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论文我国历史上农耕区的向北扩展.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14671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管理论文我国历史上农耕区的向北扩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经济管理论文我国历史上农耕区的向北扩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经济管理论文我国历史上农耕区的向北扩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济管理论文我国历史上农耕区的向北扩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管理论文我国历史上农耕区的向北扩展.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历史上农耕区的向北扩展* 我国的农业生产自古以来以种植业为主。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首先对粮食的需要不断加大,因此需要开辟新的农田。从地理(地理论文)形势来说,传统的农业区的东、南两面为海洋所限制;西面是青藏高原,发展种植业的条件比较差,所以北面很自然地成为发展的方向。这里所说的北面,也包括西北方和东北方。现在的内蒙古地区东北的一部分,以及新疆、特别是北疆一带,本是辽阔的欧亚大陆干草原的一部分,自古就是许多游牧部族先后活动的场所。黄河流域原先也是间杂着一片片森林的草原,那里的原始居民有农民也有牧民。直到春秋时期,还是华、戎杂处的局面。所谓“华”就是种地人,“戎”就是养畜者。只是到后来,可以耕

2、种的土地才大体上开垦了出来。有的牧民,可能是其中的大部分,逐渐接受了农耕文明,定居下来,另一部分显然是一步步向北转移,终于进入了塞北大草原。这是秦统一六国前的大致情况。所谓“塞”,就是战国时期北边各国为了抵御北方游牧部族的侵扰而分别修筑、后来由秦始皇连接起来的长城。后来历代修筑的长城,与最初的长城虽然并非同一条线,但走向大体是一致的。这里要指出,长城的基本走向,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同志们所划定的农作物复种区的北界大致是平行的,而稍稍靠北一些。复种区的北界以北,可以理解为种植区发展的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地带。因此从农业的角度来说,古代修筑长城时,显然也考虑到了发展和巩固耕种业的自然条件。筑起长城

3、,把原来黄河流域的农耕区以及自然条件较差而还比较适于发展种植业的沿边一带圈到里面,靠着长城的保障向北推展耕种区,就会更容易一些。而只有沿着与草原毗邻的地带变成了农耕区,边防才能更有保证。所以在那个时候,长城基本上成为塞北游牧区和塞南农耕区的分界线。_*原稿撰于1977年12月,刊于中国历史(历史论文)地理论丛第一辑,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年。不过必须指出,从自然条件来说,塞北地区并非当然不能种植农作物,只是比起内地来,条件稍差一些而已,这是一。再讲到草原上的牧民,虽说习惯于以乳肉为主食,但由于生理上的原因,他们仍然需要一定数量的植物性食物,离不开茶叶就是明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元狩

4、四年,卫青出击匈奴,至真颜山赵信城,“得匈奴积粟食军,军留一日而还,悉烧其余粟以归”。说明匈奴也积存军粮。汉书匈奴传说得更清楚:“连雨雪数月,畜产死,人民疫病,谷稼不熟。”颜师古注曰:“北方早寒,虽不宜禾稷,匈奴中亦有黍穄。”可知匈奴是吃谷类,也生产谷类的。当初匈奴和汉帝国争夺对西域的控制权,除了军事上的理由以外,匈奴一方显然也有经济上的打算。那时天山以南的许多地方,早已发展了种植业。自此以后,那里一直存在着农耕区。历史上的许多游牧部族常常想争夺那一带,其原因之一,如果不说是主要原因,显然是要取得那里的农产品。游牧人确实是不种庄稼,那是因为他们迁徒无常,而种地是以定居为前提的。久而久之,在他们

5、中间也就养成了厌恶以至鄙视田间劳动的意识。他们只有很简单的畜产品,用这些东西来向邻近的农耕区的居民换取其他生活必需品,其中主要是谷物、用具和衣着之类。他们常常因交换而发生纠葛,甚至掠夺的事件。我国北部的广大农区与大草原为邻,自然是经常免不了这种事件的发生。农区越是富裕,对游牧人的诱引力也就越大。这是长城以内的种地人与草原上的游牧人经常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引起矛盾的主要原因既然是在经济方面,那就得从经济方面求得彻底解决。一、长城内的农民向草原寻求新耕地 开辟新的农耕区,总是先在那些自然条件比较适宜于种植的地方下手。就内蒙古草原来说,东部的自然条件比西部好,尤其是草原东边各处,像今天的松辽平原更是

