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中考复习(知识梳理).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949020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物理中考复习(知识梳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苏科版物理中考复习(知识梳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苏科版物理中考复习(知识梳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苏科版物理中考复习(知识梳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苏科版物理中考复习(知识梳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物理中考复习(知识梳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物理中考复习(知识梳理).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第1课时声现象一、 中考要点: 声音的产生及传播、乐音的特性、噪声的危害与控制二、要点演练:1.声音是由物体的 而产生的,以 形式来传播的,而且声音在固体、液体和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填“相同”或“不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在真空中 (填“能”或“不能”)传声。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 ,这说明:声波具有 。3.声音是多种多样的,声音悠扬、悦耳,听到时感觉非常舒服,这种声音称为乐音。乐音通常有_ _、_ _、_ _三个特性。音调:指 ,与 有关。响度:指 ,与 有关。音色:音色不同,声音的 不同。4.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_ _的物

2、理量,单位是_ _,符号是_ _。5.指出下列各种声音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些特征:(1)“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_大;(2)“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_高;(3)“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_好。6.人们用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人耳刚好能听到的声音为 dB, dB以上的噪声将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害。7.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 处减弱,在 过程中减弱,在 处减弱。有关部门规定在城市市区内禁鸣喇叭,其目的是在 处减弱噪声。8.人们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从_ _Hz到_ _Hz。人们把_ _的声音叫做超声波,超声波具有 好、 等特点,可用于测距、 、 、 等。把_

3、_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第2课时 温度的测量 汽化和液化一、知识要点梳理:固、液、气 三态特征,汽化的方式及区别、液化的方式方法、温度计的正确使用二、课前演练 1、水在自然界有 态、 态和 态,它们的名称分别是: 、 、 。自然界一般的物质都有三态,它们处于何种状态决定于它的 。2、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测量工具是 ,常用的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 ,摄氏温标中温度的单位是 ,规定:通常情况下 的温度为0;1标准气压下 的温度为100。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是(1)看: ;(2)放: ;(3)等: ;(4)读: 。3、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 。 汽化有两种方式: 和 。(1)蒸发是只在液体 进行的 的汽

4、化现象。液体的蒸发在 温度下进行,蒸发时要 热量。液体蒸发的快慢由下列因素决定: 、 、 ;(2)沸腾是在液体 同时进行的 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 ,不同液体的沸点 ,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 。液体沸腾的条件是: 、。4、液化:物质从 变成 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 热。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 和 。5、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相同点:(1)蒸发和沸腾都是_ _发生的方式(2)蒸发和沸腾都需要_ _。不同点:(1)蒸发是发生在液体_的汽化现象,程度_;沸腾是在液体_和 同时发生的 汽化现象;(2)蒸发时温度_,所以有_作用;沸腾时温度_;(3)蒸发在_温度下都会发生;沸腾必须到

5、达_并不断_才能进行。 第3课时 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 水循环一、 知识要点梳理: 知道物质的熔点及凝固点、升华凝华过程、了解水循环现象 二、要点演练: 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 ,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 。固体分 和 两大类。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这个温度叫晶体的 。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也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晶体的 。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是 的,不同晶体的熔点(凝固点)一般是 的。2晶体熔化成液体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液体温度要达到 ,二是液体要不断地 。液体凝固成晶体,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液体温度要达到 ;二是液体要不断地 。常见的晶体有 常见的非晶体有 。3升华和凝华:物质由固态 变

6、成气态叫做 ;物质由气态 变成固态叫 。 过程吸收热量, 过程放出热量。4、高空时,水蒸气遇冷_成大量的小水珠或_成大量的小冰晶,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水珠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下落,下落过程中,冰晶_ 成水滴,与原来的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_。当夜间气温降低时,白天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夜间较冷的地面、花草、石块上_成小水珠,这就是 。如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水蒸气就液化成小水珠附在这些浮尘上面,就形成了 。在秋冬季节,地面温度迅速降到0以下,水蒸汽直接_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霜”。 第4课时 光的色彩 颜色 人眼看不见的光 光的直线传播一、 中考要点: 了

