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新盛稀土实业有限公司综合利用2100吨钕铁硼废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62949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赣州新盛稀土实业有限公司综合利用2100吨钕铁硼废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赣州新盛稀土实业有限公司综合利用2100吨钕铁硼废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赣州新盛稀土实业有限公司综合利用2100吨钕铁硼废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赣州新盛稀土实业有限公司综合利用2100吨钕铁硼废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赣州新盛稀土实业有限公司综合利用2100吨钕铁硼废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赣州新盛稀土实业有限公司综合利用2100吨钕铁硼废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赣州新盛稀土实业有限公司综合利用2100吨钕铁硼废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赣州新盛稀土实业有限公司年综合利用2100吨钕铁硼废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实验测试中心2013年4月目 录(一)建设项目概况- 1 -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1 -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 1 -3.建设项目与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划的相符性- 3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4 -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4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4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防治措施与效果- 6 -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及防治措施- 6 -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8 -3.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

2、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 9 -4.环境风险分析- 11 -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 12 -6.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13 -7.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14 -(四)公众参与- 16 -1.调查方式与内容- 16 -2.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方式- 16 -3.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次数、形式- 20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3 -(六)联系方式- 23 -(一)建设项目概况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项目选址位于江西赣县工业园南区兴园大道,在赣州新盛稀土实业有限公司现有厂区内进行新建,不需新征土地,地理座标为东径1150

3、129,北纬255246。项目厂址西南面距赣县县城约2km,距赣州市区约12km,距京九铁路赣州东站约4km。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赣江上游章贡两江汇合处。赣州市北距南昌市429km,南距广州市465km,东距厦门市582km,西距韶关市240km,105、205、319、323四条国道、赣粤高速公路、昆夏高速公路、京九铁路、韶赣龙铁路穿境而过,赣州黄金民航机场为4C级机场,已开辟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珠海等多条航线,交通非常方便。厂区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见附图一。为贯彻国家关于“循环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思想”,综合利用横店东磁自有稀土钕铁硼废料,赣州新盛稀土实业有限公司拟在赣

4、县工业园建设年综合利用2100吨钕铁硼废料项目。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建设内容:建设焙烧车间、酸溶车间、萃取车间、沉淀车间、烘干灼烧车间等主体工程;原料仓库、贮罐区、煤堆场、成品仓库等贮运工程;锅炉房、职工宿舍、办公大楼等公用辅助工程;废水处理站、废气处理、固废临时堆场(含危废暂存库)、初期雨水收集池、事故池等环保工程。生产工艺:废料首先经深度氧化焙烧后加入盐酸溶解,溶液加碱除铁后经P507-煤油-HCl体系萃取分离,然后加入草酸进行沉淀,沉淀物经灼烧制得稀土氧化物产品。萃取工艺采用的皂化剂均为液碱(即钠皂工艺)。生产规模:年回收2100吨钕铁硼废料,产品方案

5、见表1。表1 产品方案名称产量(t/a)规格氧化镨钕5213N;XB/T206-2007氧化镨钕氧化钆203N;GB/T2526-1996氧化钆镧铈富集物溶液20m3/a溶液密度约50g/L钬富集物溶液143m3/a氯化钬浓度约70g/L氧化镝11.73N;GB/T13558-1992氧化镝氧化铽4.54N;GB/T12144-2000氧化铽碳酸钴322N建设周期:项目整体建设周期为一年。投资:项目总投资928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10万元,占总投资的4.4%。项目工程特性表(拟建项目建设内容表)见表2。表2 工程特性表工程类别主要建设内容设计能力和功能备 注主体工程焙烧车间设有1条12001

6、0000的内热式自燃焙烧窑年处理钕铁硼废料2100t。建筑面积1120m2。酸溶车间用于钕铁硼焙烧料的溶解,年处理废料2100t。建筑面积160m2。萃取车间用于混合稀土料液的萃取分组分离。建筑面积1500m2。沉淀车间用于氯化稀土溶液的沉淀。建筑面积660m2。灼烧车间用于沉淀物的水分烘干,将稀土碳酸盐和草酸盐灼烧成稀土氧化物。建筑面积650m2。贮运工程原料库用于储存钕铁硼废料。占地面积500m2。酸库用于储存盐酸、草酸;7个35003000储罐。单层砖混结构,层高6,占地面积190m2。液碱贮罐区2个15m3的固定立式贮罐。锅炉煤堆场钢棚结构,占地面积100m2。成品仓库主要储存成品。单

