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商品学与道地药材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868378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8.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商品学与道地药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中药商品学与道地药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中药商品学与道地药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中药商品学与道地药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中药商品学与道地药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商品学与道地药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商品学与道地药材课件.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药商品学与道地药材,中药公司总经理助理 兼 金贵公司董事长徐智斌,导 论,中药是特殊商品,国家及有关商品标准中规定使用的中药均为商品中药。中药商品学是一门以中药的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为核心内容来研究其商品特征和使用价值的应用科学。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临床防治疾病的药物,广义的中药包括药材、饮片、复方及其制剂。中药商品是医药市场流通、交换和经营中的特殊商品。,中药商品分类,一、药材和饮片分类(一)古代分类法1、按饮片的的性能分为上、中、下三品2、按中药的来源和自然属性分类(二)现代分类法1、按来源和用药部位分类。这种方法便于对中药商品的鉴定、经营管理和贸易。2、按药材基原(原植物、原动

2、物或矿物)的自然分类系统分类。这种方法便于中药的品种鉴定,也利于根据植物、动物的亲缘关系去开发和研制新药。3、按中药(饮片)的性味或功效分类。这种方法便于临床应用。4、按中药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分类。这种方法便于研究中药的药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中药作为商品的生产与交换,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1、早在周礼就记载了商品中药的草、木、虫、石、谷“五药”。2、西汉时代,在我国南北商品的交换中,中药商品已经占有比较大的比例,中药商业已经形成了固定和行业。3、两晋、隋唐是中医药发展的鼎盛时期,中药已经流传到国外,同时也有部分药材进口,商业生产已到达相当规模。4、宋代,由于发明了印刷术,中药知识的传播和中

3、药商业日见昌盛。出现官营和民营两种交易场所,有批发、零售之分,有“生药”和“熟药”之分。5、南宋时期,杭州出现了正式牌号的民营药铺20余家,并有生药铺、熟药铺及“川、广生药市”之分,有了经营道地药材的批发商业。,中药商业的起源与发展,6、明清时代,中药商业出现了区域性、垄断性的药品经营组织“十三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批全国性的中药集散地,例如河北祁州(安国)、河南百泉、江西樟树、安徽亳州等地。随着海上航道的开通,我国与东南亚以及欧美的中药贸易也日趋频繁。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成立了专门的中药商业机构和医药行政管理部门。中药商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药商业的起源与发展(续),中药商

4、业企业的种类按照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通常将其分为批发、零售、批零兼营、行栈企业等。(一)中药批发企业中药批发企业是中药生产和销售的桥梁,它从生产单位或其他部门购进、调拨药品、批量供给零售企业、医疗单位、下一级批发企业、或供应生产企业作为生产的原料。(二)中药零售企业中药零售企业是中药商品流通领域的终点,销售对象是销售者。,中药商业企业,中药商品经营活动的特点是必须持有商业药品经营许可证、产销关系密切,供方稳定,供应及时,主要对象是医疗单位和下级批发站,要有一定的仓储条件和储备能力。要有经营技术性强、懂商业经营知识的的执业药师。严禁经营假劣药品。,中药商业的经营特点,中药市场流通规律一般

5、经过采购、运输、储存和销售4个主要环节。其中购与销在流通中起主导作用,运与储是购销的辅助条件。,中药商品流通环节与管理,一、采购采购是中药商品流通的起点,也是组织中药货源的手段。采购必须遵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在市场需要的前提下,坚持品种、规格、质量、数量、价格同时并重的原则,做到按需进货,择优选购。二、运输运输时商品流通环节之间必须经过的移动过程。需要按照“及时、准确、安全、经济”的运输原则。三、储存在此过程中需要做到安全储存、科学养护、降低损耗、保证质量、收发迅速、避免事故。四、销售销售是商品流通的终点,药品只有售出后其价值才能实现。,中药商业的市场竞争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突出表现在市场营销

6、方面的竞争,其竞争范围主要有:(一)销售品种的竞争(二)商品质量的竞争(三)商品价格的竞争(四)时间的竞争(五)服务的竞争此外,还有广告竞争、技术竞争等多种方式。,中药商业的竞争,中药商业竞争的策略是一个企业经营态度和思维方式的集中概括。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成功的商业竞争在于营销。(一)营销的基本原则(二)营销方法(三)有效公关(四)树立品牌,中药商业的竞争,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四、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五、医疗用毒药、限制性剧毒药管理规定,中药经营管理法规,一、我国现行的中药质量标准(一)国家药品标准我国现行的中药质

