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高校校园危机管理的研究.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72607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高校校园危机管理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毕业论文高校校园危机管理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毕业论文高校校园危机管理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毕业论文高校校园危机管理的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毕业论文高校校园危机管理的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高校校园危机管理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高校校园危机管理的研究.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校代码: 10128学 号: 200721511010 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我国高校校园危机管理的研究学生姓名: 学 院:国际工商学院系 别:公共管理系专 业:公共事业管理班 级:公共071指导教师: 副教授 二 一一 年 六 月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校园危机的屡次出现,人们开始关注危机的出现原因以及其危害性,然而还有不少学校没有提高防范校园危机的警惕。校园是人口高度密集的地方,往往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不高,在校活动时间长,在遇危机事件发生时,受到伤害的概率远较成年人高,并且往往会将伤害扩大,引起连锁反应。从目前学校的发展以及改革来看,我们不可能避免地要受到来自社会的和自身内部的各类矛盾和问题

2、的影响,引发不同程度的危机事件。这些危机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生活秩序,对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同时间接地对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在危机管理方面提出应对的措施和管理机制,让每一个高校管理者可以在危机出现时有所准备。该文从分析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归纳大学校园危机和校园危机管理的内涵、特征着手,阐述了研究校园危机管理的意义。同时会综合分析校园危机管理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研究机制、原则等。关键词:危机;大学校园危机;大学校园危机管理;校园危机管理机制;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school repeat

3、edly to the crisis, people are the reasons for the emergence of the crisis and its dangers, but there are many schools do not raise the alert to prevent the crisis on campus. Campus is highly populated areas, often self-protection ability of students is not high, school activities, long hours, in ca

4、se of crisis event occurs, the probability of harm than adults, high, and often will hurt the expansion, causing a chain reaction . From the current schoo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we can not avoid to have to be from the community and their own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of all kinds, causi

5、ng varying degrees of crisis. These crises undermined the normal school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order and school reform,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in a certain impact, while indirectly had a negative impact on society. We must intensify our efforts made in response to crisis management mea

6、sures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so that each university administrators can be prepared in a crisis occurs.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practical problems, through access to literature, from the induction university campus and campus crisis management crisis, the content, feature set

7、, explaine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ampus crisis management.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both the campus will be the status of crisis management and the problems of mechanism and principle. Key words: crisis; University campus crisis; University campus crisis management; campus crisis management mecha

8、nism;目 录第一章 校园危机管理概述11.1我国校园危机管理的研究背景11.2 研究大学校园危机管理的目的和意义21.2.1 有利于提高校园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以及师生处理危机的能力21.2.2 有利于丰富和深化危机管理理论的内容21.2.3 有利于扩大危机管理研究的外延和主体21.2.4 有利于高校的日常管理以及建设和谐美好的校园3第二章 校园危机和校园危机管理42.1 校园危机的内涵和分类42.1.1 校园危机的内涵42.1.2 校园危机的分类42.1.3 校园危机的特点52.2 校园危机管理的内容52.2.1 校园危机管理的定义62.2.2 校园危机管理的内涵62.3 校园危机发生的原因

9、与特点62.3.1 校园危机发生的原因62.3.2 校园危机管理的特点7第三章 我国校园危机管理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93.1 我国校园危机管理的研究现状93.1.1国外学者的危机管理研究93.1.2国内学者的危机管理研究93.2 我国目前校园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103.2.1 危机意识淡薄113.2.2 缺乏专门常设的危机管理机构113.2.3 制度与法制建设薄弱,应急管理缺乏足够的规范支持113.2.4 心理干预缺失,不能为应急管理提供心理支持12第四章 应对校园危机的原则及策略研究134.1 校园危机管理应注意的原则问题134.1.1以人为本、重在预防的原则134.1.2统一指挥、快速反

