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95946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性恋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同性恋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同性恋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同性恋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同性恋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性恋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性恋毕业论文.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1969年6月29日,美国著名的“石墙暴动”事件掀起了美国同性恋争取合法权益的新篇章。这一标志性事件以后,美国各地同性恋团结起来,为争取合法权益不断进行斗争,并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也掀起了整个西方国家同性恋维权斗争运动。其中,不少国家已经以法律形式承认同性恋的合法化。而在中国同性恋至今还处在一个不痛不痒的尴尬阶段。虽然已经有不少的专家、学者、媒体给予广泛关注,但同性恋自己却并未真正站出来为自己的权益而斗争。本文主要通过描写美国同性恋维权斗争运动与中国同性恋现状作对比,意在希望中国的同性恋能勇敢的站出来为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斗争。同时也呼吁全社会给予同性恋同情,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毕竟爱是

2、世界上最纯洁的事物,它不应分男女。只要是爱,我们都应给予尊重与理解.关键词:同性恋 ; 维权; 斗争 ; 理解AbstractOn 29 June,1969 The famous Stonewall Riot opened a new chapter of gays striving their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mankind in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this symbolic event the gays begin to fight for their rights continually . It ha

3、s achieved remarkable success and also raised the movement that gays fighting for their legal right all around the western countries .Some of the countries have already admitted the legitimate of homosexuality in law . However the gays in China are still in a perfunctory embarrassment stage . Althou

4、gh a lot of experts scholars and medium have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them, they havent stood up for their lawful rights yet . In this article , it mainly contrasts the American gays effort with the Chinese gays . My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article is to call the gays in China plucking up their coura

5、ge fighting for their lawful rights. Meanwhile, I hope the whole society show fully sympathy for the gays and treat them with tolerant and legal attitude. After all, love is a force of nature and the purest thing in the world. Love cant be divided into homosexuality and heterosexuality. We should gi

6、ve respect to love no-matter which love it is. Key words : homosexuality ; safeguard right ; fight ; understand 目 录引 言1一 、同性恋的定义及产生原因21.2同性恋产生的原因2二 、同性恋的斗争路32.1美国同性恋的维权路32.2中国同性恋的保守情节3三、 主动才是争取合法权益的必由之路43.1美国同性恋维权所取得的效果43.2中国社会呼吁并未起到显著效果53.3勇敢的站出来为争取合法权益而斗争的必要性6四、结语7参考文献8致谢9引 言同性恋作为一种新生的事物正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7、。其实纵观世界各国历史,同性恋早已出现。不论是在我国古代的断臂之袖,还是古希腊的同性恋盛行都是真实发生在历史上的事。只是那时不被统称为同性恋。近现代20世纪60年代,石墙暴动以后同性恋再次作为争议话题出现在西方世界国家,而经历了一系列的反抗斗争同性恋逐渐被人们接受甚至被法律认可。在中国同性恋真正进入人们视野比西方世界要晚,而且中国国民整体思想开放水平与西方世界国家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同性恋在中国备受抵触,同性恋者迫于传统观念还有家庭社会因素很受压抑。作为一个少数边缘群体,我觉得他们应该受到关注,得到理解。毕竟他们并没有错只是性取向与人们所习以为常的异性恋不同而已。同性恋只是人性的一种自然流露,并

8、非内心扭曲,我们应尊重他们个性化情感的发展。本文通过描写美国的同性恋维权路及中国同性恋现状作对比,意在唤起中国的同性恋者的斗争意识,使他们能正视自己勇敢的站出来为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斗争。同时也希望人们给予他们同情与理解,让这个社会更加的和谐。 一 、同性恋的定义及产生原因关于同性恋的定义及产生原因一直没有确切具体的定义,不同的学派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见解。写到这一话题首先对它理论性的定义及原因有全面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一)同性恋的定义“同性恋(homosexuality)是由一个德国医生Benkert于1869年创造出来的,它描述的是对异性不能做出性反应却被自己的同性吸引。” Benker

9、t,1869,引用于Bullough,1976,第637页这是其最早的定义。1979年世界同性恋权威哈斯教授给其定义为“同性个体间的肉体亲昵性行为,一种双方情愿却被视为违反习俗的性行为。”现在更通俗的说法是,一个人的性爱倾向的对象是同性别的人。而同时无论从思想、感情和性爱上,对异性却缺乏这样的兴趣。从同性恋的科学定义上究竟怎样具体划分一个人是否为同性恋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也在不断争论着。现实生活中我们普遍认为同性恋就是与异性恋相反,对同性别的人产生了像对异性一样的情感并做出性爱行为。(二)同性恋产生的原因随着对同性恋研究的增多和程度的不断深入,对其产生原因的探讨也是从没有未间断,

