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旅游业现状及其开发模分析2.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519819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安市旅游业现状及其开发模分析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六安市旅游业现状及其开发模分析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六安市旅游业现状及其开发模分析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六安市旅游业现状及其开发模分析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六安市旅游业现状及其开发模分析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安市旅游业现状及其开发模分析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安市旅游业现状及其开发模分析2.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六安市旅游业现状及其开发模分析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其作为国民经济的一项新兴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成为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旅游业是产业关联度比较高的综合性的经济文化产业和创汇型产业。发展国内旅游业,对于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引导消费,繁荣地方经济具有积极意义;发展国际旅游业,对于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间的交往和了解,积累资金,增加外汇收入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六安市旅游业的产值和就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正在不断上升,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六安市对旅游业的高度关注,旅游业在该市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

2、来越重要,但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如何充分挖掘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快旅游业发展,增强旅游业对六安市乃至安徽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六安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南依大别山、北傍淮河、东滨巢湖,俗称“皖西”,有大别山明珠至于之誉,是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现辖金安、裕安两区和寿县、霍邱、金寨、霍山、舒城五县,以及省级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总面积17976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2.9%,总人口675.2万人,占全省的10.2%。远在新石器时代,六安就有人类活动。上古时,这里是偃姓皋陶部族活动和聚居地。“皋陶卒,葬之于六(音l)

3、。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故六安又称“皋城”。至西周,境内形成英、六、蓼、群舒诸方国。春秋、战国时期属楚。秦属九江郡。公元前 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国,“六安”之名沿袭至今。六安又是革命老区,是鄂豫皖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近、现代革命遗址、遗迹广为分布,还有全国闻名的将军县,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给该市增添了众多的人文景观。同时该市气候为亚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地带,且境内地形复杂,故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六安市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生态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特色都比较明显。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已经形成几个各具特色的旅游区:一、以绿色生态旅游为主线,以休闲度假和

4、健身为主题,以平原城市消费群为目标市场,以六安市区为中心,以天堂寨、万佛湖、白马尖和大别山地质公园等经典景区为重点的南部和西南部生态休闲旅游基地;二、以国家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为主线、以金寨县为核心区域,以独山等地为重点支撑的六安大别山红色旅游基地;三、以寿县为重点,霍邱、叶集与之呼应的北部和西北部古文化旅游基地。根据安徽省旅游局的统计数据,2006年、2007年1-10月份,六安市旅游总收入,以及接待旅游人数都较2004年有了大幅增长。特别是2007年,该市旅游接待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上半年六安市共接待游客19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8亿元人民币。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分别完成了全年计划的54%

5、和56%,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6.14%(153万人次)和30.50%(7.51亿元),达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其中接待境外游客2943人次,实现旅游创汇160万美元。六安市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加,外出旅游的动机愈发明显。据市旅游部门调查、测算2006年全市外出旅游人次达166万。市内客源市场潜力巨大,且以区内旅游为主。周边客源市场也比较广泛,随着“合六巢一体化”战略的加快,来自东部的客源呈现强劲上升势头;宁西铁路的贯通、以及多条通往中原的高速公路的竣工,中部的客人也源源不断。二、六安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六安市有较好的旅游资源,生态、人文景观丰富;区位旅游资源的特

6、异性符合市场的需要,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市政府对旅游产业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所以应该抓住机遇,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乘势而上。(一)优势分析1六安市旅游资源类型全、数量丰富从地形景观方面看,皖西境内山重水复,层峦叠翠、风光秀丽。区内拥有天堂寨、南岳山、八公山、白马尖、大华山等名山。其中前三者尤为突出,是省级重点风景旅游区。天堂寨位于金寨县境内西侧、大别山的第二高峰、海拔1729.13米,其群峰兀立,溪谷交错,山、石、花、云海等景色极佳,且是华东、华中、华北三大植物系的交汇点,物种丰富,森林茂密,在当今喧闹的世界中,天堂寨的确是别有天地,人间天堂。另外,皖西大裂谷、燕子河大峡谷也是探险旅游的上佳目的

