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省道镇江段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7省道镇江段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环评证乙字第1983号337省道镇江段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句容市交通运输局编制单位: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二一三年三月目 录1 项目概况11.1 项目背景11.2 项目基本信息11.3 路线走向11.4 主要工程数量及经济技术指标21.5 项目选线方案比选31.6 与法规、政策、规划的相符性52 环境现状72.1 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72.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83 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93.1 污染物排放源强分析93.2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3.3 污染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论证43.4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9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45 联系方式151 项目概况1.
2、1 项目背景337 省道起自龙潭,与江南沿江高等级公路交叉处,向南经栖霞区龙潭新城、句容市宝华镇、江宁区汤山新城、湖熟镇、禄口新城、横溪街道以及滨江新城,止于滨江,路线全长88km,其中镇江段5.61km,南京段82.4km。南京段环评由南京市交通运输局负责报批,本项目为337省道镇江段,全程为改扩建路段。目前337 省道大部分路段为二级公路标准,且分多期、分段实施完成,现状道路等级不一。随着南京都市圈快速发展,现状337 省道已不能满足未来交通需求;并且现状337 省道的技术标准远低于与其衔接的其他道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体路网效益的发挥,因此,迫切需要对337 省道进行改造。为配合337
3、省道整体改造,同时带动句容市经济发展,句容市交通运输局拟对337省道镇江段进行改扩建。1.2 项目基本信息项目基本信息表1.2-1项目名称337省道镇江段改扩建工程建设单位句容市交通运输局建设项目类别E4721 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路线里程5.61km总投资28076万元预计建设期2013年初-2015年底立项审批部门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3 路线走向337省道镇江段位于句容宝华镇,起于起于桩号K2+360,沿既有337省道路线改扩建,终于桩号K7+970,全长5.61km。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1.4 主要工程数量及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进行改扩建建设,设计行车速度
4、80公里/小时;全线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43米;采用沥青路面;项目新增用地300亩,取土坑占地166亩;工程路基断面方19.8万立方米;本项目涵洞14道;全线设置平面交叉1处、互通式立体交叉1处。本项目计划于2013年初开工,2015年底完工,施工期3年。项目概算投资总额28076万元。建设内容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交叉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绿化工程。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4-1。主要工程量表表1.4-1 序号工程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道路等级一级2车道数双向四车道3设计车速km/h804路线长度km5.61K2+360-K7+9705路基宽度/红线宽度m43/606新增用
5、地亩3007取土坑用地亩508拆迁建筑物m2167519填方万m319.8挖方万m315.710桥涵工程桥梁m/座/涵洞道1411交叉工程处平面交叉1互通式立体交叉112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公里5.6113绿化及环境保护公里5.6114投资总额万元280761.5 项目选线方案比选1.5.1 路线方案根据工可报告,337省道镇江段作为整个337省道的组成部分,纳入整体进行道路设计规划,337省道龙潭至汤山段存在老路方案和改线方案两个比选方案。老路方案:沿既有337省道进行原位扩建,起自疏港大道,向南依次经龙潭新城、句容宝华镇及汤山新城规划区内部穿越。比较段里程24.31km,其中栖霞区段2.38
6、km,镇江段5.61km,江宁段16.33km。改线方案:沿规划道路布设,路线起自七乡河西侧疏港大道,向南与312国道交叉后顺接仙林副城外围道路,与京沪高铁、沪宁高速交叉后与122省道共线,自汤山新城规划区外围绕越。改线方案路线里程22.23km,其中利用老路段4.41km。改线方案老路方案图1.5-1 比选路线方案示意图1.5.2 方案比选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上述老路方案、改线方案两种方案的优缺点,见表1.5-1。路线方案比选表表1.5-1评价项目老路方案改线方案社会环境规划符合性符合南京都市圈规划,符合线路功能定位符合南京都市圈规划,符合线路功能定位拆迁拆迁96940m2拆迁148170m
