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盐-化肥》单元复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90115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盐-化肥》单元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盐-化肥》单元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盐-化肥》单元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盐-化肥》单元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盐-化肥》单元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盐-化肥》单元复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盐-化肥》单元复习题(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盐 化肥单元复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实验中无明显现象的是(B)A向H2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B向Mg(NO3)2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C将浓硫酸加入蒸馏水中并不断搅拌D向灼热的氧化铜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2. 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C)A. NaOHB. Na2OC. Na2SO4D. Na3. 我国某地曾发生过把外形和食盐相似、有咸味的工业用盐误做食盐食用后发生中毒的事件。这种工业用盐可能含有的有毒物质是(C)A. KMnO4B. Na2CO3C. NaNO2D. CuSO44.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施用氮肥能使枝叶繁茂;施用磷肥能使果实饱满;施用

2、钾肥能使茎秆健壮。种植绿叶蔬菜(如小白菜),相对来说,可施用较多的化肥是(A)A. CO(NH2)2B. K2SO4C. KH2PO4D. Ca3(PO4)25. 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是K2CO3,它属于(A)A. 钾肥B. 磷肥C. 氮肥D. 复合肥6. 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B)A. 溶解前用玻璃棒研磨大颗粒粗盐B. 过滤时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C. 加热蒸发时要不断搅拌直至水分全部蒸干D. 实验结束随即用手将蒸发皿从三脚架上取下7. 如图是恒温下模拟海水晒盐过程的示意图,与丙烧杯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的是(D)A. 甲B. 甲和乙C. 乙和丁D. 丁8下列离子

3、能在pH=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ACl、NO3、K+、Na+ BSO42、NO3、K+、OH+CCO32、SO42、Mg+ DNH4+、Cl、OH、K+9中考复习阶段,某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制二氧化碳;生活中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氯化铵与草木灰混合使用,可以增加肥效;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等自制汽水; 煤燃烧生成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硫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蒸发溶液时,等到水全部蒸干才移走酒精灯。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D )A B C D10. 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主要操作顺序正确的是(D)A. 过滤、溶解、蒸发B. 溶解、蒸发、过滤C. 蒸发、溶解、过滤D

4、. 溶解、过滤、蒸发11. 重庆作为我国唯一一个以省为单位的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我市将大力建设“生态农业科技园区”。下列做法你认为不妥当的是(D)A. 将农家肥与化肥综合施用,以提高增产效果B. 对大棚中的植物施加适量的CO2,以促进光合作用C. 种植、养殖和制沼气相结合,既可以改善环境又可以提高农畜牧业产量D. 将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施用,在给农作物提供营养元素同时又能降低土壤酸性12. 为研究化肥对农作物生长情况的影响,研究人员在相同条件下,在实验室田地里施用等量有效成分的化肥,对小麦的产量进行对比研究。下表(“”表示施用化肥,“”表示没有施用化肥)显示三年实验的结果:实验用田施

5、用化肥情况小麦收成的相对产量氮肥磷肥钾肥田地11.0田地22.2田地31.2田地43.9根据上表,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B)A. 氮肥可增加小麦的产量B. 没有施肥,小麦不能生长C. 对于增加小麦的收成,氮肥比钾肥效果好D. 同时施用含N、P、K的化肥可获得最大的小麦产量13. 在“粗盐提纯”实验中,将提纯后的氯化钠与粗盐作比较,以计算精盐的产率。下列可能引起产率偏高的原因是(C)A. 粗盐未完全溶解B. 溶解粗盐的烧杯壁上还沾有溶液C. 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D. 蒸发时有液滴飞溅出去14. 下列各组物质分离提纯的步骤,与粗盐提纯(只除去不溶性杂质)的三个实验步骤相同的是(C)A. 从空气中分

6、离出氧气B. 从医用酒精中提纯酒精C. 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不考虑其他可溶性杂质)D. 从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废液中回收二氧化锰15.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C)A尿素B氯化铵C磷矿粉D硫酸钾1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B)A Ag、Cl、NOB Na、OH、COC Ba2、H、SOD NH、OH、Cl17.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发生反应且无明显现象的是(D)A. BaCl2与Na2SO4B. HCl与NaHCO3C. KNO3与NaOHD. NaOH与HCl18. 今有氯化钡、碳酸钾、硝酸银和盐酸四种溶液,它们两两混合,生成沉淀的反应有(B)A. 3个B.

7、 4个C. 5个D. 6个二、填空题19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在通常情况下,F、G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Q、R都是黑色粉末;E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略去)。请回答:(1)A、G的化学式为:,。(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 CaCl2 CO (2) Na2CO3+2HCl=2NaCl+H2O+CO2 CaCO3 CaO+CO2 【解析】试题分析:E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说明E是氯化钠,F、G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二者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和反应得到氯化钠和

8、气体,说明F是二氧化碳,则G是一氧化碳,而R和Q是黑色固体物质,说明R是碳单质,而Q是氧化铜粉末,D是碳酸钙,所以A和B是氯化钙和碳酸钠,而B和C发生反应得到氯化钠,说明B中含有钠元素,因此B是碳酸钠,而A是氯化钙,C是盐酸。带入后恰好符合题意。考点:物质的鉴别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9. 将适量的小苏打(NaHCO3)与发酵的面粉混合揉匀,制作出的馒头或面包里有许多小孔,吃起来松软可口。小明同学对小苏打样品进行研究:观察样品为白色粉末;取少量样品放入水中,发现其完全溶解;用pH试纸测其溶液的酸碱度,pH=11;取少量样品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热,试管内壁有水珠。请你根据