7、量标准主要依据国家药品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1、中国药典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药材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进口药材标准4、七十六中药材商品规格标准(二)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调往外省销售使用的中药必须经调入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否则,外省可按假药论处。,中药商品的质量标准,二、药材商品规格与等级的制定药材商品规格标准通常按下列方法制定:即根据产地、采收时间、生长期、加工方法和药用部位的不同等来划分。一般包括下列内容:品名、来源(学名)、干鲜品、药用部位、商品特征、品质要求非药用部位的去留程度等、药材等级,是指同种规格或同一品名的药材按加工部位形状、色泽、大小、重量等性质要求、制

8、定若干标准。通常以质量最优者为一等品,最次者为末等。统货是对既无规格也无等级的药材的通称。在商品药材中,对品质基本一致或部分经济价值低、优劣差异不大,不影响生产加工者,均列为“统货”。,中药商品的质量标准,中药商品的包装主要是指盛装和保护商品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常分为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两类。运输包转也加“大包装”或“外包装”,销售包装也叫“小包装”或“内包装”。一、包装要求对中药商品的包装一般均应符合下列6项基本要求:1、牢固安全 2、大小和体积适度3、外形合理 4、用料经济5、整齐美观 6、标志齐全,中药商品的包装,药材资源及道地药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条件优越,许多药材种植历

9、史悠久。形成众多的道地药材产区。所谓“道地”是来自民众的通俗语言,是广泛使用而后得出的总体药材质量控制的一种古老办法,是一种古代药材标准化的概念。道地药材的总体特性,即民族性、地域性和科学性。道地药材的川广云贵,南北浙怀等习惯,但历史上受集散地影响,道地名称与实际产地不符者,同以产地为准。,概 述,每一种药的产地有以下2种情况:1、一药一道地者,如秦归、川连。2、一药多道地者,以一处为主,如川麦冬与杭麦冬;杭白芍与川白芍;亳菊、杭菊、怀菊、川菊与福白菊等。许多药材的道地有历史的变迁,有各地自我评价的相对性。同一物种的不同入药部位(如莲子与莲藕;天花粉和瓜蒌)有不同的道地者,作同条记述,可以说明

10、物种在不同环境下,所生产的有用部位的质量是不同的。,概 述,道地品种的记述,以中医临床为准,如川贝、浙贝、伊贝等,本草统称为贝母,但中医临床已分用很久,且地理分布一东一西一北;而红芪和黄芪为豆科不同属产来源的中药材,但中医临床上未区分二者的功效。一药一源者,如当归,按常规记述;一药多源者,原则上按产量、质量择优记述其一,以反映道地药材在程度上的差异。,每种道地药材按以下各项进行描述:别名:主要记载与正名不一致的处方或道地常用名称。道地沿革:以主要本草文献上记载有道地优劣的文字为依据,按年代先后进行摘引。中药形态栽培要点:先写野生或栽培的小环境或小气候条件,已累积有气象资料的道地药材,以一地为例

11、。采收加工:主要记载采收期和加工方法。药材特征:指出药用部位后按形色、气味、显微、层、高效液相等把药材的质和量特征资料尽可能突出出来。化学成分:先写药用部位,并突出与药效和质量评价有关的成分。药理作用:以给药途径归纳各项作用,并尽可能按与下述性味盗用联系的密切程度来记述。性味效用:包括性味功能和临床应用的内容。效用部分把病症和以该药为主或为名的方剂联系越来,古方只给出方名和出处,验方写出组成和用量,性味之间不加标点,如辛温等。,概 述,中药界中的道地药材,中药界中的道地药材,道地药材概念,所谓“道地药材”是指药材货真质优的意思,是中药学中控制药材质量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道地药材”作

12、为专有名词正式见于本草品汇精要(1505),每种药物项下专列“道地”条目。此后,汤显祖所著牡丹亭调药(1598)中有“好道地药材”一说。从道地药材吸收为文艺语言,可见“道地”的概念在当时已相当普及并深得群众赞誉。汉唐时期已用“道”来划分行政区域,但本草著作中仍称“土地”、“州土”、“郡县”,以某处“为良”,“为佳”,“为胜”,未见与“道地药材”联系起来的想法。,道地药材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一、道地药材的含义本草中对州土产药材质量优劣的科学解释综合起来有以下5个方面:(一)同种异地(二)中医药理论指导(三)外来药物变成道地货(四)社会生活方式的产物(五)异种异质,(一)同种异地同一物种产地不同,质

