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及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21815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2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及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及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及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及对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及对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及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及对策研究.doc(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司财务舞弊行为日益严重,从国外的“施乐” 事件到国内的东方电子等,财务舞弊行为愈演愈烈。有人把这比喻为冰山一角,而那些没有被披露出来的估计也不在少数。财务舞弊行为的产生牵扯到企业的规范管理、国家宏观调控的法治化、行为人的自利本性,对社会的危害极大。在财务舞弊案件接二连三发生的背景下,本文以完善财务舞弊控制体系为核心,从财务舞弊的相关概念的角度切入,在分析了财务舞弊特征的基础上,找出财务舞弊的成因,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和控制财务舞弊的对策,通过对财务舞弊问题的研究,以达到有效治理财务舞弊的目的,同时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的研究分析对人类社会和经济活

2、动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而为防范和控制财务舞弊行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支持。关键词:财务舞弊;上市公司;原因;防范;对策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1990s, the companys financial fraud is becoming seriously, from Xerox incident to domestic Dongfang Electronics, financial fraud intensified, it was this analogy to the tip of the iceberg. And those which were

3、not disclosed estimates are not unusual. Financial fraud involves the selection of enterprises, regulation of the national macro-control of the rule of law, the acts of self-nature. the harm to society greatly. In financial fraud cases spate of background, to improve financial fraud control system a

4、s the core, From a financial fraud related to the concept of the point of the analysis of the financial fraud on the basis of characteristics, identify the causes of financial fraud, make targe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inancial fraud measures Based on financial frau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eff

5、ective management of financial fraud purposes, proceed 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inancial malpractice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Key words: Financial Fraud;Listed Company;Causes;Countermeasures 第1章 绪 论1.1研究背景2l世纪初,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似乎己成为全球性的焦点问题,甚至可以认为是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2001年,继美国安然公司在资本市场投下一枚财务舞弊的重型炸弹之后,进

6、而牵扯美国近几年最大的几大财务报告丑闻:安达信、世通、施乐等世界知名大公司相继东窗事发。美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所带来的影响不亚于91l事件,一向被视为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结构典范的美国,开始遭到人们的严重质疑,投资者持续恶化的信心危机也因此严重威胁着美国的经济。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证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我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取得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也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但是,目前我国的信息披露的现状不容乐观,从两个证券所成立至今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一直不曾断过。早期的深圳原野、长城机电、海南新华“三大虚假财务报告案件”;其后就是琼民源、红光实业、东方锅炉

7、新“三大案件”:到了21世纪,财务舞弊案件更是层出不穷:2000年的郑百文、黎明股份、猴王股份案件,2001年的麦科特舞弊案、银广夏风暴,2002年的宇通客车、锦州港案件令人惊心;在轰轰烈烈的资本造系运动后,中科系、德隆系、格林柯尔系等在一片质疑声中相继倒台;迈入2006年,华源制药、天颐科技等诸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也相继浮出水面。这一系列的财务舞弊案件都是利用虚假会计信息为个人或者小集团谋取私利,不仅使银行遭受不良贷款损失,而且使广大投资者遭受投资损失,严重威胁经济的稳定发展。例如大庆联谊石化有限公司在1997年发行上市前所编制的1994年、1995年、1996年会计记录虚增利润16176万

8、元人民币,并将大庆市国税局一张400余万元延交税款批准书涂改为4400余万元。上述虚构利润、虚假文件内容载入大庆联谊1997年4月26日公布的招股说明书和随后公布的上市公告书中。大庆联谊招股时虚报利润16亿多元,当初发行5000万股,5000万股与16亿的虚增利润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业绩非常好,利润非常高,就给股民造成错觉:投资大庆联谊会获得非常丰厚的回报,诱使股民做出错误的投资判断。该股开盘价每股将近10元左右,一路攀升最高时至34元左右,随后又一路下跌,致使股民遭受到了严重损失。再如美国安然公司2001年的股价最高达每股90美元,市值约700亿美元。但在安然前任财务主管涉嫌做假帐、受到证券交