10、应的原则134.1.3主动面对、透明公开的原则134.1.4贯穿始终、提升管理的原则144.2 应对校园危机的策略144.2.1加强危机意识144.2.2 建立预防危机发生的系统154.2.3 加强危机管理制度建设154.2.4 建立大学生心理疏导机制并开展心理咨询工作17结 论19参考文献20致 谢21第一章 校园危机管理概述1.1我国校园危机管理的研究背景最近,不断在我国发生损害校园的各种危机事件,此类事件已经侵害了我国各大高校的方方面面的工作。教育界对这一“校园危机”相关课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为了能够提高校园管理者和师生应对危机的能力,同时扩大危机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围,我们必须对目前大学校

11、园危机的现状和特点做一深刻的了解。同时,及时有效的发现危机并经过处理,不仅可以使有些危机可以得到避免,而且还可以使损失降到最小。比如说“非典”灾难的发生,高校正常的科研、教学、生活秩序被危机事件严重影响,同时还影响到各个高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因此,在建设发展我国高校时,必须对自身面对的各种危机认真的进行研究,危机管理理论必须灵活的运用,这样各大高校才会从危机事件带来的阴影中走出,来恢复高校的教育秩序和日常的管理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各个科学领域的发展,我国有关管理科学方面的知识也的不断发展起来,因此我国各大高校管理理论也就包含了危机管理方面的内容。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矛盾、社会问题不断的出现

12、并通过家庭或各种信息渠道影响到学生,所以偏激的大学生很常见。再加上正在扩招人数的各大高校,不断加大学生人数。一方面,学生日常的活动场所很容易被影响以及被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各大高校在管理和教育方面对学生很难与快速发展的形势同步协调,老套的管理方式比较受欢迎,使高校在管理上很容易失效,这样导致校园危机事件的频频发生,如校园暴力、学生中毒、学生自杀等等。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各大高校发生了许多影响高校校园教育秩序以及正常运转的具有危害性的危机事件,如2003年的SARS流行使各大高校陷入恐慌之中,2003年北大清华校园爆炸案,2004年云南大学马家爵事件的发生,2005年因“涉日”事件引发的全国高

13、校校园动荡等等。近年来,由于危机的发生我国各大高校的死亡率也在增加,仅仅在2005年的九个月里北京的高校就有14人自杀,影响很大,校内交通事故、个别高校因校园治安等此类危机事件,成为影响我国高校校园教学秩序不稳定的因素,每年发生的频率在逐年增加。在高校内发生的这些危机事件的发生表面上是具有偶然性,但是却有规律可循。目前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缺乏完善的制度来支持和系统来维护,首先表现为危机意识淡漠,这同整个国家国民普遍缺乏危机意识、灾难意识紧密相关,学校教育、管理中极少涉及危机管理问题,相关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训练,只能从自身的实践中获得一些零散的管理经验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在我国高校内管理者没有建立

14、一套完整的应急系统以及相关的政策与法规,在危机发生之后,没有相应的有效措施来使用;在危机发生后往往不能冷静的对待。因此只有正确认识我国高校校园危机,研究高校校园危机管理理论,建立有效的防范危机的制度以及系统,有效地进行校园危机管理,使我国高校危机管理工作者在应对危机时从容不迫。通过把握危机发生的整个过程,来研究应对危机的各种有效对策,这样就可以使我国各大高校在危机发生时不会受到极大的危害。1.2 研究大学校园危机管理的目的和意义1.2.1 有利于提高校园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以及师生处理危机的能力近些年来,许多各种各样的危机在我国的各大高校内不断发生,在应对危机的时候大学生并不是很成熟,同时高校管理

15、者也没有发挥出应该发挥的作用。各种危机管理的相关理论对我国各大高校正意味着缺乏,相应的充分措施没有在危机发生的时候及时做出来,学校以及学生受到危机带来损害的影响。这样高校管理者就开始把危机发生的原因以及应对方法作为日常管理工作之一了。当危机发生时,这样学生才可以做到未雨绸缪,不会惊慌失措,反而处理得当。在危机发生时尽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这是首要也是最为重要的。做好危机管理工作是提高师生的危机意识首要,不仅需要校园领导和管理者的努力,而且师生必须共同参与其中。充分的危机意识被师生们具备掌握了,才能不断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才能面对危机时沉着冷静、随机应变。1.2.2 有利于丰富和深化危机管理理论的