10、但至今并没有肯定的说法,每个学派从不同角度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从生物学人体构造方面研究的把同性恋产生的原因归咎于胎儿期因素、大脑因素、荷尔蒙因素等一些先天性的客观存在的因素,认为它是天生的是自然的。也有从精神领域研究,认为同性恋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有关,比如家庭环境把男孩当女孩养把女孩当男孩养,或者童年或青春期有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对异性产生恐惧对同性却产生依赖等等。社会背景也可能促使同性恋的产生,比如在古罗马同性恋就盛行,像著名人物柏拉图和苏格拉底都是同性恋者。他们认为男性之间的爱情比男女之间的爱情高尚。还有其他一些时期一些国家都曾有过同性恋相对较多的情况,社会环境较宽松的时期就相对容易出现同性恋

11、。既然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我们能选择的是以何种态度看待这一社会现象,而对其产生原因究根问底并没有太大意义。用著名哲学家福柯的话来说,同性恋是个不完备的概念:它是一种同性之间的情感方式,同性之间的性方式,或者同性之间的人际关系,只有我选择与不选择,我接受与不接受。二、同性恋的斗争路1969年6月29日在美国纽约格林威志村的石墙旅馆(同性恋住所)外,同性恋者拒绝警方的逮捕而发生的一系列暴力冲突。它是第一次同性恋拒绝警方的逮捕。石墙暴动之前,警方对同性恋酒吧夜总会进行搜捕是频繁的事,也是同性恋生活的一部分。接吻、牵手、甚至出现在同性恋场所都会被逮捕。之后,警方还会登记他们的姓名并刊登

12、在报纸上。所以石墙暴动是美国乃世界同性恋维权运动的导火索,成为同性恋从压抑到抗争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转折点。(一)美国同性恋的维权路在石墙暴动之前,同性恋在美国社会备受歧视,人性受到压制。随着同性恋维权运动的高涨使得越来越多的同性恋为人们接受甚至被法律所承认,这与同性恋自身作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例如每年六月最后一个星期天纽约的同性恋都会自豪地组织游行来纪念石墙暴动。除石墙事件,在美国对支持和反对同性恋的人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劳伦斯诉德克萨斯州政府”一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2006年4月12日,http:/www.wikipedia.org。劳伦斯在与自己的同性伴侣做爱时被突然到来的

13、警察以他房中有武器走火的动静逮捕,后被证实没有后又以鸡奸罪将俩人逮捕并给予处罚。在同志组织的帮助下,他把官司一级一级最后告到州的最高法院,最后表决以6比3的投票宣布德州刑法典中“将同性恋的鸡奸行为定为刑事犯罪的条款违宪无效。”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国同性恋者对自己的身份不再隐瞒,他们有自己领养孩子的有通过代孕养育孩子的,一些社会公共人物如演员、主持人、运动员甚至一些州议员、宗教主教等各个领域的人都公开自己的身份。每年各地都会有同性恋自己组织举办的各种活动,以各种方式宣扬自己的合法权益并让更多的人所接受。同性恋逐渐走向光明化与他们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二)中国同性恋的保守情节与美国逐渐高调增涨的同

14、性恋维权斗争相比,中国的同性恋者则仍处在地下阶段。他们不能高调的抗争,只有暗暗的压抑自己的情感。这不仅与个人有关与社会环境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美国建国以来整个社会所宣扬的人性所不同,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国内人性的宣扬也只仅存在表面。不同制度的国家有不同的社会文化,起点不同比较起来就很困难。除去社会因素就同性恋本身,中国同性恋身上缺乏自我认同缺乏抗争精神。他们中公开的承认自己是同性恋的是少数,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抗争到底的是少数。在我国,大部分的同性恋者会选择“形式婚姻”,所谓形式婚姻就是一对男女同性恋者互组家庭,表面与异性婚姻相同其实为男女同性恋者与自己的同性伴侣生活。他们时刻小心谨慎的生活

15、,隐藏自己的同性恋身份。似乎他们自己并未完全接受自己,有的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是同性恋,为什么自己与其他人不同,无法面对常人的眼光而选择激进的行为如:自杀或杀害对自己歧视的人。所以一直处于地下的他们想要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同是不可能的,勇敢的站出来以积极的态度影响他人才会有被整个社会所接受认可的一天。三、主动才是争取合法权益的必由之路积极主动的态度是影响他人的必经之路,如果同性恋者仅依靠社会媒体、专家学者的关注与支持而想着同性恋能被世人所接受,能被法律所认可是不可能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如果 没有反抗那只有继续被压迫。现在已经有不少国家承认同性恋的合法化,所以在中国实现同性恋的合法化不是痴人说