7、层砖混结构,占地面积500m2。公用辅助工程配电房高压转低压,设有1台500KVA变压器。单层砖混结构,占地面积50m2。纯水车间用于纯水制备,制水能力5m3/h。单层砖混结构,占地面积55m2。锅炉房配有1台2t/h链条炉,为酸溶、沉淀工序供热。单层砖混结构,占地面积160m2。综合楼办公、生活、食堂2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2300m2 环保工程废水处理(1)事故池(兼消防废水收集池、初期雨水收集池)350m3,处理能力15m3/d。(2)废水处理站,预处理测能力10m3/d,综合处理能力100m3/d。占地3022m2。(3)生活污水:处理规模50m3/d隔油+破乳+中和+硫化法去除重金属后

8、,再经芬顿氧化+石灰中和沉淀+砂滤+碳滤深度处理;化粪池+SBR装置废气处理(1)工艺废气:设酸雾净化塔3套,分别处理酸溶、萃取、沉淀工序废气,采用氢氧化钠碱液喷淋吸收氯化氢废气。(2)焙烧窑烟气:采用布袋除尘器处理焙烧窑烟气,收集有价烟尘。(3)灼烧窑烟气:采用两级水喷淋塔处理。(4)锅炉烟气:采用旋流塔板脱硫除尘器。固废处理酸溶渣等临时堆场1个,最大堆存量100t。钢棚结构,占地面积200m2。煤渣堆场1个,最大堆存量30t。钢棚结构,占地面积80m2。危废渣场1个,最大堆存量10t。钢棚结构,占地面积20m2。噪声处理采用减振、隔声、消声降噪措施绿化绿化面积5100m2,绿化率23.9%

9、。3.建设项目与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划的相符性(1)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版)中鼓励类第三十八类“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第28条目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项目。(2)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112号)第四条第十七款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尾矿资源和稀土产品的回收再利用,提高稀土资源采收率和综合利用水平,降低能耗物耗,减少环境污染。”本项目属于钕铁硼废料回收利用项目,符合“若干意见”要求。(3)根据江西省稀土产业发展指导意见(赣发改工业字200732号)中第四条第四款提出要“贯彻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水平”,建立稀

10、土应用产品废料综合回收利用体系,重点回收利用铽、镝、钕等高价值稀土元素。本项目正是从钕铁硼废料中回收镨钕、镝、铽等元素。(4)本项目属于“三废”综合利用,为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工业园区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中鼓励类项目。(5)江西省发改委对该项目进行了备案,赣州市矿产资源配置工作领导小组对该项目进行了批复。本项目为稀土废料回收利用,周边有“赣州市永源稀土有限公司、赣州腾远钴业有限公司”等工业企业,与周边企业的相容性。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及当地规划。(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在枫树下、赣县科龙希望小学各布设一个环境空气现状

11、监测点,监测数据表明,各测点中TSP、PM10、SO2、NO2等指标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要求,HCl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标准限值要求。(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在项目废水入在无名小溪和无名小溪入贡江口处的贡江上游500m至下游3000m河段设置4个监测断面,监测结果表明,无名小溪和贡江各监测断面处的pH、CODcr、BOD5、NH3N、石油类、Cu、Zn、Pb、As、Cd、Cr6现状浓度均小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值。(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在厂区东北面550m、厂区北面约

12、400m处共设置2个地下水监测点,现状监测数据表明,各测点的pH、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氨氮、Cu、Pb、Zn、As、Cd、Cr6、Co等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要求。(4)声环境质量现状在项目厂区东、南、西、北厂界外1m各设1个声环境现状监测点,监测数据表明,各测点昼、夜间等效A声级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区标准要求。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 环境空气:根据确定的评价等级,按照导则要求,本次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锅炉烟囱排气筒为中心,半径为2.5km的圆形区域。(2) 地表水:赣县工业园废水入贡江口处的贡江上

