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浅析“上善若水”对理想人格之塑造.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27775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论文浅析“上善若水”对理想人格之塑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学论文浅析“上善若水”对理想人格之塑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学论文浅析“上善若水”对理想人格之塑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学论文浅析“上善若水”对理想人格之塑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学论文浅析“上善若水”对理想人格之塑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论文浅析“上善若水”对理想人格之塑造.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上善若水”对理想人格之塑造 浅析“上善若水”对理想人格之塑造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浅析“上善若水”对理想人格之塑造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浅析“上善若水”对理想人格之塑造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一部老子,洋洋五千言,其思想之渊邃,哲理之高深,内容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水”是老子学说的一个很重要的德行象征,老子认为水是有道德有善行的,他所追求的理想人格也

2、是与水相契合的。老子以水性喻人性,非常形象地向我们展示出了“水”的理想人格特征,为我们现代人格塑造提供借鉴和启示。一、“上善若水”的解读老子第八章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认为最高的善应该像水那样滋养、帮助万物,又水性至柔不与人纷争不休,甘于处在人所厌恶的卑下地位,所以近于“道”。老子在这里给水赋予了人性,高度赞扬了水的品质。他认为水具有种种美德。世间万事万物,无水便不能生长,在天上是雨、雪、露水,落到地上则滋润万物而不居功,又能自居卑下之地。泽及蝼蚁不求回报,它是自然而然、默默无闻

3、地滋润万物。老子以水性比喻人生,认为崇高的善人(圣人)就像水一样,具有水的所有善能能够善利万物,并且只予不取,隐退不争。不争强好胜,争名夺利,敛起锋芒,虚怀若谷,有容纳百川的度量,这样才是有成就的人。二、“上善若水”的理想人格特征水无所不利,是其德宏:利而不争,是其德谦。这两方面就是水的善利不争之德行。水能够以至柔胜至刚,有其坚忍不拔之志气。处下藏垢,是其德之宽容,此水之极善也,即谦下包容之气度。水的这三个德行也就是老子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的主要方面。(一)善利不争在老子看来“水善利万物”,水能够生养、哺育万物。无论什么生物,都必得雨露之恩泽才能萌生、发育、生长。而水之滋润万物,善利万物,并不是有

4、意地有利于万物、有情于万物、有恩于万物,而是自然而然的给予:它从不自矜,不自夸,总是默默无闻、寂然无语地付出,而不需要万物的感恩戴德。如果说“善利”是水和人格的基本特征,那么“不争”就是水和人格的最高境界。老子认为唯有做到不争名、不争利、不争功,才不会有任何的过失与错误,即“夫唯不争,故无尤。”这也是老子论述“上善若水”的根本主旨。“不争”是做圣人的标准,是理想人格的至高追求。就是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不张扬自己。不向万物索取回报,不把成果据为己有。这种仁爱之心足见其品格高尚,这也正应了老子“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之天道的品格。(二)以柔胜刚世间万物,孰为最强者?老子

5、指出是“水”,他说:“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但是又说“天下柔弱莫过于水”、“天下之至柔,驰于天下之至坚。”水是世界上最柔软的物质,没有比水更柔的东西了,它能因物赋形,随圆而圆,随方而方,但它却能够滴水穿石,穿石销金。正所谓“天下至柔驰至坚,江流浩荡万山穿”。“柔”是老子学说的一个重要特征,而水又集“柔”于一身,突出了老子贵柔的思想。柔是水的特性,也是人的本性,更是老子追求的理想人格。老子认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弱之胜强,柔之胜刚。但是,老子所谓的“柔”并不是虚弱。也不是软弱,更不是懦弱,而是柔韧,是一种张弛有度、游刃有余的弹性。有如弓箭一样,其弓柔性

