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中国与欧盟经济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26993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中国与欧盟经济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毕业论文中国与欧盟经济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毕业论文中国与欧盟经济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毕业论文中国与欧盟经济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毕业论文中国与欧盟经济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中国与欧盟经济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中国与欧盟经济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学号: *大学*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中国与欧盟经济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学院(系): 专业年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合作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中国与欧盟经济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国际贸易已成为带动各国经济增长的构成要素,一个国家能否在国际市场上谋得毛衣利益的重要指标为贸易条件。欧盟和中国在经贸关系上维系着快速、平稳发展的态势,是世界上强劲的经济力量,双方都表示会聚焦于中欧战略伙伴关系的维系。近年来,中国传统比较优势并没有彻底改变,但是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与资本存量的增加,高技能劳动逐渐在中欧贸易中脱颖而出,这对于中欧贸易条

2、件的完备起到了促进作用。进入2008年以后,中欧经贸关系发生了新的转变。特别是大规模爆发的金融危机导致世界先进经济体倾向于衰退或者是已经陷入衰退。消费持续低迷,世界市场骤然萎缩,中欧经贸格局也将重新“洗牌”。本文将中国-欧盟贸易条件选为研究对象,基于我国欧盟商品贸易的发展现状,深层次探讨我国入世以来,中国对日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与变动状况。并探索出完备贸易条件的举措方法。在金融危机环境下,美国印发了购买国货的条款,日本目前的贸易前景不明朗,经济再度陷入衰退,推动中欧贸易的稳定健康发展,对于我国整体的外经贸事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我国与欧盟贸易条件变化进行研究,确定中国在主要市场上的贸易条

3、件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为下一步对外贸易战略与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笔者认为具有一定的紧急性和现实意义。关键词:中欧贸易;贸易条件;实证分析Abstractwith the further advanc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 trade has become the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elements, a country can be important indicator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for sweater benefit as the terms of

4、 trade.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Chinese maintained the fast, steady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is the worlds strong economic strength, both sides said they would focus on China EU strategic partnership relationship. In recent years, the traditional comparative advantag

5、e China has not changed, but increase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echnology level and the capital stock, high skill labor gradually in the China EU trade in the talent showing itself, to promoting role for EU China trade conditions of the complete play. After entering 2008, took a new turn of Chin

6、a EU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Especially the large-scale outbreak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led to the tendency of world advanced economies in recession or already in recession. Consumer spending continued to slump, the world market suddenly shrink, China EU economic and trade pattern will be re

7、- shuffle.In this paper, the China - EU trade conditions chos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China EU trade in goods based on deep discussion on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change the status of Chinas trade with Japan conditions. Measure methods and exp

8、lore the complete terms of trade. In the financial crisis environment, the United States issued a buy American clause, the current trade prospects in Japan is not clear, the economy into recession again, to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 EU trad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9、 development of Chinas overall foreign trade business. Studied on the change of China and EU trade conditions, determine the existence of the Chinese in the primary market trading conditions, can provide b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and adjustment of the next step of foreign trade strategy and policy,

10、the author thinks that are urgent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Keywords: China EU trade; terms of trade; empirical analysis一、导言(一)研究背景近年来中国- 欧盟双边经济贸易关系发展迅速,双边经济贸易对中国和欧盟的对外经济而言都十分重要。2014年1-9月份 ,欧盟从我国进口4658亿欧元比从美国多进口 32亿欧元,我国升级为欧盟第一进口来源地,取代了美国的霸主地位。随着中国中国-欧盟经济贸易关系的迅速发展,学术界也将对中欧经贸关系进行了重点关注。目前学术界主要将中欧经贸关系

11、的研究视角集中在了中欧贸易摩擦问题、欧元的启动与流通对中国贸易以及欧盟扩张对中国的影响等方面, 将研究重点放在了热点问题上,没有深入的研究中国与欧盟经济贸易条件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贸易条件是国际贸易学的一个基础问题, 对于贸易利益在贸易双方之间的分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所以本文以贸易条件为切入点来研究中国- 欧盟的贸易问题。文章第一部分从介绍贸易条件的定义出发, 运用 UN COMTRADE 数据库中细分到 3 位数的双边商品贸易数据1, 分别计算出中国与欧盟 5 个主要成员国 (英法德意荷) 的贸易条件, 然后通过加权来表示中国- 欧盟贸易条件。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实证分析, 建立多元回归模型