13、量有明显差异,如当归、地黄、天麻、人参、杜仲、五灵脂等,同是麦角菌科虫草菌,寄生在蝙蝠蛾幼虫上,便形成虫草;寄生在蚱蝉幼虫上,便形成蝉花。二者药性、药效截然不同,广义上讲,蝙蝠蛾、蚱蝉幼虫可看成虫草菌的天然“培养基”,是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二者的药性和药效。(二)中医药理论指导同一物种在国内外均有分布,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应用,有独特的高效;而在其他民族的传统药物体系中不入药或仅作为单验方。草药在民间使用者,如葛根、蒲黄、泽泻、香附、青蒿等(见表1)。由此可见,“道地药材”不仅是“天”赋予我们民族的自然资源,而且包含着我国古代医药学家的科学智慧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草”与“宝”(药)的分别亦

14、在于此。,道地药材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表1 中外同种植物的药用比较举例,道地药材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三)外来药物变成道地货有些药物原产国外,在民族融合、文化交流过程中被传入我国,发展了医药用途,成为常用中药,如红花、木香、冰片等均在国内成功地引种或找到新的资源。但其前提是有中医临床较长期的疗效考察。(四)社会生活方式的产物如神曲、青黛之类的加工产品,是与吃穿用相关的“道地药材”,此处“道地”主要是工艺技术上的讲究。,道地药材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五)异种异质 由于分类知识和水平的局限,某些本草上所论道地与非道地,所指物种并不同一,所谓“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实为芸香科柑橘属和枸橘属两种

15、不同植物。又如五味子,明代始有南北之分,所谓“入补药者用北产者良”,当指辽五味(北五味),而“南产者色红”则系华中五味子(南五味)之果实。此种情况现代一般不作为道地药材来看待,而是作为就地取材,扩大资源来考虑。只要其药性,盗用与正品无大的出入即可。这里还应当明确,分布、产地和道地之间的区别。动物、植物、矿物的分布是一回事,能否形成有采制价值的道地产品又是另一回事。,道地药材概念的形成与发展,道地药材区域,二、中国道地药材的拟分区划:1、东部季风区:沿大兴安岭、长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以东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47.6%,总人口的93%,水热配合好,气候适宜,属森林土壤群系。“四大

16、怀药”、“浙八味”、关药、秦药、北药、南药均集中于此区,是中药道地药材的分布中心。,道地药材区域,(1)兴安区(2)长白区(3)长城区燕山太行区嵩山伏牛区泰山区(4)秦岭区(5)长江中下游区大巴山神农架区洞庭区大别山区武夷山区,(6)南岭区海南区滇南区亚东区阿里山区(7)沿海大陆架区(海药区)渤海区东海区南海区,道地药材区域,2、西北干旱区:沿大兴安岭、长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以西、以北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29.8%。年日照时数为26003400小时,年降水量普遍低于250mm,一半地区不足100mm。此区盛产以“西”闻名的道地药材,如甘草、大黄、枸杞、防风、牛黄等。(1)阴山区(2)鄂尔多斯区

17、(3)河套贺兰山区(4)祁连山区(5)天山区(6)昆仑山区,道地药材区域,3、青藏高原区:在一、二区之间的高原地带。占全国总面积的22.6%,总人口的0.7%,水分充足,但温度较低,限制了水资源作用的发挥,属高山土壤群系。该区为虫草、川贝、雅连、姜活、大黄、胡黄连的生产地。(1)横断山区(川西、藏东、滇西北)岷山区峨嵋区玉龙区(2)唐古拉山区(3)喜马拉雅山区,道地药材区域,各地道地药材介绍,川药,四川省面积为5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9%,地形地貌复杂,未受到第四纪大冰川的侵袭,生态环境和气候多样,药材资源极为丰富,著名的道地药材呈明显的区域性或地带性分布,如高山虫草、川贝母、麝

