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高寒牧区羊业发展的潜力、方向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高寒牧区羊业发展的潜力、方向与对策.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部高寒牧区羊业发展的潜力、方向与对策马海正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摘 要 高寒牧区集中在青藏高原。包括西藏、青海、甘肃甘南及祁连山地的肃南和天祝2县、四川的阿坝、甘孜、凉山三个州和云贵高原的部分牧区。青藏高原独特的生态条件形成了以藏系绵羊为主要畜种的高寒牧区草地畜牧业。由于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因,畜牧业经济尚不发达。和东部比较,自然资源损失严重,经济基础脆弱,人口素质低下,商品意识不强。西部开发为西部高寒牧区养羊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必将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产业化道路。关键词 西部开发、高寒牧区、青藏高原、藏系绵羊、发展潜力、方向与对策。世纪之交,党中央高瞻远瞩,为使全国整个国民经济快
2、速发展,缩短东西部经济差距,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和巩固边防,提高西部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党中央及时做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伟大决策。西部12个省(区)的面积为540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7%;草原面积为3.31亿公顷,占全国草原面积的84.1%。辽阔的草原面积为草地养羊业奠定了稳固的基础。西部又是少数民族和贫困人口集中地区。西部地区有2.85亿人口,少数民族人口却占全国的78%。直接从事牧业的民族地区,在全国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区中又占60%以上。为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西部大开发也是振兴民族地区畜牧业经济大发展的最好机遇。西部高寒牧区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这里独特的生态条件决定了养羊业的
3、特殊地位和发展方向。1 西部牧区是我国草地畜牧业的主要基地,养羊业占有重要地位,发展潜力巨大我国的五大牧区都分布在西部。此外,在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等省(区)都有大片的牧地。养羊业历来是草地畜牧业的主体产业。它的特点是:以利用天然草场为主,以放牧经营为主,以投入少、产出高、人均畜产品多为特征。因而,养羊业提供单位畜产品所需要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量都是经济的,它在增加畜产品总供给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牧区畜牧业经济的主体地位也是不会动摇的。 西部牧区绵山羊的饲养量、出栏量、产肉量及绒毛产量都居全国重要地位。1.1 绵山羊饲养量大、绵羊比例高 据2002年统计,我国绵山羊存栏31655.2万只,
4、其中绵羊14379.3万只,占45.42%,山羊17275.9万只,占54.58%。西部12省(区)绵山羊存栏数16739.6万只,占全国绵山羊总数的52.88%。其中绵羊10149.7万只,分别占全国绵羊总数的70.59%和西部绵山羊总数的60.63%;山羊6589.9万只,占全国山羊总数的38.15%和西部绵山羊总数的39.37%。绵羊数比全国高15.21个百分点。绵山羊年存栏量在1000万只以上的全国有11个省(区)、西部就占了6省(区)分别是内蒙古3951.7万只、新疆3908.2万只、西藏1782.4万只、青海1732.9万只、四川1329万只、甘肃1209.1万只。绵羊年存栏500
5、万只以上的全国有8省(区),西部就有5个省(区)。依次为新疆3281.8万只、内蒙古2405.9万只、青海1437.2万只、西藏1139.8万只、甘肃901.8万只。五省(区)共有绵羊9166.5万只,占8省(区)绵羊11541万只的79.43%,可见西部五大牧区是我国绵羊最多的区地。1.2 羊肉产量约占全国半数,牧区羊肉生产有待开发 据2002年资料,全国共生产羊肉316.7万吨,其中西部12省(区)生产羊肉145.5万吨,占全国羊肉产量的45.94%。西部只有新疆和内蒙古生产羊肉最多,分别为42.6万吨和33.8万吨。在中东部的河南、山东、河北3省羊肉生产均在20万吨以上,分别达到37.8