12、来分析其变动原因。第三部分总结全文。(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借钱前人的研究成果,一方面运用国际贸易理论,从贸易条件为出发点对我国和欧盟的经济贸易关系进行了论述,为研究中国一欧盟双边贸易问题开辟了新的路径;另一方面从中国一欧盟经济贸易的角度对中国贸易条件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填充我国目前在贸易条件研究领域具体市场对象缺位的空白,为贸易条件恶化的研究提供实践基础;而且对中国-欧盟双边经济贸易条件变化趋势的研究有利于中国对外贸易的深层次分析,还能为制定科学的对外贸易战略和政策提供依据。从理论意义来讲,以中国一欧盟双边经济贸易条件为研究对象,可以通过对中国一欧盟这两个重要经济体贸易条件的实证研究,可以为

13、中欧贸易条件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提供典型的实证证据。从现实意义上来讲,通过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在中国一欧盟经济贸易条件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有利于更加深层次的了解双边经济贸易格局,为中国如何调整对外贸易尤其是对欧贸易的相关政策和战略提供依据。(三)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1.国外研究现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迅猛发展,近年来我国贸易条件的变化成为国内学术界关注的对象,与之相关的文献也越来越多。其主要集中于涉及到对中国贸易条件变化原因的探析以及对其趋势的判断。对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的判断2005一2013年商务部国际市场研究室接受联合国的研究课题而发表的中国贸易条件研究认为:200

14、5一2013,以2013年为基期的中国整体贸易条件指数下降了13%。之后学术界也研究过中国综合的贸易条件变化的情况,如李诚邦与崔津渡(2006)的分析表明2003-2013十年间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下降了26个百分点,如张素芳与林丽(2013)的研究表明从2003年到2013年间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下调了37个百分点。但是也有学者提及我国贸易条件衰退的观点不是十分准确,尽管价格贸易条件指数下降,但是收入贸易条件却在不断上升。如陈飞翔等(2013)通过计算我国2003-2013年间的收入贸易条件指数表明我国收入贸易条件指数表现出不断增涨的态势,并结合对现实的观察给予支持。同时,也有学者关注其他经济指

15、标对于贸易条件的影响。有学者认为一国的经济增长对该国的贸易条件有负面作用。根据 DaronAcemoglu和JaumeVentura(2012)的估计并通过实证分析证明,经济增长每增加一个百分比,会使得该国的贸易条件下降0.7个百分比。GianearloCorsetti等(2014)认为,除了贸易条件,消费者对产品多样化的偏好也直接影响各国的福利分配。也有学者关注中国的经济发展,国外有学者 (RaphaelKaplinsky.2013)认为,中国经济近年来高速发展,它作为很多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国和初级产品的进口国,会使工业制成品的价格降低2。2.国内研究现状(1)对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的判断中国

16、是个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高速发展,近年来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关注,相关的文献也较多。其主要集中在关于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的判断以及对其原因的分析。对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的判断2005一2013年商务部国际市场研究室接受联合国的研究课题而发表的中国贸易条件研究认为:2005一2013,以2013年为基期的中国整体贸易条件指数下降了13%。之后一些学者也研究过中国整体的贸易条件变化情况,如林丽和张素芳(2013)的研究表明2003-2013年间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下降了37%,崔津渡和李诚邦(2006)的分析表明2003-2013十年间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下降了26%。但是也

17、有学者认为我国贸易条件恶化论的观点有待商榷,虽然价格贸易条件指数下降,但是收入贸易条件却在持续上升。如陈飞翔等(2013)通过计算我国2003年到2013年的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得出我国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并通过对现实的观察予以支持。(2)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赵玉敏等(2012)从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加工贸易、价格变动、国际市场情况以及外贸与外汇体制改革、外商直接投资等几方面对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徐建斌和尹翔硕(2012)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模型的基础上,对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展开了均衡分析,对自由贸易条件下造成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有