18、;岷江流域的姜和郁金,以及江油的附子,绵阳的麦冬,灌县的川芎,石柱的黄连,遂宁的白芷,中江的白芍,合川的使君子、补骨脂,汉源的花椒、川牛膝等在国内外均负盛名。,1、川芎:以四川灌县所产为佳。头年种子“苓子”,次年5月即可采挖,除净茎叶及须根,洗净,阴干(日晒色泽不佳)或烘干(温度要低,时间要短),撞去须根。也可趁鲜切片,阴干至透,密封包装,以根茎入药,清香味苦,有麻舌感。根茎含挥发油约1%,主要成分为蛇床内酯、川芎嗪、川芎酸等。辛温。行气活血,祛风止痛。,川药,2、川贝母:别名松贝、炉贝、青贝、岷贝、贝母。百合科植物川贝母鳞茎,野生于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生长于2-3年的川贝母于7-8月,择

19、晴天挖起鳞茎,洗净,用矾水擦去外皮,晒干或用木炭烘焙至干。每50公斤或用生石灰10公斤加清水拌糊,泡12小时,洗净,再用石灰粉滚一层,晒干或烘干,火候掌握不好会出现“僵子”或松泡。气微,味微甜而苦,含多种生物碱,如川贝素等,性苦甘微寒,润肺散结,止咳化痰。,川药,3、附子与川乌:别名有白附片、黑顺片、盐附子、乌头、川草乌。为毛苠科植物乌头的根茎,多年生草本,块根通常2个连生,直径达50厘米,野生者瘦小,栽培品肥大。主产于四川、陕西、湖北等省,全国大部分省都产。开花前挖取子根,除去泥土及须根,称为泥附子,可加工成:,川药,(1)盐附子:选取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盐卤和食盐的混合液(泥巴)中

20、,每日取出晾晒,并逐渐处长晾晒时间,直到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质地变硬为止。(2)黑顺片:选取中等大小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水液中数日后,加热煮至透心,捞出漂洗,切成约5mm厚的薄片,加红糖及菜油制成调色剂,使染成浓菜色,取出蒸至现油面光泽,口尝无辣感时,烘至半干后晒干。(3)白附片:加工方法同黑顺片,只是不加调色剂,晒至半干后以硫黄熏白,再晒干。块根含生物碱和乌头多糖。气味辛甘、大热有毒,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寒祛风湿,止痛等。,川药,4、黄连:别名川连、味连、雅连、云连。毛茛科植物黄连的根茎,5年生常绿草本,叶全部茎生。主产于四川、湖北、贵州等地。高山地区野生连一般第5年收,低山地区

21、于第4年收;栽培连4-6年后的秋末冬初采挖,除去地上部及泥土,晒1-2天后,在特制的烘灶中低温烘干,要勤翻动,干后及时入特制槽笼内“打槽”,撞去须根和杂物,筛出的须根及残余叶柄,称为“桩口”,亦可出售。味极苦,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川药,黄连,川药,5、石菖蒲:别名为九节菖蒲,菖蒲。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全国大部分省区产,以四川、浙江的产量大、质优。秋季挖出根茎,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B-细辛醚。辛苦温,醒神益智,开窍豁痰。用于神志昏乱,健忘耳鸣;胸腹胀闷,湿滞疼痛;赤白带下。,川药,6、川牛膝:别名甜牛膝。以四川天全、洪雅所产者最佳。为苋科植物川牛膝的根,多年生草

22、本,秋、冬二季采挖三年以上的植株,除去杂质泥土、茎叶及须根,洗净。烘或晒至半干时,经发汗后再晒干,即成。性味苦酸平。逐瘀通经,祛风除湿,利尿通淋,引血下行。妇科用药。,川药,7、常山:产四川万县、重庆、湖南为正。现以四川产量大,质优。虎耳草科植物常山的根。落叶灌木,高1-2米,秋季挖取根部,除去须根,洗净泥土,晒干。气无,味苦。根含常山碱甲、乙丙。有毒,截疟、涌吐痰饮。,川药,8、麦冬:别名杭麦冬、川麦冬,麦门冬。百合科植物麦再立新功的块根。产于四川绵阳、三台县者为绵麦冬,产于浙江杭州、宁波者为杭麦冬,均为著名的道地药材。湖北、湖南叫山麦冬。野生麦冬在清明前后采收,栽培麦冬,四川在第二年的清明

23、至谷雨季节采收;浙江于第三年的小满至夏至采收。挖取块根后,洗净晒干。化学成分为麦冬皂甙A、B、C、D。性味微苦、寒,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川药,9、川楝子与川楝皮,川药,10、补骨脂:别名破故纸,黑故子,川故子,怀故子。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果实,一年生草木,通体被白色柔毛及黑腙色腺点,茎有纵棱。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含挥发油,树脂,香豆精及黄酮类化合物。气芳香,辛苦温。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川药,11、使君子12、巴豆13、花椒14、厚朴15、黄柏,使君子,巴豆,花椒,厚朴,黄柏,川药,16、麝香:李时珍:“麝出西北者结实,出东南者谓之土麝,亦可用