6、万吨、30.2万吨和26.7万吨。年产10万吨以上的有西部的四川年产羊肉16.8万吨,中东部的江苏和安徽分别产羊肉17.2万吨和11.9万吨。可见,西部牧区特别是高寒牧区羊肉生产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发展潜力还很大,有待进一步开发。1.3 绵山羊的出栏量及出栏率 据2002年统计全国绵山羊出栏量为23280.8万只,出栏率为73.54%。西部12省(区)出栏8945万只,出栏率为53.44%。占全国出栏数的38.42%。年出栏在1000万只以上的全国有7省(区),西部有新疆出栏2363万只,出栏率60.46%;内蒙古出栏2156万只,出栏率54.56%;四川出栏1094万只,出栏率82.32
7、%。其余4省是河南、山东、河北和江苏,出栏量和出栏率依次为3437.2万只和103.23%、3358.6万只和110.5%、2030.7万只和96.65%、1504.3万只和131.17%。以上4省羊的出栏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数,江苏羊的出栏率全国最高。处于西部的青海、西藏和甘肃3省(区)的出栏率低于西部12省(区)平均出栏率,依次为27.44%、29.76%、48.28%,和全国平均出栏率相距更大。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扩大延伸,必将给高寒牧区养羊业的产业化经营带来新机遇。1.4 绒毛产量居全国之首 据2000年资料,全国生产山羊毛33266吨。西部除广西、重庆外,10省(
8、区)生产山羊毛12955吨,占全国生产量的38.94%。其中内蒙古和新疆分别产3443吨和3110吨;西部除广西、重庆、四川、云南和贵州外,7省(区)生产山羊绒7113吨,占全国山羊绒产量11057吨的64.33%。其中内蒙古产绒量全国第一,为3815吨。西部10省(区)生产绵羊毛183776吨占全国总产量292502吨的62.83%,其中细毛产量为74426吨,占全国细毛总量117386吨的63.40%。内蒙古、新疆2省(区)绵羊毛产量和细毛产量就占全国的45.04%和56.06%。看出西部毛绒产量在全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综上看出,西部牧区是我国主要的草地畜牧业基地,养羊业又是主体产业。2
9、 西部高寒牧区独特的生态条件决定了养羊业的特殊地位和发展方向西部高寒牧区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包括西藏、青海、甘肃的甘南州和河西走廊祁连山地的肃南、天祝2县,四川的阿坝、甘孜、凉山3个州以及邻近西藏东南部云贵两省的部分牧区。青藏高原地势高峻,平均海拔在3000公尺以上,形成了海拔高、低气压、缺少氧、难呼吸、冬季长、夏日短、严而寒、温差大、光照长、辐射强这种独特的高原生态条件。 由于长期适应生态环境和不间断的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及定向培育,形成了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特有的家畜品种。藏系羊和牦牛是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畜种。其中藏系羊约占牲畜总数的70%以上。由于产区条件差异不一及藏族人民长期以来对皮、毛、
10、肉的选择要求不同,又形成了各具地方特点的亚型。藏系羊主要分为:高原型(草地型)、山谷型、雅鲁藏布型、三江型、腾冲型。青海高原型又衍生出黑藏羊型。甘肃甘南的高原型又分为欧拉型、甘加型及乔科型。藏系羊一般都生活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寒牧区。同时能连续不断的为我们提供羊肉、羊毛及皮张。据近期资料,在秋季抓瞟季节一般成年母羊活重可达50千克左右,羯羊5560千克,屠宰率约4550%,剪毛量1千克左右。另外,在国家畜种改良的大政策号召下,在青藏高原相对条件较好的河西走廊祁连山东段的肃南、天祝范围以皇城羊场为骨干育成了甘肃高山细毛羊,在青海那仁草原以三角城羊场为骨干培育了青海细毛羊,在环湖地区培育了青海
