”史记孟子荀卿列传,2、思想:,东汉赵歧孟子章句:“幼被慈母三迁之教”。,仁政学说:,性善说,与孔子思想之不同,施仁政,行王道。“制民之产”(井田制)。,儒家其他经典选介,大学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八目:“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

6、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庄子,老子,1、老子生平,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2.著作:老子又名道德经,八十一章。3.思想(1)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第二

7、十五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奥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无边无际)。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一章)(2)“无为”与“自然”“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道常无为,而而不为”(第三十七章);“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3)非礼仪,反刑法,攻尚贤,庄子,1、庄子其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周尝为蒙漆园吏”“其所学无所不窥,然要本归之于老子”;“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2、庄子之思想:,A、“道”与“逍遥”,B、“齐物论”与相对主义,C、独特的人生

8、观,先秦其他诸子学说(一),墨家:墨翟“以裘褐为衣,以跋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庄子天下)十大主张:尚贤 尚同 节用 节葬 非乐 非命 尊天 事鬼 兼爱 非攻,法家:商鞅:公孙鞅 商君书 韩非子:法 势 术法后王“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严刑重罚厚赏,先秦其他诸子学说(二),韩非,阴阳家:邹衍1、阴阳对立世界观2、五行说:木 火 土 金 水比相生 间相胜3、五德终始说:虞土 夏木 殷金 周火 秦水 汉土4、九州方圆说,边长:三亿三万五千五百里,先秦其他诸子学说(三),名家:公孙龙子 公孙龙子“白马非马也”“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先秦其他诸子学说(四),纵横家:苏秦 张仪、公孙衍、鲁仲连等“横成则秦帝,纵合则楚王”农家:许行杂家:吕氏春秋 小说家,先秦其他诸子学说(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