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949338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28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蔬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蔬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蔬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蔬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蔬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蔬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蔬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背景1 、项目名称莫旗尼尔基镇双龙泉村蔬菜基地建设项目2、承办单位概况 双龙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位于莫旗西北双龙泉村, 距莫旗 5 公 里,111 国道 0.5 公里, 交通便利、 四通八达, 全村共有人口 1246 人,耕地面积为 8105 亩,全村享受低保贫困 450 人,贫困人口占 三分之一以上,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贫困村。为了早日使全村脱贫 致富,村委会牵头把种植蔬菜经验的农户组织起来,成立了双龙泉 村蔬菜种植合作社, 种植无公害蔬菜。 该村蔬菜合作社现有社员 40 户,合作社计划在未来 5 年每户建一栋标准日光温室大棚,大棚 5 亩,种植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每户扶持一

2、至二户贫困户,逐步实现 整村脱贫致富。由于本村资金不足,还需上级扶贫开发的支持,才 能使全村在三年整体脱贫。申请上级扶贫资金 150 万元双龙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托单位:尼尔基镇政府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1)计委颁发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人民国城乡规划法(3)人民国环境保护法(4)人民国建筑法( 5 )建筑设计规 、建筑设计通则(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GB8978 96)(7)大气污染综合排放 (GB16297 99)(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 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中发 2008 1 号)4、项目提出的过程和理由由于历史原因没有对村经

3、济发展进行过科学合理规划, 生产力水平低下。原有的蔬菜种植项目存在经营分散、管理水平低、设备落后、技术标准低等诸多问题。为促使该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拟加大对其优势项目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实现统一规划,提高科技含量和科学管理水平,促使村民增收,现对蔬菜基地进行统一规 划布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如下:(1)通过项目建设,示引路、辐射边地区,推广先进的科学 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推动蔬菜种植业发展,努力增加农 牧民的经济收入。(2)通过项目建设,直接和间接提高当地的就业指数,对社 会稳定和脱贫致富都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3)项目实施可为部分贫困人口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基础 条件和环境,培

4、育主导产业,发展集约化、产业化农牧业,彻底改 变传统的生产经营式,增加产品质量和产量,满足市场需求,不仅 大幅度增加农牧民收入,还有利于保护项目区生态环境,最终实现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二、项目概况1、建设地点项目位该村南侧, 111 国道路北。2 、建设规模与目标该项目为建蔬菜基地建设项目。规划占地面积: 300 亩。保护 地蔬菜面积 200 亩。3、主要建设条件(1)自然地理条件1)地理位置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以下简称莫旗 ) 位于大兴安岭东麓中 段、嫩岸。地处自治区、 省两省区结合部。 双龙泉村距莫旗 5 公里, 111 国道 0.5 公里。2)气候条件尼尔基镇地处陆, 中温带北部,

5、 属中温带半湿润型大陆性气候。 因受纬度制约和受陆海洋高、低气压和季风的交替影响,四季气候 变化显著。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和农业生产实际,一般将4 5 月份划为春季, 68 月份划为夏季, 910 月份划为秋季, 11 翌年 3 月划为冬季。 四季气候特点如下: 春季升温迅速, 风大、 干旱少雨; 夏季温热、多雨,但较短促;秋季降温急剧,霜早;冬季漫长,寒 冷、风小。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为 5284.4 兆焦耳 / 平米,其中以 5 月份最多, 12 月份最少。光合有效辐射量 2695.0 兆焦耳 / 平米, 10 初终期间有效辐射量为 1216.68 兆焦耳 / 平米,年日照时数 2728.4 小

6、时,最多年 2997.5 小时( 1967 年)。生长季日照时数 1582.1 小时。日照时数以 5 月和 6 月份最多, 12 月份最少。进入 盛夏季节后虽然太阳照射时间长,但因进入雨季,阴雨天气增多, 日照时数反而减少,日照时数约占可照时数的 50 60% 。尼尔基 镇因地处莫旗南部,太阳辐射总数量多于中、北部,光能资源比较 丰富,完全可以满足一年一熟农作物生长、成熟所需要的光能,是 发展农牧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之一。年平均气温为 2.1 ,年际 变化较大,最高年份可达 3.6( 1995 年)。气温的年变化呈明显 的期性,一年中以 7 月份平均气温最高,最高年份可达 23.8 ;1 月份

