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城市空间发展及其驱动力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安市城市空间发展及其驱动力研究.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六安市城市空间发展及其驱动力研究摘要: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汇聚点。城市发展到今天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空间组织结构和形态,而城市空间发展是与城市自身的区域优势、资源状况、交通条件、经济发展、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政策等要素相关。本文在分析六安市城市空间发展现状与城市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挖掘其发展的驱动力因素,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便捷的交通条件,丰富的资源,合肥经济圈的规划,淠河治理工程等是六安市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通过深入分析和整理,从而为城市空间结构发展,进行资源整合,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关键词:城市化;城市空间发展;城市空间结构;
2、驱动力;六安市Study on Space Development of City and Its Driving Force in LuanAbstract:The city i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stage of the product, is a national or a reg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ultural and traffic aggregation points. Urban development today is basically formed
3、their own spatial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space is the area with the citys own strengths, resources, transport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large-scal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other factors related to national polic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
4、lopment status Luan urban space and urban development planning, based on the driving force of its development mining factors, profou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convenient traffic conditions, abundant resources, Hefei Economic Circle in the planning, the Pi River engineering is the developme
5、nt of urban space Luan the main driving force.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and sorting, so as to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development,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reference.Key words:Urbanization;Urban Spatial Development;Urban Spatial Structure;Driving Force;Luan C
6、ity中小城市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本身的地域特点。随着城市化的不断进行,城市的发展也越来越被重视。面对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发展,我们不能照搬别人的理论成果,而应结合我们的实际充分研究当地的城市空间发展以及影响其发展的驱动力,所以我们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照搬别人的模式。目前,各国都在对城市发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试图找出适合本国发展的理论模式。然而,我国在城市发展研究方面大多都局限在大城市和具有重要功能的城市,对中小城市的空间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西方国家对于城市的发展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他们的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他们没有将眼光局限在大城市的研究上,也
7、致力于对中小城市的发展研究且成果颇丰。而我国在中小城市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却不尽人意,中小城市的发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周素红和杨文越分析了广州市跨江大桥建设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提出跨江大桥使广州实现了跨江发展,突破了“云山珠水”的自然空间格局,为城市建设增加了更多的土地,并引导城市空间按规划发展,实现政府的空间发展策略。刘荣就国内大城市交通与城市城市空间发展、土地利用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布局及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循环的反馈关系。朱利清对苏州城市空间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展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苏州城市空间发展中应坚持的原则。何波、刘利、黄文昌对重庆都市区城市空间发展进行了
