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与货币供给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727797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PPT 页数:137 大小:4.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与货币供给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银行与货币供给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银行与货币供给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银行与货币供给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7页
银行与货币供给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行与货币供给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与货币供给课件.ppt(1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2012 Cengage Learning.All Rights Reserved.May not be copied,scanned,or duplicated,in whole or in part,except for use as permitted in a license distributed with a certain product or service or otherwise on a password-protected website for classroom use.,1,譯著:王銘正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第29章 貨幣體系,2,2012 Cengage Le

2、arning.All Rights Reserved.May not be copied,scanned,or duplicated,in whole or in part,except for use as permitted in a license distributed with a certain product or service or otherwise on a password-protected website for classroom use.,當你在餐廳心滿意足地用完一頓大餐後,在結帳時,你可能會從皮夾拿出一張上面印著台灣帝雉和四個小朋友看地球儀的千元大鈔,交給老闆

3、,而且老闆會毫不遲疑地收下這張紙。不過,單就這張紙本身而言,可以說是毫無價值的。,3,即使紙鈔本身並沒有任何的固有價值(intrinsic value),餐廳老闆卻深信,他在未來可以用這張紙跟第三個人交換對他有價值的東西。而這第三個人也同樣深信,會有第四個人願意接受這張紙。就餐廳老闆和其他人而言,你的鈔票代表對商品與服務在未來的請求權。,4,如果我們的經濟體系沒有貨幣這種在交易中被廣泛接受的東西,那麼我們必須用以物易物(barter)的方式來進行交易。例:你答應餐廳老闆用洗碗來交換在餐廳用餐,而老闆也同意。,5,在以物易物下,除非交易雙方所提供的東西都剛好是對方所需要的,亦即雙方的東西 互為需

4、要(double coincidence of wants),否則不會成交。在此情況下,經濟體系就無法有效率地配置其稀少性資源,這是因為每個人所需要的東西,絕大多數會是由自己生產的,不管這項東西的生產自己擅不擅長。,6,如果有貨幣這種東西,則交易就會簡單多了。餐廳老闆可以不用管你是不是會洗碗,只要你付得起餐費就好。他可以拿你所給的鈔票來付廚師薪水,廚師再拿去付小孩安親班的費用,安親班再拿來付老師的薪水,老師再拿去買愛的小手。,7,當貨幣在經濟體系中流轉時,它使交易能夠順利進行,因而讓每個人得以專業化生產他(她)所擅長的東西,從而可以提升每個人的生活水準。,8,本章說明貨幣在經濟體系所扮演的角色

5、。我們會討論 貨幣是什麼?貨幣有哪些型態?銀行體系如何協助貨幣的創造?以及政府如何控制流通中的貨幣數量?,9,由於貨幣對經濟體系相當重要,本書後面會花比較多的篇幅探討貨幣數量的變動會如何影響不同的經濟變數,包括物價膨脹、利率、生產與就業。例:下一章會檢視貨幣數量變動的長期影響。我們也會在本書最後一個單元探討貨幣數量變動的短期影響。本章則建立這些分析所需要的基礎。,10,貨幣是什麼?貨幣不就是錢嗎?當你讀到比爾蓋茲很有錢的報導時,你知道他很富有,幾乎沒有什麼東西是他買不到的。從這點來看,貨幣(money)意味著財富(wealth)。,貨幣的意義,11,經濟學家所稱的貨幣有它特定的意義:貨幣是經濟

6、體系中,人們通常用來購買商品與服務的資產。,貨幣的意義,12,你皮夾中的鈔票是貨幣,但你擁有的股票並不是貨幣;在你還沒有將股票轉換成現金之前,你不能直接拿股票去用餐或買衣服。根據經濟學家的定義,貨幣只包括那些在交易中通常會被賣者所接受的幾種資產而已。,貨幣的意義,13,貨幣有三種功能:交易媒介、計價單位和 價值儲存。這三種功能合起來讓我們可以區分貨幣和經濟體系的其他資產,如股票、債券、房地產、藝術品,甚至棒球卡。,貨幣的功能,14,交易媒介是買者在購買商品和服務時,交給賣者的東西。貨幣由買者手中轉移至賣者手中,可以讓交易成交。當你走進一家商店時,你確信店家會接受你的鈔票,並把東西賣給你,因為鈔

7、票是一種普遍會被接受的交易媒介。,貨幣的功能,15,計價單位是人們用來標示價格和記載債務的標準。當你走進便利商店時,你會發現絕大多數的商品都貼有價格標籤,上面的數字就是以新台幣為計價單位所表示的價格。同樣地,當你向銀行借款時,你的借款金額也是以多少元新台幣來表示。,貨幣的功能,16,價值儲存是人們可以將購買力由現在轉移到未來的一種功能。當賣者在今天接受買者所給的鈔票時,他可以把這些鈔票留到以後再用。貨幣並不是經濟體系中唯一具有價值儲存功能的資產,人們也可以藉由持有其他資產(如股票、債券)將購買力由現在轉移到未來。,貨幣的功能,17,經濟學家用流動性一詞來描述一項資產被轉換成交易媒介的難易程度。

