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价值与》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83916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3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价值与》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国际价值与》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国际价值与》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国际价值与》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国际价值与》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价值与》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价值与》PPT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国际价值的定义、国际价值的形成、国际价格,及影响国际价值的各种因素,为合理确定出口商品的价格奠定理论基础。同时还应掌握价值规律的作用、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交换及贸易条件的确定。基本知识点:影响国际价值的各种因素、国际贸易条件的确定难点与重点:国际生产价格和贸易条件的确定课 时 数:2学时,第一节 国际价值的形成,一、国别价值及其判断除完全依靠国际市场供给外,每个国家在社会发展的一定时期总是要把社会总劳动配置到社会各个不同部门。在各个生产部门内部也有许多生产效率不同的厂商,它们各自拥有一定的生产要素,分工生产某种商品、某几种商品

2、或某一商品的某个零部件。这些分工生产的多种多样的商品,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才能将各厂商的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个别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市场竞争充分体现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并以市场实现来衡量各个私人劳动的量。,二、国际价值的含义,国际价值(International Value)是世界市场范围内的商品市场价值,它是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即在世界经济现有条件下,在各国劳动者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世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三、商品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一)商品国别价值形成的基础(二)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质的同一性和量的差别性(三)影响国别价值量的主要因素(四)国际价值计

3、算方法 国际贸易参与交换商品国民价值的加权平均数。问题:落后国家有无资格参与国际交换?,一个例子:,某国出口甲商品进口乙商品。甲商品国别价值为10劳动,其国际价值为6劳动;乙商品国际价值为6劳动,国内价值15劳动。该国出口甲进口乙,贸易利益如何?,四、影响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各种因素,(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联系的广度与深度(二)国际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三)国际价值量与劳动强度(四)国际价值量与贸易参加国的贸易量,第二节 国际市场价格,国际价格形成和变动的基本规律 商品的国际价格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世界市场上形成的市场价格,它是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即以货币表现的国际价值。国际价格的形成是以世界货币的

4、形成为前提的,没有世界货币的存在,各国的国内价格就不可能均衡为国际价格。国际价格变动的基础是国际价值而不是国际生产价格。,二、影响国际市场价格的因素,1、国际供求关系2、世界市场的竞争3、世界市场的垄断4、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5、世界货币币值的变动6、商品的质量、包装及销售中的有关因素7、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的政策措施8、非经济因素,三、国际市场价格的种类,(一)调拨价格与垄断价格(二)国家垄断价格或管理价格(三)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价格(四)国际“自由市场”价格,第三节 不平等交换与贸易条件,二战后,随着经济生活的日益国际化,国际贸易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

5、地位不断提高,南北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南北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双方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却越拉越大,这引起了人们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的不平等交换问题的日益关注。由于统计资料的困难,在研究不平等交换时,一般把贸易条件变动作为衡量不平等交换的重要指标。,一、贸易条件,(一)贸易条件的概念:指一个国家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即两国进行贸易时的交换比例。它有两种表示法:物物表示:当一定数量的出口产品能交换到更多的进口产品时,贸易条件改善;反之,贸易条件恶化。价格表示:一国所有出口商品价格与所有的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问题:,第二种表示法比第一种的优越性?价格表示法的缺陷?,

6、(二)贸易条件指数的种类,1、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定义: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又称为净贸易条件,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它表示一国每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获得的进口商品的数量变化。公式及其含义:Tg=(Px/Pm)100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局限:它的有效性只局限于不发生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动的一定时期之内,它是用来表示在过去一段时期内单位商品的贸易利益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即表示贸易利益的变动,并不能表示一国获得的贸易利益总量,1995-2001年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1980=100),年份 Tg 年份 Tg1995 93.1 1999 95.51996 96.3 2000 90.9

7、1997 98.9 2001 92.31998 96.9,2、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定义:把商品贸易条件与要素生产率结合考察的贸易条件。种类:单要素贸易条件和双要素贸易条件,(1)单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定义: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同期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乘积。公式:S=(Px/Pm)Zx Px与Zx的乘积表示出口部门单位要素的出口额指数,再除以进口价格指数,其经济意义就一目了然,即单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测度该国出口商品中的每单位国内生产要素所得到的进口商品的数量。政策含义:商品贸易条件下降不一定导致一国贸易利益的减少。在劳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一国主动地降低商品贸易条件,还