9、易委员会调查的消息公布后,使得其盈利大幅下调,股价急剧下跌到26美分。安然更是被迫根据美国破产法的规定,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使得为之辛勤工作几十年的员工失业。据统计,中国证监会近五年来共办理财务舞弊案件736件,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04件,做出行政处罚212个,180家单位和987名个人受到处罚,165名责任人被市场禁入。这些被揭露曝光者,有人把它比喻为冰山一角,而那些没有被揭露出来的,估计也不在少数。所有这些现象都在警示我们: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证券市场规范和健康发展的障碍,并且超越了会计范畴而演变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1.2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1.2.1研究的目的

10、财务舞弊的问题自现代资本市场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最早可以追溯到出现的英国南海泡沫案件和荷兰的郁金香泡沫,从那时算起财务舞弊的历史已经超过百年,财务舞弊的问题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令学界和实务界所关心的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都发生了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事件,美国的能源公司安然,通信商世通公司,意大利的帕拉马特公司,以及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发生的“老三大”和“新三大”以及近年来发生的银广夏事件,都引起了社会各界极大的关注。财务舞弊事件造成的影响之广,震动整个社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财务舞弊行为也不断演进发展,财务舞弊行为日益严重,上市公司的利润率下降导致股价低迷,这不仅直接影响经理层(

11、特别是高级经理层)的利益,而且有可能引发公司的财务危机以至破产。所以,企业、经济分析师等相关单位必须串通一气,进行财务造假,通过粉饰盈利来欺骗投资人。其方式有恶意舞弊和善意舞弊。恶意舞弊是“空手套白狼”。有些上市公司从一开始就欺诈上市,再通过增发或者配股疯狂敛财,或者完全靠资本运作。它的财务报表不是掺杂了多少水分的问题,而应该问满满的一袋水中究竟有没有实在的东西。善意的舞弊往往假作真时真亦假,难以分辨。企业倒也是真心诚意地在做实业,只不过目前不完善的会计制度、不健全的监控体系为他们打开了方便之门,使他们得以人为地操控并能够平滑业绩、平滑股价。一些企业为了包装上市,在财务报告上所做的手脚则更加触

12、目惊心。针对企业财务舞弊行为,会计法特别规定了防止财务舞弊的条款,但具体细节都未量化,也无具体解释,在实践中受到阻力较多,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有必要研究财务舞弊的成因,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和控制财务舞弊的措施,从而更有效地治理财务舞弊。1.2.2研究的意义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危害性很大,至少表现在:虚假的会计报表传递错误信息,误导经济行为;虚假的会计信息危及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财务舞弊扰乱经济秩序,阻碍了社会进步的步伐;财务舞弊导致社会信用的危机。正因为如此,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如果不严加打击和治理,我国的资本市场就难以有效健康地发展,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也无法得到保障,经济不能稳定地发展。尤其本

13、世纪初,国内外爆发出一连串的重大舞弊事件,破坏了经济的和谐,舞弊问题再次成为学术界和理论界议论的焦点。因此,通过对财务舞弊行为的分析与控制研究,有助于提高企业运营的效率,保护企业资产,保护投资者权益,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企业对法律法规的遵循,为有效治理财务舞弊提供参考依据。中国资本市场频繁发生了大股东欺诈中小投资者、上市公司虚假陈述、信息披露违规误导等舞弊违法现象,严重侵害了资本市场发展和投资者权益。如何预防和发现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舞弊成为投资者、债权人乃至监管层的当务之急,国内外财务学者和实务界对信息披露舞弊特别是财务舞弊问题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目前并无显著的效果。近期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

14、财务舞弊事件层出不穷,给资本市场和投资者造成了巨大损害,导致国家资产的流失,造成社会经济秩序的紊乱。因此,研究防止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对策,对于提高我国证券市场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促进证券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3国内外研究现状1.3.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关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其研究内容涉及财务舞弊的理论、防范与治理等多方面。最早研究舞弊因子学说的是美国内部审计之父劳伦斯索耶先生,他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舞弊的产生必须有三个条件:异常需要、机会和合乎情理,为后来舞弊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创始人Albrecht博士在1995年进