8、因為貨幣本身就是交易媒介,所以它是流動性最高的資產。其他資產的流動性可能大不相同。大多數的股票和債券其流動性高。相形之下,房地產和古董可能需花較長的時間才能賣掉,所以它們的流動性低。,貨幣的功能,18,人們在決定資產組合時,會考慮整個組合的流動性以及價值儲存的功能。貨幣是流動性最高的資產,但其價值儲存的功能通常是最差的。當物價上漲時,貨幣的價值會降低;換言之,當商品與服務變貴時,每一塊錢所能購買的數量會變少。,貨幣的功能,19,當貨幣以一種具固有價值的財貨型態出現時,我們稱之為商品貨幣。固有價值一詞意指就算這項財貨不被用作貨幣,它本身仍有價值。例:黃金。黃金因被用在工業或被用來製造金飾,所以有

9、固有價值。,貨幣的種類,20,雖然我們今天已不再使用黃金作為貨幣,但在過去,黃金一直是一種被普遍使用的貨幣形式,因為它易於攜帶、衡量且成色容易被鑑定。當一個經濟體系使用黃金作為貨幣(或以黃金作為發行紙鈔的準備),我們稱它採 金本位(gold standard)。,貨幣的種類,21,商品貨幣的另外一個例子是香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俘營裡,戰俘在交易財貨時,就是以香菸作為交易媒介以及計價單位,且香菸具有價值儲存的功能。同樣地,當蘇聯在1980年代末期解體時,香菸即逐漸取代盧布,成為莫斯科的貨幣。在這兩個例子中,即使不抽菸的人也願意接受香菸作為交易媒介,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可以用香菸買東西。,貨幣的

10、種類,22,不具有固有價值的貨幣稱為強制貨幣(fiat money)。fiat是指政府的命令或法律,因此,強制貨幣之所以為人們所接受是因為它具有法律上的地位。每一張美鈔上都寫著:此鈔票可用來償還所有的債務,不管是政府的還是民間的。所以,政府印的鈔票就是跟大富翁遊戲中的鈔票不一樣。,貨幣的種類,23,我們以後會說明,在經濟體系中流通的貨幣數量,稱為貨幣存量(money stock),它對許多經濟變數都有很大的影響力。貨幣存量是什麼?如果你要衡量一國有多少貨幣,你會把哪些東西算成貨幣?,美國經濟中的貨幣,24,最明顯的項目是通貨,其為社會大眾所持有的紙鈔與鑄幣。通貨是我們的經濟體系中最廣為接受的交

11、易媒介;毫無疑問地,它是貨幣存量的一部分。,美國經濟中的貨幣,25,通貨並不是你可以用來買東西的唯一交易媒介。在美國,許多商家都接受個人支票。就買東西而言,你支票存款帳戶裡的財富幾乎跟你皮夾中的財富一樣方便。在衡量貨幣存量時,會納入活期存款,其為存戶可隨時開支票提領的銀行帳戶餘額。,美國經濟中的貨幣,26,雖然儲蓄帳戶的存戶不能開支票提款,但他們可以輕易地將儲蓄帳戶的資金轉入活期帳戶。此外,貨幣市場共同基金的存戶通常也可以開支票提款。因此,這些其他種類帳戶的餘額也應是貨幣存量的一部分。,美國經濟中的貨幣,27,美國最常使用的貨幣存量計數為圖1中的M1與M2。M2包括M1和其他貨幣性資產。,美國

12、經濟中的貨幣,28,圖1 美國的兩個貨幣存量計數,29,就本書的目的而言,我們不需要深入追究不同的貨幣衡量指標之間有何不同。重要的是,貨幣存量不單包括通貨,還包括那些隨時可以提領用來購買商品與服務的金融機構存款。,美國經濟中的貨幣,30,就我國而言,貨幣存量(我國中央銀行稱貨幣總計數)共分為M1A、M1B與M2三種。M1A通貨淨額企業及個人(含非營利團體)在貨幣機構之支票存款及活期存款M1BM1A個人(含非營利團體)在貨幣機構之活期儲蓄存款,或M1B通貨淨額存款貨幣,經濟體系中的貨幣,31,M1B與M1A的差別在於個人在貨幣機構之活期儲蓄存款餘額。除了M1A與M1B之外,貨幣總計數還包括M2,

13、其為M2M1B準貨幣,經濟體系中的貨幣,32,所謂準貨幣(quasi-money)是指一些流動性略低的金融資產,包括企業及個人在貨幣機構之定期存款、定期儲蓄存款、外匯存款(包括外匯活期與定期存款)以及郵政儲金(含劃撥儲金、存簿儲金及定期儲金);自2004年10月起還包括貨幣市場共同基金(其購買的金融商品為一年期以下之有價證券)。,經濟體系中的貨幣,33,34,表1 我國各類貨幣總計數之金額與年增率,35,信用卡、簽帳卡與貨幣,增廣見聞,信用卡是不是交易媒介?看起來好像是,但其實不然。根據我們之前所提的交易媒介的定義,它是買者購買商品和服務時,交給賣者的東西。,36,信用卡、簽帳卡與貨幣,增廣見