16、内容主要运用于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领域的传统危机管理理论,近些年来危机管理理论的研究内容从政治危机、企业危机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研究重点从危机发生的现场处理转移到危机的整个生命周期,尤其重视危机发生前的预警机制的研究,研究方法也体现了多元化和全面融合的趋势。解决大学校园危机问题离不开危机管理理论的指导。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危机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政府危机管理的有效延伸是我们高校校园危机管理。同时,通过研究与分析我国高校校园危机管理,丰富和深化了我国危机管理理论的内容与外延,商界企业、公共管理等方面再也不是单一的方面了,而涉足与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并大放异彩的在这个领域内进行

17、研究。1.2.3 有利于扩大危机管理研究的外延和主体那些拥有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意识、谙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技术和受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艺术的特殊人群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主体。同样,校园管理者作为大学校园危机管理的主体,大学生、校园危机和校园危机管理的具体活动作为大学校园危机管理的对象。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研究对象与大学校园危机管理的主体和研究对象在很多地方是相互联系。非常有利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空间和对象的方法之一是研究了解大学校园危机管理。校园危机管理与危机管理理论的指导息息相关,同时,在校园这一特殊环境内,校园危机受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指导作用更不能忽视。当两者相互整合的时候,才能把校

18、园危机解决好。1.2.4 有利于高校的日常管理以及建设和谐美好的校园如果我们要更好的面对危机的发生,则必须要建立丰富的危机管理理论,管理工作者增强危机管理意识,构建危机管理体系,预防危机的发生,使高校危机演变成社会危机甚至灾难不会轻易发生,这是我国高校必须正视的一个严峻而重要的战略课题,使危机管理这一问题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行政组织建设必须由高校来完善,从制度上提供保障,使我国高校、高等教育的形象、声誉不受损害和影响,只有这样高校才有可能去完成它的使命。建立和谐而又平安的校园在危机处理后才有可能。建立和谐社会的前提是建立和谐的校园,十六大以来提出的重要目标是和谐社会,而我们每个人所努力的

19、目标是建设和谐社会。做好校园危机管理的工作,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是处理好危机。最终的目的是建设和谐社会,而第一步是建设和谐校园。只有我们有了和谐的校园,才会有和谐的社会。第二章 校园危机和校园危机管理2.1 校园危机的内涵和分类2.1.1 校园危机的内涵校园危机是指在事发之前没有预防的情况下围绕学校发生的,可能直接或间接威胁到学生的生命以及学校的教学,并会有不好的结果发生,而以现实状况没有办法来解决。校园危机有着突发性和紧急性、信息不完全性、危害性和扩散性、高度关注性和社会影响性等几个基本特征。对于学生来说,高校是一个文化程度相对高的阶段,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大学生尚未发育完全,处于成长期的最后阶

20、段,其思想与行为容易随着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从而容易发生危机。高校是培育各种人才、高度集中的地方,把各种各样的危机及时有效地处理好,是各个高校所要努力的地方。凡是发生在高校校园内或与高校里的人有关的,在事发之前没有预防的情况下忽然发生的,可能对高校的正常教育秩序有严重威胁的,并可能带来其他不良后果的事件,包括对高校人员造成危害、对高校的教学设施造成破坏以及形象声誉带来损害等,而以高校现有的人力、物力难以立即有效解决的,均称之为高校危机。从高校危机的发展过程来理解高校危机,高校危机主要是指在没有预防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事件,它可能严重威胁到高校的正常教育秩序,并可能带来其他不良后果,这种情况要求高