7、最低,一般在 -25.4 21.6 之间。极端最高气温达 39.5 (1968 年 7 月 22 日),极端最低气温 -40.4 ( 1980 年 1 月 16 日),最高最低较差 79.9 ,无霜期一般为 100 134.5 天。降水 量年际变化大, 年平均降水量 490.9 毫米,最多年 838.9 毫米( 1998 年)。一年降水量以 7 月份最多,平均在 100 毫米以上,占全年降水量的 23 35% ;年平均风速为 2.8 米/秒,一年中冬季风速最小, 春季最大,可达 5 米/ 秒以上,最大风速可达 30 米/ 秒,平均大风 日数 8.5 天。一天之中,白天风大,夜间风小。风向一般多

8、呈西北 或西南向,夏季多东北风。 7 8 月份为湿润期, 9 月为半湿润期, 45 月为干燥期, 6 月份介于后两者之间。年平均相对湿度 61 68% ,其中春季湿度最小, 45 月份为 40 50% ;夏季为 60 80% ;冬季虽然降水少, 但因蒸发量小, 相对湿度仍可达 65 75% 。3)地质地貌 尼尔基镇地区处于新华夏系大兴安岭隆起带东侧与松辽盆地 断裂靠西部隆起一侧之嫩江大断裂带,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 次之。区域出露地层以中生界、新生界为主。4)河流水系全旗有大小河流 56 条,多发源于大兴安岭东南麓,汇入嫩江 及其主要支流, 属嫩江水系。 水资源 莫旗水资源总量为 144.5

9、3 亿 立米,占自治区的 40% ,占呼伦贝尔市 60% ,水域面积为 23096 公顷,水能蕴藏量达 66.6 万千瓦,位居全市第一位。尼尔基因相邻嫩江、诺敏河两大河流和尼尔基水库(纳文湖),水资源极为丰富。尼尔基镇地处莫旗南部,山地丘陵与平原过渡地带,莫旗最大二条河流嫩江、 诺敏河东西环绕尼镇, 又受东南海洋性气候影 响,夏秋两季雨水充沛, 冬季降雪较多, 产汇条件优越, 水量充足、 地表经流丰沛,地表水资源丰富。5)土壤尼尔基镇地区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土、暗棕土壤、草甸土,沼泽 土。其中:黑土又有黑土亚类、草甸黑土亚二个亚类;暗棕壤分为 暗棕壤亚类,草甸暗棕土壤亚类,白浆化暗棕土壤亚类三个亚

10、类; 草甸土只有一个暗色草甸土亚类; 沼泽分为草甸沼泽土亚类和沼泽 土亚类两个亚类。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其主要特点是含氮量丰富而贫磷,差异 明显。有机含量为 4.15 10.0% ,加权平均值为 69% 。氮含量 各类土壤平均为 0.28 0.67% ,加权平均值 0.42% 。钾含量, 加权 平均值 150 200ppm 。磷含量低,加权平均值 18.26ppmp ,最 高值 227ppm ,低值为 1.03ppm 。PH 值在 5.5 7.2 之间,属弱酸-中性,耕地土壤加权平均 PH 值为 6.3 ,自然土壤平均值为 6.246)植被类型 尼尔基镇地区因受气候、 地貌、土壤等因素影响植物

11、种类较少, 天然植被较为繁茂,但不如自治旗中、北部。主要植被类型有典型落叶阔叶林、草甸草原、典型草甸,沼泽 化草甸。尼尔基镇地区野生植物种类较多, 有数百种。 分属种子植物 (包 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还有蕨类植物,菌类,苔鲜、地衣类及 藻类植物。主要有禾木科、菊科、豆科、蔷薇科、十字花科、报春花科、 百合科、莎草科、唇形科、紫草科、伞形科、玄参科、蓼科、竹科、 毛茛科、柳科、桦木科、榆科、山毛榛科等。7)土地资源2001 年撤乡并镇后,尼尔基镇地域广阔,土地资源较为丰富, 全镇土地面积 458.49 平公里,占全旗面积的 4.4%, 其中耕地 33.4 万亩,草场 64712 亩,林地

12、40484 亩,荒山 58760 亩。尼尔基土地资源的特点是:虽然面积较大,但因人口密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低于全旗平均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中等,因开发 时间久,加之水土流失,自然肥力减小,但仍适于农、牧、林等各 业生产。8)野生植物资源 尼镇野生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据初步调查,有可供人食用的植 物 30 余种,饲用植物百余种, 药用植物百余种, 用材树木 10 余种 多种植物具二种以上经济价值。可食用植物有蕨菜、黄花菜、柳蒿芽、山韭等营养丰富,美味 可口,特别是柳蒿芽菜青、嫩、干均可食,尤为达斡尔族、鄂温克 族群众所喜食。采集后腌制的蕨菜远销国外。山岗、河川生长的多 乔、灌木果实,如稠子、山里红