8、研究,提出了都市区的空间发展战略思路。综上所诉,国内对大城市的空间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颇多,然而对中小城市的空间发展研究甚少,缺乏对中小城市空间发展的理论依据。城市是人口活动最为密集的地方,城市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总是被人类自觉或不自觉的进行塑造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空间形式。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地域形态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城市空间发展是与城市自身的区域优势、资源状况、交通条件、经济发展、人口等要素相关,同时还与该城市所处地区的区位和交通以及其它因素对其的辐射作用是分不开的。本文在研究六安市城市空间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挖掘其发展的驱动力,深入分析这些驱动力因素对六
9、安市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并探讨了六安市城市空间发展对区域经济文化的作用。1 研究区概况1.1六安市的地理位置六安市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地处安徽省的西面,东面紧靠大别山地区,因此又称“皖西”,六安市也是大别山区域中众多城市中的中心城市。在安徽省的内部,六安市又坐落在长江淮河之间,东面紧邻合肥市,西临河南省的商城和固始,南面与安庆市为邻,北面与淮南市相邻并且与阜阳市有一河之隔。六安市现有两区五县(如图1),现辖金安、裕安两区和寿县、霍邱、金寨、霍山、舒城五县,以及省级六安 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有196个乡图1 六安市行政区划图镇,3431个行政村,总面积17976km21,总人口约
10、在704.8万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这里居住着29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99.7%,其余的为少数民族越占0.7%,其中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分布较多。1.2六安市自然地理条件六安市位于大别山地区的北麓,所以使得这里的地势主要呈西南东北走向(西南高,东北低),主要呈梯形分布,从而形成了以山地、平原和丘陵为主的三大自然区域。就经纬度的位置而言,整个六安市位于11520E-11714E,3101N-3240N之间,属于气温的过渡地带,即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又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比较明显,所以季风气候显著,因而这里四季分明,气候特点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水充沛,明显的雨热同期。在这
11、样优越气候条件的影响下,再加上这里独特的地域特点使得六安市境内物产十分富集,矿产也分布广泛。这里也成为国家重点的商品粮基地,同时也拥有很多美誉,例如有江淮粮仓、茶药宝库、白鹅王国和丝绸之府等这样的美称。1.3六安市社会经济条件近几年,六安市经济发展迅速,在不断地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基础上,经济收入明显增加。截止到2003年,六安市的生产总值达到208.1亿元,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占65.4亿元、第二产业占72.1亿元、第三产业占70.6亿元,为政府提供的财政收入达14.5亿元 。六安市交通网密布,东西延伸、南北相连。不仅陆上交通便利,水上运输也十分方便。铁路方面,六安市现建设的有火车站,通过动车
12、出行十分方便,铁路有合九铁路、宁西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和在建的阜六铁路。水运方面,六安境内现有7条较大的河流,使得这里水运通航里程达到约1029公里,其中有码头37座,泊位148个。每年的货物吞吐量达到320万吨以上,旅客接送量也在32万人次以上。公路方面,全市大约共有客货运输站场355个,其中国家一级客运站4个(东站、南站、西站、北站)。就公路旅客运输而言,目前开通的省际班线有149条,市际班线达到504条,县际班线约有316条。方便快捷的交通将会促进六安市的经济发展,从而有利于促进城市的发展。2 六安市城市的空间发展六安市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3、。如今在面对中部崛起和建立皖江经济示范区等一系列的发展机遇,六安正在着手调整其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城市空间发展结构,通过实施以工业化为核心,利用招商引资和促进城镇化来使六安市的经济社会更大发展。2.1 六安市城市空间发展现状目前市委市政府正在加大对六安市的城市中心和城市副中心的改造与建设,关于城市中心的建设主要是以球拍广场为发展核心,根据老城的现有状况,并在其基础上建设一批汇集有文化娱乐、商贸、体育休闲和金融服务等城市的中心。关于城市副中心的发展主要是在建设新城大道的基础上,融合城区南部的古城遗址,并在淠河附近(主要是在今新安大桥附近)建设商贸、体育休闲、文化娱乐和金融办公等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新城中