21、校领导者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并迅速采取行动,以使危机所带来的灾害降到最低限度。2.1.2 校园危机的分类 用不同的方式,就有不同种类的校园危机:第一、按危机的类型分类,可分为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事件类、社会安全事件类。其中自然灾害类有水灾、天灾、风灾、雪灾等。而事故灾难类有交通事故、校园设施的破坏等。公共卫生事件类有师生食物中毒、滥用药物以及影响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类有恐怖袭击事件、学生示威游行、校园暴力以及犯罪等。第二、按危机的来源分类,可分为外生型校园危机、内生型校园危机、内外双生型高校危机。其中外生型校园危机有由于一些外部原因所引发的高

22、校危机;而内生型校园危机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学校方面的如因学校管理缺失、制度不健全、实行各种制度所引发的高校危机,另一类是由于学生方面的如心理承受能力差、比我容易冲动的性格和容易结群的特点所引发的高校危机。内外双生型校园是由多种因素所引起的,比较复杂。第三、按危机造成的不同后果可将危机分为有形损失危机和无形损失。其中,有形损失是指给高校直接带来重大财产损失或是人员伤亡的各类危机;而无形损失是指危机的发生严重地损害了各种高校主体的组织形象,随着时间的流失,如不采取紧急有效的措施,该高校的声誉以及它的形象会被影响,导致不好的结果。此外我们还可以按危机的处理方式来时行划分:学校层面、个体层面、

23、基层层面、社会层面的危机等;根据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分为一般型、较大型、特大型、重大型。 第四、按危机在管理学上的界定分为:校内发生的危机、学生人际交往危机、自然性危机、涉及到校园的社会性危机。第一种危机包括自杀事件、食物中毒、宿舍失火、校园暴力等;第二种危机包括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矛盾、以及其他矛盾等;第三种危机包括地震、流行性传染疾病、洪水爆发、龙卷风等;第四种危机包括社会动乱、恐怖主义、战争、社会腐败等。2.1.3 校园危机的特点高校危机由于受到多主面的影响表现出自身的特点:.突发性。因为高校是人数非常集中的地方,危机发生时不容易被控制。这种突发事件比较难操纵,如处理不当,很容易引起不好的结果

24、。.传播性。因为高校也是各种信息比较密集的地方,同时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各种有关高校的信息会第一时间流传在网上,引起不安。比如说“6.4事件”就是由一个高校的行为通过演变为全国高校乃至中、小学的全国范围的危机事件。.结构不良性。由于高校是一个特殊的组织结构,被社会所认知的知识群体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其年龄在18-30岁之间,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个年龄段的人比较容易于冲动,因此这是一个不好控制的群体。在各种外来因素的影响下,即使是一个很小的问题,都可能带来不可预测的危机。.长期性。来衡量高校绩效的主要指标是高校的声誉或组织形象,对个人、群体、事业单位,甚至整个国家高教系统来说,高校的声誉或形象是

25、非常重要的。但是某个高校的声誉或形象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不是一下子形成的。一旦危机爆发,高校有可能被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损害其声誉或形象,相应的危机的发生也深深地影响了师生的生理和身体,善后工作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有可能恢复。.双刃性。危机代表着危机与机会,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切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所以如果高校的决策者抓住机会,很可能带来整个体制上的创新。2.2 校园危机管理的内容2.2.1 校园危机管理的定义 跟据中外学者对校园危机管理的研究现状,我们可以对校园危机管理含义进行一下总括:高校危机管理,是指在各大高校在教学与日常工作的正常状态下,或是由于学校自身突发原因、或是由于受外界重大事件影

26、响,突然爆发的、严重的、防碍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秩序,并防碍了学校日常工作、对师生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事件。该“高校危机管理”的范畴强调:与师生身体和生命安全直接相关的事件;扰乱学校运转秩序、使学校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的事件;对师生和学校形象与声誉有负面影响的事件。同时高校危机管理还可以理解为:首先它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有针对性、有计划的持续性管理过程,是教育部门针对危机事件发生、发展、灭亡等各个阶段的特点,在危机和危机意识的指导下,对可能发生的危机进行预防、控制、监测、评价的过程。其次,所谓的高校危机管理持续过程是指高校管理工作者在不断处理与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在实践中会积累与丰富有关危机管