16、梦,就看他们自己有没有勇气,愿不愿意为自己的权益而努力。(一)美国同性恋维权所取得的成效在美国同性恋为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从未停止过斗争,而取得的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自石墙暴动以后各地的同性恋团结起来,以各种形式向人们表明同性恋不是一种病而是人性的自然流露,也是一种个人性倾向的不同。1996年,夏威夷一法院推翻了州禁止同性婚姻,将婚姻限定于异性之间的州宪法条文;2000年佛蒙特州州长霍华德迪安签署法律允许同性之间的民事结合成为美国第一个认可同性婚姻的州 ;2003年劳伦斯案的胜利也是同性伴侣争取法律权利的重要转折点。2003年马萨诸塞州最高法院在这一案件中判定禁止同性结婚是违反马萨诸塞州宪法的并

17、给立法机关180天的时间更改法律;2004年2月14日美国旧金山同性恋者菲利斯里昂与她的爱人83岁的黛尔马丁领取了结婚证,由加利福尼亚州新当选的市长加文纽森颁发,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对得到法律认可的同性婚姻。“加文纽森和其他一些官员开始在旧金山市发布婚姻证书,试图与加州家庭运动这一传统团体进行法律抗争,共有4161对同性伴侣领取了结婚证件;” 同性恋婚姻搅动美国社会,新浪网,2004年2月14日,2008年加利福尼亚州最高法推翻早前禁止同性婚姻的条文,使加利福尼亚州成为继马萨诸塞州后美国第二个准许同性婚姻的州;2009年4月3日爱荷华州高等法院推翻颁布10年禁止同性结婚的法律,该州成为美国第三个

18、允许同性婚姻的州;另外美国国内的佛蒙特州、麻州、康州、艾奥瓦州、缅因州都承认同性婚姻的合法化。在世界范围也有不少国家允许同性结婚,像早在1989年丹麦成为第一个认可同性结合的国家还有荷兰、挪威、瑞典、冰岛、德国、法国等等许多国家都认可同性结合登记注册。并且这样的国家会不断增多。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的不断进步同性婚姻合法化在中国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二)中国社会呼吁并未起到显著效果“据权威统计,我国处于性活跃期的男同性恋者约占男性大众群体的2%至4%。按此推算,中国有500万到1000万的男同性恋者。据教授张北川估计,我国15岁至60岁的同性恋人数约为3000万。著名性学教授李银河则表示,按

19、照金赛(美国性学家,其所著金赛性学报告引发了西方性解放运动)对美国同性恋数量统计和怀姆特关于各个社会和各类文化中同性恋者所占比例均十分接近并持续稳定的说法,可推测:在我国同性恋者占成年人口的3%至4%也就是约3600万至4800万。” 关于中国同性恋现状及应对研究,百度文库,这些研究表明同性恋者在我国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同性恋这一特殊群体,在中国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一个少数特殊群体,他们的处境依然很艰难,遭到社会严重歧视。长期以来,随着人们对其的关注,社会媒体的报道一方面显示出他们的社会地位在逐渐改善,一方面也显示出他们并没有受到真正平等对待,处于社会边缘的他们大多生活在恐惧和愧疚中。1

20、9世纪80年代以来同性恋研究、同性恋与公共话题在中国逐渐成为社会热点关注领域,报纸、杂志、书刊都刊登出版了相关内容,理论研究专著也与日俱增。1994年张北川的同性恋理论专著同性爱出版,在这本书中,张北川指出,同性恋的形成与先天因素和婴幼儿时期的成长环境有关,不同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社会都有2%到5%的人是同性恋者,“他们同你我一样,也是正常人”。1998年初,张北川教授创办了杂志朋友记录了他与同性恋者的书信往来,以此来引导他们走向健康的生活道路。同年,李银河教授的性学著作同性恋亚文化出版,与中国女性情感与性、虐恋亚文化并称为中国第一部性社会学系列专著。从事性研究多年以来尤其是关于同性恋方面的研究