14、聞,當你用信用卡購物時,店家刷完卡後,會還給你信用卡,跟你用鈔票買東西時,店家會收下你的鈔票,是不一樣的。所以信用卡並不算是一種真正的付款方法,而是一種延遲支付的方法。,37,信用卡、簽帳卡與貨幣,增廣見聞,當你用信用卡買單時,發卡銀行會先替你付款給餐廳,然後再向你收帳。到了你該付信用卡帳單時,銀行會直接從你指定的帳戶扣款,或是你從 ATM 轉帳繳信用卡帳單。不管是哪一種方式,你的存款餘額是貨幣存量的一部分,但你的信用卡額度並不是。,38,信用卡、簽帳卡與貨幣,增廣見聞,如果你使用的是簽帳卡(debit card),則當你刷卡時,銀行會自動從你的帳戶扣款,所以它並沒有延遲支付的功能。從這個角度

15、來看,簽帳卡與支票頗為類似。簽帳卡背後的存款餘額也是貨幣存量的一部分。,39,信用卡、簽帳卡與貨幣,增廣見聞,即使信用卡並不是貨幣,但在分析貨幣體系時,它仍然相當重要。有信用卡的人只需在每個月的某一天付清所有的帳單,而不需要在每次消費時都付款。因此,平均而言,有信用卡的人可能比沒有信用卡的人持有較少的貨幣,從而 當信用卡愈普遍時,人們所持有的貨幣數量可能就愈少。,我國的通貨都跑去哪裡了?,40,在2010年年底,在台灣地區流通的通貨金額(亦即所謂的通貨淨額)應該有新台幣9,958億元。若以2,300萬人口(包括嬰兒)計算,平均每個人的口袋裡和枕頭下放的鈔票跟銅板應該約有43,000元。一般人平

16、常所帶的錢遠低於這個數字。,我國的通貨都跑去哪裡了?,41,到底這些錢在誰的手上?沒有人真的知道,但有兩種可能的解釋。1.部分鈔票跑到國外去了。例: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和東南亞國家的一些觀光 景點接受新台幣。,我國的通貨都跑去哪裡了?,42,2.部分鈔票被毒販、逃稅者或其他罪犯所持有。就大多數國人來說,通貨並不是持有財富的好方 法。通貨不單可能會遺失或被偷,而且不像銀行存款 可以賺到利息。因此,大多數的人僅持有少量的通貨。但就罪犯而言,通常不會把錢存在銀行,以免被 查到犯罪證據。因此,就他們而言,通貨可能是 最好的價值儲存工具。,當一個經濟體系採行強制貨幣制度時,必須有某個機構來監督管理這個制度。

17、在美國,這個機構是聯邦準備(或稱聯邦準備銀行),通常簡稱為Fed。美國聯邦準備是中央銀行的一個例子;中央銀行是一國監督銀行體系並管理貨幣數量的一個機構。全世界其他主要的中央銀行還包括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日本銀行(Bank of Japan)、以及歐洲中央銀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美國聯邦準備體系,43,美國在1907年發生一連串的銀行倒閉事件後,美國國會深信需要中央銀行來確保全國銀行體系的健全,故在1913年成立聯邦準備。今天,聯邦準備由其理事會負責管理;理事會共有七位理事,由總統任命並經參議院同意。理事任期長達十四年,以確保理事在制定貨幣

18、政策時,不會受到短期政治壓力的影響,而保有他們的獨立性。,美國聯邦準備的組織,44,在七位理事中,最重要的是理事會主席。他指揮聯邦準備的全體職員,主持理事會議,並經常在美國眾議院一些委員會所舉辦的聽證會上,就聯邦準備的政策作證。理事會主席的任期為四年。現任的理事會主席為柏南克(Ben Bernanke),於2006年2月接任前任主席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並於2009年獲歐巴馬總統再任命。,美國聯邦準備的組織,45,美國聯邦準備有兩項相關的任務。1.管理銀行,以確保銀行體系的健全。具體而言,聯邦準備監督每家銀行的財務 狀況並負責票據交換以利銀行間的交易往 來。,美國聯邦準備的

19、組織,46,它同時也是銀行的銀行,亦即當銀行本身需要資金周轉時,聯邦準備貸款給它們。當發生財務危機的銀行短少現金時,聯邦準備是這些銀行資金來源的最後依靠者(lender of last resort)。聯邦準備這麼做是為了要維持整個銀行體系的穩定。,美國聯邦準備的組織,47,2.控制經濟體系可以使用的貨幣數量,稱為貨幣供給。政策制定者針對貨幣供給所作的決策稱為貨幣政策。就聯邦準備而言,貨幣政策是由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簡稱FOMC)所制定的。FOMC大約每六個星期開會一次,討論經濟情勢,並決定是否修改現行的貨幣政策。,美國聯邦準備的組織