27、理方面的理论与方法,这些理论与方法往往对今后的危机处理有一定的帮助,但这一过程是持续不断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完善的。2.2.2 校园危机管理的内涵校园危机管理是指在高校校园内发生的、或是与高校有关的所有事件,高校管理者对可能发生、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有关危机信息的处理与反馈一个完整的系统过程。可以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发生是没有任何征兆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具有突发性;其次危机发生的范围有时比较大,有可能涉及到全校的师生或是整个校园的管理工作;再次危机事件的发生往往同时包含有关校园内的事情和校园外的事情,只要涉及高校方面的内容就可以了;最后校园危机的发生,很可能对高校的声誉与形象造成极

28、大的影响,也可能对该高校的学生与老师的生理与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导致了学生在思想与行为方面的偏差。所以,学校的危机管理可以这样去理解:学校为避免或减少学校危机的产生及产生后,由该危机所带来的种种危害而对危机进行的必要的预测、控制、监督、处理和评价的过程。2.3 校园危机发生的原因与特点2.3.1 校园危机发生的原因 近些年来,危机在我国各大校园内不断发生,已经对我国高校造成了许多损害。而导致危机发生的原因是很多的,我们在处理危机时寻求的方法之前,必须要弄清楚引发校园危机的种种原因。只有了解了其原因,才可以更好的应对危机,把危机处理得当,减少各大高校所受到的的损失。(1)各种思想文化的冲击导致传

29、统的社会道德观念淡薄高校有着知识分子集中的特点,再加上西方文化的涌入,出现了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冲击、整合与碰撞,而现在的大学生考虑的东西比较片面,而不去或不知道如何去认识和了解事物背后的东西,行为与思想比较片面单纯,只考虑事物的表面现象不结合现实情况。即他们对西方的各种观念了解的比较模糊,缺乏去伪存真的辩证过程,很容易发生危机。而在西方文化传到我国时,传统的儒家道德思想体系遭到严重削弱,一些大学生会出现偏差,萎缩的主体文化功能、偏离的社会道德导致大学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往往由于不了解事态的发展过程,没有做好应有的准备,导致在危机发生后受到了巨大的损失。(2)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了内部管理

30、不足自1999年以来,由于许多高校得到了政府的一些支持不断的扩大建校和招生的规模。据统计资料表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从1998年至2010年的这几年里,一共增加了差不多500多万人,我们从这样的一个统计数据来看目前在我国基普及了高等教育,实现了这样的一个程度,相反,增加人数、扩大规模等等这相些都会导致高校的办公与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使高校在很多方面遇到了问题,尤其在危机管理与教育秩序方面的问题。此外,在对各大高校的调查与了解的结果中可以看出,高校管理者以及师生都缺乏危机意识,而且危机一旦发生,高校管理者都不能很好冷静下来处理危机,更缺乏对师生的关心以及对他们平时所反应的问题都不予关注。与此同

31、时,高校管理者由于缺乏危机必备的理论意识,在危机发生时,往往束手无策,被动地解决和处理危机,而不能发挥其该有的作用,造成严重的后果。(3)学生心理问题的增加导致了许多悲剧的发生长期以来,家长和学校往往只重视高考的成绩,怎样去取得高分,却忽略了学生心理、人格健康的培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复旦张明明虐猫事件、清华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到马加爵事件等的这些发生在各大高校的恶性事件,反映了大学生潜在的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中最重要的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也是由多种因素所引起的。这些因素主要有人际关系紧张、学业竞争、就业压力太大、家庭问题、感情问题等因素。可以说,现代大学生只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还