7、解白光的组成及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二、要点演练 : 1.光的色散现象:让一束太阳光通过狭缝从一侧射到三棱镜上,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一条有 、 、 、 、 、 、 等颜色组成的光带。最早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 。 2.这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_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决定的。3.在红光和紫光以外还有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和_线。4.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 ,具有 效应。太阳光主要以 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5.紫外线最显著的特点是能使 物质发光。紫外线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 、 等。6.光在_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_m/s。7.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

8、反射回原来的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 。8.光反射时,_ 、_和_ 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_入射角。光在反射过程中光路是 。9.光的反射分为 和 两种,能从各个方向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 的缘故。 第5课时 平面镜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一、 中考要点: 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了解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及特点二、要点演练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 。2、光的折射规律: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 ;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 ,

9、折射角等于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 法线方向,即折射角 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 法线方向,即折射角 入射角。3、生活中光的折射的现象有: 、 。4、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会向 弯折,这是 现象。5、人在岸上看水中的物体,看到的位置要比其真实位置 一些;人在水中看岸上的物体,看到的位置要比其真实位置 一些。6.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如 镜。凹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如 镜。 第6课时 透镜 凸透镜成像一、 中考要点: 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二、要点演练: 1、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倒正大小虚实像距应用U2fU=2ffU2fU=f不成像获得平行光

10、Uf概括:(1)一倍焦距内外分_,二倍焦距内外分_(2)实像一定是_立的,像物在透镜的_侧。虚像一定是_立的,像物在透镜的_侧。(3)在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_。、视力矫正眼的类型晶状体特征焦距会聚能力成像位置矫正方法近视眼远视眼、望远镜与显微镜镜的类型物镜目镜焦距像伽得略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显微镜 第7课时物体的运动一、 中考要点: 会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进行测量、会描述运动的快慢二、要点演练: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符号是 。时间的单位是 ,符号是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 ,测量的时间的常用工具是 。3.误差是 和 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常采用 的方法减小

11、误差。4、三种特殊的测量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硬币厚度,金属丝的直径可用 法;测量地图上铁路的长度可用 法;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可用 法。4._叫机械运动;_叫参照物。运动和静止有 。5.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_ (裁判比较法); _ (观众比较法)。6._叫做速度,它是描述 的物理量。7.速度的公式是:_。变形公式:S= , t= 8.速度的主单位是_,读作_。1m/s= km/h9. _叫做匀速直线运动。10.测量物体的速度,可根据速度公式 进行间接测量。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 和 ,需要使用的测量工具有 和 。第8课时 物体的质量 物质的密度一、 中考要点: 知道质量含义,

12、会用天平测固体、液体的质量、理解密度并会测密度二、要点演练: 1.一切物体都是由_组成的。物体_叫做质量。2.质量的主单位是_,符号是_。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kg =_g=_ mg. 1t=_kg. 3.质量不随 、 、和 的变化而改变,就是说:质量是物体本身的 。4.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1).实验室中测量质量的工具 托盘天平的构造:见书本插图或实物 天平实质是 杠杆怎样判断天平平衡:指针 或指针左右偏转角度 (相同/不同),即动态平衡。(2).正确使用方法:把调平放在 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 ,调节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此时横梁平衡)(调平时如果指针左偏,平衡螺母向_调

13、。)(1)(测量前调平)左盘放 右盘放 ,然后增减 并适当移动 ,直到天平恢复平衡。( 注意:加砝码时应原则是先 后 (大或小), 先 后 (选增或减)。什么时候移动游码?加最后一个小砝码时指针右偏了,下一步应怎样做?_。)(2)(测量时调平)(3)读数 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 注意: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 ,(游码所对刻线指的是游码左端)5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 ,不会随物体的_ _,_ _的变化而变化。6密度公式: ,变形公式:m= ,V= 基本单位: ,常用单位: 。7水的密度 水 g/cm3,其物理意义是:_ _。8密度的测量方法:用 测质量,用 测体积,代入公式_计算第9课时

14、 物质的物理属性 从粒子到宇宙一、 中考要点; 了解一些物质的物理属性,了解物质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尺寸二、要点演练: 1硬度是描述物质 的物理量。 2物质的属性有: 、 、 、 、 。3科学家发现,物质是由大量的 组成的,它是能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 m;分子间有 。4分子都在不停地 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且无论气体、液体、固体的分子都是如此。5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和 。 6自然界中存在着两种电荷,分别是 、 ;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 、 ;同时电荷还能 轻小物体,如灰尘等。7 现象可以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而原子是由带 电的 和带 电