6、越强,其箭射程越远,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大。(三)谦下包容水是博大的,又是谦恭处下的,谦下包容是老子所热烈赞美的理想人格特征。“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为百谷王。”老子通过对江海吸收和融会千川百谷的事实,说明了只有谦下包容才能获得万物的拥戴。能够成为百谷之王。首先他提倡“居善地”。“居”,含居处、停留之义;“地”,说文解字中日“重浊阴为地”,荀子儒效篇:“至下谓之地”由此可见“地”含有卑下、低下之义。也就是说,水甘居低洼之地。正因为水有这样的品德,所以江海能成为一切溪流向往的归宿,这显示了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水性就下,就下者卑,卑下者。众人所恶。而水

7、居之。水行于地,善就卑下,滋润群生”,这就是水“谦下包容”之美德。若江海做不到处于下位,又如何做到容纳百川。三、“上善若水”对理想人格的塑造老子所说追求的“上善若水”的理想人格,即“善利不争之德行”、“以柔胜刚之意志”、“谦下包容之气度”,不但具有很高的哲学价值,同时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不论是对当时还是对现代都有重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我们现在只有真正的领悟与学习这些理想人格,真正具备无私奉献、善待万物、能屈能伸、坚韧不拔、谦虚谨慎、有容乃大的人格,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建树。(一)无私奉献。善待万物之德行老子倡导“与善仁”,就是待人要真诚友善,无私奉献。水能够生养、哺育万物而不图回报,这种仁爱之

8、心足见其高尚的人格魅力。老子要求我们学习水的这种高尚的品性,具有无私奉献、善待万物的高尚人格。无私奉献,善待万物,不仅是对他人有好处,对自己也是受益匪浅。这种高尚的人格可以消除隔阂,可以争取朋友,可以改善个人处境,可以避免受到伤害,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可以有一个发展个性和创造力的自由天地,可以享受一种施惠与人的快乐,可以有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不要把“与人为善”单纯地理解为付出、奉献和牺牲,它在一定程度上也犹如播种、储蓄,等到一定的时候,你就会收获到益处和快乐。(二)能屈能伸,坚毅不拔之意志老子告诉我们的水的“柔”并不代表软弱。刚强是内在的品质,而柔弱是处事的手段。人不能一味的

9、软弱,否则会遭到欺凌。但也不能一味的刚强,刚强是人身上最可贵的品质,但刚强也要有个限度,有了困难和挫折宁折不弯是对的,但一味地刚强到底,硬撑死撑,直到精血耗尽,无可再撑,是不明智的,这样一旦折服就很难再有重新站起来的机会。老子的柔性就是告诉我们做人处世需要一种弹性,当我们在面对困难、身处逆境时,要做到能屈能伸,要最大限度地曲下身来保护自己,在发展的机会来临、前景广阔的时候,又能最大限度地挥洒自己的智能与才干。一旦遇到了失利,就要像水一样,遇到小石头就绕过去。同时,老子的柔性也包含了一种韧性,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柔并不代表着无所作为,而是一种取胜的方法,要始终坚信柔能胜刚,水滴最终能够石穿。以柔

10、胜刚,是智慧的人处世的理想境界,柔能克刚,是智慧的人处世的坚定信念。(三)谦虚谨慎,有容乃大之气度水的谦下包容之气度告诉我们对自己要谦卑,对他人要包容。也就是正确地看待自己与他人,多看自己的不足,多看他人的长处,即要谦虚做人。“满招损,谦受益”,才华出众又欢喜我炫耀的人,必然招致别人的反感,吃大亏而不自知。所以,无论才能有多高,都要端正心态,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得到长足的进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不分贵贱长幼,所以我们要注意维护他人的尊严,更不能歧视和侮辱对方。其次,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学

11、习他人的长处,拿来为我所用,取长补短。再次,要客观认识评价自我,一方面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地位和力量,不骄傲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另一方面。要善于把自己放到大环境中去评价,意识到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所以要保持谦虚的心态。总而言之,一个人要想进步就必须要有谦卑包容之心,“谦虚谨慎、有容乃大”。这是我们现代人都应该具有的宝贵人格。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

12、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

13、.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14、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