32、没有完全进入社会也没有;完全成长起来,思想与行为就往往显出不成熟、不完善等的特点。同时,当他们面临种种问题,包括就业、家庭、情感等问题时,显出无助与焦虑的消极情绪,再加上得不到老师与朋友们的开导与沟通,往往会引起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的偏差,容易引起严重的后果,导致危机的发生。2.3.2 校园危机管理的特点与一般公共危机事件管理相比,高校危机管理既具有一般危机管理的特点,又具有自身的特点:高校危机管理的整体性,是指高校危机管理的各个要素和环节的作用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过程,我们在研究高校危机管理的性质、功能和特点时,只能从整体上才能把握和发现各个组成要素所没有的新特征;高校危机管理的层次性,高校应

33、急管理机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社会其他系统一起构成大的有机体。对于社会大系统来说,高校危机管理机制本身形成了较低一级的系统,但是高校危机管理机制自身形成一个独特的系统而有别于其他系统,并且在这个系统中有机地联系着其他的系统,每一个要素本身又构成了另一个系统,这样就产生了处理危机机制结构的层次性;高校危机处理的多元联系性,对于作为完整系统的机制来说,它可以被分成许多层次,在顺序上还可以分成若干个部分。正是这种不同层次和部分构成了它的元素,使我们可以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许多小问题来研究,联系的观点要求我们在研究高校危机事件时,不仅要研究组成这个机制的各个要素,而且还要研究机制内部之间各要素的关系,研

34、究机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高校危机管理的动态性,作为一个整体、多层次的、有机联系的系统结构,它的存在和发展又是与运动有密切联系的。高校应急管理是一个“活”的集体,在它的各个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整体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信息、能量的流动,存在着相互作用。第三章 我国校园危机管理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3.1 我国校园危机管理的研究现状我国对危机管理方面的认识起步比较晚,而且在一些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防火条例等等的条例中只有一少部分关于危机与危机管理方面的。只有我国台湾地区才在真正意义上对校园危机管理理论进行研究,在我国发展的比较晚、起步慢,研究的内容

35、也比较窄。3.1.1国外学者的危机管理研究在外交和军事领域我国出现过对危机管理的研究。在之后有关危机管理的内容涉及到了企业这个领域。对危机有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同时做出了分析时的框架对危机管理的是为不可预见危机做计划一书,此书由史蒂文芬克著。在一些发达国家,许多企业也有了这方面的专家专门针对处理危机献计献策。“公共关系学”这门学科是最早开始对危机管理进行研究的。在美国校园里发生的一些问题,比如美国著名学者森特(Center)、卡特里普(Cutlip)等对此提出一些解决措施。规范提出校园危机的是美国学者库姆斯(Coombs),他从宏观角度对20世纪80年代世界高校教育的各种危机进行了研究。最近,对

36、校园危机及处理措施的研究令国外学者们兴趣大增,研究结果颇多。其中著作有美国学者勒纳(Umer)等写的校园危机反应实战指南。针对美国校园中常常出现“急性精神创伤” (AcuteTraumaticStress)如自杀暴力、骚扰、车祸幸存者、滥用药物等研究措施。这本著作对以后在危机管理方面的研究会有很大帮助的。并在2003年5月发表了学校与社区指南,这是关于危机的一个非常有用的资料。总体来看,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比国内深入。3.1.2国内学者的危机管理研究我国对危机管理思想的研究比较晚,这是由多个因素所决定的。但在我国古代,却早有了居安思危的危机管理思想。19世纪末,我国开始在政治危机方面进行研究,并

37、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最早的研究领域仅限于企业方面,并未在其它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规,我国的危机管理理论才有了内容上的更新,理论上的丰富。20世纪,在我国港台地区,对校园危机的研究发展迅速。在台湾,由吴莉玲撰写的十大校园危机管理手册,此书对于处理校园内所流行的各类妨碍师生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与日常生活的事件,有效地提供了指南。所以此书的发表对我国各大高校 是一件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情。最早将危机与高校相联系的是内地的学者是周贝隆,他于1994年就提出“中国教育的危机”,开创了校园危机管理及处理措施的先河。之后才有一些学者对此问题的