7、2交通阻隔有利于南京都市圈区域交通有利于南京都市圈区域交通生态环境占用土地新增土地1392亩新增土地1811亩土方170.55万方230.63万方农业生态占地较少,对农业生产影响小占地较多,对农业生产影响大水土流失土方量较小,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也较小土方量较大,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较大声环境老路改扩建,路线相对较短,两侧敏感点少,工程施工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影响人口相对较少新建道路,路线相对较长,道路两侧敏感点较多,工程施工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影响人口相对较多水环境不涉及敏感区不涉及敏感区固体废物土方量小,废弃土方量小;拆迁量小,拆迁废物量小土方量大,废弃土方量大;拆迁量大,拆迁废物量大环境空气
8、老路改扩建,路线相对较短,工程施工扬尘和运营期汽车尾气影响人口较少新建道路,路线相对较长,工程施工扬尘和运营期汽车尾气影响人口较多环评推荐老路方案根据上表内容,从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角度对路线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如下:改线方案虽然符合规划,但是改线方案新建里程较长,土方量、新增占地面积均较大,带来较大拆迁量且运营期对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有较大的噪声干扰。老路方案利用既有汤山互通可实现与沪宁高速的便捷交通转换,而改线方案无法与沪宁高速进行直接转换,且改线方案与122省道衔接处交通组织难度较大。可研阶段已与镇江市方面沟通,镇江交通主管部门提出为方便宝华镇利用,建议采用老路方案,且镇江段已经为337省道进行
9、扩建两侧预留控制做了大量工作,预留红线宽度为60m。因此,综合考虑,环评推荐老路方案,与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方案一致。若无特别说明,本次评价所述拟建公路路线均指上述推荐路线方案。1.6 与法规、政策、规划的相符性1.6.1 产业政策的符合性本项目是省道337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337省道同时发挥着南京市三环的作用,是南京都市圈外围城镇发展的重要纽带。项目建设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发改委2011年9号令)中的鼓励类 第二十四条 公路及道路运输(含城市客运) 2、国省干线改造升级;符合江苏省工商领域鼓励投资的产业、产品和技术导向目录中 四、交通运输、物流及邮电
10、通信业 (一)交通运输业 2、公路 (1)公路及路网配套建设。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1.6.2 规划的符合性本项目符合镇江市“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南京都市圈规划(2002-2020)、句容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30)纲要、宝华新城规划以及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的相关要求。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区域规划的要求。2 环境现状2.1 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2.1.1 水环境根据监测结果,本项目评价范围内路侧河流监测断面处的pH、高锰酸盐指数、DO、NH3-N、石油类水质指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SS水质指标满足地表水资源标准(
11、SL63-94)四级标准,符合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规定的水质目标要求,因此,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良好。2.1.2 地下水环境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类型为赋存在第四系全新统杂填土、亚粘土、淤泥质亚粘土和更新统亚粘土中的松散岩类孔隙水。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下渗补给,以蒸发和人工开采的方式排泄。本项目施工区域地下水位埋深0.202.80m。根据监测结果,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水标准。2.1.3 声环境根据监测结果,项目所在区域敏感点监测声级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应的功能区标准;根据现有省道337交通噪
12、声断面衰减分析,敏感点噪声现状受现有公路交通影响不大。因此,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2.1.4 大气环境根据监测结果,监测时段内,和平村、上鲍亭两个监测点PM10日均值、NO2小时值、NO2日均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本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2.1.5 生态环境(1)本项目沿线距离较近的生态敏感区为宝华山自然保护区,距其限制开发区边界约1.4km。(2)评价范围内农业生产主要包括粮食作物、经济果园、绿化林木三大类。(3)沿线植被以人工植被为主,主要以农田作物和绿化植物,动物主要为家养动物,评价范围内无珍稀动植物分布。(4)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