14、心,所以使得规划中的城市副中心即将形成。六安发展轴的规划主要有三条,首先是位于大别山路到皖西路的城市发展,主要是六安老城东西向的发展,这条轴线是在原312国道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将六安老城区和六安经济开发区连接在一起,使得城市向东得到长足发展;其次是位于梅山南路到梅山北路的城市发展,主要是城市南北向的发展,这条轴线以梅山路为基础,从而将老城和新城紧密联系在一起;最后是位于新城大道的城市发展,主要是城市东西向的发展,这条轴线是以新城大道为基础的,这里规划的有绿化带,建成了漂亮的新城景观大道,从而为城市的长远发展做出了规划,大体方向是向东发展即向合肥方向发展。关于城市结构的布局主要
15、是将六安市城市划分出了四个区域即城市中心区、城市东区、淠河西区和城市北区(图2)。对于城市中心区,主要是在现有的城市中心的基础上做出更加合理的规划并加以整改和建设。这个区域中不仅建成了一系列的商业活动中心、教育文化中心和休闲娱乐中心,它将六安市的行政中心、靠近火车站旁的交通集散中心和商业贸易区以及漂亮的桃花岛月亮岛等都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城市东区主要是在六安经济开发区的基础上,将现在的金安区经济开发区包含在内,从而建成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区域,并且将居住区和商业区都合理的规划在内。淠河西区主要是在老淠河以西,该区主要是建设居住区,因为其具有良好的滨水环境,所以更适宜人们居住。城市北区主要是依据其便利
16、的交通城北高速公路,向北越过淠河总干渠建设以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工业区,随着工业区的建设相关的配套设施也在建设当中,该区域在其东面留出了充足的发展用地,主要是建设一些居住区、商业区以及相关的交通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从而在城市的北部形成新的区域。目前,六安市城市空间发展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发展的速度也比较快。在六安市城南镇积极进行建设的同时,淠河西区也在快速地进行当中。除了平桥工业园的有序发展之外,淠河西区沿河周围正进行规划和建设当中,原来落后的马巷现已拆除并在原址的基础上进行居民区建设和绿化建设。图2 中心城区结构分析图2.2 六安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2.2.1六安市空间发展方案针对六安市城市
17、空间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在对城市空间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后,建设成开发区模式的城市空间格局的思路已基本明确。通过分析提出六安市的城市发展方向应该在原来的基础上积极向四周发展。首先应主动向六安市的东面发展,其次进一步完善六安市的南面,对于六安市西面应跨过淠河向对岸拓展,同时也要保持六安市的北面发展。但是,六安市城市发展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六安市城市空间发展重点应主动向城市的东面和北面挺近,对于南面应该科学规划,与六安市城市中心区进一步联系,并且适当发展西面以照应平桥工业园、高皇和新安镇的发展,从而为六安市的城市建设留足发展空间。要进一步转变思想和观念,做到始终与国家的大政方针
18、保持一致,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同时,要加快六安市的经济体制转换和增长方式转变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真正转型。在优越的地理位置的基础上,向东要加快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接轨,不仅要完成东部产业的顺利转移还要将中西部合理的连接在一起,从而促进西部的发展。就近要尽快的融入到合肥经济圈,明确六安作为合肥经济圈中的中心城市主要职能,加快工业化的步伐,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六安的宏伟目标。六安的城市发展应突出其特点,这里有大面积的水域,完全可以将六安建设成一个环境优美的园林城市,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和谐
19、发展。2.2.2六安市城市空间发展管制六安市城市空间是指城市范围内所有用地区域,包括居商业用地、住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等。通过对市内的交通情况、自然环境和生态现状、用地条件等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并对六安市的土地如何利用提出了合理的规划(图3),主要是将现有的中心城区的空间进行分类然后进行有效的管制。通过调查分析将六安市中心城区的空间划分为禁止建设区域、限制建设区域、适宜建设区域和已经建设区域这四类进行管制。图3 六安市土地利用规划图对于六安市,禁止建设的区域是指那些为城市提供良好生态环境的公园、绿地等类型的城市生态走廊以及设立的成片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这些
20、区域禁止开展一切与城市建设相关的活动,除非是建设必要的农村居民点和对环境进行保护的需要。限制建设的区域主要是对那些因开发条件不足,没有明确发展前景和规划目标的区域。同样,这些区域除非是建设必要的农村居民点和进行重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否则将限制该区域开展与城市建设相关的活动。适宜建设区域是指那些有广阔开发前景、目标明确,发展条件较好并且有利于进行城市建设用地发展的区域。但是,对这些区域的规划和建设中涉及到将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的时候,一定要依法办事。已经建设区域是指目前已经形成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这些区域只能在后期进行调整和修缮,从而使现有的用地结构和城市整体布局更加合理,并