24、,而力次之”。“产四川打箭炉为正地道”。现代麝主产于四川阿坝松潘,青海黄南及西藏等。麝为鹿科动物,草食反刍。食物中有珠芽蓼、溪畔银莲花,龙胆、蒲公英、杜鹃、黄精、红景天等药用植物。麝香可谓酿山野精华而成。以雄麝香腺分泌物入药。冬腊月为最佳采收期,不仅因此时为麝的发情期,香腺与性腺功能密切相关,而且,初香在此季节已由囊口自然蒸去过多水分,熟化结块,成色和香气俱佳。老麝和幼麝泌香极少,且香质不佳。含1.2%-3.5%的麝香酮、麝香吡啶等。性味辛温。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临床极为常用,约有140种成药含有麝香。,川药,麝与麝香,川药,广药,道地药材素有“川广云贵”之称。“广药”指产于广东、广

25、西南部及海南岛的道地药材,但不应包括进口药材。本草上所称“海药”和近代所称的“南药”主要是指进口药材。但边进口,边调查,发现国内也有资源或者可以两广热带地区引种,久而久之,进口药材中的一部分也就成为国产“南药”。广药产区总的特点是水、热资源丰富,土壤强酸性,植被覆盖良好,适于热带、亚热带动植物生长。如桂南东边有六万大山,西有十万大山。年平均气温22,年降雨量达20003000mm,全年几乎无霜。,著名的道地药材有鸡血藤、广豆根、石斛、广金钱草、桂莪术、田七、肉桂、穿山甲等。如珠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降水量在15002000mm,相对湿度在80%,著名的道地药材有广藿香、阳春砂仁、高良姜

26、、广防己,化橘红等。再如海南岛,按纬度论处于热带,但由于中部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把岛分南北,气温、降雨量送别甚大,槟榔、椰子、油棕、芒果、腰果在岛上都有明显的“道地”特点。热带雨林是我国所有森林类型中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一种,它们或者本身就是广药的主要来源,如龙脑香科、樟科、桑科、茜草科的某些植物,或者为广药的生长提供必需的生态环境。,广药,1、防己:别名广防己、木防己、汉防己,粉防己、汉中防己。为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的根,以两广为道地,浙、鄂、皖为主产区。广防己和粉防己均于秋季挖取根部,刮去外层植皮,切成12-16cm小段,粗者再纵剖为二,晒干或烘干。苦辛寒。祛风湿,止痛,利水。中医认为利

27、水消肿宜汉防己,祛风止痛宜用木防己。,广药,2、巴戟天:别名巴戟肉、鸡肠风。主产于广东高要、德庆及广西苍梧等地。为茜草科植物戟天的根。秋冬采收为宜。栽培品5-7年后挖根,晒至6-7成干,用木槌打扁,晒至干透为止。性味甘辛微温。补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广药,3、山豆根:别名北豆根、广豆根。以广西南宁、百色处为佳。为豆科植物越南槐小灌木,以根入药。春秋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及泥土,晒干。苦寒,清热解毒,消肿利咽。,广药,4、何首乌与夜交藤:别名赤首乌,首乌,制首乌、夜交藤。李时珍:“产广东德庆为正”,至今仍以湖北、广东为道地。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根,地上藤茎称为“夜交藤”。栽后3-4年后,于春、秋

28、季采挖块根,洗净,切去两端,大形的块根对半剖开,或切成块片晒干。作补益药需炮制后使用,处方称“制首乌”。若用地上藤茎宜在立秋前后采集,晒至半干,卷成圈状或扎把,再晒至全干,处方称“夜交藤”。块根含卵磷脂、鞣质及蒽醌衍生物。,广药,功效:,广药,5、高良姜:别名良姜。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茎,以两广、海南、云南、台湾为道地。夏秋采挖4-6年生的根茎,折干率较高。除去地上茎及须根,剥去残留鳞片,横切成长5-7cm的段节,晒干。野生的多在5月雨季到来以前采挖。性味辛热。散热止痛,温中止呕。,广药,6、阳春砂仁:别名缩砂蜜,砂仁。证类本草记:“产广东阳春县为最,以蟠龙山为第一”。现分布两广、云南及福建地