13、游500m至下游3000m河段。(3) 声环境:为厂界外100m。(4) 风险评价范围:距盐酸贮罐区3km以内的区域。各因子评价范围见图1。图1 评价范围图(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防治措施与效果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及防治措施(1)废气污染物排放及控制措施分析主要有锅炉烟气、焙烧窑烟气、灼烧窑烟气,含HCl工艺废气,以及无组织排放的粉尘和废气等。锅炉烟气锅炉烟气采用旋流板塔脱硫除尘器,烟尘、SO2和NOx去除效率分别为90、70和30,净化后最终排放浓度分别为200mg/m3、364mg/m3和195mg/m3,处理后的烟气经一根30m高烟囱排放,各污染物排放浓度能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

14、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II时段中相关标准。焙烧窑烟气焙烧窑烟气采用烟道冷却+布袋除尘器净化,除尘效率可达99%;天然气燃烧烟气直接排放。处理后的废气共一根20m高排气筒排放,外排废气满足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表5中分解提取工艺排放浓度限值要求。灼烧窑烟气灼烧窑烟气经两段水喷淋塔喷淋处理后,烟尘、SO2和NOx污染物排放浓度能满足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 2011)表5新建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的要求。酸溶废气酸溶工序废气经酸雾净化塔净化后(净化效率90%)排放浓度16.7mg/m3。污染物排放浓度能满足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

15、51 2011)表5新建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的要求,排气筒高度25m。沉淀工序含HCl废气沉淀工序废气经一套两级酸雾净化塔净化后(净化效率90%),排放浓度为44.4mg/m3。污染物排放浓度能满足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 2011)表5新建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的要求,废气净化后通过高度为25m、内径为0.2m的排气筒外排,烟温为25。无组织废气项目无组织排放废气主要有:粉碎车间产生的无组织排放粉尘0.006kg/h;萃取车间产生的无组织排放HCl0.01kg/h、非甲烷总烃0.02kg/h;盐酸罐区无组织排放的HCl 0.01kg/h等。经采取措施后,确保粉尘、HCl厂界浓

16、度满足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要求。(2)废水污染物排放及拟采取的控制措施本项目废水主要有萃余废水(12m3/d)、萃取洗涤酸水(5m3/d)、萃取皂化碱水(3m3/d)、沉淀母液(19m3/d)、沉淀洗涤水(130m3/d)、地面冲洗 (5m3/d)、烟(废)气净化水定期排水(1m3/d)等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13m3/d),萃余废水、萃取洗涤酸水、皂化碱水经隔油、破乳、中和沉淀预处理除重金属和隔油;沉淀母液、沉淀洗涤水中和沉淀除草酸;再与车间地面冲洗水、废气净化水定期排水等废水一同经废水调节、芬顿氧化、中和沉淀、砂滤、活性炭吸附后达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

17、51-2011)表2直接排放标准排放,重金属低于检出限,生活污水经一体化生化处理装置处理后达标排放。项目废水排放量为3.09万m3/a,外排废水中SS、石油类、COD和NH3-N排放量分别为1.39t/a、0.076t/a、1.98t/a和0.039t/a。 (3)噪声污染因素分析项目噪声主要来自鼓风机、引风机、球磨机、雷蒙磨、空压机等设备噪声,其等效连续A声级值在80-90dB(A)范围。采用减震、消声等降噪措施后,可使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4)固体废物产生情况及处理措施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为酸溶渣、废水预处理中和渣、废水处理站中和

18、渣、烟气脱硫除尘渣、煤灰渣、粉尘、煤焦油、乳化物、废活性炭和生活垃圾、污泥,年产生量3157.9t/a。酸溶渣、废水处理中和渣、除尘脱硫渣、煤灰渣先暂存在厂区渣场,定期外售给水泥厂作原料再利用;废活性炭收集后外售活性炭企业再生利用;收集的粉尘返回焙烧窑;预处理中和渣、乳化物经收集后贮存在厂区临时存储场所,定期交给有资质的单位处理;生活垃圾及污泥交环卫部门统一运至赣县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公司拟在厂区内设置固废临时堆场,分区临时贮存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废,总占地面积为300m2,其中一般工业固废暂存库为280 m2,危险固废暂存库为20 m2。一般固废暂存库包含:煤渣堆场占地80m2,一次