15、一步发展了舞弊学理论,认为舞弊的产生由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共同作用,即著名的财务舞弊三角理论。在此之前由Bologna等人在1993年提出了“GONE”理论,该理论认为,舞弊由G(Greed:贪婪)、O(Opportunity:机会)、N(Need:需要)、E(Exposure:暴露)四因子组成,它们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并共同决定舞弊风险程度。在财务舞弊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相对其原因和治理方面的研究来说显得比较“冷”。AICPA(1987)指出,新上市公司具有比较大的财务舞弊风险,那是因为管理当局有很大的压力去迎合盈利预期。COSO在1999年6月发布的题为“财务报告舞弊”:19871997”

16、这份极其引人注目的文件中对美国十一年内的虚假财务报告进行了回顾总结,发现舞弊行为的主要特征有:(1)舞弊行为较多地发生在中小型规模公司,不少公司处于亏损或无利润状况;(2)相对于涉案的中小型公司而言,所发现的舞弊金额是相当大的。ESaksena(2001)研究发现,财务报告舞弊与环境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他的研究中,环境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类。外部因素指企业身处动荡不安、弱肉强食的世界;内部因素包括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经营业绩水平、破产的威胁、组织的松散程度和公司规模。1对财务报告舞弊研究颇有经验的美国Coopers&Lybrand会计师事务所,总结出一些警戒信号,当出现这些警戒信号的时

17、候,就需要格外关注公司管理当局是否存在财务报告舞弊。在舞弊动机问题上,Dechow(1996)在分析那些被SEC采取强制行动的公司盈余操纵的原因时发现,这些公司盈余操纵的重要动机是降低成本获得外部融资。Obeua(1995)以财务报表中的有关数据为变量对财务舞弊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财务状况恶化是管理当局舞弊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对于财务舞弊的治理,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众多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英国广大投资者和证券管理当局就要求外部审计师承担查找重大舞弊的义务。1997年AICPA发布的SAS NO82也确认了会计职业界有发现舞弊的职责。民间审计成为治理财务舞弊的一种外部控制机制中建

18、议审计师们做到以下几点,从而尽可能发现财务报告舞弊,降低审计风险:对组织的持续经营要保持足够的审视;与前任审计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内部控制和董事会对有效监督的重要性一个虚弱的董事会和缺乏经验的审计委员会应该引起审计师的注意;鼓励审计师注意财务报告以外的事实和因素;考虑客户的行业风险。Treadway委员会、AICPA都建议改进董事会的构成,以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从而降低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 Albrecht,Wernz和Williams(1995)从文化氛围的角度提出预防和发现舞弊的对策。如通过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执行积极的舞弊审计有助于消除舞弊机会;诚实、开放的文化氛围有助于舞弊的预防。

19、然而Bologna和Lindquist(1995)则认为采用舞弊审计和法务会计这类工具和技术能有效防范与发现财务舞弊。Fedders和Perry则站在证券市场监管者的立场提出,治理财务舞弊的政策是SEC工作的重点,而且,他们认为SEC的强制计划以及对管理当局讨论与分析报告的要求都有助于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Persons则相信,运用财务报告中的数据建立模型,就可以发现财务舞弊。安然事件之后,美国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AICPA也发起了反舞弊措施,主要包括:提高职业谨慎、加强与管理当局和知晓人士的讨论、使用一些客户难以预计的审计测试、加强对管理当局超越内部控制的反应。国外对财务舞弊防范与治理也