18、三个因素对贸易条件造成影响。分别是有着不一样的技术比较优势、偏好专业产品的两国居民的相对人口以及专业化生产者的相对劳动生产率3。此外,国内学者也从不同角度研究了贸易条件。如尹翔硕和徐建斌(2013)通过对两国模型的一般均衡分析,指出只有推动技术进步才能获得持久的贸易利益,因此中国不能过分利用现有的比较优势来推动经济发展。赵顺龙和赖寒(2014)从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认为传统的贸易条件理论假定没有考虑生产要素的流动,有必要在贸易投资一体化的框架下对贸易条件理论进行新的讨论。并认为贸易条件单纯的恶化与改善并不能解释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得失,而应该考虑贸易条件波动性这一指标。3.评述针对目前国内研

19、究的上述两点不足,即对中国贸易条件的研究缺乏有针对性的市场和对中国一欧盟贸易的研究还没有从贸易条件角度开展,本文拟从中国一欧盟的贸易条件去实证贸易条件理论,为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论提供实证依据;同时从贸易条件角度研究中国和欧盟经贸关系,并试图为中国的贸易战略提供有依据的建议。二、中国与欧盟经济贸易条件变化趋势(一)中国- 欧盟贸易条件趋势分析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 在双边贸易中尤其重要。常用的贸易条件有 3 种不同的形式: 价格贸易条件 (Net Barter Terms of Trade,NBTT)、收入贸易条件 (Income T

20、erms of Trade,ITT)和要素贸易条件(Factor Terms of Trade,FTT),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衡量一国的贸易所得。价格贸易条件又称为净实物贸易条件, 为一国出口与进口的交换比价, 其计算公式为:NBTT=PxPm100其中 Px和 Pm分别表示出口和进口价格指数。NBTT 值增大表示一国贸易条件改善, 意味着一国出口价格的上升快于进口价格的上升 (或出口价格的下降低于进口价格的下降) , 表示该国在贸易中获益增多4; 反之, NBTT 值减小则表示一国贸易条件的恶化, 该国在贸易中获益减少。收入贸易条件试图将一国以出口为基础的进口商品的能力数量化, 而不仅仅体现出口

21、与进口之间的价格关系。其值为价格贸易条件与出口量指数的乘积, 即:ITT=NBTTQX其中 QX为出口量指数要素贸易条件分为单要素贸易条件 ( SingleFactoral Terms of Trade, SFTT) 和双要素贸易条件 (Double Factoral Terms of Trade, DFTT) 。单要素贸易条件把进口价格的变化与生产要素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联系起来。SFTT 是用商品价格贸易条件乘以出口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指数而得, 即:SFTT=NBTTOX其中 OX是生产率指数。双要素贸易条件则把一国的贸易伙伴国的劳动生产率的走势也纳入单要素贸易条件中。因此, 双要素贸易条件是

22、用单要素贸易条件除以贸易伙伴国出口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指数而得, 即DFTT= (PX/PY)(OX/XM)其中 OM指外国生产本国进口品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指数。本文将采用收入贸易条件即 ITT 来代表中国在中国- 欧盟双边贸易中的获益情况。价格贸易条件 NBTT 仅考虑进出口商品的价格情况, 不能较好地反映一国在国贸中的获益情况5。收入贸易条件则代表了一国以出口为基础的进口能力, 能较好地看出一国从双边国际贸易中的得益。虽然要素贸易的含义更有意义, 代表在出口品的生产中, 每一既定单位的劳动头如所能获得的进口的数量 ( SFTT 情形) 或贸易伙伴国的要素投入(DFTT 情形) 。但是一般认为,