19、可储存30天产生的煤渣;酸溶渣等固废临时堆场占地200m2,一次可储存60天产生的酸溶渣等固废。项目所有工业固废分类暂存于固废暂存库内。一般固废暂存库严格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的要求建设,危险固废暂存区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的要求建设。各类工业固废采用双层袋(内塑外麻)包装临时堆存于厂区渣场,不同种类的固废分别存放,其产生的渗滤液全部密封在包装袋中,不易外漏,若外漏出来后经渣库内收集,排入废水处理站处理达标排放。固废暂存库顶棚采用钢硼结构防雨淋和扬尘,一般固废暂存区地面防渗措施采取人工材料构筑,其防渗层的

20、厚度相当于渗透系数1.010-7cm/s的防渗性能。危险固废暂存区地面防渗措施采取人工材料构筑,其防渗层的厚度相当于渗透系数1.010-10cm/s的防渗性能。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厂区附近分布的环境敏感点(区)主要有地表水体等,无珍稀动植物资源,无名胜古迹和自然保护区。周边有中矿国际、永源稀土、腾远钴业、红金稀土等企业。厂区生产和生活废水处理达标后,再经工业园排污沟流经约1.5km排入贡江,贡江流经约14.5km后汇入赣江。下游距本项目废水入贡江排口最近的生活饮用水取水口为万安县水厂取水口,距离约108km,取水规模2万m3/d.各敏感目标与项目厂址厂界相对位置见表3和

21、图2。表3 各环境敏感目标与项目厂址的相对位置一览表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名称方位与厂界距离(m)与焙烧车间、贮存库、萃取车间的最近距离(m)规 模环境功能环境空气红金村东11013080户,350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类区。科龙希望小学东南300320150人红金村东南32033525户,110人红金村南45047085户,340人绿洲新城住宅小区西南540550500户,2000人铁路西北600水环境贡江东750大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域。地下水红金村东11080户,350人地下水质量标准类标准声环境厂界四周1声环境质量标准3类。注:表中为环境敏感目标序号。图2 环境敏感目标分布图3.建设项

22、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1)环境空气影响大气预测结果表明:正常排放情况下,烟尘(PM10)、SO2、NOx的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分别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值的2.90、4.74和5.29,与现状浓度的叠加值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值;HCl的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为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5.81,与现状浓度的叠加值小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事故排放情况下,烟尘(TSP)、SO2、NOx的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分别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值的14.49、15.81和7.57,与现

23、状浓度的叠加值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值;HCl的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为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58.4,与现状浓度的叠加值为0.045 mg/m3,接近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0.05 mg/m3)。根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可知,本项目设置为以焙烧车间为中心50m卫生防护距离,萃取车间为中心100m卫生防护距离,贮罐区为中心100m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包络线范围见图3,防护距离内没有居民和其他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图3 卫生防护距离包络线范围(2)地表水环境影响废水正

24、常排放情况下对地表水体影响较小,废水事故性排放情况下CODCr、Zn、Cr浓度贡献值与现状值叠加后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但由于萃取萃余废水、萃取洗涤酸水中含有重金属,危害较大,因此企业需加强治理,确保达标排放,坚决杜绝事故性排放和直接排放。(3)声环境影响预测结果显示:如果仅将高噪声设备置于厂房内而不采取进一步的治理措施,则4个厂界的夜间噪声叠加值大于声环境质量标准3类标准值。对高噪声源治理后,则4个厂界的噪声叠加值在昼、夜间均低于声环境质量标准3类标准值。由于厂界距主要的居民区距离大于1km,因此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小。(4)固体废物影响项目产生的固体

25、废物经妥善处置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5) 地下水为防治地下水受到污染,一般固废和危废均应暂存于固废临时贮存库和危废暂存库内,不设置露天堆场,并采取水泥硬化,危废暂存库地面采取防腐防渗措施;化工料库房采取防雨、防渗、防腐等措施,项目区地面采用混凝土硬化,污水池均用水泥硬化,并涂环氧树脂防渗;污水处理设施、输送管道系统等进行防腐、防渗漏处理;加强日常环境管理,管网维护、日常巡查、对易腐蚀的管网及附属设施等采取防腐蚀措施,严格控制设备和管道的跑、冒、滴、漏现象;加强日常环境管理,一旦出现地下水污染问题,应立刻查找渗漏源,并采取有效补漏措施,避免污染地下水。通过以上措施,本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