7、地,近几年旅游热度上升很快。从水域景观上看,皖西河湖众多,位于深山丛中的五大水库(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龙河口)尤为著名。周围茂林修竹,山峦叠翠,雄伟的大坝和烟波浩荡的水面交相辉映,堪称环境优雅、风景秀美的湖泊森林公园。此外,寿县的安丰塘、瓦埠湖、霍邱的城东湖、城西湖、水门塘、也都是游览和水上运动的理想场所。森林景观也是旅游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森林中的植物以形、色、香塑造风景季相,而且还有清新空气,美化环境,烘托主景,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森林中的动物则使自然风景增添生动、活跃的气氛。皖西地区目前森林覆盖率已达35%,植物种类1800余种,动物达500多种,其中不少是国家级保护珍稀动植物

8、。目前建立了多处自然保护区,这些既可以吸引游客来游览、休息、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数千年的文化历史及中国近现代革命活动,为皖西地区留下了大量的名胜古迹和革命旧址,构成了本区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在历史遗迹方面,首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城,其城墙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好、年代最久、规模最大的南宋建筑物,古朴雄伟,气势磅礴,城内有报恩寺,孔庙、清真寺等大量古建筑。古墓成群是皖西另一重要遗迹。著名的皋陶墓位于六安城东。此外寿县还有蔡昭侯墓、楚考烈王墓、淮南王刘安墓等等,另外,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双墩“六安王”汉墓也越来越受重视。著名的地主庄园霍邱李家圩亦有很大观赏价值。1皖西又是革命

9、老区,是鄂豫皖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近、现代革命遗址、遗迹广为分布,例如,立夏节起义旧址丁家埠大王庙、中共鄂豫区委会旧址汪家老屋等等。另外,六安、金寨还建立了较大的革命烈士纪念馆以供人参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另外,皖西丰富的名、土、特、稀产品,众多的民间传说、独特的风俗民情也是人文景观资源的特殊构成,也具有重要旅游观光价值。2旅游资源品位高,极具开发潜力六安市风景名胜资源不仅类型全、数量多,而且许多景区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欣赏价值,其中人文景观方面,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一座寿县,该县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其古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七大城墙之一,寿县博物馆的稀世珍宝价值连城,堪称中华之

10、粹。六安的水利工程尤其闻名,这里有楚国宰相孙叔敖建造的“神州第一塘”-安丰塘,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仍灌溉寿县大地;这里的淠史杭水利工程,跻身世界七大人工灌区之列;这里有新中国建成的第一座水库-佛子岭水库。自然景观方面,这里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以瀑布飞泉、奇峰异石、森林植物自然景观和历代义军遗留下来的人文景观为主要特色。这里还有国家级地质公园-大别山地质公园,是娱乐休闲、旅游探险、科学研究的佳地。3地理区位优越,旅游市场广阔旅游地的区位条件直接影响旅游客源市场。六安市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区位优越。六安市贯江淮而望江浙,连鄂豫而衔中原,是大别山区域

11、中心城市,是进出大别山的门户,也是东南沿海与中原腹地过渡地带的咽喉。312、206、105国道纵横全市;合九铁路、宁西铁路、正在建设的合武铁路使大别山腹地与合肥、南京、西安、武汉等大中城市的距离缩短,带动老区的经济发展。合叶高速、阜六潜高速以及合淮阜高速的建成,完善了六安市的交通网络,大大促进了经济建设。另外,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的开工建设,将改变六安市的交通格局,该新机场位于六安市的金安区、寿县和合肥市肥西县的交界处,距市中心仅半个小时车程。以上这些将有利于促进皖西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开放,同时为六安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巨大而稳定的客源市场。(二) 劣势分析1旅游资源缺乏合理科学的规划开发六安市以其

12、复杂的地质构造、悠久的历史文化、古老的民俗风情和特殊的区位条件, 形成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旅游资源, 但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与开发, 资源优势没有完全转变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六安市的景点分布比较分散,这需要精心策划、合理安排才能使旅游资源发挥效益。在这其中,尤其要提高各景点间的连通性,而这正是六安市发展旅游业面临的直接困难。2旅游业发展起步晚,资金投入有限,宣传力度不够六安市地处亚热带,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比较优越,因此长期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优先发展农业,对发展旅游业认识不足,造成了该市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另外六安市下辖的几个县区都是国家级贫困县,因此该市财政收入少,而用