15、的 构成的;比原子更小的原子核是由带 电的 和 电的 构成的,质子、中子又是由夸克构成的。8 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他描述的原子的内部结构类似 图。其中原子核几乎集中的所有的质量和所有的 (正电荷/负电荷),外面的带 (正/负)的电子在 。AB9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 系统:地球只是 系中普通的一员,而 又是银河系数以千亿颗恒星中的一颗。 10光年是 (长度/时间)单位;1l.y.=9.4611015m11宇宙的起源,大多数的科学家都认为:宇宙诞生于137亿年前的一次 ,而现在已有 现象,说明星系在离我们而去,这一现象是由 发现的。 第10课时力一、 中考要点: 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

16、作用效果,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二、要点演练: 1.力的概念:(1)力是 作用。力不能离开 单独存在,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物体之间存在力的作用 (一定/不一定)要相互接触。(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作用力的同时,必然也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如果把前者叫做施力物体,则后者就叫做 。2物体由于发生_而产生的力叫弹力,拉力、压力都属于弹力弹力的大小与_程度大小有关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_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4. _附近的物体由于_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重力的方向总是_ ,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所在的位置没有关系5物体所受重

17、力的大小与物体的_成正比用公式表示为G_. g_,它表示_ _.6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_,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_。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7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有_或_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_的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_方向相反8摩擦力产生条件:物体间相互接触、挤压;接触面不光滑;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9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大小和_有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无关10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_,增大接触面的_;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减小_,减小接触面的_,变滑动为_,分离_。 第11课时 力和运动 一、中考要点: 知道二力平

18、衡,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二、要点演练: 1平衡力平衡力: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_或_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_状态,使物体平衡的这几个力称做_。二力平衡: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能保持 或 状态,则称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或叫作二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或特点): 、 、 、 。2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可见力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_物体运动的原因。理解:(1)它包含两层含义: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2)牛顿第一定律是理想定律。(3)物体不受力,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处于

19、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不一定不受力。3惯性: 叫做惯性。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在 都具有惯性。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 有关,而与物体是否运动、运动的快慢、是否受外力等都没有关系。 注意:惯性不是“力”,叙述时,不要说成“物体在惯性的作用下”或“受到惯性的作用”等说法。只能说“具有惯性”或“由于惯性”。4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理解 受力分析状态分析物体运动情况不受力 受平衡力非平衡力 第12课时压强一、中考要点: 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探究液体压强与那些因素有关,知道大气压强与人类的关系,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要点演练: 1._作用在_的力

20、叫做压力。压力作用点在 上,方向指向被压物体,压力作用效果与_、_有关,物理学上通常用_ _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2.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_。计算公式是_,单位是_。变形公式:F= , S= 3.液体由于受_力的作用和具有_ _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底部和容器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_方向都有压强。4.液体内部压强随 的增大而增大。当深度相同时,_越大压强也越大。 5.测量液体压强工具叫_,根据U形管两侧液面的_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6.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等证明了_,1标准大气压约为_Pa或为_ _高的水银柱。大气压强会随高度增大而_,大气压强还与天气有关。7.最早较准确测出大气

21、压强值的是意大利科学家_ _,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气压增大而_;高压锅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高山上鸡蛋煮不熟的原因是: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大而 ,液体沸点随液面上气压减小而 。8.液体和气体称为 ;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_。 第13课时 浮力 一、中考要点: 通过实验认识浮力,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运用沉浮条件说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二、要点演练:1.一切浸在_或_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_托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_的。浮力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 2.物体沉浮条件: 比较浸没状态下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比较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1)F浮_ _G 下沉 沉底 (1

22、)_ 下沉 沉底(2)F浮 _G 上浮 漂浮 F浮 _G (2)_上浮 漂浮(3)F浮_G 悬浮 (3)_悬浮。3.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_;公式:F浮=_=_。 4.计算浮力方法有: (1)公式法:F浮= = 。(2)称量法:F浮= (3)漂浮、悬浮:F浮= 5.浮力利用:(1)潜水艇:通过改变_来实现沉浮。水舱进水,重力 浮力,潜水艇下潜;水下航行时,浮力 重力,潜水艇 浮;水舱排水,浮力 重力,潜水艇上浮(2)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_于空气的气体。(3)密度计的原理是_,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_(相等/不相等),在密度较大的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较_,露出较_。第1