23、生产率指数很难计算, 所以要素贸易条件这个经济指标也很难运用到实证分析中。因为中国-欧盟双边贸易数据严重缺乏,而且欧盟成员国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更好的探讨中国- 欧盟贸易条件的变化, 本文将选取德国、英国、法国、荷兰和意大利这5个主要国家的贸易条件作为研究对象。这五个国家和中国的国际贸易额所占比重最大,是欧盟核心成员国, 如2013年,中国与这5个国家的贸易总额占到中国-欧盟双边贸易总额的96%。为了更加直观的研究,以中德贸易为对象对计算价格贸易条件的方法以及数据来源进行了说明。在联合国商品贸易(COMTRADE) 数据库中选取了中国和德国2002年到 2013 年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三

24、次修订本 ( SITC REV3) 细分到 3 位数( 即 AG3) 的数据。其中包含大部分产品的贸易数量和价值额数据6。由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及为了保持数据的可比性, 我们从中剔除了贸易数量不可得的产品 (没有贸易数量, 仅有贸易额, 无法计算商品价格) 、贸易数量不一致的产品 ( 如同一类产品的进口和出口的数量不一致, 得出的进出口价格没有可比性) 和单边贸易的产品 (如中国仅从德国进口或出口的产品)。经过处理之后,得到一百多个产品组, 其 1992 年贸易份额占贸易总额的 71%, 2003 年贸易份额为中德贸易总额的 85%, 可以代表中德贸易的总体情况。根据产品 i 的进出口贸易额和贸易

25、数量, 可以算出产品 i 的出口价格 Px=Xi/Qx 和进口价格Pm=Mi/Qm, 从而得到 i 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NBTTi= (Px/Pm) *100。再根据产品 i 在总贸易额 (这里指所取产品的总贸易额) 的份额进行加权, 即可得到一个总体的贸易条件指数。同理, 可以计算出中国与其他欧盟主要四个国家的贸易条件变化情况。(二)中国对欧盟贸易条件变化2007年之后,发展对外贸易就成为对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我国根据本国国情,初始阶段以出口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2011年 11 月入世以后,中欧外贸发展迅速,贸易顺差持续大幅上升。我国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正在

26、从出口导向型制造业向高附加值服务业进行贸易结构调整。而 08 年受金融危机冲击出现回落。按照贸易条件的定义,我们可以认为中欧两大经济体的贸易条件互为倒数。据此表我们可以认为 2000 年以后我国在同欧盟的经贸往来中整体贸易条件有所改善。图1中国同欧盟的整体贸易条件指数资料来源: 黄满盈,中国同欧盟贸易条件变化和波动情况的经验分析,财经科学,2014(1)我国对欧盟经济贸易条件变化特征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我国同欧盟主要的经济贸易合作方式就是加工贸易。加工贸易的特点是投资少、见效快,这点和我国的国情比较贴切,可以使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能够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出口,从而使外汇收入提高

27、,促使收入贸易条件向好的方向发展7。然而,由于加工贸易的迅速增长,但是,大量的加工贸易涌现是我国对欧盟出口贸易出现低效率的主要原因。加工贸易通常具有低效率,低增长,难以控制定价的特点同样不能忽视,从长远来讲,这不利于我国贸易条件的发展。中国正在努力调整出口结构从而从长远角度改善贸易条件。以 2008 年我国对欧盟四国(德国、英国、瑞士、西班牙)出口保健品类商品为例,就目前来讲,仍旧以原料药、一次性医用耗材等低端、附加值低的产品为主,且缺乏自主品牌,制剂产品对欧出口几乎都是转口贸易,而我国从欧盟 4 国进口的医保类产品多为药品、高端医疗设备等高附加值的产品。应当看到,已经有很多国内制药企业致力于

28、将制剂等高附加值产品打入欧盟国家高端市场,四五十家企业在做欧盟的认证工作,致力于将中国制剂推向全球主流市场。所以,在同欧盟贸易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正努力朝着健康且合理的模式发展。图2 按贸易方式我国的出口情况 2007 2009 2011 2012 2013另外,中国已经连续 12 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其中对我国发起贸救济措施调查最多的国家或地区就是欧盟和美国,致使我国每年约有 400亿500 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影响。当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时候,中欧之间的反倾销战呈现出越演越烈的态势。2008年12月,欧盟决定对中国出口的紧固件征收77到85个百分点的反倾销税8,达五年时间,以至于