26、。4.环境风险分析项目主要环境风险为盐酸、液碱、天然气、煤油、双氧水等化学危险品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泄漏及生产废水事故排放引发的风险。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液碱、双氧水和煤油不属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之列,天然气属于易燃气体,但厂区不设天然气储存设施,即产即用。本项目贮存区的盐酸(以HCl计)最大储存量为46.5t,属重大危险源,但氯化氢属一般毒性危险物质。盐酸泄漏预测结果:在赣县的平均风速条件下,C类稳定度条件下的泄漏后氯化氢影响范围能波及至1169m,1169m以外则低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D类

27、稳定度条件下的泄漏后氯化氢影响范围能波及至1008m,1008m以外则低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由此可见发生意外事故时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在盐酸、液碱、双氧水及煤油等贮罐区设置围堰和导排设施和备用贮罐,围堰采取防腐防渗处理。制定完善的风险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救援演,发生原料、物料泄漏时,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无关人员至安全区并启动应急预案。在厂区污水处理站旁设置1座容积为350m3的事故应急池,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或者生产废水处理设施发生故障时,及时收集泄漏化学品及生产废水,杜绝事故废水直接排放。应急预案见表4:表4

28、应急预案内容一览表序号项 目内容及要求1总则2危险源概况详述危险源类型、数量及其分布3应急计划区装置区、储藏区、邻区4应急组织厂指挥部负责现场全面指挥专业救援队伍负责事故控制、救援、善后处理5应急状态分类及应急相应程序规定事故的级别及相应的应急分类相应程序6应急设施设备与材料生产装置:防火灾、爆炸事故应急设施、设备与材料,主要为消防器材防有毒有害物质外溢、扩散,主要是水幕、喷淋设备等储罐区:防火灾、爆炸事故应急设施、设备与材料,主要为消防器材防有毒有害物质外溢、扩散,主要是水幕、喷淋设备等7应急通讯、通知和交通规定应急状态下通讯方式、通知方式8应急环境监测及事故后评估由专业队伍负责对事故现场进

29、行侦察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与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9应急防护措施、消除泄漏措施方法和器材事故现场:控制事故,防止扩大、蔓延及连锁反应。清除现场泄漏物,降低危害,相应的设施器材配备邻近区域:控制防火区域,控制和清除污染措施及相应设备配备10应急剂量控制、撤离组织计划、医疗救护与公众健康事故现场:事故处理人员对毒物的应急剂量控制规定,现场及邻近装置,人员撤离组织计划及救护11应急状态终止与恢复措施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程序事故现场善后处理,恢复措施12人员培训与演练应急计划制定后,平时安排人员培训和演练13公众教育和信息对工厂邻近地区开展公众教育、培训和发布相关信息14记录和报告设置应急

30、事故专门记录,建立档案和专门报告制度,设专门部门负责管理15附件与应急事故有关的多种附件材料的准备和形成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1)废气治理措施的可行性、合理性分析焙烧烟气采用“烟道冷却+布袋除尘”,尽可能收集有价烟尘;灼烧窑烟气通过两段水喷淋塔进行除尘。锅炉烟气采用旋流塔板脱硫除尘器进行脱硫除尘;酸溶、萃取、沉淀配酸含HCl废气酸雾净化塔处理;原料破碎工序产生的含尘废气采用设备自带布袋除尘器净化后排放;萃取车间无组织废气(HCl)主要通过采用水封等密闭措施减少其排放;盐酸储罐大小呼吸排放废气采用安装呼吸阀、加强管理等方式降低其无组织HCl的产生量;确保粉尘、HCl厂界浓

31、度满足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要求。以上各项废气治理措施均为成熟的工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2)废水防治措施可行性、合理性分析考虑到废水盐分较高,萃余废水、萃取洗涤酸水废水中含有重金属等,不适合生化方法处理,因此本项目废水治理措施采用物化方法,并将废水分流预处理,对含重金属的萃取车间废水经隔油+石灰中和+硫化沉淀法预处理,沉淀母液、沉淀洗涤废水经中和调节后,与车间地面冲洗水和化验室废水、废气净化系统排水、初期雨水一并采用芬顿氧化+石灰中和沉淀+砂滤+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工艺简单,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生活污水拟经收集后采取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达标排放。噪声控制