20、,48,美國聯邦準備體系由聯邦準備理事會和十二家位在全美主要大城市的區域性聯邦準備銀行所組成。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成員除了七位理事外,還包括十二位區域性聯邦銀行總裁中的五位。,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49,這十二位總裁會出席每次的FOMC會議,但只有其中的五位具有投票權。這五位具有投票權的成員由這十二位總裁輪流擔任,但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的總裁每次都有投票權,因為紐約是美國的金融中心,且聯邦準備買賣政府公債都是由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的營業台負責執行。,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50,經由FOMC的決策,聯邦準備有權力增加或減少貨幣供給。當聯邦準備要增加貨幣供給時,你可以想像成聯邦準備把增印的鈔票用直升機載到全國

21、各地去撒;當聯邦準備要減少貨幣供給時,它用一台超強的吸塵器把鈔票從人們的皮夾中吸走。,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51,在本章後面,我們會說明聯邦準備實際上如何改變貨幣供給,不過在這裡,我們只要知道,聯邦準備所使用的主要工具是公開市場操作(open-market operation),其為美國政府公債的買賣。,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52,如果FOMC決定增加貨幣供給,則聯邦準備會多印鈔票,並利用這些鈔票在國內的債券市場買進美國政府公債,從而這些鈔票就會流到社會大眾手中。因此,聯邦準備買進債券的公開市場操作會使貨幣供給增加。,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53,相反地,如果FOMC決定減少貨幣供給,則聯邦準備就在國

22、內的債券市場賣出它所持有的美國政府公債,從而錢就由社會大眾手中流回聯邦準備。因此,聯邦準備賣出債券的公開市場操作會使貨幣供給減少。,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54,由於貨幣供給的變動會對經濟體系產生重大影響,因此中央銀行的角色相當重要。經濟學十大原理之一是:當政府印太多鈔票時,物價會上漲。經濟學十大原理中的另外一個原理是:社會面臨物價膨脹與失業的短期取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55,這些原理彰顯出中央銀行的影響力。後面的章節會說明,聯邦準備的政策對經濟體系長期的物價膨脹率與短期的就業與產出都有重大的影響。有人就稱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是全美國影響力第二大的人物。,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56,到目前為止,我

23、們說明了貨幣這個概念並說明中央銀行如何藉由公開市場操作來控制貨幣供給。雖然此一關於貨幣供給的說明是正確的,但並不完整,因為它忽略了銀行在貨幣體系中的核心角色。,銀行與貨幣供給,57,貨幣數量包括通貨與活期存款。因為活期存款是擺在銀行裡,因此,銀行的行為會影響經濟體系的活期存款金額,進而影響貨幣供給。本節說明銀行如何影響貨幣供給,以及為何銀行會使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給的任務變得更加複雜。,銀行與貨幣供給,58,為了解銀行如何影響貨幣供給,我們先假想一個沒有任何銀行的世界。在這個簡單的世界裡,通貨是僅有的貨幣。為具體說明,讓我們假設通貨的總金額為100美元,從而貨幣供給也是100美元。,百分之百準備

24、銀行的簡例,59,現在假設某人開了一家銀行,就稱為第一國民銀行,它只是一個存款機構,亦即它只接受存款,但不做放款。它的目的在於提供一個安全的地方讓存戶保有他們的錢。每當有人存錢時,銀行就把錢鎖在金庫裡,直到存戶來銀行提款或開支票由持票人來提款為止。,百分之百準備銀行的簡例,60,銀行所收到但並未貸放出去的存款稱為準備金。在這個假想的經濟體系裡,由於所有的存款都變成準備金,所以這個體系稱為百分之百準備的銀行體系(100-percent-reserve banking)。,百分之百準備銀行的簡例,61,我們可以用T字帳(T-account)來表示第一國民銀行的財務狀況。T字帳是用來顯示銀行資產與負

25、債變動的簡化財務報表。以下是經濟體系整個100美元貨幣都存入第一國民銀行時的T字帳:,百分之百準備銀行的簡例,62,百分之百準備銀行的簡例,63,T字帳的左邊是銀行的資產100美元(銀行放在金庫中的準備金);右邊為銀行的負債100美元(銀行欠存戶的總金額)。第一國民銀行的資產與負債相等,這是T字帳的原則。,百分之百準備銀行的簡例,64,在第一國民銀行開張之前,貨幣供給為人們所持有的100美元通貨。在銀行開張之後,人們把100美元的通貨存進銀行,此時的貨幣供給就變成100美元的存款(由於所有的通貨都進到銀行的金庫,所以現在沒有任何通貨流通在外)。由於存到銀行的通貨有多少,存款金額就有多少,因此,

