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理性主义与理想主义张力下的公民文化建设.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25913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析理性主义与理想主义张力下的公民文化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试析理性主义与理想主义张力下的公民文化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析理性主义与理想主义张力下的公民文化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析理性主义与理想主义张力下的公民文化建设.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试析理性主义与理想主义张力下的公民文化建设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摘要:培育公民是中国现代化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培育公民文化,一方面要以理性主义加强法制建设;另一方面也要形成人们的理想主义诉求,使理性主义与理想主义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法治精神和传统的民本思想与理想主义的契合是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将理性主义与理想主义统一在日常生活批判中,才能对公民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论文关键词:理性主义;理想主义;民本思想;法治精神;公民文化在从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现代性是现代化的目标和推动力。现代性主要表现为理性主义,它强调个人权利、社会契约、自由、法制等制度的完善,相对于传统社会来说,它起到了

2、一种规范社会行为和促进思想解放的作用。但由于近年来中国现代性生长过快,迅猛发展的社会造成了人们精神家园的丧失,形成了民主法制工具化、权利意识片面化、公民意识成长内动力不足等现象。在这种背景下,政府与社会的不协调、公民主体成长与社会宏观的不协调,成为政治现代化必须面对的问题。这表明,现代性的成长虽然有助于推进中国社会法制化进程,同时又给现代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必须从理性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关系中认识公民文化建设问题。一、理性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张力在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理性主义表达着一种民主法制的规范性要求,而理想主义表达的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民众对政府行为的期望和理想诉求。在现实实践中,由于理性

3、主义与理想主义总是不断地交织在一起,因而公民文化建设与社会民主法制化进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不相适应的状况。究其原因在于:一是政府在社会管理过程中注重规范性建设,更加强调理性主义;二是作为社会主体的公民对社会的民主法制化缺乏深刻的切身理解。这就必然造成人们在某种时候强调政府行为的效力,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则强调政府的执政理念。要厘清二者的关系,就必须搞清楚理性主义与理想主义在政治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性主义作为政治发展中的推动力量,要求对社会生活规范化。但是,它又常常导致政府以自身来判断社会发展,其中并不必然带有理想主义的诉求;由于理性主义在实际生活中强调政治规则或契约,因而具有强制力,对民众

4、来说是一种外在约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强制力改变理想主义中的传统习惯、道德观念等价值体系,进而促使民众的行为特征发生变化。但理性主义又不能保证这些规范性在实际操作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因而也常常受到理想主义有意或无意的抵触。理想主义既是政治发展的动力,又有在判断现实中追求未来的色彩。它以理想化的方式来设想政治生活中的原则,有利于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有助于人们将理性主义的外在约束内化为自我约束,通过对社会成员思想和观念的渗透,减少人们对制度、规则的不理解甚至敌视,提高政治生活的质量。因为理想主义体现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它包含着一定的社会价值取向和行为评判准则,容易强化社会成员彼此之间的认同感。一旦

5、这种带感性色彩的理想主义在社会实践的各个层面漫延开来,将对社会的民主法治建设发生着极大的影响。为此,必须正确认识理想主义在政治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性主义和理想主义是政治现代化中两种相互作用的力量,离开了理想主义的理性主义,必然造成制度对人们的奴役;失去了理性主义支撑的理想主义,又往往失去引导政治发展的作用。在政治现代化过程中,不是以理性主义取代或消除理想主义,也不是以理想主义而压制或限制理性主义。当现代化还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时,在政治生活中就必须在理性主义与理想主义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借鉴西方民主法制化的经验,又必须寻求传统优秀政治文化向现代转化的途径;强调政治生活的民主法治化,又必须形成人们的政治理想;注重现实政治的有效性,又必须从理想主义反思现实;以西方现代政治思想认识民主法治在政治发展中的意义,又必须在中西文本互动中探索中国特色公民文化建设道路。“公民文化不是现代文化,而是一种现代与传统混合的文化,是包含着科学文化和人文主义的,因此它能使这两种文化在并不相互毁灭或并不两极分化的情况下相互影响、相互变换”。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