11、半细毛羊,在云贵高原和四川凉山地区培育了4850支半细毛羊新品系。2.1 藏系羊主要类型特点 高原型(草原型)在西部四省的高寒牧区分布数量最多。特点是体格较大、毛辫粗长,被毛以白色为主,光泽好富有弹性。著名的西宁毛即产自这一类型藏羊,是优良的地毯毛原料。产区地势高寒,海拔在35005000m。山谷型藏羊主要分布在青海省玉树和果洛的部分县及四川阿坝的南部牧区。它的特点是体格小,被毛质量差、普遍有干死毛、毛短、无毛辫、产毛量少。生活在海拔20004000公尺范围。欧拉型藏羊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甘南及青海省的河南、久治2县。主要特点是体大、肢长、产肉性能好、被毛短、无毛辫、干死毛较多、产毛量低。生活在3
12、500m以上地区。其它类型的藏羊因数量相对较少,但它们各自对地域条件的适应能力都很强,有其独特的经济价值。 2.2 藏系羊生态系意义 藏系羊对高海拔、低气压、少氧量有高度的适应能力,由其形态学、解剖学以及生理生化方面特殊机能决定的。其体型结构与低海拔绵羊比较一是胸深、二是肋骨开张良好、三是气管短而粗有利于频速呼吸;从解剖学分析藏羊心肺发达,肺随海拔升高而增大。据资料介绍:海拔1000米左右的滩羊和乌珠穆沁羊肺重仅为活重的1.021.18%,而海拔4000公尺左右的藏羊则为1.41%。低海拔地区绵羊脉搏平均75次/分,而藏系平均88.84次/分;从生理生化适应性分析看:藏系羊血液中的红血球数量多
13、,血红蛋白含量高。据测定每100毫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增高1.732.61%。藏系羊全身由混型毛被组成。形成一个天然的保护层,其体表皱褶少、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小,散热面积亦小。加上其汗腺不发达,减少体表蒸发散热,降低因严寒而对热能和营养物质的消耗。故而形成了藏系羊对严寒多变气候良好的适应性和耐粗放管理的特点。2.3 藏系羊的发展方向及开发利用 藏系羊在独特的条件下形成的。有其特殊的生态学意义和经济价值。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本品种选育提高和开发利用。高原型(草地型)藏羊是藏系羊的主体。应划定保种区,有计划的开展选育工作,使羊毛品质更符合地毯毛的要求,使青海真正成为名符其实的西宁毛故乡。并成为
14、我国地毯毛用羊优良的种质基地;同时也应当成为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等高寒牧区主要的羊肉生产基地。对山谷型藏羊针对其体小、羊毛品质差应选择适宜的半细毛品种开展经济杂交,减少干死毛又增加产肉量向半粗毛方向发展。对欧拉型藏羊应保留和提高其肉用性能,经过选育使其向半粗毛方向发展;对黑藏羊应划定保种区使其继续得到保留和发展。进一步扬长其重要经济价值的开发。2.4 对形成的地方良种加以保护继续提高质量 高寒牧区细毛羊和半细毛羊的育成,丰富了我国细毛羊和半细毛品种内部结构。它已经成为高寒牧区优良羊种的遗传资源。今后细毛羊应当继续提高羊毛综合品质,巧妙地引用澳血。云南、凉山半细毛继续向4850支靠拢。注意体型
15、外貌和羊毛类型的一致,生产性能和羊毛品质有待继续提高。青海半细毛应严格控制羊毛向更细方向发展。这里值得提出的是:这些良种育成的基本条件是有良好的天然草场,有人工饲料地,有较好的畜舍,有严密的疫病防治设施,有较强的技术队伍,加上政府和业务部门强有力的支持,严格按照科学规范的育种方案实施,经过几年,几十年;一代人和几代人不懈的工作,理想定会变成现实。 3 西部高寒牧区发展养羊业存在的问题东西部经济基础及资源差距直接影响到牧区草地畜牧业经济的发展速度。高寒牧区又处于最艰苦、最偏僻、自然条件最差、人文素质最低、交通不变、信息不灵、市场观念薄弱、宗教影响深远的环境之中 。因此,这些地区的经济基础十分脆弱
16、,靠自身的力量搞发展十分有限,必须借助西部大开发的东风,破除闭关自守的观念和消极情绪,以清醒的头脑去认识当前存在的问题。3.1 土地资源质量不高,后备资源有限 西部高寒牧区的自然资源损失最大。青海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46%,陕甘2省水土流失输入黄河的泥沙量占黄河泥沙总量的80%;青海省有1/5的草场为中度以上退化,土地沙化面积占该省的17.4%;甘肃甘南三化面积占草场面积的46%,其中严重退化草场占可利用草场的34%,产草量比七十年代少20%;西藏三化现象亦日益加据,虫害时有发生,致使草原产草量低,制约了羊只的发展。3.2 经济实力差、高寒牧区更差,发展后劲不足 以2001年西部5省(区)G
17、DP测算,广东1省的GDP相当于西部5省(区)的2.13倍。仅相当于1个上海市的GDP。换句话说,每一个上海市民拥有的GDP产出就相当于7个西部人所拥有的GDP总和。在为国家创造财富的行列中位于最后10位的省(区)中,有8个就在西部。最后13位的是西藏、宁夏和青海。倒数58位的是甘肃、贵州、新疆和内蒙古。从人均GDP排名最后的10省(区)看,有8个就在西部。倒数15位的是贵州、甘肃、广西、云南和陕西。倒数810位的是四川、西藏和宁夏。3.3 财政收入低,对国家贡献小 据2001年资料介绍,全国7803299万元财政收入中东中西部地区之比为66.44:26.46:13.11。而排在财政收入最后6