29、区。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的果实。定值后2-3年开花结果,9-10月收获成熟果实,晒干或文火烘至半干,趁热喷冷水,使果皮与种子紧贴,全干后即为“壳砂”;剥去果皮,将种子团晒干,即砂仁。辛温,化湿开胃,温中止呕,理气安胎。,广药,7、益智仁:本草拾遗说:“产琼崖十三属,以陵水为上等”。目前仍以广东为道地。为姜科植物益智的成熟果实。当果皮茸毛减少或呈黄绿色时采收,去果柄,晒干为佳。辛温。温脾开胃,止泻摄唾,暖肾固精,缩尿。,广药,8、槟榔:别名榔玉、尖槟。主产海南及云南西双版纳。为槟榔科植物槟榔的种子。春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摘下果实,将果皮剥下,取出种子晒干。辛苦温。杀虫,消积,行气,利水。,广药,9、鸦

30、胆子,广药,10、广藿香:别名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本草拾遗中说:“藿香产广东,以番禺、石牌,湛江为好”。于5-6月或9-10月间,枝叶繁茂时采收。拔起全株,去根暴晒两天,日晒夜堆,反复至干或半干时,捆成束,再晒至全干。辛温。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广药,11、金钱草与广金钱草:别名大金钱草、过路黄,神仙对应草,落地金钱。12、鸡血藤:豆科植物密花豆藤茎。深秋砍取藤茎,除去枝叶,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备用。苦甘温,补血,活血,通络。,金钱草,鸡血藤,广药,13、肉桂与桂枝:别名玉桂,筒桂,企边桂,桂心,桂子。樟科植物肉桂,以树皮,嫩枝及幼果入药。广西为桂树之乡。选林15

31、年后将符合标准的桂树砍倒。剥桂:主要是“春剥”和“秋剥”,限于少量油桂。选择晴天,每隔35cm绕树干剥取桂皮,暴晒两天可全干。整皮两端削齐,夹在瓦楞形版内晒干即成企边桂,剩余边角料,刮去外皮,加工成“桂心”。桂枝可在定植后2年砍伐,以后每年抽出多数枝条,割取晒干,亦可在伐桂剥皮时剪取直径约0.3cm0.5cm的枝条,晒干备用。多余枝叶陈取桂油,得率约为0.3%,桂子为采摘未成熟幼果,晒干即得。,广药,14、蛤蚧 15、穿山甲,蛤蚧,穿山甲,肉桂,广药,云药,云药是以“云苓”(现减少已移植到大别山罗、英、麻一带为佳),“云木香”等道地药材为主体,还包括滇南特产三七、儿茶、诃子等所谓“南药”在内。

32、,1、三七:别名田七、参三七。药用出产辩:“产广西田州为正地道”。但目前云南三七以远远超过广西。惟其野生祖先至今仍未采到,说明近500年来,由于过度采集,野生种质消失非常迅速。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在生长的第三、四年,块根膨大,增重较快,于花前采收为“春七”,饱满,充实,品质较好。秋冬果熟后采收为“冬七”,松泡不佳。挖出块根后,剪去须根、泥土,晒、搓交替,也可烘、搓交替,直到全干。其余根茎(芦头),侧根,须根可分别加工“剪口”、“筋条”和“绒根”。含皂甙、黄酮、蛋白质,油脂等。皂甙与人参相似。甘苦温。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云药,2、云木香:菊科植物木香的根。行气止痛,燥湿止痢。霜降前采挖3年生

33、植株根部,除去茎叶及泥土,切成短段,以风干为好,天阴雨湿则用微火低温烘干,干燥后除去粗皮。,三七,木香,云药,3、重楼:别名蚤休、七叶一枝花,草河车。百合科植物 华重楼的根。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广大地区。苦寒,有小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4、茯苓 5、诃子 6、儿茶:豆科植物儿茶树心材煎膏。种植10年以后,树干粗壮,出膏多。性苦寒。收湿敛疮,生肌止血。,云药,贵药,“贵药”以贵州为主产地的的道地药材。贵药多生长在地形崎岖的高原,山岭,河谷,丘陵和盆地。贵州全省冬天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274天,年降水量1162mm,重要的道地药材有天麻,杜仲,天冬,朱砂等。,1、天麻:别名明天麻,贵天麻,赤箭