29、中国粗略计算估计将失去2.75亿欧元的收入。经欧盟委员会调查研究表明,2009年上半年欧盟仅发起了两项全部针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调查。反倾销已成为欧盟对我国采取的最为主要的贸易救济举措。摩擦领域不仅仅包括传统的化工原料、钢铁以及纺织品等传统领域,随着我国出口结构的转型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资本性密集商品与技术性密集商品已逐渐成为容易发生摩擦的新领域。大量的价格限制与反倾销税使得我国的出口企业变着方法的抬升了价格,直接损失与生产成本大幅提升。是我国收入贸易条件受到的最为直观的影响。中欧的贸易摩擦正由战略性贸易摩擦逐渐替代了一般性的贸易摩擦。但是需要留意的是欧盟内部依然会产生不同的意见。已成为欧盟正式机

30、构的欧元集团主席、卢森堡堡首相容克公开表示他非常痛恨贸易保护主义,“因为一个国家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一定会引起另外的国家也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并呼吁其他欧盟国家反对易保护主义。2009 年 10 月,中国自加入 WTO,出口企业第一次赢得了欧盟反倾销官司。应该说,这是我国在欧盟贸易中争取公平席位的良好预示。表1 2007-2014年1-9月中国进出口情况统计2007-2014年 1-9 月中国出口分国别(地区) 金额单位:亿美元年份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1-9总值3246.84352.65968.77856.39678.213284.215372.49

31、872.6欧盟490.6738.41264.31587.41956.32643.71456.22456.7美国702.3937.51250.61630.22043.52568.9823.61869.2日本495.7602.3843.5956.8987.41349.71873.5782.3表2 2007-2014年1-9月中国进口分国别 2007-2014年1-9月中国进口分国别(地区) 金额单位:亿美元年份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1-9总值2846.84256.65732.76745.37856.29632.211230.47245.6欧盟392.65

32、38.4723.3746.4928.31104.71237.2936.7美国702.3937.51250.61630.22043.52568.9823.61869.2日本524.7731.3968.51023.81148.41420.71503.5942.3资料来源:据商务部 综合司数据得出三、中国- 欧盟贸易条件影响因素分析(一)影响因素选取和数据来源一国经济的增长直接关系到该国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和出口商品的供给,从而通过影响进出口价格水平来引起贸易条件的变动, 同时, 经济的增长还往往会促进一国出口数量的增加从而对贸易条件也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出口商品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 (通常为一年

33、) 内,各种类别的出口商品占整个出口贸易额的份额。一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对该国的收入贸易条件产生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 一国出口商品结构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贸易条件趋于改善, 而一国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 则贸易条件趋向恶化9。由上, 贸易双方的经济增长和出口商品结构都是双边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另外, 庄苪(2005) 提出发展中国家 FDI 也会影响其贸易条件。根据上述分析, 忽略其他的一些次要因素,中国- 欧盟双边收入贸易条件可能受 5 个因素的影响: 中国的经济增长、欧盟的经济增长、中国表3 实证分析部分中的变量表4 各变量值ITTGDPcn(亿元)CDPcu(百万美元)RMPRMPcuFDI

34、(万美元)2002102.21263586086423.52416.487256232003135.86356485562356.02834.652256892004159.63482655964786.83922.693684532005193.56605876785467.16215.278678522006156.23712566895428.42528.625164232007235.677985664587310.23423.486218742008298.768456367542110.32820.238286972009301.228957467854910.23416.3284

35、15622010398.569865361425312.65712.926405682011360.541052761548713.78221.382456282012487.561235866598216.42934.658425682013562.311362580431219.65434.29648469数据来源: 见表4。对欧盟的出口商品结构、欧盟对中国的商品结构和在华的外商直接投资。其中经济增长选用 GDP 作为指标, 其中考虑到中国- 欧盟收入贸易条件指数由欧盟5国加权而成, 所以欧盟经济增长选用欧盟 5 国 GDP的总和作为指标。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商品结构用中国对欧盟 5 国出口的