13、、山杏、榛子等均可采食。可食菌 类植物有蘑菇、木耳等,采食所余亦可出售。药用植物种类繁多, 其中尤以龙胆草、柴、黄芪、防风等分布较广。可供各种家畜、家 禽饲用的植物更是满山遍野,以豆科、菊科、禾本科、蔷薇科植物 占多数, 其中,羊草、各种苜蓿草、 草木樨、 野豌豆等营养含量高、 适口性好,是家畜喜食的优质牧草。用材树木有柞树、树、榆树、柳树、苕条等。还有多种植物可用于编织、造纸或作为薪材之用。油料植物有榛、葶苈、苍耳、山杏等。芳香植物有亚洲百里香、野刺玫、薄荷等。野生花卉有兴安杜鹃、野百合、瞿麦、大花杓兰、野玫瑰、黄花、野罂粟、报春花、各种鸢尾等上百种植物的花可供 观赏。(2)区位交通条件双龙

14、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位于莫旗西北双龙泉村, 距莫旗 5 公里, 111 国道 0.5 公里,交通便利、四通八达,4、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项目总投入资金为 550 万元。 其中: 项目当年建成, 第二年投 入运营,第三年达产,项目年均可实现销售收入为 60 万元,户均 增收 1.5 万元。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建设规模亩200产品案蔬菜吨/年200三主要原材料费用万元/年81原料费万元5402动力费万元2.60四基地用地面积亩300其中:建筑面积亩200五总投资万元550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5352流动资金万元25六年均销售收入万元60三、问题与建议

15、1、问题本项目能否顺利实现预计目标,主要在于加强科技扶持力度推 行好种养殖经验和种植模式。2、建议(1)科学规划,精心组织,稳步实施。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 产业政策。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 关部门组织实施。按照“大基地、大市场、大龙头、大服务”的总 体要求,分解落实各年度目标任务,分步实施。2)强化扶持政策,建立资金投入体系。抓住扶持发展现代 农业的机遇, 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 发挥财政投资引导作用, 将蔬菜产业建设的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要在现有的基础上逐年 有所增加。旗和乡镇街办,也要相应安排一定的财力用于蔬菜产业 建设。积极争取市农业产业化、农村中小企业担保

16、基金、农业综合 开发、扶贫开发、科技“三项经费”资金重点支持蔬菜产业建设。 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认真总结引导工商和城市资本发展棚室蔬菜 的成功经验,加速推进工商资本、城市资本投资现代蔬菜产业的步 伐。积极争取、自治区高效农业保险试点,抓住开展农业自住金融 机构试点的机遇,为高效蔬菜产业提供信贷支持。(3)推进蔬菜适度规模种植。加大对蔬菜规模化种植的指导 和引导,要建设具有规模化水平的各类蔬菜基地,改变纷乱零散的 种植局面,鼓励扶持种植大户和种植能手扩大生产规模,以合作社 + 农户,加工企业 + 农户等形式引导菜农适度规模种植。( 4 )依靠科技进步,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充实科技队伍,蔬菜重点生产

17、园区可根据需要设立蔬菜技术推广站, 配备 1 名专职农民 技术员。大力引进、推广实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新设备、 新工艺,不断提高生产、流通、加工各环节及各产品的科技含量。 以推广防虫网覆盖和钢架大棚为主要抓手,以示园区为核心,加快 推进瓜果菜由露地种植转向大棚种植, 大棚由季节性应用转向常年 性应用,棚架由竹架向钢架或钢竹混合架应用,种苗由农户自育向 工厂化育苗的转变, 切实提高蔬菜四季生产能力。 加强同相关科研、 教学机构的联系与合作,通过聘请技术顾问等形式寻求智力帮助。 强化技术培训。 有计划、 有步骤地对蔬菜技术人员和菜农进行培训, 力争在 2-3 年,使每户菜农都有 1 名技术明

18、白人。加强科技示,组 织农业技术人员定点指导帮扶,强化示引导,加快蔬菜产业建设步 伐。(5)抓质量安全,建立标准生产和检测体系。在蔬菜主产园 区核心生产区,依托专业生产大户,推行与国际接轨的生产过程 HACCP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质量控制管理,建立蔬菜瓜果 质量安全全程追溯制度。建立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产品产地标 识上市制度。加快建立蔬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自检、社会中介检验 检测机构接受委托检验和执法机关监督抽检相结合的检验检测体系,建立蔬菜质量安全信息通报制度,确保居民知情权。政府鼓励 企业和生产经营大户开展GMP (农业良好操作规) 、 ISO9001 、ISO14000 、绿色和有