34、。全国都产,近代野生天麻的道地产区在西南,尤以“贵天麻”最为驰名。为兰科植物天麻块茎。春季4-5月间采挖为“春麻”,立冬前9-10月采挖的为“冬麻”,质量较好。挖起后趁鲜云泥土,大小分档,用清水或白矾水略泡,刮去外皮,蒸透,摊开晾干或烘干。“明天麻”一般用硫磺熏过,略呈半透明状,色泽较好。甘平。平肝潜阳,息风止痉。,贵药,2、黄精:3-4年生的块茎。洗净,蒸10-20分钟后晒7天左右。滋阴润肺,补脾益气。3、白及,黄精,白及,贵药,怀药,“怀”是古代河南怀庆府的简称。所谓“四大怀药”即是产于古怀庆府所辖的博爱、武陟、孟县、沁阳等地的常用中药材。我们现在所说的怀药有所扩大,泛指河南境内所产的道地

35、药材。主要有地黄、山药、怀牛膝、怀菊花、茜草、天花粉与瓜蒌、天南星、白附子、辛荑、金银花等。,浙药,“浙药”是以“浙八味”为代表的浙江道地药材的简称。广义的浙药还应包括沿海大陆架生产的药材。浙江地处亚热带,属浙闽丘陵区,南北纬度相差4度以上。冬夏季风盛期,天气晴朗,但冬寒夏热,风力冬温夏弱,年平均气温15-18,年降水量在1200-1800mm。所有这些气候条件,在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之间呈过渡性变化,形成不同的道地药材生成环境。如“浙八味”基本上分布在宁绍平原和北部太湖流域,尤以鄞县、磐安、嵊县、杭州、金华、东阳等处为著名产地;浙南及沿海则主产温郁金、乌梅、牡蛎、乌贼骨等。其主要的道地药材有浙

36、贝母、白术、延胡索、郁金、姜黄与莪术、玄参、乌药、玉竹、山茱萸、乌梅、栀子、蝉蜕等。,关药,“关药”是指山海关以北,大约东经120-135,北纬40-55之间的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所出产的道地药材。比通常所说的“关外”范围更广。本区内著名的关药如人参、鹿茸、虎骨、防风、细辛、五味子等,药名或带“关”字或带“辽”字。形成关药的自然环境条件是大小兴安岭以人字形崛起在北部,东南侧有长白山脉绵延,中、南部为大片平原。海拔绝大多数在2000米下。故土壤垂直分布谱带简单,而水平分布复杂。,从气候来说,距海越远,大陆性越强。冬夏温差大,冬季风雪严寒,冻土深度达2.5米。春节风沙(尤以西部)为甚。夏

37、季大量降水,秋季阴雨。年平均气温0-8,大兴安岭北段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东侧极端低温可达-20,阴山山脉东段在-14左右,无霜期90-110天。由于两大山系相互垂直,阻挡了东来温湿气流,致使山体东西两侧年平均气温相差2-4,降水量相差100-200mm。东北全境年均降水量300700mm,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关药,温带针阔混交林地带,湿度大,风速低,年平均蒸发量900mm左右,干燥度(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小于1,适宜于人参,细辛,关木通,刺五加,黄柏,五味子等植物生长;而松嫩平原中部,辽河平原西部干燥度在1.0-1.25之间,适宜于防风,知母,龙胆等药物生长。植被有由东向西依次更替的特点,即红

38、松阔叶混交林草甸草原草原。这意味着湿润的森林气候向干燥的草原气候过渡,药用动植物也随之而异。植被的垂直分布以长白山最为典型。西部的呼伦贝尔草原降水量少,无霜期短,植被生长期仅百余天,道地药材种类相对较少。东南部平原丘陵地带土质肥沃,保水较好,大雨同热天同步,适宜于药用动植物的生长。,关药,最常用道地药材有人参、鹿茸、细辛、防风、刺五加、薤白、蒿本、两头尖、关木通、五味子、朱蒡子等。就关药而言,我就重点讲一下人参,希望和大家一起重温一下昨天人参的知识。,关药,人参:别名上党人参,高丽参,东洋参,野山参,园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道地沿革:别录:“生上党山谷及辽东”。陶弘景:“上党在冀州西南,盖