26、貨幣供給並沒有變動。所以,如果銀行把所有的存款都作為準備金,則銀行不會影響貨幣供給。,百分之百準備銀行的簡例,65,有一天,第一國民銀行的董事長突然靈機一動:為什麼要讓所有的錢都呆呆地被鎖在金庫裡,而不把一部分的錢拿來放款賺取利息,反正不會那麼湊巧所有的存戶都在同一天來領光所有的存款,而且總是會有家庭想要買房子,會有廠商想要蓋新工廠,會有學生想要辦就學貸款,他們也都樂意付利息來取得貸款。因此,第一國民銀行就只留一部分的存款作為準備金。這種制度就稱為部分準備銀行體系。,部分準備銀行體系下的貨幣創造過程,66,總存款中銀行作為準備金的比率稱為存款準備率。此一比率決定於政府的法規與銀行的政策。中央銀

27、行規定銀行必須保有的準備金最低金額稱為應提準備(reserve requirement)。(有人稱為法定準備,但我國中央銀行稱為應提準備。),部分準備銀行體系下的貨幣創造過程,67,銀行也可以提列超過法定最低金額的準備金,超過的部分稱為超額準備(excess reserves)。在此,我們假設存款準備率是固定的,以方便檢視部分準備體系下的貨幣供給。,部分準備銀行體系下的貨幣創造過程,68,假設第一國民銀行的存款準備率為10%。此意味著它保有存款的10%作為準備金,並將其餘的90%全部貸放出去。在此情況下,第一國民銀行的T字帳變成:,部分準備銀行體系下的貨幣創造過程,69,由於放款並不會改變第一

28、國民銀行對存戶的義務,所以它的負債仍然是100美元。但它現在有兩種資產:放在金庫的10美元準備金以及90美元的放款。所以,它的總資產還是等於它的總負債。,部分準備銀行體系下的貨幣創造過程,70,此時的貨幣供給有何不同?在第一國民銀行進行任何放款之前,貨幣供給是100美元的銀行存款。,部分準備銀行體系下的貨幣創造過程,71,當第一國民銀行進行放款後,貨幣供給就增加了。此時的貨幣供給除了存款的100美元之外,還包括借款人從銀行取得的90美元,從而貨幣供給(等於通貨加存款)等於190美元。因此,當銀行只保有部分存款作為準備金時,銀行創造了貨幣。,部分準備銀行體系下的貨幣創造過程,72,雖然銀行把部分

29、存款貸放出去可以創造貨幣,但它並沒有創造任何財富。第一國民銀行貸放出去的資金使借款人得以購買商品及服務,但借款人也背負了相同金額的負債。,部分準備銀行體系下的貨幣創造過程,73,當銀行替借款人創造貨幣資產時,它同時也為他創造了等額的負債,從而借款人並沒有變得更富有。雖然整個經濟體系在這個貨幣創造過程結束後沒有變得更富有,但由於有更多的交易媒介,所以整個經濟體系的流動性提高了。,部分準備銀行體系下的貨幣創造過程,74,貨幣創造的過程並沒有就這樣結束。假設第一國民銀行的借款人用那90美元向某人買東西,而這個人將所收到的90美元存到第二國民銀行。以下是第二國民銀行的T字帳:,貨幣乘數,75,貨幣乘數

30、,76,在錢存進之後,第二國民銀行有90美元的負債。如果它的存款準備率也是10%,則它的資產包括9美元的準備金和81美元的放款。就這樣,第二國民銀行創造了另外81美元的貨幣。如果這81美元再存入第三國民銀行,且它的存款準備率也是10%,則它的T字帳如下:,貨幣乘數,77,貨幣乘數,78,此一過程會一直持續下去。每當錢被存到銀行,且銀行貸放出去一部分時,更多的貨幣就會被創造出來。最後有多少的貨幣被創造出來?,貨幣乘數,79,原始貨幣$100.00第一國民銀行$90.00 0.9$100.00第二國民銀行$81.00 0.9$90.00第三國民銀行$72.90 0.9$81.00.貨幣總供給$1,

31、000.00,貨幣乘數,80,即使貨幣創造的過程可以一直持續下去,但其所創造出來的貨幣數量並非無窮大。在上例中,100美元的準備金可以產生的貨幣金額最多為1,000美元。,貨幣乘數,81,每一元準備金所能產生的貨幣數量稱為貨幣乘數。在這個假想的經濟體系中,由於100美元的準備金最後產生1,000美元,因此,貨幣乘數等於10。,貨幣乘數,82,貨幣乘數的大小決定於什麼因素?答案其實很簡單:貨幣乘數是存款準備率的倒數。,貨幣乘數,83,如果我們以 代表所有銀行的存款準備率,那麼每一元準備金最多可以產生 這麼多的貨幣。在我們的例子中,1/10,因此,貨幣乘數等於10。,貨幣乘數,84,如果銀行的存款

32、總額為1,000美元,那麼1/10(10%)的存款準備率意味著銀行必須持有100美元的準備金。貨幣乘數的概念剛好倒過來:如果整個銀行體系的準備金總額為100美元,那麼它所能吸收的存款最多只有1,000美元。換言之,如果 為準備金之於存款的比率(亦即為存款準備率),那麼存款之於準備金的比率(亦即貨幣乘數)一定等於。,貨幣乘數,85,此一公式顯示,銀行所能創造的貨幣數量決定於存款準備率。當 愈高時,就愈小。例:當存款準備率為1/20(5%)時,貨幣乘數的 最大值為20,亦即每一元準備金最多可以產生20元這麼多的貨幣;當存款準備率為1/4(25%)時,貨幣乘數的最大值為4,亦即每一元準備金最多可以產