19、机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6)加强领导,建立组织保障体系。加强蔬菜基地管理。制 定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保护办法 ,把蔬菜基地建设和管理纳入法 制化、规化轨道。成立蔬菜基地建设领导组,统一协调指挥蔬菜基 地建设工作。加强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服务与指导,制定完善配套政 策和实施办法,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商业、经贸、工商行政管理、 税务、卫生、质量技术监督、金融等部门应增强服务意识,为蔬菜 产业发展做好服务。创造公平有序的蔬菜产业发展环境,确保蔬菜 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7)制定科学养殖模式,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力度,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扶持项目早日上规 模以实现预期效益。第二章

20、市场预测一、国外市场供需现状 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国际上食物结构中出现蔬菜比重上 升的趋势。蔬菜产业属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国价格仅为 国际市场价格的五分之一到八分之一。加入WTO ,为我国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市场半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出口前景广阔。二、产品市场需求预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到 2013 年蔬菜消费商品化程度由现在 20% 提高到 50%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无公害蔬菜、净菜、 菜汁饮料等潜在市场较大。到 2013 年全市蔬菜消费人口在 35 万 人以上,项目区的地域优势发展蔬菜产业的潜力巨大。近年来,国主要农产品转入买市场, 粮棉消费呈逐年下降态势, 肉类食品

21、消费呈现出增幅由大变小进而基本稳定的态势, 而果蔬食 品消费持续上升。蔬菜消费又呈现营养化、多样化、优质化和均衡 化的趋势。而蔬菜对气候、资源等的要求,决定了均衡供应不可能 完全本地化,蔬菜在区域间品种、季节性调剂的围大,蔬菜潜在市 场相对广阔。 尤其是呼伦贝尔市气候特点, 冬季蔬菜基本靠外运来, 市场需求量大。国际上,我国蔬菜生产成本及价格将保持相当长的 竞争优势,改进产后商品化处理和储运、营销手段,提高加工品质 量,市场前景可观。三、产品市场需求预测及目标市场定位 国际市场开拓层面。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国际上食物结 构中出现蔬菜比重上升的趋势。蔬菜产业属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 型产业,国

22、价格仅为国际市场价格的五分之一到八分之一。加入 WTO ,为我国开拓国际市场、 扩大出口市场半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俄蒙市场需求量大,出口前景广阔。目标市场主要以满足本地市场需求为主。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第三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案一、建设规模200 亩。该项目生产区规划占地面积为 300 亩,保护地蔬菜 其中:建设温室 20 亩、建设大棚 180 亩。二、产品案种植季节性和返季节常用蔬菜,如茄子、辣椒、番茄、西瓜、黄瓜等蔬菜,年产无公害蔬菜 200 吨。第四章 场址条件一、地点与地理位置项目区位于莫旗西北双龙泉村,距莫旗 5 公里, 111 国道 0.5 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地域面积宽阔

23、,道路资源畅通,是非常适合 管理与投资建设的理想位置。二、土地利用现状本区域规划用地约 300 亩,其中现状建设用地为农田用地。三、地形地貌土壤条件尼尔基镇地区处于新华夏系大兴安岭隆起带东侧与松辽盆地 断裂靠西部隆起一侧之嫩江大断裂带,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 次之。区域出露地层以中生界、新生界为主。四、气候、水文1、气候条件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为 5284.4 兆焦耳 / 平米,光合有效辐射量2695.0 兆焦耳 / 平米,生长季日照时数 1582.1 小时。尼尔基镇因地处莫旗南部, 太阳辐射总数量多于中、 北部, 光能资源比较丰富, 是发展农牧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之一。年平均气温为2.1 ,

24、年际变化较大,最高年份可达 3.6( 1995 年)。气温的年变化呈明 显的期性,一年中以 7 月份平均气温最高,最高年份可达 23.8 ; 1 月份最低, 一般在 -25.4 21.6 之间。 极端最高气温达 39.5 (1968 年 7 月 22 日),极端最低气温 -40.4 ( 1980 年 1 月 16 日),最高最低较差 79.9 ,无霜期一般为 100 134.5 天。降水 量年际变化大, 年平均降水量 490.9 毫米,最多年 838.9 毫米( 1998 年)。年平均风速为 2.8 米/ 秒,一年中冬季风速最小,春季最大, 可达 5 米/ 秒以上,最大风速可达 30 米/ 秒