13、于发展旅游业的投入就更加有限,一些旅游扶贫专项资金在项目管理和使用上不完善,流失严重。由于缺乏宣传经费,宣传力度不够,六安旅游的整体形象还不够鲜明、生动、突出,很多旅游精品至今未被游客所认识。3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滞后旅游业涉及行、游、住、食、购、娱等多个方面,几乎覆盖了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所有行业和门类,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从总体上看,六安市旅游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失调,如交通、住宿、餐饮等虽然基本能满足旅游市场的需要,但在结构、数量和服务水平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娱乐设施建设滞后,旅游纪念品品种少、质量差、缺乏过硬的品牌和特色商品,从而削弱了旅游者的消费欲望。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对六

14、安市旅游业和六安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旅游业对六安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 六安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仍是农业;六安市旅游收入构成中, 游览等所占的比重较高,并且呈上升趋势,而购物、饮食、娱乐等收入弹性高的项目却处于较低水平。4旅游人才匮乏,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信息社会时代, 旅游业的创新和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业的科技含量、旅游特色和服务质量, 但这些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高素质的人才。大别山地区的一些饭店和旅游景点, 无论是高级管理人才还是一般的导游人员、服务人员, 接受过相关旅游专业知识培训的相当少, 而旅游经济和旅游管理出身的大学生就更少。旅游业所需的经营管理、市场策划、规划设

15、计、资源调研等专业人才缺口较大。据了解,目前六安市高等院校中只有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还有几个职业学校开设了和旅游相关的专业。(三)机遇分析1有利的国际国内旅游发展形势世界经济持续高增长为世界旅游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世界经济从2003 年第四季度开始出现了较强的增长势头,世界经济及旅游发展的快速增长为各地旅游业发展创造了优良的环境,为发展国际旅游提供了很好条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具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有利条件,在“十一五”时期要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

16、的社会环境。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向前推进,人们生活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空闲时间也会增多,高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将更加普遍和强烈,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旅游的行列,客源市场将越来越大。另外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的热潮,为六安市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一个社会大环境。当今世界,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空气污染日趋严重,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回归大自然的愿望也愈加强烈。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生态旅游的行列。1999年,国家旅游局以湖南张家界和四川九寨沟等为主要生态旅游示范区推出了“99生态环境游”活动,同时与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召开“可持续发展及中国生态旅游市场促销研讨会”,从而掀起了生态旅

17、游热潮;200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其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更使生态旅游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重视。目前生态旅游收入年增长率达到25% 30% ,是世界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一部分。六安市具有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比如“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金寨天堂寨”、大别山地址公园等等。生态旅游的热潮为六安市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另一个良好的社会背景。2政府部门对旅游业发展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六安市政府和各县县政府看到旅游发展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契机,都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六安市政府近几年邀请安徽师范大学等单位参与制定旅游规划,各县人民政府也邀请了有关单位为其制作了旅游发展规划,从而为实现六安市旅游业的良好、有序、健

18、康发展有了文件上的指导。在六安市十一五规划中,已经确立六安市未来几年的旅游发展方向。所有这些,都给六安市旅游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3迅速改善的交通条件将极大改善六安市旅游的可进入性2004年宁西铁路的建成通车,使六安市的交通格局发生了本质变化,大大提高了旅游景点的可进入性。合武高速、合武铁路、阜六潜高速、合叶高速、合宁铁路的通车或即将通车,拉近了六安市与周边省市的距离。另外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的开工建设,将再次改变六安市的可进入性,该机场距六安市中心只需半小时车程。以上这些将使六安市潜在的客源市场变成现实的客源市场。(四)威胁分析1竞争日趋激烈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市场广阔,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

