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改革的发展理念与路径选择.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11809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后勤改革的发展理念与路径选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校后勤改革的发展理念与路径选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校后勤改革的发展理念与路径选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校后勤改革的发展理念与路径选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后勤改革的发展理念与路径选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后勤改革的发展理念与路径选择.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校后勤改革的发展理念与路径选择 【摘要】高校后勤改革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高校后勤改革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其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我们要正确认识高校后勤教育和经济双重的属性,明确公益与效率的双重改革理念,选择一条合理的改革路径。 【关键词】高校后勤改革;教育属性;经济属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240-01 高校后勤的改革其实质上就是要将高校的后勤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当中来。二十几年来,我国一直在不断进行高校后勤改革的探索,这其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毋庸置疑整个改革并没有取得实质

2、性的突破。高校后勤的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高校后勤改革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认识到其多样性和复杂性,首先要正确认识高校后勤的本质属性,然后要明确高校后勤改革的理念,最后选择一条合适的改革路径。 一、高校后勤的本质属性:教育与经济 一直以来,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后勤集团都是采取一种公益性的、无偿的、福利化的服务体系,这种体系是一种国家统包学校、学校统包后勤的运作模式和格局。在这样一种模式之下,后勤集团的资源没有办法得到合理的配置,其效率也不能够得到提高,效益更是十分低下。这也就直接导致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传统的后勤服务体系违

3、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造成大量的浪费,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学校的财政负担,影响了学校的正常建设和发展。因此,高校后勤改革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但是改革的过程当中,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高校后勤的基本属性。高校后勤固有的基本属性有两种:教育属性和经济属性。 首先对于高校后勤来说,其服务的基本对象就是高校,准确来说是高校的人才,服务于高校的基本建设,满足高校师生的基本需求,保证高校的基本运行,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这也就决定了教育属性是高校后勤最为基本的属性之一。教育属性决定了高校的后勤必须牢牢把握住服务学校发展、服务人才培养这一基本的目标和使命。从另一方面来看,高校的后勤又具有经济属性

4、。高校的后勤是社会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属性同样是其最基本的属性。经济属性决定了高校后勤的运行不能仅仅是完全的公益性的、无偿的、福利化的服务,其必须遵循市场的规律。高校后勤的改革就是要及时还原高校后勤的基本属性,实行后勤的企业化管理。因此高校后勤的改革首先要准确把握其教育属性和经济属性,遵循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将二者综合考虑,而不应隔离开来。 二、高校后勤改革的理念:公益与效率 高校后勤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其改革的双重理念。高校后勤的教育属性决定了改革过程当中要注重社会效益,注重公益,充分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为高校人才的培养,科学的研究提供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高校后勤

5、的经济属性决定了改革还需要追求经济效益,注重效率。高校的后勤是社会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市场的规律去运行,要保证自己效益的提高。高校后勤改革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和贯彻改革的理念。 首先,公益与效率两种发展理念代表的是高校后勤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追求经济效益,不断提升高校后勤的实力,提升其经营的效率,能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为实现高校后勤的社会效益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而与此同时,高效后勤追求社会效益,为高校人才的培养、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条件,能够更好地获得广大师生的信赖与支持,这也就为高校后勤赢得更好的声誉,吸引更多的客源,从而为高校后勤

6、经济效益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看来,公益与效率两种发展理念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 其次,公益与效率两种发展理念又是存在一定差异和区别的。两种发展理念所追求的目标不尽相同,其中的差异必然是存在的。我们应当认识到,高校后勤具有稳定而广阔的市场,要大力树立经营意识,不断引入市场机制,壮大后勤的活力,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但是与此同时后勤改革的最终目标还是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发展,服务全体师生,而不应当将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的动机。高校的教育和经济双重属性决定了其改革发展的公益与效率的双重理念,我们要正确看待二者的关系,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不能顾此失彼。 三、高校后勤改革的路径:传统与创新 高校后勤的改

7、革要坚持传统的公益性,同时也要加强创新,提高其运行的效率。因此,高校后勤的改革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实施: 首先,要明确相关产权。高校后勤改革的过程当中,我们首先就是要明确产权,坚持传统意义上的“教”,又要加强创新,引入“企”。高校后勤的改革并不能够改变高校的根本属性,其改革之后仍然属于“教”的范畴,只能够说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属于“企”的范畴。“教”的范畴指的就是高校后勤的一切改革最终目标还是更好服务学校的发展,为全校师生的生活和科研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企”的范畴指的就是高校后勤要引入现代企业管理体制,采取企业化运行。后勤改革的过程当中,要明确相关的产权,明确那一部分属于“教”,那一部分属于“企”。 其次,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引入现代企业相关的管理制度是高校后勤改革的创新。在坚持原有的基本属性不变的情况之下,引入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改变高校后勤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引入和建立高校后勤的现代企业制度要做到权责分开、事企分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