25、,平均大风日数 8.5 天。 风向一般多呈西北或西南向,夏季多东北风。7 8 月份为湿润期,9 月为半湿润期, 4 5 月为干燥期, 6 月份介于后两者之间。冬季 虽然降水少,但因蒸发量小,相对湿度仍可达 65 75% 。2、水文条件 尼尔基镇地处莫旗南部,山地丘陵与平原过渡地带,莫旗最大 二条河流嫩江、 诺敏河东西环绕尼镇, 又受东南海洋性气候影 响,夏秋两季雨水充沛, 冬季降雪较多, 产汇条件优越, 水量充足、 地表经流丰沛,地表水资源丰富。五、区位交通条件双龙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位于莫旗西北双龙泉村, 距莫旗 5 公 里, 111 国道 0.5 公里,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六、环境条件 项目

26、区附近没有大气污染和噪音影响等问题。另外,该地区无 地病、传染病和牲畜役情等危害。第五章 技术案、设备案和工程案一、技术案1、生产流程1)考察市场种植之前要考虑好销售,要不会给以后的销售带来困难,土地 要培肥,做到旱能浇水涝能排水。2)品种选择要选择好品种。好的品种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强、产量高、货 架期长、品质好等各面大大优于普通品种。3)种植技术种植技术在蔬菜生产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好的技术好的模式对 蔬菜的产量、质量和品质有很大的影响。在蔬菜种植中,要勤观察 多分析,发现问题尽快处理,不能拖延,以免造成重大损失。4)肥料投入 由于选择了好的品种,有了好的种植技术模式,蔬菜的产量比 较高,采

27、摘期比较长,这就需要充足的肥料,每亩使用 50 牛粪、 10 羊粪、 100 斤复做基肥,有的地如果缺乏微量元素,还需要在 补充上。在蔬菜采摘过程中,还需要在随水冲使腐熟好的有机肥作 追肥。5)嫁接近几年茄子、辣椒、番茄、西瓜、黄瓜等蔬菜都要进行嫁接。嫁接后的蔬菜长势旺盛、产量高、采摘期长,尤其对根线虫、黄萎 病等病虫害有明显的效果,这两种病基本杜绝发生,降低农药使用 量,适合无公害蔬菜生产。6)激素处理用激素处理过的花朵坐果率高,而且没有种子生长迅速,能让 黄瓜的花朵永不凋,保持刚刚开放的样子。7)田间管理随着市场的需求,消费者对蔬菜的质量要求也有随提高,高质 量的蔬菜可以卖个好价格,质量差

28、的价格就低,这就要求在蔬菜的 生产上要做到精细管理,只有精细管理,蔬菜的质量和品质才会提 高。8)净菜上市2 、技术流程1)规划设计承建高标准温室基地、蔬菜园区2)推荐专业技术员或农艺师常驻指导3)发展订单农业基地,技术、销售一条龙4)开展测土配、种子、种苗、农资配套服务5)免费开通远程视频诊断系统6)免费咨询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7)定向培养、培训技术人员或蔬菜种植户二、设备案依据项目技术案、对主要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进行了比选。在满足项目使用要求的同时,主要设备之间、主要设 备与辅助设备之间的能力是相互配套的。与此同时,也充分考虑到 设备质量可靠、性能成熟,保证生产和产品质量的稳

29、定性。在此前 提下力求经济合理。三、工程案1、建筑工程容本项目总建筑面积为 200 亩。建设温室 20 亩、建设大棚 180 亩;建筑容和规模见下表。生产区建筑占地面积及土建工程情况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号建设地点项目规划面积双龙泉村蔬菜基地3001温室2大棚2、工程设计案(1 )业务用房每户业务用房 20 平米 ,砖混结构。设厨房和休息室。按民用住 宅标准设计施工,技术等级为二级,主要建筑材料为砖、水泥、钢 材等。外墙基础 700 ,墙基础宽 500 ,基底 -1.15 米,膏板吊顶, 满铺黑棚板 2 厘米厚,油粘隔泥锯末保温 30 厘米厚。外墙清水, 墙抹灰刮腻子刷涂料。 回填混沙 30 厘米