13、以耕地、林地为主,此外还包括沿线村镇的住宅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以及交通运输用地。(5)水土流失类型为水力侵蚀,属微度侵蚀,土壤侵蚀模数为500t/km2a。2.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JTJ005-1996)要求,本项目各环境要素的评价范围见表2.2-1。本项目评价范围一览表表2.2-1 环境要素评价范围地表水环境拟建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跨越河流上游500m至下游1000m范围内。地下水环境公路建设、运营可能导致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区域,一般在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区域内。声环境拟建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区域,施工场地
14、周边200m范围内区域。大气环境拟建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区域;施工场地周边200m范围内区域。生态环境拟建公路中心线两侧300m范围内区域;施工场地周边300m范围内区域。社会环境以拟建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为主,兼顾句容市。环境风险拟建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跨越河流上游500m至下游1000m范围内。3 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3.1 污染物排放源强分析3.1.1 施工期污染源3.1.1.1 噪声公路建设项目常用工程施工机械包括:路基填筑:推土机、压路机、装载机、平地机等;路面施工:铲运机、平地机、推铺机等;物料运输:载重汽车等;物料拌和:搅拌机等。常用公路工程施工机械噪声级
15、80100dB。3.1.1.2 大气污染源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源主要为扬尘污染和沥青烟气污染。(1)扬尘污染主要在施工前期路基填筑过程,以施工道路车辆运输引起的扬尘和施工区扬尘,类比同类项目监测数据,路基外20m外TSP浓度0.20.3mg/m3。(2)沥青烟,类比同类工程,下风向50m外苯并a芘浓度低于0.00001mg/m3,THC浓度在60m左右0.16mg/m3。3.1.1.3 废水本项目施工期排放的废水主要来自:施工机械、施工物料、施工泥渣、生活垃圾受雨水冲刷产生雨污水以及混凝土拌合砂石料冲洗废水等施工废水;施工营地生活污水。(1)施工废水: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SS和石油类。排放
16、量约6m3/d,主要污染物浓度为:COD 300 mg/L,SS 800g/L,石油类40mg/L。(2)生活污水:污水中主要污染物质为SS、COD、NH3-N、BOD5等,污水水质可参考同类工程生活污水的排放浓度:CODCr500mg/L、BOD5250mg/L、SS300mg/L、NH3-N30mg/L、动植物油30mg/L。3.1.1.4 固体废弃物(1)废弃土方:主要为河塘淤泥和清表土,共计19000m3。(2)拆迁建筑垃圾:房屋拆迁将产生建筑垃圾1675.1m3。(3)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约为55t。3.1.2 运营期污染源3.1.2.1 噪声营运期,在公路上行驶
17、的机动车辆的噪声源为非稳态源,车辆行驶时其发动机、冷却系统以及传动系统等部件均产生噪声;行驶中引起的气流湍动、排气系统、轮胎与路面的摩擦等也产生噪声;由于公路路面平整度等原因使得行驶中的汽车产生整车噪声。各型车的平均辐射声级表3.1-1 单位:dB路段车型2016年2022年2030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本项目(K2+360-K7+970)小型车75.9 72.5 75.6 72.2 75.1 71.7 中型车77.1 73.2 77.4 73.4 77.5 73.6 大型车83.2 79.7 83.4 79.9 83.5 80.0 3.1.2.2 尾气项目营运期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汽
18、车尾气排放,汽车尾气主要来自曲轴箱漏气、燃油系统挥发和排气筒的排放,主要污染物为CO、NO2、非甲烷总烃等。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推荐的单车排放因子为执行欧标准时期的测试值,本项目运营时执行的是国标准,因此对单车排放因子根据上述执行标准的比值进行修正。本项目机动车气态污染物排放量表3.1-2源强 (mg/ms)2016年2022年2030年COTHCNO2COTHCNO2COTHCNO2本项目日平均0.9740.2480.0561.4840.3730.0852.0940.5110.116排放总量 (t/a)1724410262661537090203.1.2.3 路面径流根据本项目设计的
19、雨水收集方案,运营期道路路面径流水量及污染物排放量见表3.1-3。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华南环科所对南方地区路面径流污染情况的研究,120分钟内路面径流主要污染物的平均浓度分别为SS 100mg/L、COD 45.5mg/L、石油类11.25mg/L。运营期道路路面径流排放量表3.1-3 单位:t/a项目径流水量10-4SSCOD石油类排放量28.928.913.13.23.1.3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1)社会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的社会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1-4。社会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表3.1-4序号保护目标保护目标概况S1被征地、拆迁居民工程新增永久占地300亩,工程拆迁面积16751m2S2基础设施