21、且要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加大环境治理已达到改善生活环境的目的。2.3六安市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的措施城市是人类在大地上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创造的一个活动空间实体和复杂的空间巨系统,城市发展到今天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空间组织结构和形态2。城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城市空间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城市里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六安市的城市空间格局和城市形态已基本形成,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稳步实行,六安市的发展也在快速进行着,对城市空间的改造和拓展也势在必行。为了避免六安市在全国的城市发展中处于落后的情形同时为谋求城市空间科学合理和有序的发展,在对六安市城市空间发展现状的调查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就
22、如何规划和发展六安市城市空间的措施及建议,为促进六安市城市的更好发展及规划提供参考。2.3.1充实主体空间城市中心区(主要包括市中心、区中心)、工业(产业)区、生活居住区,以及相应的道路交通网络,这些构成了城市的主体空间,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城市人口、建筑、财富、车辆、信息最集中的所在,是城市丰富内涵包容和物化的外在表现,是建设城市形象和个性特色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经常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必备空间场所3。六安市城市的主体空间已形成相当规模,商业中心区、工业区、居住区和连接这些区域而建设交通网络都已定型,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六安市应不断对建设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缮和整改
23、已达到充实城市主体空间的目的,实现城市主体空间的合理利用和有效开发。2.3.2保护独特空间经过对城市发展的不断研究得出,六安市城市空间不仅仅只是由大量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城市道路以及工程设施构成的,它还包括周围的青山绿水、风景名胜区和古老树木、文物古迹以及具有历史气息的街区和古建筑、历史事件遗址等。六安市城市内有多处的历史建筑和历史古迹,如南塔公园、北塔公园以及皋陶墓等具有很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和古文化,这里也有许多的古树名树等著名的植物。这些随着六安市长期发展而保留下来的自然景观和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古建筑都是城市的独特之处,是六安市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也是六安市独有的自然财富和人文遗产,这样的
24、独特空间是不能被忽视、更不允许被破坏或拆除的。所以,对于这些本身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和遗址,要加以合理利用和保护,不能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被毁坏和拆除。2.3.3留足开放空间城市空间是广义空间的一种具体形式,与城市的活动及其内涵密切相关,它是承载和容纳城市活动的载体和容器,城市空间表现为城市地域范围内,一切城市要素的分布及其相互作用,并随时间动态发展的系统或集合4。就六安市而言,城市地区中没有被建筑物遮挡的土地和水,包括流经六安市的河流、湖泊以及没被开发的天然矿地、荒地和山地等自然形成的部分还有那些室外停车场、农业用地和城市园林如中央森林公园等人为建设的部分,都是六安市可开发的空间。
25、这些空间不仅有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因此,六安市在城市空间建设时应留足这样的开放空间,保留大片的天然绿地,利用六安市本身的水资源丰富的特点(这里河湖水系众多)和较多的闲置空地,来发展规划六安市的城市环境,使六安市在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与自然和谐发展。2.3.4开发潜在空间现在的六安市只建设了少量的地下商场、停车场、仓库等,对地下空间并没有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的建设。所以,这些六安市的城市地下用地便构成了城市空间建设中的潜在空间。六安市位于大别山的北麓,这里有许多荒山秃岭,城市中也有许多荒地、洼地等暂时还用不上的土地,但是随着六安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这部分土地最终会被
26、利用,利用的类型根据需要也会有所不同。随着六安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原先六安市在城市空间建设上并没有充分开发的地下空间,必然会成为六安市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所以这就首先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合理研究,然后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为六安市的城市发展提供拓展空间。3 六安市城市空间发展的驱动力分析3.1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六安市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也涌现出了不少历史名人,他们对六安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六安皋陶文化历史悠久,历史上皋陶及其部族曾这里繁衍生息,因此六安也被称之为“皋城”。关于六安的由来,相传大约是在公元前121年的时候,当时汉武帝在位时取“六安平地”之意设置了六安国,至此“六安”这个