30、。垫层 10 厘米,瓷砖地面。供热:采取燃煤小锅炉各户独立供热。消防类别为五级,设计 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GBJ16-87 、建筑雷达设计 规 GBJ50057-94 。(2 )供水、供电案供水:配备铁管井配真空泵一台 ,独立供水 . 供电:项目区附近有低压线路负荷可以满足项目需要。(3)温室1)日光温室日光温室的几尺寸见图 1 所示。a. 跨度 (L): 后墙侧至前屋面骨架基础侧的距离;b. 后墙高 (h): 基准地面至后坡与后墙侧交点c. 温室高度 (H): 基准地面至屋脊骨架上侧的距离;d. 后坡仰角 ():后墙侧斜面与水平面夹角;e. 温室长度 (M): 两山墙侧距离;f. 温室面积

31、:温室跨度 L 与长度 M 的乘积。2)日光温室建筑设计原则a. 温室位:日光温室要尽量减少后墙遮荫。一般应座北朝南, 但对高纬度 (40 以北)和晨雾大、 气温低的地区, 冬季日光温室不能 日出即揭帘受光,这样,位可适当偏西。偏离角应根据当地纬度和 揭帘时间确定,一般不宜大于 10 。温室位的确定尚应考虑当地冬 季主导风向,避免强风吹袭前屋面。图 1 日光温室几尺寸图b. 温室间距:间距的确定应以前栋不影响后栋采光为前提。丘 陵地区可采用阶梯式建造;平原地区,也应使冬至日上午 10 时能 照射到温室的前沿,即使土地资源非常宝 贵的地区,也应保证冬 至日中午能照射到温室前防寒沟。c. 温室总体

32、尺寸:主要指剖面尺寸。一般根据温室的跨度和高 度,组成标准温室,而后墙高度和后坡仰角应根据操作空间要求和 当地气候条件确定。为了便于操作,温室长度不宜大于 100 米,温室面积以小于667 平米 (1 亩)为宜。3 )温室构造a. 温室围或一侧应设置防寒沟,深度一般应为0.5 米,宽度宜 0.3 0.5 米,填保温材料 。保温材料热阻应接近或达到后墙热阻, 并应保持干燥,防水防潮。防寒沟可设在温室、外,但室效果更佳。b. 冬季以北风或偏北风为主导风向的地区,温室北侧应设风障。c. 为了便操作,温室前屋面骨架在距温室前沿 0.5 米水平距离处 的高度不应低于 0.7 米 ,宜在 0.7 0.8

33、米。d. 为适应目前草苫的规格和便于压膜线固膜,温室骨架间距应在0.6 1.2 米,推荐在 0.75 1.0 米。e. 山墙上应设置上人台阶,高于2 米的山墙和后墙应设安全防护栏,栏高不低于 0.9 米。4)塑膜覆盖日光温室结构设计与建造a. 塑膜对直射光光线透过率特性 :不同投射角射光对塑膜的透过率 如图 2 所示。塑膜光线透过率与直射的投射角不呈单调的线性关系。 当投射角在 040 时,直射光的透过率变化不大,能保证透过率大 于 80% ,只有投射角大于 45 时,透过率才明显减小,大于 60 时, 急剧减小,故直射光线对棚面的投射角在 40 以时,即能获得较好的 光线透过效果。b. 日光

34、温室断面形状 :日光温室断面尺寸如图 3 所示。日光温室跨 度 L、后墙高 h、后坡仰角、高度 H 、南屋面角度 0 是决定日光温室 结构的主要参数。c. 南屋面角度 0 研究表明, 采光总量的多寡与采光屋面形状无 关,而是由透明屋面最高点到其前棚着地点处的直线与水平地面夹 角0 来决定。由于不同地区接收的太阳辐射能不同,经理论推导, 在北纬 33 43 地区南屋面角度0 优化值如下表所示。屋面角度0 优化值 30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0 23.5 24.0 25.0 26.027.0 28.0 29.0 29.5 30 31 32d. 棚面形状 :虽然

35、棚面形状与采光量多寡无关, 但从棚面牢固性 出发,棚面摔打现象与棚面弧度有关。棚面摔打现象是由棚外空气 气压不等造成的。当棚外风速大时,空气压强(静压 )减小,棚产生举力,棚膜向外鼓起;但在风速变化的瞬间,由于压膜线的拉力, 棚膜又返回棚架,如此反复,棚膜就反复摔打。根据理论分析可知,对于跨度为 5.5 米和 6.0 米的温室,棚面 曲线的合理轴线设计公式为:Yi H/(L +0.25)2 (Xi+0.25) 2(L1 0.25) (Xi 0.25) 式中: Yi 为棚面对应于 Xi 的弧线点高; Xi 为距温室南端的水 平距离; L1 为日光温室棚膜在水平向上的投影宽度。对跨度为 6.5 米