20、进行了持续而深入的研究。1997年美国著名的Treadway Committee提出了著名的反舞弊四层次机制理论,2000年Albrecht Werns and Williams从减少会计舞弊机会和创造一个诚实、开放和具有资助特色的文化氛围提出了预防和发现财务舞弊的对策。同年Bologna Lindquist提出财务舞弊的防范与发现需要采用舞弊审计和法务会计这类新工具和新技术。Michael在2004年的研究认为,应通过对高层管理人员主导的公司氛围、交易和人事安排的检查建立其控制系统,还可通过审计委员会的复核等预防高层管理人员的舞弊行为。虽然国外对财务舞弊防范与治理进行了持续而深入的研究,但财

21、务舞弊案件接连发生,导致美国政府出台了有史以来最为严苛的萨班斯法案,旨在通过立法加强对财务制度和企业内部的控制,用以防范企业财务舞弊的发生。1.3.2国内研究现状与国外相比,国内由于证券市场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学者尚未对舞弊的成因形成公认的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针对企业舞弊,学术界和政府多数从反腐败角度呼吁,很少提出具体措施。近几年来,随着舞弊案件的频频爆发,开始重视财务舞弊问题的治理。张文贤认为舞弊原因有:法制不健全;“集体利益”保护色;社会监控系统不健全;对贪污腐败行为打击不力;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等。蒋义宏、李树华认为,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动机是:为了获得配股资格;为了避免3年亏损公司被摘

22、牌等。在治理实践中,会计法特别制定防止舞弊的条款,但具体细节尚未量化,也无具体解释,实施起来较难。由于许多国外的研究成果无法移植到国内进行实质性操作,这就对财务舞弊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无论在理论深度还是对策建议的效果与可行性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我国学者针对我国自身的资本市场发展阶段、证券市场发展特点、上市公司特殊背景、会计制度准则规定及所处的中国这个特殊大环境,对我国财务舞弊现状作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会计界的诸多有识之士在对目前会计界面临的诚信现状叹惋的同时也纷纷为会计走出诚信危机献计献策。财政部、证监会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政策法规也是频频重拳出击,在上市公

23、司财务报告的规范和舞弊的治理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郑朝晖(2001)遴选出十大上市公司管理舞弊案(财务舞弊的主要类型之一,与员工舞弊对应)。根据这十家上市公司的舞弊情况,列举了管理舞弊征兆,提出我国上市公司基本存在的四类管理舞弊行为和注册会计师面临的主要舞弊风险点。阎达五、王建英(2001)对可能存在利润操纵行为的上市公司进行总体财务指标特征分析,发现其存在的规律。刘立国、杜莹(2003)以欺诈公司和非欺诈公司为样本,研究欺诈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的特)征。丁友刚、郝玉芹(2004)根据财务舞弊的三大主要动因:动机或压力、机会和开脱违法行为的价值观,说明当公司的经营状况、行业特点、组织结构、企

24、业文化等蕴含着这三大因素滋生的土壤时,公司发生舞弊的可能性就增大。而这些因素的存在会通过形形色色的方式表现出来,即为财务舞弊识别信号。黄世忠,黄京菁(2004)以美国反舞弊权威、伯明翰杨大学Albrecht教授的新著舞弊侦查与防范、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第99号审计准则财务报表审计对舞弊的考虑、赞助组织委员会、特许舞弊审查师学会的研究报告为基础,对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特征、舞弊预警信号类型以及财务报表舞弊预警信号加以综述。关于财务舞弊识别模型研究,陈亮、王炫(2003)从经验分析角度,提出可识别舞弊的五个方面,并以15家因营业利润操纵被公开处罚的上市公司为舞弊样本,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模型构建了针对营业

25、利润操纵的识别模型。陈骏、王明(2005)分析从l993年至2003年11月因财务报表欺诈而被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共25家,剔除上市申报过程中就存在欺诈的公司,以及数据不齐全的公司,减去预留作为检验样本的两家后,共16家舞弊公司和16家非舞弊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分类逻辑回归检验,发现Zscore(财务状况),GROWTH(成长性),OUTHOLD(流通股比例),DIRECTOR(董事会规模)、EXECUTIvE(执行董事所占比例)以及CHAIR(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为同一人)与上市公司会计欺诈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并以此6个指标构建预警模型。在财务舞弊的治理方面,孙恳(2005)从完善财务报告法

