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三单”发展共研共享模式.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15059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谈“三单”发展共研共享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试谈“三单”发展共研共享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谈“三单”发展共研共享模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谈“三单”发展共研共享模式.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试谈“三单”发展共研共享模式在“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教学教改实验中,“三单”的设计与开发无疑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校的课改实验中,各位教师均在“三单”设计发展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心血,为有效教学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在发挥教师的个人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个人的聪明才智时,也不能忘记发挥集体的力量,体现集体的智慧。因此,在“三单”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共研共享应当成为大家的共识与一致行动。本文试对“三单”开发中共研共享问题,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谈谈我们的认识和做法,谈不上是什么研究,请各位领导与专家批评指正。因为我校规模较小,平行班级只有三个,除语文、数学、英语课有两

2、名任课教师外,其余各科均只有一名任课教师,无法形成科目备课组。根据这种实际情况,年级组全体教师就只能组成统一的备课组。在“三单”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学校要求各任课教师统一认识、通力协作、群策群力,为推进我校的课改实验工作共同努力,携手共进。我们的具体做法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在“三单”形成之前,要有充分的酝酿与讨论。各科教师,在“三单”形成之前,就本学科的学习目标,学法指导,预习内容与要求,学习过程中如何生成问题做通盘考虑,然后在集体备课中加以展示。通过各学科不同教师的探讨与交流,对本学科的“三单”设计作修改完善。虽然学科之间有差异,但基本思路与设计理论是相通的,因此各学科教师在一起探讨,往往

3、能从整体理念与结构方面得到意料之外的收获。二、在“三单”使用过程中,充分吸收其他教师与学生的意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某学科某一节课的“三单”开发设计出来后,是不是真的有效,要拿到学生学习环节中去检验。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任课教师应认真听取听课老师与学生的意见。因为只有在课堂学习这个实践过程中,“三单”设计中的缺陷与不合理之处才能得到充分的显示,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的感受与意见更为直接。只有充分地吸收其他老师与学生的意见与建议,“三单”的开发设计才能更加合理与有效。三、定期举行课改研讨会,促进“三单”开发上水平,上档次。按照学校要求,年级组活动每两周左右进行一次。除了其他的工作安排

4、外,课改研讨是固定项目,而“三单”开发是重点。在研讨中,各任课教师根据上两周来的教学实际情况,谈“三单”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其他教师则根据听课情况与学生反映谈修改意见。经过研讨会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各学科的“三单”设计开发水平逐渐得到提高。四、积极参加区市示范校的课改活动,吸取其他校的宝贵经验,达到资源共享之目的。我校的课改实验工作起步较晚,为了能跟上形势,学校多次组织教师到金河中学、蟠龙一中、卧龙寺中学等校去观摩课,听取专家讲座等,特别关注其他先进学校的“三单”设计开发实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先进学校的“三单”理念与实例,开阔了本校教师的眼界,拓展了大家的思维空间,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我校“三单”开发设计水平的提高。我校教改时间较短,参与教改的教师人数较少,学校的设备比较简陋,课改的效果也还未得到充分显示,对于“三单”开发的共研共享模式理解得还不够深入。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地加以改进,为全区、全市的课改工作取得成功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我们的认识与感受很粗浅,还望领导与专家多多指正,不吝赐教,为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不胜感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