20、项目沿线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现有道路及房屋建筑(2)声、气环境保护目标现状声、气保护目标共6处,均为居民点,见表3.1-5。(3)水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沿线无大型河流水系,仅有农田沟渠,与拟建道路紧邻或跨越,主体功能为农业灌溉。(4)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1-6。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表3.1-6序号保护目标保护目标概况B1农田生态系统工程新增永久占用耕地92.3亩,临时占用耕地80亩B2植被工程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造成的农业、绿化及野生植被损失B3鱼塘沿线零星分布,评价范围内无集中水产养殖基地本项目拟建公路沿线声、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表3.1-5序号敏感点名称桩号范围首
21、排与中心线/红线距离(m)平均路基高差(m)评价标准评价范围内规模敏感点特征敏感点与路线位置关系图N1和平村K2+500 K3+000两侧40/100.74a类4户约15人村庄房屋以1-2层为主,座北朝南,房屋排列与与公路成75度斜交,2类区与公路之间有1排房屋遮挡。两侧69/392类32户约122人N2官塘头、茅塘K3+260 K3+800路东侧42/120.84a类10户约32人村庄房屋以1-2层为主,座北朝南,房屋排列与与公路成30度斜交,2类区与公路之间有1排房屋遮挡。路东侧72/422类36户约119人N3新坝K4+300 K5+100路东侧46/161.04a类12户约41人村庄房
22、屋以1-2层为主,座北朝南,房屋零星分布,2类区与公路之间1排房屋遮挡。路东侧79/492类39户约101人N4亭子头K5+240 K5+700路东侧52/221.14a类5户约21人村庄房屋以1-2层为主,座北朝南,房屋排列与与公路垂直分布,2类区与公路之间1排房屋遮挡。路东侧66/362类21户约72人N5下鲍亭K5+700 K6+000路东侧43/131.74a类8户约30人村庄房屋以1-2层为主,座北朝南,房屋排列与与公路垂直分布,2类区与公路之间1排房屋遮挡。路东侧81/512类27户约92人N6上鲍亭K6+200 K7+250路东侧58/281.54a类13户约45人村庄房屋以1-
23、2层为主,座北朝南,房屋排列与与公路垂直分布,2类区与公路之间1排房屋遮挡。路东侧70/402类25户约107人注:路基高差路面设计高程敏感点地面高程3.2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2.1 社会环境本项目征地对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占用农田造成农业减产和拆迁影响居民生活两个方面。建设单位根据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的相关规定依法征地、依法拆迁、依法补偿,可以保证区域内耕地总体数量和质量不下降,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质量不下降,减轻工程征地拆迁对沿线居民生活的影响。本项目全线设置14道涵洞沟通沿线农田水系,项目建成后基本保持现有农田水系现状;项目施工便道避让村庄现有村中道路,并注意保持施工场地与沿
24、线房屋的安全距离和地基的加固防护,避免对现有村道和房屋建筑产生危害。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施工对沿线农田水利、道路、房屋建筑等基础设施的影响较小。本项目通过合理的施工交通组织设计和公路交通工程设计,达到公路工程建设对沿线居民出行的阻隔影响最小。综上所述,通过采取工程和管理措施,可以将本项目的社会影响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减轻工程建设对沿线居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3.2.2 水环境本项目施工期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场地机械冲洗废水、砂石料冲洗废水、施工场地地表径流水、水域施工造成的水体浑浊以及施工生活污水。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临时堆土堆场、施工便道洒水防尘和车辆
25、机械冲洗,不向外排放;水域施工产生的悬浮物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影响时间有限,对本项目跨越河流水质的影响处于可以接受的程度;施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肥田,不直接向地表水体排放。本项目运营期的路面径流采用边沟收集,集中排放,不会产生雨水漫流现象;径流中污染物浓度较低,不会改变直接受纳水体的水质类别和使用功能。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项目所在地的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较小。3.2.3 地下水环境本项目施工期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含油污水、建筑材料堆放期间的淋渗水、施工废水及生活污水等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通过采用清水护壁、设置堆放场地防渗区域等措施防止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环境。本项目营运期对地