26、律体系、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大力提倡诚实守信原则、建立全面的信息交流制度等方面对财务舞弊治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甘群(2006)从建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监督机制、发展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严惩财务舞弊行为等方面提出了治理财务舞弊的措施。张勇(2006)等人则认为完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增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是治理财务舞弊的当务之急。姚斌(2006)则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善委托代理契约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权、责、利平衡和激励兼容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治理财务舞弊的手段。181.4研究的方法和内容1.4.1研究的方法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财政部、证监会等公开处

27、罚或公开批评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理论分析,通过对财务舞弊主要理论的分析及国内外财务舞弊相关研究的回顾,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理论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具体实际,通过上市公司大量实际案例,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概念,财务舞弊的特征及财务舞弊的主要途径,手段和危害性等内容。进而引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成因,在成因上分析又很清晰的提出了财务舞弊的根本条件是信息不对称,同时提出公司治理结构失效是舞弊的温床,在公司治理结构上分析又从几个方面展开一方面表现为股权结构不合理,股权集中导致大股东内部人控制制度。另外监事会形同虚设同时董事会缺乏独

28、立性,内部审计地位的不明确这几方面将公司治理结构分析的清晰透彻。在成因上还由于外部监管机制不健全,诚信建设的缺失等主要方面阐述了财务舞弊的原因的具体表现。接下来是有针对性的对财务舞弊的原因实施有针对性的对策,当然也主要从解决信息不对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监事会和董事会的管理,还有明确内部审计地位,加强诚信建设去防范控制,最后清晰的将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的原因及其防范对策的研究分析清楚,通过分析也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有序进行提供保证。1.4.2研究内容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日益严重而在我国财务舞弊行为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而不断演进发展。一些企业为了包装上市,在财务报告

29、上所做的手脚则更加触日惊心。针对企业财务舞弊的行为,我国新的会计法特别规定防止公司财务舞弊的条款。规定了企业、社会和政府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但是在实践中受到阻力较多,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有必要研究会计舞弊的根源、动机,从而使财务监督能够有的放矢。建立规范化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目的在于保护所有投资者即股东的利益和减少决策及执行的失误,而中小股东是投资者中的弱者,难以参与公司经营与决策,其利益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成为上市公司规范化治理的重点。从财务舞弊的相关概念的角度切入,在分析了财务舞弊特征的基础上,找出财务舞弊的成因,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和控制财务舞弊的对策,通过对财务舞弊问题的

30、研究,以达到有效治理财务舞弊的目的,进而为防范和控制财务舞弊行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对财务舞弊的综合概述进一步对财务舞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加入治理对策与解决方法的阐述,能够对提高财务信息质量,预防舞弊行为发生,促使经济良性发展,建立诚信价值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帮助。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方法和内容等;第二章: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概述。主要阐述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基本概念及财务舞弊的特征、途径、手段、危害性等理论基础;第三章: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成因。首先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根本条件是信息不对称;其次分析了公司治

31、理结构失效、外部监管机制不健全、诚信建设的缺失等;第四章: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对策及防范。根据以上分析,借鉴国际治理财务舞弊经验,从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消除信息不对称、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上市公司外部监控机制、加强诚信治理、等方面提出治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措施;第2章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概述2.1财务舞弊的相关概念2.1.1舞弊的概念对于舞弊的定义,韦伯斯特新大学词典有所解释:“舞弊是一种故意掩盖事实真相的行为,它以诱使他人丧失有价值的财物或法定的权利为目的。”这一定义为国外文献定义财务舞弊的蓝本。朗文词典也有类似定义:“舞弊是利用欺骗手段获利的一种行为,该行为可能受到法律制