32、措施主要采取减震、隔声、吸音、消声等措施,均为成熟工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酸溶渣、废水处理中和渣、除尘脱硫渣、煤灰渣先暂存在厂区渣场,定期外售给水泥厂作原料再利用;废活性炭收集后外售活性炭企业再生利用;收集的粉尘返回焙烧窑;预处理中和渣、乳化物经收集后贮存在厂区临时存储场所,定期交给有资质的单位处理;生活垃圾及污泥交环卫部门统一运至赣县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以上固废措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6.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环保设施投资主要包括:废气处理、废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置、噪声防治设施及环境监测等,总费用为410万元,占总投资的4.4%。企业采取环保措施后,每元的环保费用获得

33、了0.421.04元的收益;企业采取环保措施不仅获得了较大的直接经济效益,而且从周围人群身上获得了较大的间接社会效益,并使企业职工和周边人群的身心健康、区内环境质量得到了很好地保护,对于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环保设施获得的经济效益是不平衡的,直接经济效益主要集中在有价固废的回收利用及循环水方面,而废水、废气、降噪、绿化等环保措施的效益主要集中在间接效益上,在这种环保设施投资收益状况下,各级环保行政管理部门仍应加强企业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尤其应加强企业无直接经济效益的环保设施的监督,促使各项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实现区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7.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

34、划及环境管理制度(1)环境监测计划污染源监测污染源监测计划列于表5。表5 污染源监测计划一览表污染源类 别污染源名称监测位置监测项目监测周期烟气焙烧窑烟气、灼烧窑烟气、锅炉烟气。烟囱监测孔烟尘、SO2浓度、NOX浓度、烟气量、烟温。每月测1次。废气酸溶废气、沉淀、配酸废气。排气筒监测孔HCl浓度、废气量。每月测1次。废水含重金属废水车间排口或预处理系统排口Zn、Pb、As、Cd、Cr、Ni、Co,水量。每旬一次,待查明废水排放规律后可逐渐减少到每月1次。废水处理站废水、生活污水等。废水处理站进、出水口;生活污水总排放口。pH、CODCr、SS、石油类、NH3N,水量。噪声车间高噪声设备距设备或

35、车间1m处等效A声级每年1次,85dB(A)以上的设备噪声第一次彻底查清,以后只测治理和增加设备的噪声。固体废物酸溶渣、预处理渣、废水处理中和渣、除尘脱硫渣煤灰渣、乳化物。定期监测各固废的成分,每年抽查一次。建立固体废物转运档案。地下水地下水在厂区东北面550m处、厂区北面400m处、废水处理站西侧、厂区东面红金村设4个地下水监测点pH、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氨氮、Cu、Pb、Zn、As、Cd、Cr6、Co每月一次。厂区无组织废气监控计划。监控对象:HCl、非甲烷总烃。监控点设置:根据监测时的风向和风速,在萃取车间的上风向设置1个对照点,在其下风向约10m处布设4个监控点,详细布置根据

36、现场实际情况参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附录C确定。重点监控无组织排放HCl、非甲烷总烃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周围环境监测监测内容:主要测定周边环境空气中TSP、PM10、SO2、NO2、HCl浓度、贡江水质、周边地下水等。监测点(断面)的设置:为使将来的监测结果与本次评价的现状监测结果有较好的对照性,各环境质量监测点(断面)的选择原则上以本次评价中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所确定的内容为基础,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和增减。监测频率:环境空气每年测2次(夏季和冬季各1次),地表水和地下水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各测1次。为减轻企业的负担和减少环境监测设备的投资,这部分监测任务可

37、根据实际情况与项目周边的其它企业合作,共同委托当地的环保监测机构承担。(2)环境管理制度1)环境保护机构的设置按(87)国环字第002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企业应设置专门的环保管理机构、废水处理站和监测站,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建议将三大部门合在一起,成立环保综合科,定员5人。遇集中监测人员不够时,可向分析化验室借用。2)环境管理的职责负责整个企业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即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政策、法规,对内宣传国家的环保法规和政策,并对有关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以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和专业素质。建立和健全企业各种环保管理规章制度,领导和协调环境监测计划的落实,确保监测工作正常运行

38、。与政府环保部门密切配合,接受各级政府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检查和指导,协同当地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解答和处理公众提出的意见和问题。监督全厂的环保设施运行情况,严格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组织环保设施建设、环保科研等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负责整个厂区的绿化工作。3)环境监测站的职责编制环境监测计划,负责全厂废气、废水、固废、噪声及厂区周边环境的监测、分析和数据统计等工作。配合当地环境监测部门的环境监测工作,并建立污染源监控档案。更新、完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四)公众参与任何项目的开发建设都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影响邻近地区公众的利益。在建设项目环境影