38、研究,如解小娟的“大学生人际交往危机管理”、何小瑜的“高校性侵犯问题”和凌常华的“突发事件处理中高校办公室的作用”、赵崇莲的“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研究”等,对此类事情的发生过程及处理过程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这一阶段的研究没有引起学者们的注意,虽然在这一阶段 我国校园危机管理理论发展前进了不少,也开始了相应的有关研究,但还没有很明确提出校园危机、危机管理等概念,也没有做出深入的研究。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研究成果是很少有的。直到发生了非典这件对于全国来说是灾难的事件之后,我国许多学者以及高校危机管理者开始实现了从公共危机到校园危机管理研究的跨越,更有很多的 这方面的人才与学者把自已的重心

39、投入到研究校园危机管理这个新领域内,这对于之后校园危机管理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时候郭正贤提出了要建立专门高校危机管理结构、昊建勋从宏观上建立校园危机管理理论体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提出了高校危机管理理论。但是纵观我国,对校园危机管理的研究还没有深入,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及研究成果,都是处于一个最初的阶段。3.2 我国目前校园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以下几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目前校园危机管理所存在着许多问题以及学习到应对危机的有效方法。案例一:某高校学生坠楼自杀之后M大学某系新生在入学不久后,夜里11时左右从所住的六楼楼顶跳下,学校保卫处在接到学生报警后,迅速拨打120急救,同时

40、报110,5分钟后120急救车将学生送往医院抢救,学校负责人员随后赶到,该生在第二天凌晨5时抢救无效死亡。事情发生后,学校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挽救该自杀的学生,系领导立即将该生所在的宿舍同学和同乡召集到一起,调查了解该生近几天的表现,有无异常;迅速通知家长;请学校所在的公安派出所协助调查;第二天早8点,学校召开各系分管学生工作领导的紧急会议,通报了情况,要求作好其他学生的思想工作,消除其他同学的恐惧感。案例二:2003年SARS发生之后发生在2003年的SARS事件,此事件不仅影响到了我国,同时也影响到了其它国家。在我国各大高校也引起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在危机发生以后,我国上下通过政府以及其它部门

41、的努力,一起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高校中师生们对SARS产生恐惧的来源主要是SARS的病因、SARS患者治愈后有无传染、SARS患者治愈后对身体的影响、SARS的传播途径和传染性以及SARS的治愈率。而高校的大部分师生缺乏此方面的知识,在面对危机时有些恐慌。 案例三:清华、北大餐厅爆炸案2003年2月25日中午,几乎同时清华大学荷园餐厅和北京大学农园餐厅发生爆炸,在事件发生后的几个小时内,宣布两所学校共有9人在爆炸中受伤,爆炸物为装有黑火药的自制爆炸装置,而BBS上也张贴了相关信息。听到真实的信息后,人们惊愕的情绪并不带有焦灼和躁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附近的人民大学全部加强了相关管制,同

42、时也加大对校园的检查力度。在安抚学生们以后,该高校力求把与学生有关的各种事情了解到。并在多方的帮助下,在4月29日,作案人黄星翔被判无期徒刑。3.2.1 危机意识淡薄 危机预防最基本的是危机意识,通过加强我国各大高校全体工作人员、教育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以及我们的师生的危机意识对处理危机是非常有效的,同时可以降低这些人员在危机发生时所受到的损失。当我们与世界接轨的时候,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去解决,比如说是金融问题、从口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等。同时中国作为其中的一员,也会受到这些问题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非常阶段,我们面临的各种大大小小的竞争是很多的,这就加大了我们各种危机

43、发生的机率。正是由于各主面的原因,才导致我国政府对现在的各大高校的危机管理能力的不重视,而他们往往只重视学样的招生、扩建以及其它方面的内容。并不重视培养我国高校危机管理工作的各种人才,也没有在这方面的机制做辅助。所以就造成了我国目前的状况,普遍是缺乏危机意识,在这方面的知识信息与储备是很少的,应对危机时会显出不成熟。3.2.2 缺乏专门常设的危机管理机构 我国现在的很多高校,没有专门针对危机处理的机构,有的高校也有这方面的机构,但是至多是比较少而没有针对性的机构,却没有固定而又常设的有关机构 ,此类机构具有不稳定性,同时有时候不规范,没有起到很强很好的效果。此外,在危机管理方面严重缺乏人才,有