36、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比重表示, 而欧盟对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用欧盟 5 国对华出口的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比重表示。实证分析部分用到的 6 个变量的定义和具体数据来源见表4, 用来进行实证分析的各变量样本值见表4。(二)模型建立在建立模型的时候, 根据分析的步骤和做法把模型的建立分为 4 步: 先通过相关分析剔除与中国- 欧盟收入贸易条件指数相关系数小的变量, 接着通过主成分分析消除进入模型的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 然后用主成份对中国- 欧盟收入条件指数进行回归, 最后还原解释变量, 得出各原始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具体做法如下:(1) 相关分析。模型中共有 6 个变量, 其中有 1

37、 个被解释变量: 中国- 欧盟收入贸易条件ITT 和 6 个 解 释 变 量 : 中 国 国 内 生 产 总 值GDPcn、欧盟国内生产总值 GDPeu、中国对欧盟出口商品结构 RMPcn、欧盟对华出口商品结构RMPeu 和外商对华投资 FDI。由于被解释变量数量过多, 容易引起多重共线性从而不利于进行回归分析, 所以先通过 SPSS 软件的 Pearson 分析得出个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 并由此提取出显著相关的影响因素, 剔除不相关的因素。由表 3- 4 可以看出, ITT 与 GDPcn、RMPcn和 FDI 有高度显著性相关关系, 与 GDPeu 有显著性相关关系, 但与 R

38、MPeu 无显著相关。所以,在 下 面 的 分 析 中 , 我 们 剔 除 RMPeu, 仅 将GDPcn、RMPcn、GDPeu和FDI纳入回归分析模型。(2) 主成份分析。由表 7 中同时也可以看出GDPcn、RMPcn、GDPeu 和 FDI 之间两两的相关关系也比较显著, 说明存在多重共线性, 不可以直接进行回归分析, 在此, 我们采用主成份分析来消除多重共线性。SPSS软件通过 KMO & Bartletts Test 来检验主成份分析的适宜性。KMO 值的变化范围从0 到 1。如果 KMO 值较小, 表明观测变量不适合做因子分析; 反之, 如果 KMO 值较大, 表明观 测 变 量

39、 适 合 做 因 子 分 析 。 根 据 专 家Kaiser (1974) 观点, 如果 KMO 的值小于0.5 时, 较不宜进行因素分析。在表 8 中可以看出 KMO 值为 0.730, 说明所选取的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此外, Bartletts球形检验的值为 51.737, 自由度为 6, 达到显著, 代表母群体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素存在, 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利 用 SPSS13.0 的 factor 过 程 对 数 据( SPSS 自动进行标准化处理) 进行主成分分析,对主成分法提取的初等因子载荷矩阵见表 11,主成分贡献率见表 9。从表 10 中可以看出, 我们选取了前 3 个主成

40、分, 它们的方差累积贡献率为 99.707%, 比较充分地解释并提供原始数据所表达的信息。此外, 各观测变量的共同度均在0.99 以上, 说明它们均能被这 3 个主成分所解释, 所以选择这 3 个主成分的信息能够充分代表和反映中国- 欧盟贸易条件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利用 SPSS10.0 的 factor 过程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 软件自动实现原始数据标准化) , 对主成分法提取的初等因子载荷矩阵进行 varimax(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 旋转后的主成分方差贡献率见表5, 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 见表6) ,据此可得到各个公共因子和综合因子的得分函数及其得分, 用于后续分析:F1=0.85

41、4GDPcn+0.306GDPeu+ 0.563FDI (1)F2=0.322GDPcn+0.921GDPeu+ 0.318RMPcn+0.358FDI (2)F3=0.401GDPcn+0.243GDPeu+ 0.321RMPcn+0.745FDI (3)表5 ITT 与潜在影响因素的相关系数矩阵Extraction Metho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表6 主成分得分Extraction Method: Principal C omponentAnalysis.Rotation Method:VarimaxWith Kaiser Normalisati