32、裁。”后者更强调了舞弊非法性的特点。霍华德最威维尔等将舞弊定义为:“会计信息舞弊常涉及一人或若干人故意地秘密剥夺他人有价值之物,从而使自己获利。”美国SASl6:“舞弊指故意变造虚假的财务报告。可能是漏列或错误地反映事项与经济业务的结果;篡改、伪造记录或文件:从记录中或文件中删除重要的信息;记录没有实现的交易;蓄意乱用会计原则以及为管理人员、雇员或第三者的利益随意倾吞资产。而我国发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一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中对“舞弊”的定义是:“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者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一。在定义舞弊时,由于其包含着种种使人受骗的

33、、令人吃惊的、欺骗性的、狡猾的以及不公平的方式,因此没有肯定不变的规则可用以表述它。社会公认的对舞弊的理解是:“有目的隐瞒真相,制造假相的不诚实行为。”现代汉语词典将舞弊定义为“用欺骗的方式作违法乱纪的事情。”2.1.2财务舞弊的概念2006年发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中对财务舞弊的定义为:“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Howard David等人在管理会计师发现与控制财务舞弊指南一书中,从审计人员和调查者的角度,将财务舞弊定义为:“财务舞弊常常涉及一人或若干人故意的、秘密的剥取他人有价值之物,从而使自己获利。财务舞弊包括五个必要因素:舞弊者的存在、舞弊者有意识的行为、他

34、人已经丧失有价值之物、舞弊行为发生时丧失有价值之物的他人并未察觉、舞弊者从该行为中获利。”3综上所述,财务舞弊是财务造假主体为获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采用欺骗手段故意谎报具有重要性质和实质性质财务事实的违法、违纪行为。2.1.3财务舞弊类型的界定1.从公司角度划分对某一公司来说,财务舞弊可根据舞弊者的不同层次分为非管理舞弊(Employee fraud)和管理舞弊(Management fraud)。非管理舞弊(也称员工舞弊),是指公司内部的雇员以欺骗性手段不正当地获取组织的钱财或其他财产的行为。这种舞弊一般使公司利益受到了损害,通常的做法是虚假单据、越权行为、欺骗以及违背员工行为守则等。管理舞

35、弊,则是指公司管理当局通过伪造各种资产负债、虚增或虚减成本、虚增或虚减利润、虚增或虚减存货等、通过公布带有误导性或严重歪曲的财务报告来欺骗投资者和债权人。2.从会计信息反映角度划分从会计信息反映的角度来看,财务舞弊则表现为财务报告舞弊和财务事项舞弊。财务报告舞弊,是指舞弊者利用财务报告,欺骗股东和债权人等利害相关人。如伪造凭证及记录,涂改凭证和报表;利用虚收虚付,搞乱账目;故意遗漏某种分录,任意调节成本或利润,隐匿收益或虚报费用等。舞弊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通常进行财务报告舞弊,希望能从舞弊中得到个人的好处,比如晋升。财务事项舞弊,通常是指舞弊者利用伪造或虚假的财务事项将公司的资产转变为个人所有或使

36、用。下级员工一般进行财务事项舞弊来进行贪污。从世界范围和舞弊的性质上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发生的财务舞弊主要是员工舞弊;而八十年代以后,财务舞弊案件大量增加且多属于管理舞弊类型,我国尤为如此。整个公司(多为上市公司)为了某种利益(增资扩股,摘掉“ST,PT的帽子),上下结合起来,通过伪造原始凭证等各种手段,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来欺骗广大投资者。对舞弊的公司而言,因其股东和管理者是财务舞弊的决策者和指挥者,也是财务舞弊的需求者,一般是主动的舞弊主体;另一类是会计从业人员,他们是财务舞弊的具体操作或实施者,也是财务舞弊的供给者,一般是被动的舞弊主体。本文将财务舞弊的供求双方界定在为同一利益主体(公