26、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路面径流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由于土壤层的吸附作用,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运移过程中一般被吸附净化,但对地下水含水层影响较小。综上所述,本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3.2.4 声环境(1)施工期根据公路工程典型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噪声预测结果,昼间单台施工机械的辐射噪声在距施工场地50 m外可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中的相应标准限值,夜间300 m外基本可达到标准限值(打桩机除外)。夜间施工将对公路两侧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质量产生显著影响。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沿线评价范围内有6处敏感点,公路夜间施工对沿线居民的生活,特别是夜间睡眠的影响较大。因此,施工期间应采取禁止夜间(22:
27、00-6:00)施工措施避免夜间施工噪声污染,以减轻施工对沿线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2)运营期根据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推荐的交通噪声预测模式的预测结果,综合考虑距离衰减修正、地面效应及空气吸收修正、纵坡、路面等线路因素、有限长路段修正、前排建筑物和树林的遮挡屏蔽影响,本项目昼间营运近、中、远期公路红线外预测声级可达到4a类标准,2类区达标距离分别为17m、35m、51m;夜间营运近、中、远期的4a类区达标距离分别为5m、15m、26m,2类区达标距离分别为49m、82m、114m。本项目沿线声环境敏感点总数为6处,根据本次评价标准,距离公路红线35m内执行GB
28、3096-2008中4a类标准、35m外执行2类标准。在执行4a类标准的6处敏感点中,昼间预测声级近、中、远期均达标;夜间预测声级近、中、远期分别有4、6、6处超标,远期最大超标量4.1dB(A)。在执行2类标准的6处敏感点中,昼间预测声级近、中期达标,远期有4处超标,远期最大超标量0.7dB(A),夜间预测声级近、中、远期分别有5、6、6处超标,远期最大超标量3.6dB(A)。3.2.5 大气环境(1)施工期本项目施工期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扬尘污染和沥青烟气污染。采取设置围挡、施工现场洒水、拌和站合理选址、拌合设备全封闭作业及安装除尘设备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期施工扬尘、沥青烟气对沿线大气环
29、境的影响。由于施工是暂时的,随着施工的结束,上述环境影响也将消失。因此,在采取上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本项目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处于可以接受的程度。(2)运营期根据类比结果,本项目运营期路侧NO2浓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运营期汽车尾气排放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小。3.2.6 生态环境本项目总体占地指标符合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建标1999278 号)的要求,其中永久占地将造成农业生产损失值为83吨/年,施工期临时占地造成的农业生产损失值为126吨。通过“占一补一”耕地补偿措施,本项目不会对当地土地利用格局产生显著影响。项目建设将造成施
30、工区域内地表植被的破坏,施工期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造成的生物量损失分别为388.6t/a和144t/a,运营期临时用地恢复植被和边坡植草后,项目建设造成的生物量净损失为158.4t/a。公路建设破坏的植被不会对沿线生态系统物种的丰度和生态功能产生显著影响。通过采取围堰施工及施工场地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施工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本项目的水土流失主要来自主体工程区、取土场、临时堆土场及其它临时占地的施工和上述区域的自然恢复期,工程建设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882t。本项目拟定取土场2处,总面积50亩。取土场的位置选择尽量远离居民点,取土方式采取深挖取土,恢复为鱼塘和耕地,尽量减少对区域生态环境
31、和农业生产的影响。因此,在采取土地资源保护、水土流失防治和施工污染防治措施后,本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处于可以接受的程度,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3.2.7 固体废物本项目施工营地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废弃土方用于回填取土坑恢复耕地,拆迁产生的建设垃圾由各户自行分拣,废混凝土、废砖瓦、废木料重新利用,剩余少量拆迁建筑垃圾统一运送至城镇建筑垃圾消纳场,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拖运处理。采取一定的扬尘控制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后,固体废物贮运环节对环境的影响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因此,本项目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较小。3.2.8 环境风险本项目为公路建设项目,此类项目环境风险一般为道路运输事故