6、如此。在那一带,可能很早就出现了种植业。据史书记载,战国时期燕国的势力伸展到了辽河以东,燕国的长城大约是从现在滦河的中游向东稍稍偏北走向,过了辽河再折向东南,把现在的承德、朝阳一带都圈到了里面。可以想见,那里至少是有一部分跟着就开辟为农耕区了。西汉时期,那一带由“东胡”人(也就是后来的乌桓或乌丸族)控制着。后汉书乌桓传上说,“其土地宜穄及东墙”,又说“东墙似蓬草,实如穄子,至十月而熟”,大约是一种半野生的植物。三国志魏志乌丸传也说,“耕种常用布谷鸣为候,地宜青穄”。“穄”也就是“稷”,东汉人赵岐注解孟子,就曾说“塞外气寒,仅能艺黍稷”,现在北方通呼为“糜子”。这种作物要求生长的条件不高,宜于气

7、温较低的地方,直到今天,沿着长城一带还在普遍种植,可见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种植业当时在那一带绝不是什么新鲜事。那里的耕地显然是原来的农民开垦出来的,而且至迟也不会晚于战国时期。最先到那里去的应是内地极为贫苦的农民,为数不会是很多。后来内地,尤其是沿边一带每遇到兵乱或天灾,就有不少人逃往那儿去谋生,如果灾难延长,他们就留下不走,安家落户了。战国时期以及秦末楚汉相争时期,也有不少内地的农民逃了去,就这样,开垦出来的土地必然是越来越多,垦农聚居的所在也就多少呈现出来一些农区的景象。虽然在那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这些零散的小种植点至此还有如晨星,但毕竟算是一种新事物的萌芽。后来游牧部族

8、重复控制了这一带地方后,由于谷物也是他们所需要的,已经发展起来的种植业也就得以保留下来。 内蒙古草原西部的条件,一般说来是比较差的,可是早期游牧部族侵扰塞南农区的主要进兵路线却正是在这一带。因此秦和西汉政府都曾经在前沿设置屯田,开辟新的耕种区来配合军事行动。政府一再组织领导了大规模的移民。现在宁夏一带地方,大约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有了种植业。那为数几十万的移民因为不是主动迁去的,可能有的不免借机逃回内地,当然移民区各地的情况也不会完全一样的,但总起来说,那些地方的景观必然还是有所改变,沿边一带的耕种区在不同程度上向前推进了。 特别要提到的是所谓河西走廊。原来内蒙古草原和青藏高原的草原是接连起来的,

9、汉武帝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占据了那个长条地带,切断了两个草原上游牧部族的联结。其所以一定要在那里切开,正是因为有祁连山上的雪水可资利用,而只有建立起稳定的农耕区,才能有效地控制住那一带地方。河西走廊新农耕区,像一个楔子插入广大草原内,它南面有祁连山,北面也筑起了一段长城,作为屏障,才得以一直保持下来。从那时起,西北方有一个内地失去土地的农民寻觅生路的场所。一批批的难民在那里定居下来,从而更加速了新农耕区的发展和巩固。单从这一点来说,情形是和东北方面相仿佛的。总起来说,内地农耕区向北扩展的最早一个时期里,垦农几乎全部都是来自内地。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家乡无法生活下去,只有跑去外地谋生,迁移基本上是自发的。他们所熟悉的生产劳动主要是种地,所最迫切需要的是粮食,这样,哪里有荒闲的土地,他们也就自然奔向哪里。空旷的大草原当然是他们奔赴的目标,也正如同草原上的游牧人必然要到邻近农耕区的居民那里去解决他们所欠缺的必需品的补充问题一样。二、游牧人逐渐参与了种植业在草原上的推展更多内容: 1 2 3 4 5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