19、投资小、风险小、见效快的产业,然而由于各地对旅游业发展普遍看好,旅游开发的热情高涨,这就导致了旅游产业竞争加剧、旅游业投资风险增大和发展成本提高。根据旅游者空间行为规律,人们倾向于选择知名度较大、获取信息量比较多的地方进行旅游。从国际旅游者角度看,欣赏完高级别的旅游景点后,会转而去下一个高级别的旅游景点旅游,不会停留在原地欣赏该区域内级别较低的旅游景点;从国内旅游者来讲,在经济不够发达、旅游者消费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更以追求到过较大的城市、知名度较高的旅游地旅游为荣。 六安市周边的一些旅游资源在级别、档次上比较高,比如安庆的天柱山。根据游者空间行为规律,旅游者往往会选择名气大的旅游点,从而造成六

20、安市的旅游客源数量在一开始就落后了。在各地大力发展旅游业、争夺旅游客源市场份额的情况下,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六安市的一些旅游资源与周边相邻近的安庆、信阳、黄冈地区同质,旅游客源市场相近。比如:金寨县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开发刚开始,与之相邻近的湖北罗田县2003年成功注册了“天堂寨风景区”、“天堂湖风景区”两大旅游商标,相比之下,六安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六安市的旅游业要清醒认清(潜在)竞争对手,并采取有力的营销策略,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2市场需求多样化的挑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旅行经验的增加, 旅游者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文化含量高的旅游产品。要满足旅游者需求多样化的

21、要求, 就需要不断丰富的旅游产品。一般来讲, 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基本层次即游览观光;提高层次即娱乐、购物和专门层次即休养、疗养、会议、宗教朝拜等。目前, 六安市旅游业缺乏深层的旅游产品和娱乐休闲项目, 面临旅游市场需求多样化的挑战。三、六安市旅游业开发的原则和对策(一)开发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旅游组织等在西班牙召开了可持续旅游发展会议,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宪章强调旅游业发展将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相结合,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旅游业是一项高投入、高回报的长期系统工程。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

22、良影响,尽量维持原有的生态平衡,保持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避免出现“先开发、后治理”的被动局面。实行“绿色开发”、生产“绿色产品”、推广“绿色经营”、建设“绿色体系”。32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协调原则 人们在积极发展经济为自身谋取福利的过程中,“经济需求的无限性和生态供给的有限性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就要求能够最有效利用旅游资源,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但这种最有效的利用超过了资源的承载力,就会使旅游资源生态系统的功能下降,其运行于维持的能力也会逐渐下降。据调查,我国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发旅游而导致对象受损害,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因此,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不能只片面地追求经济

23、效益,要从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景区建设、环境建设、生态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能够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兼顾、三统一。8(二)开发对策1改革体制、更新观念,走政府指导、市场自由运作战略十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变政府执政职能,强化宏观调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政府主要起监控和调控作用。在这种背景环境下,六安市政府应该更新观念,在旅游业发展中,以市场自由运作为主,完善政府服务职能,主要对旅游企业发展起宏观调控和远程规划,为旅游

24、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加强旅游项目调研,建立科学决策制度,进行合理规划和开发 为了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时,必须组织严密的项目调研,旅游建设项目必须经过可行性工程论证,项目审批机关必须严格遵守项目管理程序,按照科学程序进行决策。立足资源,着眼长远,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率。根据旅游业发展趋势,结合旅游区的人、财、物基本状况,对旅游资源开发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坚持“边开发、边建设、边发展”政策,开发一处,成功一个,保护一片。63品牌培养和发展战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品牌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品牌能提高知名度和市

25、场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处于有利地位。突出生态、山水、文化、休闲、农家乐等主题特色,以精品景区、景点建设为主题,多层次、全方位开发旅游资源,力争建成一批高标准、高档次的旅游娱乐项目和旅游服务设施。突出抓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创出一批“精品”、“特色”、“生态”旅游项目,增强旅游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4加强旅游产业建设,延长产业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施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推进旅游资源产业化,延长产业链条,拓宽就业门路,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逐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类型、项目和产品。不断推出旅游组合产品,在食、住、行、游、购、娱等