32、风险,道路运输事故对于环境的最大风险是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地表水体,如运输化学危险品车辆在跨越河流处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化学危险品倾倒、泄漏,使有毒物质进入沿线地表水体,并随水流扩散至下游,并可能进入河流底质中长期存在。本项目仅跨越小型农田沟渠,水体功能以农业为主,当环境风险事故发生后,路堤段公路边沟截留事故径流,不会发生事故径流直接漫流进入农田和鱼塘的情况,因此本项目的环境风险较小。3.3 污染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论证3.3.1 设计期(1)完善交通工程标志标牌设计:设立禁鸣标志,减少车辆鸣笛影响。(2)委托专业单位进行降噪工程设计,根据工程实际选择经济可行的降噪方案。(3)施工营地租用附近民房。(
33、4)进行土方综合利用平衡,采取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土方利用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借方量、缩短运距。(5)优化施工交通组织,防止交通拥堵,施工车辆行驶路线尽可能避开沿线敏感点。3.3.2 施工期3.3.2.1 社会环境(1)征地拆迁影响减缓措施建设单位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江苏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修改)、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省交通厅(苏政办发2005125号)、江苏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26号)、省政府关于调整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苏政发201140号)、关于印发的通知(句政发2007183号)的要求,做好征地及其补偿工作。对于征
34、用的耕地,建设单位将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的,按照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的相关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对于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居民的补偿分别按照国家、江苏省、镇江市的相关规定依法征地、依法拆迁、依法补偿。(2)基础设施影响减缓措施 主体工程施工前,应首先根据设计文件对拟施工区域内的涵洞进行施工,并对路线压覆的农田排灌系统进行改移,以保证施工期内原有水系的畅通。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压覆、堵塞农田沟渠,不得向农田沟渠中抛弃固体废物。因工程需要暂时封闭水系的,施工单位应事先告知周边村庄的居民,避免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35、 施工便道和运输通道不得使用村庄中道路,避免施工车辆的碾压破坏现有村道。 在工程设计中,应确定合理的红线拆迁距离,确保临路首排房屋与施工场地保持安全的距离;在施工期拆迁和路基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对沿线房屋周围地基进行夯实加固,防止发生沉降现象。(3)交通阻隔影响减缓措施施工前制订施工期交通组织方案并提前向社会公示;现有道路拓宽施工尽量采用局部封闭方式,减少道路交通中断的时间;新建道路在跨越现有通道处设置人行和车行通道,方便施工期的人车通行。3.3.2.2 水环境(1)施工期 合理安排水域施工的作业时间和施工方式:涵洞施工应安排在非农灌时期进行。水域施工采取围堰法,将施工区域和水域隔离,防止施工污
36、染物进入水体。施工结束拆除围堰时,应对围堰施工区内部进行清理后再实施围堰拆除。 合理布置施工营地和施工场地:施工场地内设置截水沟、隔油池、平流沉淀池、清水池和泥浆沉淀池,截留施工场地内的雨水径流和冲洗废水并进行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于物料冲洗以及施工现场、临时堆土场和施工便道的洒水防尘,施工泥浆经自然干化后回填取土坑;堆放石灰、沥青的堆场上部设置遮雨顶棚、四周设置围挡、底部采用防渗混凝土硬化处理或铺设防渗膜处理,其他堆场配备防雨篷布等遮盖物品,防止雨水冲刷;施工营地租用当地村民房屋或利用拟拆迁建筑,施工营地设置化粪池处理生活污水后用于当地农田灌溉。 制定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设置生活垃圾临时堆放点
37、,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应定点存放,定期由环卫部门清运,严禁乱丢乱弃;严禁向沿线的任何水体倾倒残余燃油、机油、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加强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2)运营期公路全线设置完善的边沟排水系统,排水系统的排出口位置应位于无养殖功能且与能区域内其他河流相通的水体,路面径流不得排入封闭水域以避免出现雨涝。加强公路排水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定期疏通清淤,确保排水畅通。3.3.2.3 地下水环境施工期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道路防尘。沉淀池采取粘土铺底,再在上层铺1015cm的水泥进行硬化。通过上述措施可使各单元防渗层渗透系数10-7 cm/s。施工期沉淀池等水处理设施采