44、的工作人员只是了解部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了解此份工作的特殊性与重要性,这可能会给以后的工作带来缺点。 3.2.3 制度与法制建设薄弱,应急管理缺乏足够的规范支持 从我国现有的各大高校来看,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关于危机处理方面的行政性法规与制度的严重缺少。此结果是多种因素所导致的,与我国思想渊源有关,当然也不是就此一个原因而形成此结果 的。甚至有些法规还与法律出现抵触现象 ,这出说明了很多问题。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教育法等只是治理校园内的有关犯罪与违反治安问题,所以目前国家还没有针对校园危机处理以及与其有关的管理方面的立法,如在学校发生了暴力事件、中毒事件、自杀等危机事件,各方如校方、学生以及各位老

45、师等等,应该承担哪些责任,都没有明确而又详细的明文规定。制度建设会限制高校危机管理工作的有效以及正常运行。3.2.4 心理干预缺失,不能为应急管理提供心理支持 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对心理危机的干预和预防缺失。其主要表现有:一是在我国各大高校从事此方面的老师很少。在国外,心理辅导师与学生的比例是1000:1,而在我国国内,这样的比例还没有达到500:1。目前从全国来看,各大高校中所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还没有3000人。全国1000多所大专院校,只有30%建立了心理咨询所,每所学校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人数只有区区几名,跟本满足不了现有的各大高校的需求。二是从事此方面的工作人员素质普

46、遍比较低。有些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甚至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非常缺乏专业的知识。三是平常举办有关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活动形式与内容比较简单。根据有关方面的调查,表示心理咨询非常有必要有60%的高校大学生,如果有可能的话会就去进行咨询,但最后会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只有11.9%的学生,这也说明学校在心理咨询以及辅导等方面需要加强。而现在的高校往往只采用单一的形式比如说是开讲座,通过此形式来传播与教育学生们,没有达到应有的教育与宣传程度,不能够彻底让学生们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学生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帮助。第四章 应对校园危机的原则及策略研究4.1 校园危机管理应注意的原则问题4.1.1以人为本、重在预防的原

47、则高校是个各类人才集中的地方,一切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以人为本的特点。在危机发生时,高校危机管理工作者应快速组织师生摆脱危机,从危机现场中离开,而不是做无谓的牺牲,以最快的方法来保证师生的心理以及生理的健康与安全。在危机发生之前要进行防范,是必要的,也是非常有用的,机会永远只给有准备的人。在危机事后把危机发生的原因、特点、性质等等都弄清楚,才是看待危机的最好方法,也是处理以及应对危机最好的心态。4.1.2统一指挥、快速反应的原则当危机事件在高校内发生后,应及时由高校的有关工作者把危机发生的整个过程详细而又真实的向大家做一报导,如果不公开的话,很可能引起大家对学校的不信任,这可能会影响学校的形

48、象。当危机发生后,第一时间把危机工作搞好,在大家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先由高校危机管理人员出手,这样才可能使危机给大家带来的影响慢慢减少。此外,对于外界的处理,高校危机管理工作者也应做到公开原则,统一指挥原则和快速反应的原则。因此,危机发生后,高校以最快的速度采取相应有关的行动,以最快的速度防止危机事件的传播与扩散,做到把它处理在最初状态。所以,把握好处理危机的时间与时效,尽可能以最短的时间去处理危机,使危机带来的损失达到最小值,是我们每个高校危机管理工作者都必须坚持的原则。4.1.3主动面对、透明公开的原则根据危机的不同类型,来决定采取什么样的相应措施,高校危机管理工作者主动积极配合各顶工作,正视所发生的事情,担负起应担负的必要的责任,主动帮助受害者来恢复心理与生理状态。这个特殊原则提醒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