26、各个环节中获得直接稳定的效益,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4在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购物所占的比重往往较大。抓好旅游纪念品的开发,首先要在游客聚集地,市中心等场所设置购物点,同时确保购物质量;其次要丰富旅游商品的品种,提高质量,提供正宗的六安特色商品。目前六安相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茶叶(六安瓜片、金寨翠眉、霍山黄芽等)、板栗、麻油、中草药等产品,都比较著名,但仍然要开发藏在深闺中的民俗等产品。充分利用这些物产,开发出做工考究、包装精美,集实用性、纪念性、馈赠性于一体的旅游购物品,将具有良好的前景。另外,还应该做好初级产品的深加工,增加附加值。5树立“生态”旅游形象战略六安市被誉为

27、“华南绿色宝库”。六安市的森林覆盖率达35.5 % ,高于全球22 %、全国18.21%的水平,是我省有名的“绿色宝库”。金寨县境内的天堂寨,汇集了我国南北植物区系的植物群种,被称为“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六安市应充分利用生态资源特色,有效的走出旅游阴影区。因此,应把树立“生态”旅游形象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四、六安市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就旅游资源而言,应实施分层次开发。按开发程度可分为三个层次: 基本层次,以观光游览为主的开发层次,是旅游发展的初始阶段。提高层次,在观光游览的基础上进行的娱乐和购物层次。专门层次,以度假疗养、参加会议、宗教朝拜、科考探险、生态旅游等专门活动为主的旅游层次。据此,笔

28、者提出,皖西旅游的开发应该分阶段进行,逐步完善其开发层次。(一)巩固与拓展基本层次皖西地区的旅游观光层次主要围绕着大型水体景观、原始山岳风光、历史文化名城展开,初步形成了天堂寨、八公山、小南岳、万佛山、万佛湖、淠史杭灌区以及寿县为主要目的地的系列观光产品,景区之间相互沟通,形成比较定型的旅游线路,且通达性较好,是目前开发重点。今后的发展应放在进一步深度开发和保护资源与生态环境,加强特色宣传、增强吸引力等方面,以保持基本层次的持续发展并向高层次拓展。(二)提高层次是开发的关键笔者曾调查了天堂寨的主要客源地南京的几家旅行社。南京中国旅行社的天堂寨三日游日程,除了山岳观光之外,一个重要的游程是金寨县

29、城购物游(购板栗) 。据导游员反映,天堂寨太单调,没有什么可买。这一状况是旅游开发之初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则需加强娱乐、购物旅游开发。皖西以湖光山色、水面辽阔、空气清新而格外引人注意,具有开发娱乐旅游的先天优势。但目前娱乐设施甚少,旅游者的行为需求与旅游开发很不匹配。其次,本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可开发的品种繁多,山珍类物品尤为突出。据统计,可供人类药用或食用的品种就有上千种,堪称绿色食品的王国,没有任何污染。其中,中药材天麻、茯苓、何首乌、桔梗和茶叶、木耳、香菇、板栗、蕨菜、薇菜等土特产品有较大的知名度,充分利用这些物产,开发出做工考究、包装精美,集实用性、纪念性、馈赠性于一体的

30、旅游购物品,将具有良好的前景。(三)专门层次是开发的方向皖西专门层次的旅游资源可开发潜力很大。自然旅游资源体系庞大、品位高、组合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以寿县为代表的楚文化系列璀灿夺目,革命老区的人文旅游资源别具特色,是人文旅游资源中的宝贵财富,老区、库区居民传统的生活习俗增添了旅游的神秘性,这一切构成了皖西地区“人无我有”的独特旅游资源,为旅游者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旅游环境和旅游活动内容,开发专项旅游层次是必然方向。 1生态旅游随着政府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的发布,关于生态旅游的目标已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各部委基本的认同:生态旅游应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实现旅

31、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生态旅游应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唯有经济发展之后才能真正切实地重视和保护自然;同时,生态旅游还应该突出对旅游者的环境教育意义。因此,我想,六安市旅游业应该先从生态旅游开始突围。51.1 风光旅游风光旅游是欣赏自然风光的观光旅游,和传统的观光旅游有所差异,观光对象不因旅游活动的开展而受到损害。这种旅游项目往往涉及一些举世闻名的奇异自然风光地和人与自然和谐、尽显人文生态美之地。利用环保汽车、游艇,马车等交通工具或步行,沿指定路线进行旅游活动,如尼泊尔喜马拉雅山景区用直升机载客直接到山上,使游客既观赏到世界屋顶的自然风光又不会因交通破坏生态环境。1.2 度假