36、和 7.0 米的温室,用下述公式计算:Yi H/(L1 0.30)2 (Xi 0.30) 2(L1 0.30) (Xi 0.30) 如以北纬 41 为例,日光温室跨度为 L7 米,后墙高度 h2米,优化030 ,如选取=35 ,则经弧线公式计算,其结果 如下表所示41 7 米跨度,后墙高 2 米的日光温室弧线点高 / 米Xi0.51.02.03.04.05.05.43(L 1)Yi0.851.292.022.572.933.103.12(H)这样即可设计出光效高、 棚面摔打轻而又便操作的优化日光温 室。e. 温室的高度与跨度 :温室的高度与跨度是密切相关的。目前 “模式”中的温室设计普遍是高度

37、矮、跨度增大。它带来的弊端有 多人已认识到了,而在实际做的时候绝大多数人又把它忽视了。这 是人们希望温室可播种面积越大越好,而导致跨度增大。根据理论 分析及实际经验,推荐温室的跨度与高度如下表所示。温室的高度与跨度的关系跨度/米温室高度 / 米5.52.42.86.02.62.83.06.52.62.83.07.02.62.83.0f. 温室的后墙、山墙的建造 :日光温室后墙高度一般为 1.8 2.2米,不宜低于 1.6 米。后墙要距房屋 3 4 米外,沿着温室延长向划线。后墙、山墙按建筑材料可分为泥垛、砖两种。无论是用泥还 是用砖,基础最好是用砖或头砌 0.5 米高,这样可有效地抗伏雨淋 冲

38、水泡,延长温室的使用寿命。墙体若用砖砌,层砖墙 24 厘米, 中间保温夹层 12 厘米,外 层砖墙厚 12 厘米。保温夹层可填充珍 珠岩、 炉灰碴等如图 4 所示,若用泥垛, 要用扬脚泥垛, 底宽 1 米、 顶宽 0.8 米。后墙可培土,以便增强保温效果。g. 后坡及拱架 :后坡与水平面夹角称后坡仰角,一般 =35 45 ,不宜小于 30 ,坡长 1.7 米左右为好。温室骨架可采用钢管骨 架、氧化镁骨架及竹木结构骨架。对于竹木结构骨架,拱架采用直 径 3 4 厘米的竹架或 45 厘米宽的厚竹片制成,竹竿长 5 米, 竹片长 6 米,间隔 0.8 米左右。设两排前柱,每 3.3 米远一根,图 4

39、 砖砌异质复合墙体支在悬梁上。悬梁与每个拱架之间安装约 15 厘米长的吊柱, 把拱架支起固定,这种结构称为悬梁吊柱。悬梁选 8 厘米粗、 3.5 米长的硬杂木。中柱支撑在后坡前部,应选用粗 10 厘米以上、长 2.5 米以上的硬杂木,每隔 3.3 米一根,与前柱在一个平面上。后 坡第一层是硬杂木搭在中柱与后墙上,称柁木,数量同中柱。用材 选粗 12 厘米、长大于 2 米( 比后坡长度长 0.4 米左右 )的。柁木上边 有 4 道粗 10 厘米、长度不小于 3.5 米的檩木,檩子上勒箔,可用玉米秸、秫秸等,箔上边抹两遍扬脚泥。抹第二遍时铺一层废旧塑料。扬脚泥上放一层荛,再抹泥或培土,还可铺整捆玉

40、米秸、稻草等,总厚度达 0.6 米以上。h. 棚膜的选用 :东北地区应用的棚膜主要有聚氯乙烯膜(占4/5) 、聚乙烯膜 (占 1/5) 。聚氯乙烯膜几乎全是无滴膜。5)日光温室的热工设计日光温室的保温与采光占有同样的地位, 是日光温室成败的关 键因素之一。目前对日光温室的传热机理研究尚不成熟,各地建造 日光温室的用材也很不规,为此,参照有关资料,给出了我国日光 温室围护结构的低限热阻,如下表。表 日光温室围护结构低限热阻室外设计温度 / 低限热阻 R/(米 2/瓦)后墙、山墙后屋面-41.11.4-121.41.4-211.42.1-262.12.8-322.83.5围护结构热阻按 R/ 计算