23、4课时杠杆和滑轮 一、中考要点:知道简单机械,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知道动定滑轮特点 二、要点演练: 1、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 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2、杠杆的五要素是 、 、 、 和 。3、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4、省力杠杆:动力 阻力,动力臂 阻力臂,特点: : 如: ;费力杠杆:动力 阻力,动力臂 阻力,特点: ,如: ;等臂杠杆:动力 阻力,动力臂 阻力臂,特点: ,如: ;5、定滑轮的特点是可以 但不可以 ,实质是 杠杆, (F G , S h)。动滑轮的特点是可以 但不可以 ,实质是 杠杆。(F= , S= )。6、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 ,使用滑轮

24、组既可以 又可以 。7、在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若不计滑轮组自身的摩擦和绳重,动滑轮与物体的重力由几股绳子承担,所用的拉力即为动滑轮和物体重力的 。(F= , S= )第15课时 功和功率 机械效率一、 中考要点: 知道机械功和功率,用生活实例说明功和功率的含义,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二、 要点演练: 1斜面是一种 机械。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1) (2) 。3功的计算公式: ;功的国际单位: 。1J= 4功率是表示_的物理量,功率的定义是: _它的定义式是_。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判断物体做功的功率。做功时间相同,比较_,另一种判断方法是:_相同,比较_。 5在估测上

25、楼时的功率的实验中:()实验的原理是()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测量时我们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计算功率的表达式是6、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间的关系是 ,这个关系式表明,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 7、在物理学中将 与 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用公式表示为 8、对于实际机械,由于 功的存在,总有W有用 W总,因此机械效率总 1009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 、 、 第16课时 机械能与内能 能源 一、中考要点:知道动能、势能、机械能,了解它们的相互转化,知道 一些能源的分类,知道新能源的应用及可能带来的问题。二、要点演练: 1、一个物体能够 _ ,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2、物体因为 叫做动能物体的动能

26、大小与 和 有关,_ 越大, 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3、物体由于 _ _ 叫弹性势能,物体由于 _ 叫做重力势能, _ 和_统称为势能。4、重力势能的大小与_和_有关,_越大,_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_有关,在一定限度内,_越大,形变物体的弹性势能就越大。5、_和_统称为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发生_,都是不同形式的机械能。6、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内所有分子_和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_。7、热传递是_的一种方式,只要两物体间_,就会发生_。、我们把_叫做热量,用符号_表示。9、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 10、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自然界中许多自发的过程都是有 的。11、

27、能量转换装置的效率计算公式: 12. 四次能源革命: 、 、 、 13、弄清能源的分类一次能源如 ,二次能源如 。可再生能源,如 ,不可再生能源,如 。新能源有 ,新能源的共同特点是比较清洁,煤、油、气三种常规能源具有污染环境和不可再生的缺点。14、原子能和太阳能的特点核能:原子核里蕴藏的能量,是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新能源。获取核能的途径: ,应用: 。 ,应用: 。核电站优点:消耗很少核燃料;对环境污染小;发电成本低.但要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的放射性污染。太阳能:一次能源、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清洁能源。优点: 。缺点:太阳能分散、不稳定,转换效率还较低。方式:光热转换-太阳灶、太阳能热

28、水器;光电转换-太阳能电池;光化转换-绿色植物.15、可持续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已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是: 。第17课时 比热容 热值 热机 一、中考要点: 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认识热值,了解惹急的工作原理,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史上的意义。 二、 要点演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 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单位是 ,读作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不同物质的比热容热传递过程中吸热的公式_ _,放热的公式_ _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燃料热值一般_;燃料完全燃烧是放出的热量公式:_。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_和_,它们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_(等效/不等效)。热机是_的装置热机工作时,活塞在汽缸内做往复运动,活塞从汽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常见的汽油机有_个冲程,分别是_、_、_、_,完成这四个冲程为一个工作循环,在一个循环中只有_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的过程,_能转化成_能;在压缩冲程中_能转化成_能;汽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时,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