39、响评价过程中进行的公众参与是建设单位、环评单位与公众之间进行双向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使项目环境影响区公众能及时了解环境问题的信息,充分了解项目,有机会通过正常渠道发表自己的意见,直接参与项目的综合决策。通过公众参与可以收集相关区域公众对项目建设的认识、态度和要求,从而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能够全面综合地考虑公众的意见,吸收有益的建议,使项目的规划设计更趋完善和合理,制定的环保措施更符合环境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从而减轻环境污染,降低环境资源的损失,提高项目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1.调查方式与内容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中提出的工作方式,公众参与

40、一般可采取调查公众意见、咨询专家意见、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公开征求公众意见。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要求和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主要采用发放征询意见表、走访咨询公众意见、发布公告和网上公告的方式进行。2.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方式进行了两次环境信息公示。第一次在红金村委会以张帖布告的形式向公众告知本项目相关信息,第二次在赣州市环保局网站公开项目环境信息。第一次信息公告的具体内容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关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第八条规定,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的环境敏

41、感区建设的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建设单位在确定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后7日内,向公众公告建设项目相关信息。现将建设项目相关信息向环境敏感区域的群众公告如下:一、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赣州新盛稀土实业有限公司年综合利用2100吨钕铁硼废料项目位于江西赣县工业园,项目总投资928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285万元,流动资金2000万元,占地约32亩。二、项目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赣州新盛稀土实业有限公司联系地址:江西赣县工业园联系人:朱同娴 0797-4444158邮编:341100三、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实验测试中心地

42、址:江西省南昌市迎宾北大道938号联系人:熊顺伟 0791-85202618邮编:330030四、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 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受委托的单位根据国家、省、市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导则、标准和有关要求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通过环境质量现状监测、预测分析等方法评估项目建设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项目建设是否可行,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在报告书报送有关部门审批前,以信息公示、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方式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建设单位将做出对相关意见采纳和不采纳的说明,同时根据各方意见不断完善环境影响报告

43、书。最终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由建设单位向有关环境保护管理部门提交并申请行政审批。五、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主要征求公众对项目建设所持的态度和主要关心的环境问题,以及有关意见建议。六、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自本公示发布之日起10日内,公众可通过电话或书信方式发表对本工程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和看法,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将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真实记录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宝贵意见、建议向工程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有关部门反映。公告发布单位:赣州新盛稀土实业有限公司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实验测试中心公告发布时间:2012年9月2日第二次网上信息公告的具体内容如下:一、建设单位名称赣州新盛稀土实业有限

44、公司联系地址:江西赣县工业园联系人:朱同娴 0797-4444158邮编:341100二、环评单位情况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实验测试中心地址:江西省南昌市迎宾北大道938号联系人:熊顺伟 0791-85202618邮编:330030三、审批单位江西省环境保护厅通讯地址:南昌市湖滨南路 邮编:330077联系电话:079188592807赣州市环境保护局通讯地址:赣州市贺兰山路 邮编:341000联系电话:07978685040四、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收集相关资料与文件,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进行环境影响识别;确定评价重点和等级;分析拟建项目的工程

45、污染源,对拟建项目建成后排放的污染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与评价;提出环境保护对策及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结合当地的发展规划、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影响预测,论证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进行公众参与调查;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完成拟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主要工作程序为:五、建设项目概要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焙烧车间、酸溶车间、萃取车间、沉淀车间、烘干灼烧车间等主体工程,原料堆场、辅助材料仓库、储罐区、煤堆场、成品库等贮运工程,配电房、纯水车间、机修车间、锅炉房、办公大楼、质检中心、职工宿舍、食堂、门卫等公用辅助工程,废水、废气、固废处理等环保工程。生产工艺:采用溶剂法即焙烧、球磨酸溶P507(钠皂)煤油HCl体系萃取分离沉淀烘干灼烧工艺回收钕铁硼废料中的镨、钕、钆、铽、镝等稀土金属和钴。年产氧化镨钕521t、氧化钆20t、氧化镝11.7t、氧化钬7t、氧化铽4.5t、镧铈富集物溶液20m3、碳酸钴32t。 本项目采用国内成熟的先进技术,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物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标均低于国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