42、ona. Rotation converged in 4 iterations(3) 回归分析。运用 SPSS 软件中的逐步回归法, 建立 F1、F2 和 F3 为解释变量, ITT 为被解释变量的多元回归模型。由表 12 可以看出,F1 和 F1 的 t 值均显著大于 2, 是被解释变量的合理解释变量, 且得到 F1、F2 和 F3 对 ITT 的回归方程:ITT=287.738+122.140F1+43.054F2+34.422F3(4) 变量还原。此时将式 (1)、 (2)、 (3)代入上式, 得到回归方程:ITT=287.738+131.9742GDPcn+85.39212GDPeu+

43、133.3231RMPcn+109.8225FDI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中国- 欧盟收入贸易条件潜在的 5 个影响因素中, 由实证分析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影响因素有 4 个, 它们分别是: 中国的经济增长、欧盟经济增长、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商品结构和在华的外商投资。四、结论与对策建议(一)结论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中国- 欧盟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 基本结论概括如下:1. 2007年到 2014年间, 中国- 欧盟的价格贸易条件显著恶化。中国- 欧盟的价格贸易条件指数从 1993 年的 105 下降到 2013年的 63, 降幅约为 40%。同一期间, 中国- 欧盟收入贸易条件却得到明显改善, 由

44、 2007年的 102 增长到 2013年的 541。2.中国经济增长、欧盟经济增长、中国对欧盟出口商品结构和在华的外商投资等四大因素,对中国- 欧盟贸易条件的变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 这四个因素对中国-欧盟收入贸易条件的影响都是正向的。3.代表中国经济增长和中国对欧盟商品结构的中国经济改革因素虽然引起中国对欧盟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 但是由于大大促进了中国对欧盟的出口数量, 所以总体上对于中国- 欧盟收入贸易条件的改善产生积极影响。4.在中国- 欧盟现有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下,欧盟的经济增长对中国- 欧盟价格贸易条件存在消极影响, 但是却通过拉动从中国的进口商品数量, 从而促进中

45、国对欧盟收入贸易条件的改善;5.在华的外商投资对中国- 欧盟价格贸易条件没有产生直接的影响, 但是也通过推动中国出口数量的增长对中国- 欧盟收入贸易条件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二)对策建议目前我国对欧盟贸易数量上的增长是建立在忽略质量的前提下的。从上文中可得知,尽管中国一欧盟经济贸易条件有所好转,但是它是基于出口数量迅速增加的前提下的,然而中国一欧盟间的价格贸易条件却在往恶化的方向发展。这和中国一欧盟贸易模式有着很大的关系。目前中国和欧盟的双边经济贸易模式主要是制成品,这种模式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贸易模式。欧盟将先进技术以及资本密集型产品向中国出口,而中国则像欧盟出口大量的劳动

46、密集型产品。基于这种贸易模式,我国虽然向欧盟出口了越来越多的商品,但是却对欧盟的价格贸易条件趋向恶化。对此,笔者提出这几点建议:1.我国要完善对欧盟国家进口的贸易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的增长远远大于进口,贸易顺差不断扩大。我国政府为了促进出口专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战略和政策,但是进口战略却要滞后得多。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技术来源地,我们应该制定专门的对欧进口战略和计划。一方面进口更多的产品来减少中国一欧盟贸易的失衡现象,另一方面通过引进欧盟的先进技术等来促进我国产业的不断优化。2.我国应该转变出口方向,由出口粗放型向出口集约性转变。长期以来,我国采取的都是粗放增长式的出口方式,

47、造成我国经济严重失衡。比如内部比重太大,从而无法满足消费需求;外部的双顺差造成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使人民币升值遭遇困难。所以,转变出口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产业升级尤为重要,应该从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到出口高新技术产品,以此来争取更大的利益。3.应适当调整外资战略。改革开放后,我国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不足的问题,推出了很多的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尽管大量引入外资的能够一定程度的刺激经济增长,特别是使我国出口量增长迅速,但同时也引发了各种问题,比如内企和外企的不公平竞争、为引进外资而降低环保标准等。现在我国经济建设缺少资金的瓶颈已经解决,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等新的问题,所以有必要调整外资战略,实现在更高层次上的引进外资。而我国政府已经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如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