8、可扩大市场占有率,反而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当然,如果一国商品贸易条件下降的幅度超过了劳动生产率上升的幅度,该国的贸易利益就会减少,随着贸易量的扩大,实际收入水平会下降,出现所谓的“贫困化增长“。,(2)双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定义:不仅考虑出口部门的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而且考虑进口部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公式:D=(Px/Pm)(Zx/Zm)100政策含义:如果一国出口商品要素生产率指数提高的幅度大于进口商品要素生产率指数提高的幅度,就可能抵消商品贸易条件恶化而获得双要素贸易条件的改善。这反映了进出口国的贸易竞争,实质是劳动生产率的竞争这一事实。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高低,是影响一国分享贸易利益多少的主

9、要因素。实际上当生产某种商品的世界平均劳动时间不变时,一国的劳动生产率相对它国提高更快,就意味着该国贸易条件的改善。,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以美国=100),年份 韩国 日本 中国 美国1986 25.4 79.7 6.0 1001987 26.4 81.8 5.7 100 1988 26.7 83.1 5.8 1001989 28.1 87.1 5.5 100 1990 28.9 89.4 5.3 1001991-5.5 1001992-6.2 100 资料来源:任若恩:关于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研究,经济研究1998、2,3、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定义:一定时期内出口量指数与商品贸易条

10、件指数的乘积,它表示一国用出口支付进口的能力。公式:I=(Px/Pm)Qx政策含义:如果贸易条件恶化,但如果出口量增加,那么该国也能维持较高的进口水平,或改善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我国的收入贸易条件的变动(1988-2001,1980=100),年份 价格贸易条件指数 出口量指数 收入贸易条件指数 1995 93.1 821.1 764.4 1996 96.3 833.6 802.8 1997 98.9 1008.8 997.7 1998 96.9 1013.9 982.5 1999 95.5 1075.8 1027.4 2000 90.9 1375.4 1250.2 2001 92.3 14

11、68.5 1355.4 资料来源: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2002整理计算,(三)影响贸易条件的因素,1、经济增长:生产要素的不平衡增长2、技术进步3、商品结构4、贸易政策,二、西方经济学家的不平等交换理论,1、以普雷维什为代表的中心外围论;2、伊曼纽尔的不平等工资理论;3、芬德利的不平等交换与发展理论;4、克鲁格曼的递增规模经济与南北不平衡发展理论,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论,1、世界存在中心外围格局,中心国经济能独立自主发展,外围依赖中心而发展。传导机制是发展中国家出口初级品,发达国家出口制成品2、依附格局造成不平等交换。原因:技术进步利益不平等分享制成品与初级产品的市场结构特征不一样发达国家与发

12、展中国家工会力量不一样制成品与初级产品需求弹性不一样3、途径:发展中国家进口替代,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与不平等交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初始分工中,因为资金、技术的不同,发达国家多生产制成品,发展中国家多生产初级产品如农产品,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最终形成三种格局:1、发展国仅生产与出口农产品,发达国仅生产与出口制成品 2、发展国仅生产与出口农产品 发达国生产制成品与部分农产品,出口制成品 3、发展国生产农产品与部分制成品 发达国生产与出口制成品 发达国因规模经济良性循环,发展国低水平重复,20世纪80年代以来辛格对南北不平等交换的新解释,南方与北方之间外贸商品比价的全面恶化:南方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恶化比率高于北方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恶化比率;南方制成品出口价格比北方制成品的出口价格下降更快;初级产品占南方出口产品的较高比重意味着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恶化对南方的影响更甚于北方。原因:发展中国家的外债负担引起的出口增加与贸易条件恶化的恶性循环,知识经济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外围国家工业制成品与中心国家知识产品之间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外围国家的初级产品与中心国家的知识产品之间的贸易条件长期恶化。外围国家的知识产品与中心国家的知识产品之间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因此,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将难免长期恶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