37、司)服务的范围内。2.2财务舞弊的特征2.2.1财务舞弊公司的特征1.公司背景的特征(1)中小公司是财务报表舞弊的高发群落。(2)都存在掩饰盈利下降和隐藏利润的财务报表舞弊行为。(3)非主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舞弊现象更加普遍。2.公司内部环境的特征对内部环境的研究表明:(1)大多数的财务舞弊行为都有高管人员参与。83%的财务报表舞弊牵涉到首席执行官(CEO)和首席财务官(CFO)。(2)审计委员会的实质效果并不明显。尽管发生财务报表舞弊的公司中75%设置了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中也没有内部董事,具备了形式上的独立性,但审计委员会年均集会次数仅为1.8次,只有44%的审计委员会一年集会2次或2次

38、以上。审计委员会成员中具有财务或会计背景的仅为35%,审计委员会发挥内部审计监督功能的仅为19%。(3)董事会的内部性较强且管理经验明显不足。发生财务舞弊行为的公司中,60%的董事会被内部董事所把持,近40%的董事会成员没有在其他公司董事会任职的经历,对高管人员的监管经验明显不足。(4)公司中高管人员之间的相互牵制作用不明显。董事会主席同时兼任CEO的占66%,公司创立者就是现任CEO或前任CEO的为45%。超过20%的公司中存在着不相容职务未有效分离,如同一人兼任CEO和CFO高管人员和董事之间存在亲属关系非常普遍,比例近40%。3公司的外部审计特征在舞弊发生之前最后一期财务报表的审计中,有

39、55%的舞弊公司被出具为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即使财务报表舞弊公司被发表了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也不是因为财务舞弊的缘故,而主要是因为持续经营问题、诉讼或其他不确定性(24%)。2.2.2财务舞弊行为的特征1涉及的舞弊金额巨大例如,琼民源、红光实业、东方电子所涉及的金额都非常大。银广夏公司的舞弊金额竟高达745亿元。2公司的高管人员直接参与舞弊例如,琼民源、红光实业、东方锅炉、大庆联谊等案件都涉及高层管理人员。康赛股份涉嫌舞弊的有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以及公司原监事等:东方电子原董事长兼总经理隋元柏、公司原常务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高峰、原财务总监方跃都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罪被烟台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原

40、财务负责人吴云霞、证券办主任孔鹏、证券事务代表许照刚等其他涉案人员也受到了有关司法部门的讯问。3注册会计师卷入舞弊案件超过50%的财务舞弊与注册会计师有关。注册会计师违规出具虚假或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无形中“帮助”了造假的公司。例如,浙江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与ST英特;天津五洲联合会计师事务所与中钨高新;深圳大华天诚会计师事务所与ST中华;湖南开元会计师事务所与通程控股。4舞弊持续的时间较长如郑百文在1996、1997、1998年连续三年财务报告虚假;银广夏在1998年至2001年连续四年虚构利润;中集公司则在1993年至1998年均未真实完整地披露公司短期投资和相应投资收益,时间长达6年之久。2

41、.3财务舞弊的主要途径2.3.1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舞弊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中对关联方及关联交易信息的不及时、不准确披露,对某些关联方和交易不做披露,如一些上市公司纷纷将关联交易非关联化,通过多重参股间接控制上市公司,使两者关系非关联化。这些缓披露、未披露的事实往往都是影响投资者决策的重大信息,公司通过这一方法达到了粉饰财务报表的目的。例如中科健在2001年上半年,销售给公司的第二大股东的销售额达9583万,占公司总销售额14.7%,而对这一事项,财务报表中并未充分披露,导致信息失真。2.3.2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的变更进行舞弊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有其特定的环境和动因:从会计准则规范角度看,企

42、业会计政策选择源于经济事项的不确定性与财务会计的硬性机制;从企业经营者来看,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是为了获得会计数据不同时间分布带来的各种可能的利益。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经济后果,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到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结果。无论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还是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给予了会计人员较多的选择空间。比如,经营者对于财务报告中存在的大量未来经济事项必须做出判断,诸如长期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残值以及坏账损失等;对于同一类经济业务,管理者必须在公认的会计方法中选择其中的一种处理方法。比如,折旧方法中的加速折旧法与直线法,发出存

