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与碳关税的经济效应.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20946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排放与碳关税的经济效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碳排放与碳关税的经济效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碳排放与碳关税的经济效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碳排放与碳关税的经济效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碳排放与碳关税的经济效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碳排放与碳关税的经济效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排放与碳关税的经济效应.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碳排放与碳关税的经济效应 摘要过度碳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从而使气候变化问题上升为全球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碳排放问题是环境与贸易冲突在气候与经济领域中的体现。从经济学视角看,碳排放是一个外部性问题,碳交易和碳关税等碳排放内部化措施在抑制碳排放和改善全球福利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发展却具有消极影响。本丈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碳排放外部性、内部化措施及其经济贸易效应,并为我国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碳排放;碳关税;经济效应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4002004 一、引言 在全球气候

2、变暖的背景下,气候变化问题上升为全球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虽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但由于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CO2排放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CO2排放国。从经济学角度看,碳排放产生的负外部性不仅破坏大气环境,还会造成经济损失。为减少全球碳排放,避免碳泄漏现象,发达国家提出对进口的高耗能产品征收惩罚性的碳关税。碳排放驱动的碳关税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出口贸易数量及改善全球福利有较大影响。 国内外相继开展了碳排放及碳减排政策对环境和贸易影响的相关研究。一些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的减排政策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将对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产生深远影响。针对发达国家提出的减排政策,我国部分学者进行了碳排

3、放、碳关税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的隐性碳含量显著上升,高碳产品出口导致中国碳排放增加。中国的出口贸易有利于发达国家减少能源消耗,但却增加了全球的CO2的排放。国际贸易中的高碳排放产业转移实证研究的结论是:发展中国家正成为发达国家高碳排放产业转移的“避难所”。针对碳关税对对外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认为,碳关税的征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但会对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造成负面影响。 过度碳排放不仅对环境造成危害,而且影响他人的生产和生活质量,碳排放是一个典型的外部性问题,但较少有研究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碳排放的外部性问题。因此,本文在跟踪国内外最新相关研究的

4、基础上,运用经济学外部性理论分析碳排放外部性成因,并探讨碳排放内部化措施碳关税的经济效应。 二、碳排放外部性 (一)外部性成因 外部性理论是福利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境经济学的理论支柱,外部性理论揭示了市场经济中低效率资源配置的根源,为解决外部不经济问题提供了可选择的思路。外部性是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不一致的现象。正外部性经济活动给其外部造成积极影响,引起他人效用增加或成本减少;负外部性行为对外界具有一定的侵害或损伤,引起他人效用隆低或成本增加。于产生这些问题的国家。一国碳排放污染不仅影响本国大气环境,还影响到他国大气环境;不仅产生碳排放负外部性,而且发生了跨国负外部性

5、。这种跨国负外部性既破坏了环境,又造成经济损失。过度碳排放问题的根源在于碳排放成本外造成了产品价格扭曲和市场各排放企业之间通过货币方式互相调剂排放量,从而达到减排目的。超量减排的企业可以在市场上转让、储存、出售剩余排放权,以获得保护环境的经济补偿。增加排放的企业则必须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排放权,付出成本代价。碳排放交易作为一种市场化的减排手段,使碳排放成本外部性向企业生产活动内部化转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效控制碳排放总量,最终达到环境资源优化配置及整体经济的帕累托改进。 2.碳交易运作模式。目前碳排放交易机制主要有两种模式,即欧盟采取的排放交易机制(European UninnEmission

6、 Trading Scheme,EUETS)与美国的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计划(Cap-and-Trade)。 (1)欧盟排放交易体制。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是世界上第一个多国参与的排放交易体系,从2005年1月起开始交易,是欧盟内部的交易体系。欧盟ETS运行的关键是对温室气体高排放部门在排放量上实施强制约束,使碳排放权成为具有市场价格的稀缺资源。EUETS是以配额为基础的交易机制,将京都议定书下的减排目标分配给各成员国,再由各成员国根据计划分配给各企业,企业或部门可以在配额规定的限度内排放二氧化碳。各企业可以在市场上进行配额交易,配额有剩余的可以将用不完的配额卖给其他未完成减排目标的企业

7、,超量排放的需要另行购买配额或者是接受罚款。EUETS覆盖范围包括12000多座电站、工厂及其他工业设施,几乎占欧盟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一半,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总量控制与交易体系。 (2)美国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计划。2009年6月美国通过了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该法案确定了美国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即2020年前,美国的排放总量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17%,到2050年则要降低83%。根据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机制,对所有污染额度进行拍卖,超额排放需要购买排放权,拍卖所得资金部分用于支持清洁能源开发。 国际碳排放交易机制激励了清洁发展机制(CDM)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在全球范围内施行的CDM项目,使发展

8、中国家有望减少27亿公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经济收益近40亿美元。该机制的缺陷在于:第一,市场无法预计实际碳排放量。第二,总量控制和交易制度产生的配额价格极不稳定。实践证明,不稳定的化石燃料价格影响配额价格,决策者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再次设定总量限额,由此而来的政策上的不确定性使价格的不稳定性变得更为强烈。 (二)碳关税 碳关税是对进口的高耗能产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其理论依据是庇古税。以美国为主导的发达国家拟通过征收碳关税,对没有实施温室气体减排的国家高耗能出口产品征收边境调节税,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及碳排放问题。2009年美国众议院通过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和碳关税相关条款,拟于2020年开始