32、旅游在空气清新、风光独特、自然生态环境优良的地方,可辟建度假区,这种度假区在满足游客需求基础上注重保护环境。一般选有特色的娱乐项目,让游客周末和节假日能融入自然、休息疗养、缓解疲劳。为了保护环境,这种度假村规模不宜太大。如舒城万佛湖旅游度假村,附近有万佛山、万佛湖等景区,为度假之胜地。1.3 科学考察及科普游在自然保护区和特殊景观地段,可以设计专业科学考察旅游;也可以设计满足大众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好奇心,提高自然科学知识普及的旅游项目,比如野生动植物考察、花岗岩地貌考察、火山遗迹考察等,对象是专业人士。科普游方面,游客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通过参观考察现场、看展览等活动获得自然知识,认识自然价值,从

33、而提高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是青少年夏(冬)令营等活动的主要场所。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中很多景区都可以开发这样的旅游项目,如五大水库考察游。大别山腹地还有极为奇特的风洞资源。距洞口十米之内,盛夏时低温,人不能久立,这也是发展特色旅游的好地方。从地质环境分析,这里地层属太古界大别山群,变质岩,间有花岗岩穿插,都是坚硬的岩石,加以正处地壳运动强烈上升区,形成的岩体碎块多,堆叠后为地面下空气对流创造了条件。预计当交通建设经过这些地区附近,再经过一定的景点开发,它将发挥良好的作用。21.4 探险旅游在一些自然较为险峻之地,可设计探险旅游项目,如悬崖峭壁上的攀岩、湍急河流中的漂流等。这些项目需要专门的设备、

34、训练有素的导游和较高水平的安全保护措施。由于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这个项目接待人数需严格控制以保护环境。六安张店附近的皖西大裂谷等地就很适合开发探险旅游。2农家乐之旅农家乐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一般来说,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成本较低,因此消费就不高。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可以满足舒缓现代人的精神,因此受到很多城市年轻人的欢迎。农家乐成为农民了解市场的“窗口”,成为城市与乡村互动的桥梁。各地游客为农村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使农民及时了解到市场信息,生产经营与市

35、场需求相接轨。在一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乡村和和农场,可借助其优美的田园风光和恬静的乡村生活,设计出吸引城市人来旅游的项目,一般把当地的农舍提供给游客,组织参观或参与农事活动,如捕鱼、牧羊、采摘果实等。皖西地区可以开展这类项目的类型有很多,比如采摘板栗、核桃,采桑养蚕,采药等活动。游客通过参加各种活动,获取一种原汁原味的旅游体验。农家乐旅游的关键是组织和培训村民并控制其发展的规模,避免出现社会环境问题,这种旅游项目还能发挥旅游扶贫的作用。3红色旅游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

36、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在国家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全国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配套完善“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重点建设“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点)”,使其成为带动革命老区发展的优势产业。“千里跃进将军摇篮鄂豫皖大别山红色旅游区”,是我国发展红色旅游总体布局中的“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皖西是革命老区,是鄂豫皖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近、现代革命遗址、遗迹广为分布。7目前,六安市正在打造一条国家级红色旅游主题线路,即六安市金寨县霍山县;三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组合:即六安市金寨梅山金寨下楼房-金寨天堂寨;六安市霍山衡山镇霍山漫水河霍山白马

37、尖;六安市裕安区独山裕安区苏埠金安区张店金安区毛坦厂舒城县万佛湖。4节庆旅游节庆是指某地区以其特有的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和艺术、传统竞技、体育、风俗习惯、地理和气候优势、遗址、胜地、古迹等为主题,自发而周期性举行大型的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通过内容丰富、开放性、参与性强的活动项目,吸引大量游客,从而带动一系列消费和投资,自觉不自觉地被旅游业所利用使普通节庆演变成旅游节庆,如傣族的泼水节、纳西族的火把节等。利用旅游目的地浓郁的自然、人文、历史、文化特色,人为进行节庆形式的策划,在一定时间内展示这种特色,以此来吸引游客,形成的旅游节庆称为现代旅游节庆,如青岛国际啤酒节、潍坊国际风筝节等。不管是传统旅游节