9、小明同学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小苏打表现出的物理性质是。小苏打溶液的pH=11说明呈性;第项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其类型属于反应。(2)馒头或面包里形成许多小孔的重要原因是制作过程中有生成。请你写出小苏打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请你再举一例小苏打在其他方面的用途。(1) 【答案】白色粉末,可溶于水碱分解(2) 【答案】CO2NaHCO3+HClNaCl+H2O+CO2(3) 【答案】制作碳酸饮料等【解析】根据对小苏打的描述,可知其物理性质,因为其溶液的pH=11,故显碱性;其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可知属于分解反应;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可生成二氧

10、化碳,可用其与柠檬酸混合制取碳酸饮料。三、实验题20. 夏天到了,衣服上常会留下难以清洗的汗渍、果汁渍等现在市场上出售一种“污渍爆炸盐”(图1),宣称“含天然活性氧,能在瞬间去除洗衣粉难以除去的多种顽固污渍”小强同学对这种“污渍爆炸盐”的化学成分非常感兴趣,对其化学成分进行探究主要探究过程如下:(1)提出问题“污渍爆炸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2)查阅相关资料资料主要信息如下:过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白色结晶颗粒过碳酸钠溶于水时,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广泛应用的主要洗涤助剂之一(3)猜想“污渍爆炸盐”的主要化学成分可能是过碳酸钠(4)设计与实验小强同学设计的主要实验装置如

11、图2所示请你运用初中所学知识,帮助小强同学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序号主要操作步骤主要实验现象化学反应方程式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_(黑色固体);在分液漏斗a中加入新配制的“污渍爆炸盐”的饱和水溶液;在分液漏斗b中加入_打开分液漏斗a的活塞,放出适量溶液后,关闭活塞生成大量无色气体然后_第步操作得到的结论:“污渍爆炸盐”溶于水生成过氧化氢待步反应停止后,打开分液漏斗b的活塞,放出适量溶液后,关闭活塞生成大量无色气体将生成的气体通入_验证生成气体的成分第步操作得到的结论:“污渍爆炸盐”溶于水生成碳酸钠(5)实验的初步结论小强认为:“污渍爆炸盐”溶于水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污渍爆炸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过碳酸

12、钠(6)我还想探究的问题过碳酸钠的化学式是怎样的呢?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X+H2O=Na2CO3+H2O2,推出X的化学式为_【答案】序号主要操作步骤主要实验现象化学反应方程式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黑色固体);在分液漏斗a中加入新配制的“污渍爆炸盐”的饱和水溶液;在分液漏斗b中加入稀盐酸打开分液漏斗a的活塞,放出适量溶液后,关闭活塞生成大量无色气体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导管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H2O2=2H2O+O2第步操作得到的结论:“污渍爆炸盐”溶于水生成过氧化氢待步反应停止后,打开分液漏斗b的活塞,放出适量溶液后,关闭活塞生成大量无色气体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

13、证生成气体的成分第步操作得到的结论:“污渍爆炸盐”溶于水生成碳酸钠二氧化锰,稀盐酸,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导管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H2O2=MnO22H2O+O2,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a2CO4【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证明碳酸盐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过碳酸钠溶于水时,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碳酸钠能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分液漏斗b中要加入稀盐酸来证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过氧化氢遇二氧化锰能分解生成氧气,所以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打开分液漏斗a后产生的气体是不是氧气,来判断分液漏斗A中是否含有

14、过氧化氢溶液;在验证了过氧化氢的存在之后,为了更充分的说明含有碳酸钠,所以要滴加稀盐酸来观察现象然后得出是否含有碳酸钠;最后得出结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解答】解:根据题给条件可知,过碳酸钠溶于水时,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碳酸钠能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由于在广口瓶中已经加入了黑色固体,该黑色固体很明显就是二氧化锰,所以分液漏斗b中要加入稀盐酸来证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打开分液漏斗a后,产生了大量的气体,猜想可能是氧气,所以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来进行检验,结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进一步说明了分液漏斗a中含有过氧化氢溶液;等反应完全后打开分液漏斗b,此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

15、灰水中,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生成了碳酸钠,进而说明在分液漏斗a的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结合实验可以判断出该污渍爆炸盐的主要成分为过氧化钠(6)由质量守恒定律知,化学式X中含有两个钠原子、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氧原子,所以X化学式是Na2CO4,四、计算题21. 往盛有28.8g碳酸钙和氯化钙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10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20.0g溶液,计算:(1)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g。(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 【答案】8.8(2) 【答案】解:设原混合物中CaCO3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CaCl2的质量为y。CaCO32HCl=CaCl2H2OCO2(1分)1001

16、1144xy8.8g10044x8.8gx20.0g(1分)11144y8.8gy22.2g(1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8.8g20.0g22.2g31.0g(1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0g120.0g100%25.8%(1分)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5.8%。【解析】(1)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导致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减少,因此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8.8g100g120.0g8.8g。(2)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为氯化钙溶液,溶质氯化钙有两部分来源,一部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可以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以及生成的氯化钙质量,另一部分是原固体混合物中的,可以用混合物的质量减碳酸钙的质量;最后求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