38、取粘土铺底,再在上层铺设10-15cm的水泥进行硬化,四周壁用砖砌再用水泥硬化防渗,通过上述措施可使重点污染区各单元防渗层渗透系数10-10cm/s。此外,对于工程施工期间可能对地下水发生污染的环节,只要管理好施工的全过程,做到科学、合理、有序,将施工不当给地下水水质造成的影响可降低至最小程度。3.3.2.4 声环境(1)施工期 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施工过程中应经常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 施工区域与沿线居民点之间设置围挡遮挡施工噪声,避免夜间(22:00-6:00)施工。夜间施工需经句容市环保局许可后方可开展,并应在施工前告知附近居民。 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施工物料运输时,注意调整运输时间,尽量
39、在白天运输。在途径居民集中区时,应减速慢行,禁止鸣笛。 对于为了防治运营期噪声污染而采取的隔声窗和种植绿化林等措施,建议在施工前实施。 加强施工期噪声监测,发现施工噪声超标并对附近居民点产生影响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2)运营期运营期敏感点声环境保护措施表3.3-1保护措施工程数量适用敏感点投资实施时期降噪林带长3800m,宽10m和平村等6处76万元施工期合计76万元和平村等6处声环境敏感点采用降噪林带降噪措施,采取该降噪措施后,可以满足敏感点运营期声环境质量达标的要求。根据综合考虑距离衰减修正、地面效应及空气吸收修正、纵坡、路面等线路因素、有限长路段修正、前排建筑物和树林的遮挡
40、屏蔽影响的条件下,本项目噪声防护距离为道路红线外82m。本次环评建议本项目路线两侧公路红线外至35m(4a类区)范围内不得规划新建疗养院、学校、医院、居住区等声环境敏感目标;红线外35m至82m范围内不宜规划新建疗养院、学校、医院、居住区等声环境敏感目标,如果确需规划建设以上敏感目标,需将临路一侧规划建设为商业等其他功能,确保敏感目标受到的交通噪声影响减少到最低。3.3.2.5 大气环境(1)施工期 道路运输防尘:施工便道路面应夯实,配备洒水车定期洒水;散货物料的运输采用密闭方式,运输路线尽量避开村庄集中居住区。 材料堆场防尘:控制散货物料堆垛的堆存高度并在堆场四周设置围挡防风;土方、黄沙堆场
41、定期洒水,并配备篷布遮盖,石灰、水泥应贮存在封闭的堆场内;合理调配物料的进出场,尽量减少堆场的堆存量和堆存周期。 土方及路基路面施工防尘:取土坑四周及路基路面施工路段两侧设置围挡;取土坑采取分区开挖方式,对拟开挖区域适量洒水润湿;合理安排取土计划,减少土方的临时堆存时间;取土完成后对取土坑及时恢复;路基路面填筑时,及时压实,未完工路面及时洒水,避免在大风天气进行施工。 灰土拌合防尘:灰土拌合采用集中站拌方式,拌和站四周设置围挡防风阻尘;拌合设备采取全封闭作业并配备除尘设施。 沥青原料采取外购商品沥青的方式,沥青摊铺时应选择大气扩散条件好的时段进行。(2)运营期加强公路中央分隔带、路基边坡绿化带
42、的日常养护管理;加强公路路面、交通设施的养护管理,保障道路畅通,提升道路的整体服务水平,定期清扫路面和洒水;实施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查制度,限制尾气排放超标的机动车的通行。3.3.2.6 生态环境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省市相关土地管理法规的要求,依法补偿占用的耕地,并补偿因此造成的农民收入损失。工程临时占地尽量使用建设用地和公路永久用地,减少占用耕地。尽量使用区域内其他工程弃土以减少取土场的数量和面积,取土场的设置应保持农田格局的完整性,其恢复方式应与附近村镇的农业生产模式相协调。施工过程中严禁随意破坏植被,现有植被应在施工前进行移栽保护。施工后期,通过公路绿化工程补偿施工造成的生物量损失。施工应避
43、免在雨季进行,施工作业面应及时夯实,取土坑、临时堆土场及路基施工区域应设置挡墙、排水沟、沉淀池等临时防护设施防治水土流失,并配备遮盖物遮挡雨水冲刷。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应及时清理,拆除施工临时构筑物,回填耕植土复垦,取土坑及时恢复为鱼塘或耕地。3.3.2.7 固体废物(1)施工营地设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点,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废弃土方以及剥离保存的表层耕植土用于回填取土坑恢复耕地;拆迁产生的建筑垃圾由各户自行分拣,废混凝土、废砖瓦、废木料重新利用,剩余少量拆迁建筑垃圾就近运至指定位置填埋。(2)固体废物临时堆场集中设置,堆场四周设置围挡防风阻尘,堆垛配备篷布遮盖并定期洒水保持湿润;堆场四周开
44、挖排水沟,排水沟末端设置沉淀池,截留雨水径流。(3)固体废物的运输车辆应配备顶棚或遮盖物,装运过程中应对装载物进行适量洒水,采取湿法操作,固体废物的运输路线尽量避开村庄集中居住区。3.4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3.4.1 环境保护管理计划本项目设计期、施工期及营运期的环境管理计划见表3.4-13.4-3。设计期环境管理计划表表3.4-1 潜在的负面影响减缓措施实施机构负责机构监督机构影响城镇规划科学设计,使公路建设与城镇规划相协调设计单位句容市交通局句容市环保局公路用地内的居民和公用设施的迁移和再安置路线设计尽量减少拆迁,依法制定公正和合理的安置计划和补偿方案占用土地资源、破坏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采用少占耕地的方案,重视复垦、优化路线纵断面设计、路基防护工程设计、绿化设计公路对居民的阻隔布置位置和数量恰当的平面交叉或通道影响水利设施设置涵洞、改移沟渠保证水系通畅交通噪声和扬尘污染科学设计,保护声、大气环境,种植绿化带进行防护施工期环境管理计划表表3.4-2 潜在的负面影响减缓措施实施机构负责机构监督机构灰土拌合站的空气污染以及施工现场的粉尘拌合站合理选址,拌和设备设置除尘装置;施工现场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