43、货计价中的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与加权平均法等。2.3.3利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进行舞弊1998年6月,财政部第一次颁布关于债务重组的具体会计准则,一年之后,又颁布了非货币性交易的具体准则,对企业相关行为进行规范。在这两次的准则制定中,公允价值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运用,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当时生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等尚在建立健全阶段,公允价值很难体现出真正的公允,导致大量滥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现象出现。其中典型的做法是:借助关联交易,由非上市关联方以优质资产置换上市公司劣质资产;由非上市关联企业将盈利能力好的下属企业低价出售给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将闲置资产高价出售给非上市关联企业等。可以看

44、出重组经常是与关联方绑定在一起的,利用关联关系非关联化,进行暗箱操作。如宁波中百1999年的营业外收入占全部利润的60%,而营业外收入主要来自与第一大股东非货币性的资产交换收入。据统计,在1999年至2000年间,全国共发生了45家近60起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事件,涉及的金额达80亿元。为限制一些公司利用债务重组的和公允价值进行舞弊操作,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进行债务重组时,只能确认损失,不得确认收益;发生的重组收益只能确认资本公积的非利润,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也采用了相近的处理方法,只对收到补价的一方确认较少的收益。从执行会计制度后的企业行为来看,仍然有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与

45、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绑定的现象,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如果某一方通过非货币性交易以不良资产(如可收回性差的长期债权)换入实物资产,虽然以换出资产作为入账价值,但换入的优良资产给企业带来了可供出售或使用产生利润的空间,这无形中留给企业一个巨大的利润杠杆;二是如果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大大高于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尽管可以通过会计期末的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调整,但计提减值准备主观性太大,新的会计操纵也会因此滋生。2.4财务舞弊的手段2.4.1国外舞弊常用的手段国外舞弊常用的手段主要包括确认虚假收入和提前确认收入、高估资产、少计费用或延迟记录费用、将应列为费用的支出资本化等,以达到虚增利润粉饰公司盈利状况的目的

46、。为了提高公司业绩,舞弊公司采用的具体手段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具体手段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表 2.1 国外常用舞弊手段及比例运用手段运用手段的百分比不正当的确认收入50%确认虚假收入26%提前确认收入24%高估资产50%记录虚假的资产或未拥有的资产37%将应列为费用的支出资本化12%少列费用或负债6%挪用和贪污资产18%信息披露不当12%其他方法20%2.4.2国内舞弊常用的手段国内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基本上可分为三大类型:即不当的会计处理、虚构利润以及不实的信息披露。三大手段以第一种最为普遍,其涉及的公司占总违规公司的比例高达45%。分析发现,不当会计处理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增加收入

47、,二是为了减少费用,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利润。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的第二种类型是虚构利润。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目的在于粉饰公司的盈利状况,从具体的技术手段来看,少记费用或延迟记录费用是虚增利润的主要手段,其次是记录并不存在的收入,这种舞弊手段主要是对事实并不存在的经济活动进行捏造,虚构其业务收入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另一常用的手段是提前记录收入,提前确认尚未完全履行的收入。第三类财务舞弊手段是不实的信息披露。不实的信息披露一般是指重大事实披露不恰当,主要由于重大事实应披露而未披露和披露的重大事实与事实不相符二类构成。此舞弊手段存在比例相当之高,仅次于虚构利润如下表为国内一些上市公司舞弊手段及金额。 表2.2 国内常用舞弊手段及舞弊金额郑百文欺骗上市;虚增利润1995年虚增利润1624万元1996年1189万元1997年2796万1998年3450万元1995-1998麦科特虚构利润并转为公司实有资本,骗取上市资格虚增利润9074万港币并转为实有资本1997-1999银广夏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增利润1998年虚增利润1776元1999年虚增利润177782万元2000年虚增利润56704万元2001年虚增利润2557万元1998-2001东方电子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主营业务收入17.0499亿元1997-2001黎明股份虚构购销业务;伪造购销合同骗取上市资格虚增主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