39、其山皆与太行山连亘相接”。李时珍:“今所用者皆是辽参。其高丽、百济、新罗三国,今皆属朝鲜矣。其参犹来中国互市”。再曰:“产奉天省,新开河地方为最好”。所以,人参的道地主要涉及上党、辽东及朝鲜。,关药,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茎无毛,基部有宿存鳞片。一年生者叶裂为3小叶(俗称“三花”);二年生者叶裂为5小叶(俗称“巴掌”);第三年开始至第六年,每年递增一枚新叶,分别称为“二甲子”,“灯台子”,“四匹叶”,“五匹叶”,“六匹叶”。10-15朵花排成顶生伞形花序;总花梗长15-30cm;花萼钟形,淡绿色;花瓣5,白色。果浆熟时鲜红,种子肾形,乳白色。花期6-7月,果期8月。野生于太行山、燕山(现已绝迹

40、)和长白山区。园参栽培于吉林抚松、集安、辽宁桓仁、宽甸、新宾和黑龙江依兰、宁安等地。晋唐时期,移栽人参成活,所得产品称为“移参”;明清时代育苗栽参,所得产品称“种参”。现代栽培技术就是在“种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药,人参生长环境:1981年8月在吉林抚松县北岗公社挖到特大野山参,鲜重285g,干重65g。其典型环境为:海拔750m,坡度45-50,坡向SE37,背风向阳。年年平均气温2-3,年平均相对湿度70%左右,无霜期为100天,年降水量在800-900mm,日照时数约2500小时,雪盖在2月以上,土壤为暗棕森林土。共生植物有松、栎、榆、椴等乔木和草芍药、五味子、刺五加、关木通、辽细

41、辛等草藤木。形成一种既透光而又不强,既漏雨而又不大的自然保护层。习性是耐寒怕热的喜阴性长日照植物。其它就不多说了。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等。,关药,北药,北药取义于“北沙参”、“北紫胡”、“北山楂”等习惯称谓。其地理范围大致为东经110-120,北纬35-42之间,包括河北、山东、山西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北药与个别关药,如北五味(辽五味)等在名义上有交叉。有的同行把关药也称为“北药”。北药产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极为复杂,从地貌上看,大致可分为山东半岛、华北平原、燕山-太行山和阴山山地四区,出产北沙参、金银花、北山楂、潞党参、连翘、远志、黄芪、黄芩、麻黄、赤芍、知母、枸杞、阿胶、全蝎、五灵脂、麦饭石

42、、香附、柴胡、紫草、板兰根、苦杏仁、桃仁、酸枣仁、薏苡仁、滑石等著名道地药材。,西药,“西药”是指“丝绸之路”之起点西安以西广大地区所产的道地药材。包括“秦药”(秦皮、秦归、秦艽等)和青藏高原,以及新疆(古西域)的名贵药材,如西红花、西牛黄等。“西药”的地理范围广阔,地形、气候复杂。陕甘宁区有“八百里秦川”、秦岭和六盘山贺兰山等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渭河沿岸地势平坦,常称为“八百里秦川”,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是栽培秦药的良好基地。河西走廊以西,是我国最干旱地区。但周围高山覆盖着现代冰川和永久积雪,是天然的“固体水库”,故有森林、灌丛、草原、绿洲存在,秦艽、大黄、甘草、当归、羌活、贝母、茵陈、枸杞

43、子、虫草、肉苁蓉、麝香等是这一带出产的道地药材。,南药,“南药”是取义于南五味、南山楂、南沙参的“南”字。地理范围含鄂、湘、苏、皖、闽、赣、台等省区。即长江以南各省除川、广、云、贵浙药产区以外均属“南药”的范围。这当然不排队在分布和产区上与江南、甚至江北一些省区交叉重叠的情况。湘、鄂地区又称“两湖”,著名的道地药材有枳壳、莲、吴茱萸、朱砂、茯苓、玄参、桔梗、石膏、半夏、射干、苍术、蕲蛇、龟板等。苏皖地区有茯苓、白芍、白头翁、龙胆、丹皮、石斛、木瓜等。苏北产北沙参、虎掌南星等,苏南太湖流域气候湿润温暖,盛产明党参、薄荷、太子参及蟾酥等道地药材。,赣、闽、台地区的环境,介于洞庭湖流域和太湖流域之间,但也独具特色。如江西樟树的江枳壳、栀子、又如江西遂川县也产枳壳、栀子、蕲蛇等道地药材。而福建南部和台湾南部均含有广药的成分(有热带雨林植被条件),也盛产巴戟天、砂仁等。台湾玉山海拔近4000m,植被垂直谱带从热带雨林到亚高山草甸,应有尽有,其樟脑垄断世界市场。福建蒲田地区地形复杂,如泽泻、建曲等为著名道地药材。,南药,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