38、庆还是现代旅游节庆,以此为载体出现了一种特殊的专项旅游形式节庆旅游。节庆旅游是以某种具有鲜明主题的公众性庆典活动作为旅游吸引物而开发出来的一种现代新型旅游产品;是以节庆形式对区域特色进行策划和包装,使其产生定向吸引为旅游业所利用,从而产生社会、经济、文化等综合效益的一种专项旅游形式。六安市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因此需要挖掘整理并扶持几个重点节庆旅游产品,霍山黄芽茶文化旅游节、金寨板栗文化节、舒城万佛湖旅游文化节及寿县花鼓灯艺术节,都要不断创新,争取最大效益。六安市区,要抓住机遇,加速策划,适时推出中国六安皋陶文化节和“六安瓜片”文化节,扩大影响,吸引游客,促进贸易和文化交流。5其它霍邱县的李家圩

39、地主庄园,目前开发尚未启动,我想其前景极其可观。这类旅游资源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很稀有,应该加以规划,可以招徕想了解中原文化历史的游客以及对青少年参观教育亦有帮助。结论六安市发展旅游业条件优越,但机遇和威胁并存,优势和劣势同在。要充分利用当前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国内国际形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旅游业开发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兼顾、三统一。旅游产业不是简单的游览观光,必须在政府指导下、依靠市场自由运作,加强旅游项目调研,进行合理规划和开发,以此培养属于六安市的优秀旅游品牌;尤其树立“生态旅游”形象,延长旅游产业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其次针对六安市

40、旅游资源参差不齐,六安市旅游业的开发应该分阶段进行,逐步完善其开发层次,形成以观光游览为主的基本层次、观光游览的基础上的娱乐和购物方面的提高层次以及以度假疗养、参加会议、宗教朝拜、科考探险、生态旅游等专门活动为主的专门层次。并重点提出六安市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探险旅游等几个极具开发潜力的具体开发模式。 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六安市,只要真正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紧紧抓住资源开发,产品建设,策划包装,宣传营销和大力改善软硬件水平几个关键环节,走食、住、行、游、购、娱综合发展之路,六安旅游就一定能发挥后发优势,开创一片快速发展的新天地,走出一条旅游强市的旅游带动新路,经过十到二十年的

41、努力,完全有望实现六安市由旅游资源大市到旅游经济强市的历史性新跨越。参考文献1张劲松,万青.发展旅游 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甘肃农业,2006,4:1011022陆景冈.旅游地质学.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2752773李永文.旅游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1324赵怀琼,杨敬东,郑书华.六安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六安师专学报,2000,16(2):51525田里,李常林.生态旅游.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2195,2182236颜怀学.皖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及其对策.安徽地质,1996,6(1)74777张树萍.六安市红色旅游业的SWOT分析.资源开发与

42、市场,2006,22(2):1992018马耀峰,宋保平等.旅游资源开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54Discussion on Luan City Tourist Industry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hanwen HuAbstract: Tourism is a new industry, already has become the national economy important component, is estate correlation degree compares high comprehensiveness economy

43、culture industry with earning in hard currency type estate. Developing tourist industry which make the peoples life better mass with regard to, satisfy the people cultural life need , guide consumption, prosperous local economy has active significance.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the present situation s

44、ets off from Luan City tourist trade , apply SWOT analysis to have carried out multianalysis on Luan City tourism, rational resource insufficiency science plan develops , management system does not obey specifically for the tour that Luan City there exists in tourism, external propagate dynamics is

45、not strong , is short of problem such as fund and talented person, tourist trade carries out an institutional reform on Luan City , introduce the fund and talented person , strengthen propagating , is that have problem has brought forward some tactics in resolving management control at the same time

46、 actively. Developing a train of thought combining with actual, discussing Luan City tourist trade finally, design that the tour product being suitable to consumer need and having longer life cycle develops a pattern and develops an innovative idea.Key words: Luan; Tourist industry; Situation; Develop a train of thought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