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论文:体验《科学》新课标的情感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科学论文:体验《科学》新课标的情感教育.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体验科学新课标的情感教育摘要 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是科学课程目标的重要方面。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应该贯穿在科学教育的全过程。关键词 自信 责任 失败 成功科学课程在宁波推广已经近三年了,这三年中,我和部分教师一样逐渐由单科教师成长为综合课教师。这期间的经历不乏酸、苦。但得益于新课标更加重视对学生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在教学中也尝到了新的教学理念带给我的一点“甜头”。现拿出来和各位同仁共享。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的意外收获自信与老教材实验思路不同的是:该实验通过让学生分别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和正立、放大的虚像。来探究要
2、成不同性质的像,物距、像距要满足什麽条件。在完成目的探究之后,又设置了最后一个实验步骤:把手电筒逐渐移近凸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找到清晰的像,直到光屏上无法成像为止,观察成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为此,在实验后的问题与讨论中还设置了一个问题:当发光体从远离凸透镜的地方向凸透镜靠近时,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大小是怎样变化的?通过实验,学生很容易的就得出了实验结论,并正确回答上述问题。但我鉴于近几年自然科学竞赛甚至高考中都曾出现过一类关于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间距变化的问题,便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自己来解决这一类对于初二学生来说可能有些困难的问题,以培养他们观察实验的能力。(师):物向右移动(
3、即物体向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过程中,像向哪个方向移动?(生):像也向右移动。(师):物和像都向右移动,它们象不象两个人一前一后在跑啊?学生点头,感觉有趣。(师):这两个人谁跑的快一些?(学生好奇重做上述实验):有时物跑的快有时像跑的快。(师):到底什麽时候物跑的快,又什麽时候像跑的快?(生):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物比像跑的快,物距大于1倍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时像比物跑的快。(师):这两种情况下物和像比谁的个头大?个头大小和跑的快慢有关系吗?(学生有些兴奋):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物比像的个头大,物比像跑的快;物距大于1倍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时,像比物的个头大,像比物跑的快。(师):看来物和像比,谁的个
4、头大谁跑的快。咱们把个头大的看成是大人,个头小的看成是小孩。看看谁在追谁,谁跑的快,两个人离的是更近了还是更远了?(学生情绪高涨,边实验边说):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是大人追小孩,大人跑的快,两人离的越来越近。物距大于1倍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时,是小孩追大人,大人跑的快,两人离的越来越远(物体由远处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这时趁热打铁给了学生一道练习题:一物体从离凸透镜的距离为1倍焦距处沿着主光轴移到离凸透镜的距离为4倍焦距处,物和像之间的距离变化是(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学生边实验边分析很快得出正确答案(D)。看着学生得出正确答案后心满意足
5、的样子,我禁不住告诉他们:这是一道初中科学竞赛练习题,也是一道稍做改动的高考题。听了这话,同学们先是很惊讶,之后每张脸上都写满了自信,大家的情绪空前的高涨。看着同学们一张张充满自信的脸,我突然明白:这节课最大的收获不是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也不是通过我的引导、观察使学生掌握了一类凸透镜成像问题的解决方法,而是使学生获得了自信,那种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解决一切问题的自信。二、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课中收获责任心我这节课的教学过程:首先通过事实、图片、资料、数据(课前布置让学生课外收集)等形式来介绍我国水资源现状及水体污染情况,使每个学生通过收集资料的过程及观看其他同学收集来的资料,激发学
6、生水资源危机感。之后让学生探究淡水资源危机的原因,了解人类为解决水资源匮乏和水资源污染所做的努力和采取的措施。最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为缓解全球淡水资源匮乏能做些什麽。开始同学们都在谈自己今后如何节约用水,这时一个同学说:“不要让那些大工矿企业乱排污水,他们是最大的污染源。靠我们个人能节约多少水?”听了他的话,同学们没了积极性,课堂上出现了短暂的沉闷,空气中似乎弥漫着无能为力与无奈。这时我说:一只蚂蚁搬不动一粒米,一群蚂蚁却能把菜青虫搬到很远的洞口。我们每个人每天确实节约不了多少水,但全球65亿人一天可以节约多少水?一个人的力量是很小,但每个人的责任却很重大。同学们听了颇有感触,重又积极起来,俨然
7、一个个身负重任的小主人。过了几天,我已开始了第二章的教学,课间一个学生跑来告诉我他妈妈买来一个用来收集洗衣水冲厕所的大桶。看着他兴奋、认真的脸。我感动了,为了孩子的那份责任感,那份认真。三、一道电学动态分析题让学生品尝失败后的成功“现在的孩子吃不了苦,经受不起挫折和失败。”这是近几年我们这些做家长,做教师常说的一句话。的确,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一个人享受着两代甚至三代四代人的宠爱,根本没吃过苦头,也很少经历挫折和失败。他们一旦面临困难,表现出来的是可怜兮兮,第一个反应是求助而不是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基于这种比较普遍存在的情况,在教学中我会设置一些遭遇困难的情境让他们去经历。比如在欧姆
8、定律的应用中有一道电学动态分析题:(如图) 问: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如何变化?同学们根据欧姆定律很快得出:因为R总变大,U总不变,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小。流过R2的电流变小,R2阻值变大,R2的电压?同学们卡壳儿了,纷纷投来求助的目光。我没有象以往那样马上告诉他们解题思路,只是说:“遇到困难要靠自己去解决,不要指望别人会永远帮助你。老师相信你们能行的。”无奈,同学们只好自己思考。过了一会儿,有些同学得出了正确答案,他们还兴奋的讲解给其他同学听,看那高兴劲,不亚于幼时得到心仪已久的玩具。此时,解题思路已不那麽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又一次依靠自己的努力战胜了困难,品尝到了失败后的成功。 科学以自然为研究对象,而自然所涉及的面非常广泛。走进科学,由单科教师成长为合格的综合课教师,仍需付出艰辛的劳动。但当我看到学生通过自己的课不仅收获了知识,而且在面对困难时不再退缩,而是充满自信的去迎接,小小年纪就对社会具有了高度的责任感 我不仅很有成就感,更增添了上好科学课的信心。相信通过努力,我的学生会更加喜爱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