33、生4元這麼多的貨幣。,貨幣乘數,86,存款準備率愈高,則銀行從每一元存款所能貸出的金額就愈少,從而貨幣乘數也就愈小。在百分之百準備的特殊例子中,存款準備率為1,因此銀行無法進行任何放款,所以也就無法創造任何貨幣。,貨幣乘數,87,在上一節,我們簡單說明了銀行如何運 作。然而,就現代銀行體系而言,實際的運作要複雜許多,且此一複雜性在20082009的金融危機中扮演了關鍵角色。要說明此點,我們需先進一步說明銀行實際上是如何運作的。,銀行資本,槓桿操作,與20082009的金融危機,88,在前面的銀行資產負債表中我們看到,銀行吸收 存款,並將存款用來放款或作為準備金。但在實際上,銀行不只透過吸收存款

34、來取得金融資源,也像其他公司一樣,透過發行股票或債務來取得金融資源。銀行透過發行股票所取得的資源稱為銀行資本。銀行除了放款與保有準備金之外,還會購買金融證券,如股票與債券。以下是一個更為實際的銀行資產負債表的例子:,銀行資本,槓桿操作,與20082009的金融危機,89,銀行資本,槓桿操作,與20082009的金融危機,90,此一資產負債表的右邊是銀行的負債與資本(或稱股東權益(ownersequity)。這家銀行的股東注入了50美元的資本,它也吸收了800美元的存款以及發行了150美元的債務。這些項目的總金額為1,000美元,並被用在資產負債表左邊的三個用途:200美元的準備金、700美元的

35、放款,以及100美元的證券(如公債與公司債)。銀行根據資產的報酬與風險以及相關規定(如應提準備),決定如何將其資源在資產負債表左邊的這些項目進行配置。,銀行資本,槓桿操作,與20082009的金融危機,91,根據會計法則,資產負債表左邊項目的總金額必須等於右邊項目的總金額。這是因為,根據定義,銀行的股東權益其值等於資產(準備金、放款與證券)之值減去負債(存款與債務)之值。因此,銀行資產負債表左右兩邊的總金額恆等。,銀行資本,槓桿操作,與20082009的金融危機,92,經濟體系中的許多企業都會進行槓桿操作,它是將所借金額用於補充以投資為目的之既有資金。當任何人透過增加債務的方式來融通其投資計畫

36、時,他正在進行槓桿操作。就銀行而言,由於借貸是其業務的核心,所以槓桿操作對銀行是特別重要。,銀行資本,槓桿操作,與20082009的金融危機,93,槓桿比率是銀行的資產之於其資本的比率。在上面這個例子,槓桿比率是20($1,000/$50)。槓桿比率是20意味著每20元的銀行資產,其中只有1元是來自於銀行的資本,剩下的19元都是借來的(吸收存款或發行債務)。,銀行資本,槓桿操作,與20082009的金融危機,94,你可能在物理課學過,利用槓桿來擴大力量;銀行的槓桿操作也有類似的結果。假設銀行的資產價值因其所持有的證券其價格上漲而增加5%。那麼,銀行的資產價值由原先的1,000美元上升為1,05

37、0美元,且由於銀行的存款與債務金額之總和仍為950美元,所以銀行資本由原先的50美元增加為100美元。因此,當槓桿比率是20時,銀行的資產價值增加5%會使其股東權益增加100%。,銀行資本,槓桿操作,與20082009的金融危機,95,當銀行的資產價值下跌時,也會有相同的擴大效應。假設銀行的某個房貸戶還不出房貸,而使銀行的資產價值下跌5%,成為950美元。由於銀行的存戶與債權人,相較於銀行的股東,有優先請求權,所以銀行的股東權益降為零。因此,當槓桿比率是20時,銀行的資產價值下跌5%會使其股東權益下跌100%。如果銀行的資產價值下跌超過5%,則銀行變成無償債能力(insolvent),亦即銀行

38、無法全額給付存款與債務。,銀行資本,槓桿操作,與20082009的金融危機,96,銀行的監理機關會要求銀行保有一定金額的資本。此一應有資本之規定的目的在於保證銀行能全額給付存款(不需求助於存款保險基金)。銀行被要求的資本金額決定於銀行所持有的資產種類。如果銀行所持有的資產其安全性高(如政府公債),則銀行被要求的資本金額就比較低。如果銀行所持有的資產其風險性高(如次級房貸或現金卡債權),則銀行被要求的資本金額就比較高。,銀行資本,槓桿操作,與20082009的金融危機,97,在20082009年,很多銀行發現,在其一些資產(特別是抵押債權和以抵押債權支撐的證券)發生虧損時,其資本不足,進而迫使銀