27、名字被沿用到了现在。在六安的历史上还涌现出了当时西汉的大教育家文翁,有三国时期吴国的著名将领周瑜,有被公认为是“宋画第一”的李公麟,有被称为“明代兽医学鼻祖”的喻本元和喻本享兄弟,还有被尊称为“一代帝师”的孙家鼐等著名历史人物,所以六安历史上就不乏有名人。1921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共产党带领广大群众进行广泛的革命运动,六安成了当时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的故乡,同时也成为了那些战功赫赫的将军的摇篮。从工农武装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在幸存的人民解放军指挥员中,走出了像洪学智一样等108位功勋卓著的开国将军,同时金寨、六安成为了当时著名的将军县。红色革命文化
28、在这里得到广泛的传播,战争年代形成的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甘于奉献、互帮互助的伟大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六安市人民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建设六安市。六安市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文化对城市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丰富的文化底蕴引导着六安市人民进行着思想转变,努力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理念。在这样思想的影响下,六安市正在着手对市内的文化古迹进行修缮和保护,如对俗称“北门锥子”的佛塔和南塔公园进行的修缮和保护,围绕这两处佛塔修建两处公园,同时也加大了对六安文化影响深远的皋陶墓进行了保护。另一方面,六安市也在不断围绕其红色文化进行着城市建设。除了开发一些相关的红色旅游景区促进城市发展外,六安市
29、也在积极打造富有历史和红色文化气息的城市街区,如红街的建设。六安市致力于将自己打造成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不断发扬着自己的传统文化。3.2便捷的交通网络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地区或城市在国家交通体系中的地位将决定这一地区的发展前景,因此,我国大型基础设施高铁和城际铁路网与枢纽的布局将影响区域城乡空间的宏观格局与城市间功能作用体系的发展变化5。六安市有着便捷的交通,从市中心到六安市的各个地方都有着便利的交通网,环顾六安,穿行而过。六安市处于中部,起到了承东接西的作用,所以这里区位非常优越。六安市贯淮淠而望江海,连鄂豫而衔中原,成为了大别山沿淮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同时六安市也位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的“长三角”
30、的腹地,因而使得六安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六安市境内有3条铁路、4条高速、3条国道,是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六安市有七条较大河流,水运也较便利。便捷的公路、铁路和水运为六安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并且使六安与外界的联系更为密切。位于肥西县高刘镇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正在迅速的建设当中,是亚洲特大型的机场。为了保证新桥国际机场的顺利建设和对机场建成后的有效管理,同时确保合肥的跨越式发展,在2008年12月的时候,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将六安市寿县刘岗镇的红塘、柳塘、四冲3个村划归肥西县高刘镇管辖的决策,将刘岗和高刘共同作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的场址。新桥机场距六安仅40多公里,所以六安到新
31、桥机场仅需要半个小时。作为亚洲特大型的机场,新桥机场不仅为安徽的省会城市合肥提供服务,而且也会为六安、淮南等城市提供服务,建成后的新桥机场必将为六安市的经济和城市发展带来积极意义。六安日益健全的交通网络不断促进着城市空间的发展和布局,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方,不断布局着商业区和住宅区。特别是现在随着六安市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交通通达性和交通网络相对健全的地方,一座座商业区和住宅区分布在道路两旁,或已建成或正在建设。同时伴随着新桥国际机场的正式运营,六安市城市建设必然会向该地区倾斜。正是交通的不断完善,使得六安市的城市空间不断充实。3.3丰富的资源丰富的资源对城市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性的作用,它为城市的
32、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它也决定着这个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无强大的生命力6。六安市以其所处的特殊位置,使得其具有各种各样的丰富的资源。六安市的土地资源非常充足,土地的储备非常富裕,能够为产业集团的产能持续扩张提供有效保障。六安市的人力资源非常丰富。据统计,六安市已成为安徽省几个最大的劳务输出市之一。六安市具有丰富的物质资源和丰富的农业资源,这里饲养的有皖西大白鹅被誉为白鹅王国;茶叶有六安瓜片、霍山黄芽和金寨翠眉等享誉全国的名茶,素有茶药宝库之称;还有其它的各种美誉如丝绸之府等等。六安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这里有众多的红色旅游资源,其中4A级景区就有2处、3A级景区有7处,同时坐落于皖西地区
33、的大别山因其独特的地质地貌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而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成为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所以也是全国重要的红色旅游景区。这里形成的重要旅游景点主要有天堂寨、万佛湖、寿县古城、八公山和楚文化博物馆等。六安市水电资源非常丰富,境内有梅山、佛子岭、响洪甸、龙河口、磨子潭等五大水库,为六安市输送了约有1/3的电力,通过提供充足的电力为六安市的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六安市有着丰富的矿藏资源,这里盛产着各种矿产资源,如铁、钼、铅、金、锌、花岗岩等近40多种,其中已探明的矿产有金寨的钼矿是世界第二大钼矿;在霍山单龙寺发现的200多米宽的金矿带,其品位非常高;位居华东第一、全国第五的霍邱铁矿,其已探明的储量