18、位的依次是:西藏、青海、宁夏、海南、甘肃和新疆。西部就占了5省(区)。财政收入低就限制了经济发展。3.4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素质低 据2001年统计青海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全国最高,第26位的依次为西藏、宁夏、贵州、新疆和云南。人口出生率最高的6省(区)为青海、西藏、贵州、云南、新疆和宁夏。均在西部地区。这是因为西部牧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早婚多育现象普遍存在,加上教育投入少,人才培养层次低,造成人才素质长期低下。以上问题直接影响了西部草地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对高寒牧区养羊业也会产生不良影响。4 高寒牧区养羊业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第一性生产不足,第二性生产超前。这已成为当前高寒牧区养羊业生产发展的主
19、要制约因素。因为草地牧草的供应能力与羊只数量发展及天然草地的承载能力之间有着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作用。青海、西藏和甘肃的甘南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超载和过牧现象; 二是草地利用不合理,冷暖季供草不均衡,靠天养羊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三是经营管理粗放,草地生产力还不高,限制了羊只数量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四是草地防护、建设和利用赶不上养羊业发展的需要;五是牧民文化素质低,养羊生产科技含量不高,科技成果转化慢;六是羊病防治设施不完善,体系需要不断健全;七是市场发育滞后,流通不畅,羊只因周转慢商品率不高。为了使西部高寒牧区养羊业健康、稳定、有序的发展必须借助西部大开发的东风,从基础着手,制订出比较详细的实施
20、规划,按国家的产业政策,逐步将高寒牧区的养羊业向现代化过渡。 5 对策5.1 通过改善西部的能源、交通、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诱发优势的发挥,为高寒牧区养羊业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5.2 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 通过退耕和还林还草、天然草地植被恢复和建设,防沙治沙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为西部牧区草地畜牧业及高寒牧区养羊业向产业化经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5.3 实施天然草地的保护和改良建设 按照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农业部部署,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通过几个县进行天然草场恢复试点示范,通过建设稳定高产的人工草场,缓解了天然草场的压力,同时加?quot;三化草场的改良速度,加大对草原法规草原法的
21、执法力度。5.4 发展西部高寒牧区养羊业要打好高原牌、绿色牌 高寒牧区的养羊业是在相对净化的环境中发展的。羊的产品-羊肉、毛绒、皮张等都是无公害无污染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所以在市场竞争中其优势就能突显出来。5.5 合理调整畜种结构和养羊内部结构,按照稳定牛、压缩马、发展羊的构想安排生产,在羊群结构中,繁殖母羊按70%左右、公羊5%、后备母羔20%、后备公羔5%,基本压掉羯羊。这样会加速羊群周转,提高繁殖率和出栏率,经济效益明显。 5.6 提倡和试行专业户经营,破除小而全的经营现状,推行科学养羊,人为控制母羊繁殖季节,组织肥羔生产和季节性养羊模式。5.7 创立牧区养羊联营体组织 从羊只产品的收购加工市场销售 ,由专门人员负责组织协调。5.8 强化牧民科技知识培训,加大养羊科技含量,突出养羊效益,不断提高牧民生活水平。同时,在牧区推行实用养羊技术-暖棚养羊、饲草的调制、补饲方法、家庭人工草地建植、草场围栏、人工授精技术推广等。我们愿早日看到牧区养羊业美好的未来!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