39、行必須減少放款,此一現象有時稱為信用危機(credit crunch)。銀行減少放款最後造成經濟率退(我們會在後面的章節詳細探討此一事件)。以我國為例,全體存款貨幣機構2009年年底的對民間部門的放款餘額由2008年年底的16兆4,199億元降為16兆3,592億元,且證券投資金額由2兆553億元降為1兆8,706億元。我國2009年的經濟成長率為-1.93。,銀行資本,槓桿操作,與20082009的金融危機,98,為解決信用危機這個問題,美國財政部與聯邦準備通力合作,共挹注數以百億美元計的資金到銀行體系,以增加銀行的資本金額,讓銀行的放款能回復到正常水準,而這確實在2009年下半年時發生。,

40、銀行資本,槓桿操作,與20082009的金融危機,99,在我們說明過銀行體系如何創造貨幣之後,我們可以了解聯邦準備(或一國的中央銀行)如何控制貨幣供給。由於貨幣供給等於準備金乘以貨幣乘數,而貨幣乘數又是存款準備率的倒數,所以,中央銀行可以使用的工具包括兩類:一類為影響銀行體系的準備金數量,另一類為影響存款準備率,從而影響貨幣乘數。,聯邦準備控制貨幣的工具,100,聯邦準備可以改變貨幣供給的第一種方法是改變準備金數量。聯邦準備可以藉由買賣債券的公開市場操作或藉由借錢給銀行(或兩種方式並行)來改變銀行體系的準備金數量。公開市場操作當聯邦準備買或賣政府公債時,我們稱它在進行公開市場操作。,公開市場操

41、作,101,如果聯邦準備要增加貨幣供給,它就指示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的營業台在債券市場買進債券。聯邦準備買進債券後,其所支付的錢就會流入經濟體系。這些錢有一部分成為社會大眾持有的通貨,有一部分則被存到銀行。這些存款再透過銀行的放款,可以創造出更多的貨幣。因此,當聯邦準備買進債券時,整個銀行體系的準備金會增加,從而可以使貨幣供給增加。,公開市場操作,102,如果要減少貨幣供給,則聯邦準備的做法正好相反:它賣出它所持有的債券。當社會大眾以他們所持有的通貨購買這些債券時,流通中的貨幣數量就直接減少。,公開市場操作,103,如果人們以他們所持有的銀行存款購買這些債券,則銀行會發現它們的準備金減少,從而銀行

42、會減少放款來因應準備金的減少,以避免應提準備不足的情形出現。在此情況下,貨幣創造的過程會反轉,即整個經濟體系的貨幣供給會因銀行減少放款而減少。,公開市場操作,104,公開市場操作很容易執行。聯邦準備買賣債券與個人買賣債券的行為非常類似。(當然,當個人買賣債券時,貨幣會轉手,但流通中的貨幣數量並沒有改變。)此外,聯邦準備可以在任何一天利用公開市場操作來改變貨幣供給,且變動的金額可大可小。因此,公開市場操作是聯邦準備最常使用的貨幣政策工具。,公開市場操作,105,聯邦準備借錢給銀行 聯邦準備也可以透過借錢給銀行來增加準備金數量。當銀行準備金不足時,可以向聯邦準備借錢以補足應提準備。銀行準備金之所以

43、會不足,可能是銀行放款放過頭,或突然之間有太多的存戶來領錢,或其他的商業原因。,聯邦準備借錢給銀行,106,銀行有幾種不同的方式可以從聯邦準備借到錢。傳統上,銀行向聯邦準備的貼現窗口(discount window)借錢,其所付的利率稱為貼現率。當聯邦準備借錢給銀行時,整個銀行體系的準備金會,而這些新增加的準備金可以讓銀行創造出更多的貨幣。,聯邦準備借錢給銀行,107,聯邦準備可以透過調整貼現率來改變貨幣供給。當聯邦準備調高貼現率時,等於是間接地告誡銀行,不要放款放過頭使得準備金不足,而必須付出較高的代價才能由聯邦準備這邊取得必要的資金。銀行通常懂得聯邦準備的這項暗示,而會減少放款,從而使貨幣

44、供給減少。相反地,當聯邦調降貼現率時,等於是暗示銀行可以儘量放款,不用擔心準備金不足的問題。因此,當聯邦準備這樣做時,表示它希望貨幣供給能夠增加。,聯邦準備借錢給銀行,108,在最近幾年,聯邦準備建立一些銀行向聯邦準備借錢的新機制。例如,在期限拍賣機制(Term Auction Facility)下,聯邦準備設定要借給銀行的金額,再由合格的銀行競標,最後依標單利率之高低依序得標。此一做法與貼現窗口不同的是,前者由聯邦準備定出借款金額,借款利率則由銀行競標決定,而後者由聯邦準備定出借款利率,借款金額則由銀行決定。在此一機制下,當聯邦準備願意借出更多金額時,貨幣供給會增加。,聯邦準備借錢給銀行,1