34、在16.5亿吨左右。这些丰富的资源为六安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都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使六安市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前进的步伐。针对丰富的资源,六安市也围绕其进行了相关的规划。在丰富红色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了许多的红色旅游景点,如位于九墩塘畔的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和红街等。六安市水电资源相对较丰富,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这种水能资源又是清洁型能源,所以有助于促进六安市建设成一个清洁型的城市。资源的优势使得六安在城市发展中变得游刃有余,同时也影响着六安市的城市空间格局。3.4合肥经济圈的规划一个地区发展与国家对该地区实施的政策密不可分。国家实行东部产业转移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给处于中部的安徽省
35、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为迎接东部产业的转移,安徽省正积极着手建设皖江城市带(图4)。为促进中部地区的迅速崛起,皖江城市带成为了重点开发区域,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皖江城市带中的六安市成为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轴心。在中部崛起和广泛参与泛长三角的合作这样的机遇下,安徽省住建厅在综合考虑后提出了建设“合肥经济圈”(图5)的构想,并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如今合肥经济圈正在积极建设当中,除合肥市外还包括六安市、淮南市、桐城市以及定远县,总面积达36519平方公里,涉及人口达1836万人。图4 皖江城市带经济辐射图 图5合肥经济圈六安市是合肥经济圈中的中心城市,位于经济圈的西侧,六
36、安市的顺利发展成为合肥经济圈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保证。根据规划,六安市成为合肥经济圈相关方面的重要基地:有为加工制造业提供配套设施的基地;特色农特产品生产和供应的基地;对科技成果进行转化的试验基地;依靠这里的滨水风光建设的休闲旅游度假基地等,六安市成为了合肥经济圈向西发展的西大门。因此,合肥经济圈的建设将为六安的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都会取得显著成就。六安市正在积极的完善市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的职能和提高本市的影响力,致力于打造一座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园林城市,从而为承接东部的经济转移和吸引省外的资金做准备。所以,六安不再是一个独立经济体,六安市牵手周边兄弟
37、城市合肥、淮南、阜阳、巢湖、安庆等,形成一个紧密的跨区域经济合作体系。在这样政策的驱动下,六安市的城市发展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六安市在被纳入到合肥经济圈后,为了更好地融入到合肥经济圈中,也为更好地抓住合肥经济圈带来的机遇,六安市对其本身的发展做了相关的调整。制定了城市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对城市的空间格局和城市发展方向都做出了合理规划。规划中的六安要积极向东发展,不断拓宽与东部的联系通道并加强交流,从而拉近与合肥的距离,促进六安的更好的发展。同时,六安市也在积极进行城市建设,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以便为合肥的发展提供保障,也为自己的发展提供空间。3.5淠河治理工程为促进六安市城市建设,市委市政府正在加
38、大力度对六安市的基础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和修缮。对于那些存在环境问题的区域进行有效整改和重建,同时也在积极建设相关基础设施,六安市大力新建了许多城市公园和绿地,其中对老淠河的整改就是典型的案例。由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原因,淠河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泥沙淤积、河道堵塞、水质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因此,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治理淠河的措施。淠河综合治理工程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改善生态,弘扬文化”的原则,通过建坝筑堤蓄水、建桥修路汇水、植树种花造景、建设滨水新区、开发黄金水岸等项目实施,将淠河建成六安城市的生态轴、景观轴、发展轴,形成滨水生态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凸显滨水城市魅力。
39、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淠河周围的建筑都被拆除,村庄也被移走了,代之的是沿河而建的公园绿地,改变了这里原有的空间格局,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在淠河的上下游修建了橡胶坝,能够很好的蓄水和泄洪,淠河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现在淠河有着宽阔的水域,河水质量明显提高。现在的淠河周围,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建筑与淠河之间有道路相隔,空间开阔,环境优美。这使得六安的城市空间布局有所调整,开始在城市中心的基础上在淠河的西岸规划出新的中心区,并与原有的城市中心遥相呼应。通过对淠河的治理,不仅改变了城市的面貌而且也提升了城市的形象。4 六安市城市空间发展对区域经济文化的影响六安市城市空间的发展必然会促进该区域经