41、。其中 R 为热阻 (米 2/ 瓦); 为材料层厚度 (米);材料导热系数 (瓦/ 米)。对于多层复合结构,其总热阻为各 层热阻之和。下表给出了日光温室常用材料的导热系数,可供设计参考常用材料导热系数 / 瓦/米表名称砖草苫夯实 土珍珠岩聚苯乙 稀稻壳炉渣混凝 土水泥砂浆加草粘土容量/( 千克/米3)180010020005016020501508002500180016000.810.0861.160.01860.04650.04070.09300.291.740.930.76下表为我国北主要城市日光温室冬季设计室外参考温度。日光温室室外设计温度表城市乌木齐呼和浩特尼尔基温度/-29-29-

42、21-17-26-13-18-8-21-32城市北京天津温度/-12-12-11-10-7-9-8-7-86)日光温室地下热交换土壤蓄热系统的设计 温室的设计要求充分利用太阳能。 在温室中, 在冬季, 特别在 晚秋或早春季节有时白天室 气温超过栽培合适温度时,为了不使 室气温过高, 一般采用白天向室外放气的法来排除室的多余热量以 降低室温,地下热交换土壤蓄热系统就是要把白天多余的热量通过 埋设在温室地下的管道循环贮存在土壤中, 在夜间再作为热源向室放热,把土壤作为蓄、放热源的一种法。a. 地下热交换土壤蓄热系统的工作原理日光温室地下热交换土壤蓄热系统工作原理就是利用风机把 太阳辐射产生的棚热空

43、气, 通过地下管道送入地下, 在热空气通过 地下时,由于土壤温度低, 就在地下产生热量的交换, 土壤吸收一 部分热空气中的热量,土壤温度提高, 将多余热量贮存起来。 气温 与地下土壤温 度差越大则吸收的热量就越多,当气温与土壤温度 相等时,就不会产生热交换, 就不能起到贮存热量的作用。下图是 地下热交换土壤蓄热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上图所示, 在风机作用下, 白天棚热空气从风机口进入地下,空气在地下降温后从另一端出口流出冷空气,称之为贮热过程。晚间则相反,土壤中的热空气右侧出口流入温室,而温室冷空气通过 风机进入地下。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温室气温围,决定是否开启 风机。一般地讲,当温室气温在1

44、0 22 正常温度围时,风机应处于停止状态。b. 地下热交换土壤蓄热系统的结构图6 为地下热交换土壤蓄热系统结构示意图。 它由六部分组成: 风机;地下热交换 管道;出口;贮气槽;地下隔热层;自动控制 装置。地下热交换管道沿温室横向 (即东西向 )铺设,距东墙侧 0.3 米处砌有贮气槽,贮气槽两侧接近底部均匀开与地下热交换管道相 通,贮气槽上部开口盖以木板,中间开放置风机。图6地下热交换土壤蓄热系统结构示意图1.风机2. 地下热交换管道3. 出口 4.贮气槽5.地下隔热层 6. 自动控制装置c. 地下热交换土壤蓄热系统主要参数的确定主要参数包括管道材料与形状,地下管道长度l ,管道埋设深度(即管

45、道中心至地表面距离 )h ,相邻两管道水平间距 b,管道表 面积 Ap ,贮气槽的尺寸,隔热层埋设深度 H 和风机选择等。在实 际应用中, 应根据具体温室条件, 适当地选择地下热交换土壤蓄热 系统的结构参数。(6 )大棚1)结构说明按棚顶形状可以分为拱圆形和屋脊形, 但我国绝大多数为拱圆形。按骨架材料则可分为竹木结构、 钢架混凝土柱结构、 钢架结构、 钢竹混合结构等。 按连接式又可分为单栋大棚、 双连栋大棚及多连 栋大棚。塑料薄膜大棚的骨架是由立柱、拱杆(拱架) 、拉杆(纵梁、 横拉)、压杆(压膜线)等部件组成,俗称“三杆一柱” 。这是塑料 薄膜大棚最基本的骨架构成,其他形式都是在此基础上演化而来。 立柱 :立柱起支撑拱杆和棚面的作用,纵横成直线排列。 拱杆 :拱杆是塑料薄膜大棚的骨架,决定大棚的形状和空间 构成,还起支撑棚膜的作用。 拉杆 :起纵向连接拱杆和立柱,固定压杆,使大棚骨架成为 一个整体的作用。 压杆 :压杆位于棚膜之上两根拱架中间,起压平、压实绷紧 棚膜的作用。 棚膜 :棚膜可用 0.1 0.12mm 厚的聚氯乙烯 (PVC)或聚乙 烯( PE)薄膜以及 0.08 0.1mm 的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