21、,使她受到各方争议,同时她为同性恋争取合法权益做出了巨大贡献。无论是通过电视媒体访谈,报纸杂志还是同同性恋者的书信往来,她以实际行动为同性恋这一边缘群体带来了希望。她曾多次向政协提案,要在中国实现同性婚姻合法化。虽然遭到了各方争议但她仍表会不断提议,不会放弃。而这条路的艰辛恐怕不是我们能想象的到的。越来越多的人给予关注,并不代表所有人都接受了他们,就目前我国国民的整体思想标准他们要被社会认可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就在我们身边不难看出他们仍受到排斥。在学校曾看到有一对同性恋她们每天在一起,看着很幸福。而旁边的人都像看怪物一样议论她们指指点点,窃窃私语。这是在素质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大学校园,而在社会整

22、体环境下他们又会受到何等唾弃不难想象。在中国实现同性恋的合法化似乎遥不可及。但我想,随着世界潮流发展趋势,人们思想认知水平的逐渐提高这一天会到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而同性恋合法化在中国实现的早晚主要就看同性恋者自身的努力了。他们越积极主动这一天就会越早到来,反之则越晚。(三)勇敢站出来为争取合法权益而斗争的必要性当下中国同性恋在全国正处于一种“浮出水面”的状态,许多同性恋者不再隐瞒自己的身份而是走高调的路线。在许多大城市出现同性恋酒吧,同性恋网站、BBS还有一些自发性的同性恋志愿小组、义工等等。近年来,电脑的普及、网络的高速发展更是给人们提供了更大的平台了解他们,像网络上走红的落落和夏河

23、,被称为京城最火的同性恋。我不是好奇他们是通过什么手段炒红自己的,但是他们火了这就说明有人接受他们。当然这只是积极的一面仍存在大部分同性恋者他们选择隐瞒自己的性倾向,违心的和异性配偶组织家庭,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断送两个人甚至两家人的幸福给社会稳定造成了危害。我国80%以上的同性恋者被迫选择结婚,中国有句老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间接刺中了同性恋的要害。他们要站出来为自己的权益做斗争必须建立在自己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同性恋不是一种病,只是性取向的不同而已。2001年4月,中华精神科学会通过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不再笼统的把同性恋认定为“精神障碍”(或是“心理变态”、“

24、性变态”)。所以同性恋不是病。客观正确认识同性恋、消除偏见、社会尊重、家庭认可才能扭转同性恋面临的困境,解决这个群体带来的许多社会问题。现在社会给予的关注只是一个的推动同性恋合法化的外在助推力,而内在还是靠他们自己的努力。毕竟他们自身才是矛盾的主要因素。而纵观全世界同性恋合法化的历程也告诉我们只有同性恋自己不断的努力才能逐步消除大众的偏见。任何新生的事物总要经历从不被接受到被接受的漫长过程。而作为新生事物本身,只有建立在对自己有客观认识的前提下才能逐步缩短这个被接受的过程。当然在一个相对宽容与开放的社会环境下也会缩短这个时间。现在同性恋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们相对脆弱的心理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有的同

25、性恋者采取极端保护行为导致恶性案件的发生屡见不止。一味地视而不管逃避不会解决问题只会影响社会稳定,所以同性恋者站出来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做斗争,在我国实现同性恋的合法化是迫在眉睫的事。四、结束语其实同性恋它只是一个新生事物,它不会危害任何人的利益,如果它被世人所接受的话。相反,一味地打压只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他们只是爱的对象与我们所约定俗成的想法相违背而已,同样都是爱情为什么他们要遭到唾弃?特别希望大家给予他们同情理解,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有责任呼吁政府、媒体向大众普及同性恋的知识,给予重视,促进这个群体勇敢站出来。而同性恋本身肩负着一大部分责任去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其他国家,同性

26、恋合法化的历程都是曲折的,都是靠同性恋自身去争取的。因为毕竟同性恋者是在为自己的权益争取。提高自身的觉醒才是走向幸福的必由之路。真正实现同性恋的合法化需要多长时间没人能给一个确切的时间,但我们都清楚缩短时间的捷径只有靠同性恋者自身不懈的努力,只有自身的觉醒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参考文献1 葛儿.罗宾 .李银河译.酷儿理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年7月版.2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山东:山东科技出版社,2001年4月版. 3 李银河,福柯与性:解读福柯性史M.2001年版.4 李银河. 同性恋亚文化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年6月版.5倪晓,沐炜. 关于同性恋成因研究综述J.云南:红河学院学报,2003年06期.6 同性恋婚姻搅动美国社会.新浪网.2004年2月14日.7 陈苇 外国婚姻家庭法比较研究R.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年.8 李玉玲. 同性恋是怎样发生的J.深圳:中国性科学,2006年03期.9 易彰芳.关于同性恋立法的思考N.法制与社会,2008年08月.10 关于中国同性恋现状及应对研究.百度文库.2011年5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