45、09,聯邦準備不單使用貼現率來控制貨幣供給,也利用它來幫助發生狀況的金融機構。例:在1987年10月19日,美國股市重挫22;很多華爾街券商發生資金不足的情況。隔天早上,在股市開市之前,當時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葛林斯潘就宣布,聯邦準備已備妥經濟與金融體系所需的流動性。葛林斯潘當時的舉動讓市場猶如吃下一顆定心丸,使得美國的金融市場得以迅速穩定下來。,聯邦準備借錢給銀行,110,同樣地,在2008與2009年,美國的次級房貸風暴愈演愈烈之際,聯邦準備為避免情勢繼續惡化,就曾提供資金給許多陷入困境的美國金融機構。,聯邦準備借錢給銀行,111,聯邦準備除了可以透過影響銀行體系的準備金數量,也可以透過影響

46、存款準備率,進而影響貨幣乘數,來改變貨幣供給。聯邦準備可以透過規定銀行必須保有的準備金數量或透過付給銀行準備金的利率來影響存款準備率。,聯邦準備如何影響存款準備率,112,應提準備聯邦準備一種可以影響存款準備率的方法是調整應提準備,其為銀行就其存款所必須保有的準備金最低金額。應提準備的調整會影響銀行體系的放款金額,進而影響貨幣供給。,應提準備,113,當聯邦準備調高應提準備時,銀行必須持有更多的準備金,從而放款金額會減少,進而使貨幣供給減少。換個角度來看,應提準備愈高,貨幣乘數就愈低,從而貨幣供給會愈小。相反地,當聯邦準備調降應提準備時,貨幣乘數就愈高,從而貨幣供給會愈大。,應提準備,114,

47、聯邦準備比較少調整應提準備,因為如果太常調整的話,會干擾銀行的營運。例:當聯邦準備調高應提準備時,有些銀行的準備金可能變成不足而必須設法補足,例如,向其他銀行拆借,或賣出它們的資產,並可能在未來減少放款以避免準備金再度不足。不過,當大多數的銀行都保有超額準備時(亦即銀行的實際超過應提準備),此一政策工具的效果就比較有限。,應提準備,115,對準備金付息 傳統上,聯邦準備並未付給銀行準備金利息。但在2008年10月,聯邦準備開始對準備金付息(paying interest on reserves),亦即當銀行將準備金存在聯邦準備時,聯邦準備付給銀行準備金利息。此一變動讓聯邦準備多了一個貨幣政策工

48、具。,對準備金付息,116,當準備金的利率愈高時,銀行所願意保有的準備金數量就愈多。這意味著實際的存款準備率愈高,從而貨幣乘數愈低,進而貨幣供給會愈小。不過,由於聯邦準備付給銀行準備金利息的時間到目前為止並不長,所以此一新的政策工具在貨幣政策的實行上其重要性為何,目前尚不清楚。,對準備金付息,117,上述聯邦準備的工具(公開市場操作,借錢給銀行,應提準備,以及對準備金付息)對貨幣供給可以有強而有力的影響,但由於下面兩個問題,使聯邦準備無法精確地將貨幣供給控制在它所希望的水準。,控制貨幣供給的問題,118,1.聯邦準備並無法控制家戶要把多少錢存 到銀行。當家戶存到銀行的錢愈多時,銀行的準備 金也

49、就愈多,從而銀行體系所能創造的貨 幣也就愈多。相反地,當家戶存到銀行的 錢愈少時,銀行體系所能創造的貨幣就愈 少。,控制貨幣供給的問題,119,假設有一天人們突然對銀行體系失去信心,而紛紛把錢從銀行提領出來。在此情況下,即使聯邦準備並沒有採取任何使貨幣緊縮的行動,銀行體系的準備金會大為減少,從而貨幣供給也就大幅減少。,控制貨幣供給的問題,120,2.聯邦準備並無法控制銀行的放款金額。在某些情況下,例如在經濟前景比較悲觀時,銀行為避免放款變成呆帳,其放款意願會降低,而保有比較多的超額準備,從而貨幣供給會減少。由於在經濟前景比較悲觀時,聯邦準備並無法勉強銀行多放款,因此,即使聯邦準備希望銀行多放款

50、以增加整個社會的支出水準,進而刺激景氣,但我們通常可以看到貨幣供給減少的結果。,控制貨幣供給的問題,121,在部分準備制下,貨幣供給的多寡部分決定於存款人及銀行的行為。由於聯邦準備並無法完全掌控他們的行為,因此也就無法完全控制貨幣供給。不過,如果聯邦準備夠警覺的話,這些問題不一定會很嚴重。聯邦準備每週都會蒐集存款與準備金資料,所以它可以很快得知存款人或銀行行為的變化,從而可以對這些變化做出適當的反應,使貨幣供給接近它所希望的水準。,控制貨幣供給的問題,122,銀行擠兌和貨幣供給,123,在2007年年初,中華商業銀行的存戶因擔心該銀行可能會因為力霸掏空案而破產,遂紛紛前往提款,而發生所謂的擠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