40、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一方面,城市空间的发展将带动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首先城市空间的发展为城市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六安的生态建设城市规划为六安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交通和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又为六安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这即能够吸引人才来这里工作又可以吸引投资商来这里投资设厂,从而促进六安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城市空间的发展将促进六安的文化发展。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注意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宣传,不断地弘扬红色革命,同时也针对这些历史文化发展相关的产业,不仅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也使得该城市的文化保存下来。再者,大量的人才知识分子汇聚到六安也必将促进六安的文化发展。因此,优美的城市环境、完善的交通网络、科学的人才
41、战略等与城市空间发展相联系的措施都将促进该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5 结论六安市独特的历史文化引领着六安市朝着自己正确的方向发展,丰富的历史和红色的革命精神培养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六安人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为了六安市的发展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健全的交通网络加强了六安对外的交通联系,良好的通达性能够吸引六安市以外的企业落户六安,从而有利于促进六安的城市经济发展;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六安市塑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丰富的资源为六安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使六安不会衰落下去;合肥经济圈的建设为六安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一旦抓住必将促进六安迅速发展。六安市
42、城市空间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只要抓住这样的机遇,充分发挥其内外驱动力的作用,六安市将会迎来长足发展。致谢:经过几个月的忙碌和工作,终于完成了本次毕业论文从选题、论文开题报告、初稿、复稿到最后的定稿,这期间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老师。郝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解答毕业论文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帮我搜集论文材料并指导我完成论文初稿、复稿到最终定稿。然后要感谢我的授课老师,是他们传授了我相关的专业知识,使得我大学四年非常充实。最后更要感谢我的母校皖西学院,谢谢母校的栽培,给了我丰富的大学生活,我会铭记于心。谢谢!参考文献:1六安市人民政府.六安年鉴M.黄山书社,2005,2-22:78-86.2任致远.
43、 城市空间发展的理性思维J.城市发展研究11卷,2004,11(2):34-45.3张琦. 阜阳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J.管理科学,2008(13):15-17.4钱芳.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空间发展与控制J.应用科学,2009(7):24-32.5段进. 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空间发展应对以高铁与城际综合交通枢纽为例M.城市规划学刊,2009,12(1):31-34.6李强.城市景观植被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研究以济南为例J.应用科学,2009(2):33-37.7葛向东.淠河河道淤积和六安市的防洪标准设计J.陕西师大学报,1995(23):101-102.8谢志强.城市发展问题研究M.中
44、国言实出版社,2000.9吴庆洲.中国古代城市选址与建议的历史经验和借鉴(上)J.城市规划,2000,24(9):31-42.10江曼琦.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经济分析M.北京:人民日报社,2001.11郑时龄.未来的城市与今天的城市记香港“都会前瞻国际研讨会”J.时代建筑,1997(6):54-56.12胡海波.城市空间演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以常熟为例J.城市空间,2002(4):64-68.13张颢翰,孟静.交通条件引导下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空间格局演化J.江海学刊,2007,12(1):16-18.14陈宏.中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规律以梧州为例J.城市问题,1995,21(3):32-34.15李文陆,张正河,王英辉.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评述J.理论与现代化,2007,27(2):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