9、对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商品征收碳关税。法国从2010年1月1日开始对环保立法不及欧盟严格的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品征收碳关税。欧盟宣布2012年1月对出入欧盟的国际航班征收15%的航空碳排税。按欧盟碳排放征收方法,2012年中国航空公司需要支付7.43亿元的碳排放税,到2020年需向欧盟支付超过30亿元,9年累计支出176亿元。中国飞往欧洲的航班每增加一班,一年将增加1500万元人民币的额外成本。 从保护环境角度看,碳关税征收内部化了碳排放污染负外部性,避免发达国家厂商为了降低高耗能产品的减排成本,将高耗能产品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成为碳排放的避难所,从而达到抑制碳排放、减少碳泄漏的目的

10、。 四、碳关税的经济效应 尽管碳排放内部化措施在碳减排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从产品竞争力角度看,碳关税增加了没有承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国家的产品成本,短期内会抑制发展中国家部分产品的贸易数量,恶化贸易条件,成为绿色贸易壁垒,阻碍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从而提高发达国家国内相似产品的竞争力。 (一)积极作用 图1表示征收碳关税后的局部均衡。当进口国除了应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ETS外还征收碳关税时,碳关税减少了进口国国内需求和全球需求。由于征收碳关税,全球需求曲线D1向左下移动为D2,均衡点由A点移动到E点,新的均衡价格低于原均衡价格。 国际价格的下降意味着出口国厂商将减少产量,因为国内产量被ETS限制,

11、全球产量将会下降,国内和外国消费量也将下降。由于征收碳关税造成消费量的转变,使国内和国外消费者面对不同的价格。 图中ADE表示征收碳关税产生的福利损失包括消费者和生产者福利损失。生产的全球外部性也会增加福利,平行四边形ABCE表示生产者剩余,净福利为ABCD,这说明碳关税能改善全球福利。由此得出,在征收碳关税的情况下,产品x的国际市场价格上升,均衡的贸易量减少,抑制了高耗能产品出口贸易数量,达到减排目的。 从理论上看,全球福利因为碳关税而增加。如果碳关税政策能够被正确实施,就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全球的福利水平。 (二)消极作用 征收碳关税前后的高耗能产品贸易数量,可以通过世界市场高耗能产

12、品进口需求曲线和出口供给曲线进行分析,如图2所示。 图2中产品x为高耗能产品,D为世界市场产品X的进口需求曲线,S为世界市场产品x的出口供给曲线。征收碳关税之前,世界市场产品x的均衡点为E,此时世界市场均衡价格为P1,贸易量为Q1。如果征收碳关税,世界市场的均衡将发生变化。由于征收的碳关税由企业承担,损失的成本从产品本身扣除,产品x的出口供给曲线s向左上方移动至s。短期内产品x进口需求变化不大,需求曲线D不发生变化。因此,征收碳关税后,世界市场产品X的均衡点将由E点运动到E点,均衡价格为P2,出口贸易量由Q1减少至Q2。因此,征收碳关税会减少出口国的出口贸易数量,影响出口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由

13、此可以看出,环境因素不仅成为决定消费质量的因素之一,还成为了生产投入要素之一。如果实施碳关税政策,则将增加碳要素投入成本,导致高碳产品价格上升,需求萎缩,加强对高耗能产品生产的抑制作用,有利于保护环境;同时,碳要素成本上升,会激励生产者选择成本更低的替代要素投入,并加大投入节能减排技术,促进环保技术发展。因此,从世界经济发展面临气候变暖和能源压力的客观角度看,美国、欧盟对其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的政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碳关税作为对高耗能产品所征收的一种惩罚性关税,短期内会增加产品的出口成本,降低其竞争力,导致贸易数量减少、贸易条件恶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发展中国家经济及出口贸易的发展,也说明碳

14、关税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实施的一种新型贸易壁垒。 五、结语 二氧化碳问题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抑制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是全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和目标。虽然从世界经济发展面临气候变暖和能源有限的角度看,对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短期内,碳关税对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的出口贸易具有抑制作用。因此,我国应积极寻求建立应对碳关税的短期与长期有效机制。 当前,我国应积极开展碳关税外交活动,反对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鼓励企业进行低碳技术引进与创新,促使企业主动参与国际碳交易;实行出口贸易多元化战略,调整贸易结构,开辟新的出口市场;采取贸易反制等措施保护我国出口贸易。从长远来看,碳关税的征收既是机

15、遇,也是挑战,它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向低碳经济转型。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问题的根本措施,低碳经济不仅可以有效应对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问题,还可以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应该着眼于未来长期发展目标,研究制定低碳发展战略规划,协调出口贸易与碳排放的关系,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我国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杨继.碳排放交易的经济学分析及应对思路J.当代财经,2010,(10). 2刘伟,魏杰.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3唐志.环境成本内部化实现途径探讨J.改革与战略,2010,(2). 4张宁.应对“碳关税”J.中国经贸,2010,(3). 5强永昌.环境规制与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何雄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