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的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58161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育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的案例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教育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的案例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教育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的案例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学教育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的案例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学教育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的案例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的案例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的案例分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地理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地理新课标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作为地理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选择“多种途径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的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探究式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填鸭式教学法的固有弊端,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研究知识,不再是“强按着牛喝水”,学习效率大为提高。在教学实践中,鼓励学生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

2、感性认识。离开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坚持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感性认识是我们学习知识的重要方式。地理学是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结合最好的一门学科,从唯物主义的认知规律而言,也要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设立各种全过程亲身实践、亲身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程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感性认识自然过渡到理性认识,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展现自我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愉快的畅游,不断碰撞出新的知识火花,最终实现教学目的。现在我以人教版中的一课,以探究式教学法为载体,探讨学生如何达到

3、“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目的。我探讨的课题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设计思路“地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地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是一个基本的规律。每一个学习过地理的人都会对这个规律具有深刻的印象,所以要激发学生对本课题的重视与探究的心理状态。在本课中,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条件,启迪学生去思考问题,从而有所得。地域分异的规律虽然很重要,但对于规律的理解和掌握需要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所以,我倡导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通过案例解读、自身的体验去感知规律的存在,而不是概念和定义的诠释与灌输。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地域差异;(2)了解地理环

4、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3)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2过程与方法(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从学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学习本节课的体会和见解。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2)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三、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确定教学重难点如下:自然景观的差异的原因是本节课的难点,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推导是本节的重点。四、教学方法依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以及建构

5、主义学习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确定的教学方法为:问题引导法、探究式学习法、读图分析法。五、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六、教学过程1创设教学情境,问题导入,序幕部分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喊得很整齐,能不能非常整齐呢,再来一遍,同学们好!生抬高声音:老师好!完毕,师:仍然做不到非常整齐,这也就是说我们这么多同学一起喊老师好能不能做到像一个人一样?生:不可能。师:对,不可能,这就是说一定会存在差异!差异性是绝对的。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很自然的进入新课内容的教学)(出示多媒体图片)师:这是地理环境中的生物要素,大家看看这些树叶有没有相同的(学生接话没有),但它们都是同一个

6、地理事物,但它们又是一定不同的,自然界里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这就是说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差异性是一定存在的。这样,我们就得到一个结论: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哲理性的结论)2师生互动,引导探究,开始部分(出示多媒体课件)活动1:这是一幅中国轮廓图,有A、B、C、D和北京五个地点,请同学们做一个优秀的导游,按旅游路线把自然景观1、2、3、4、5和这五个地点一一对应。生:1A,2北京,3B,4C,5D。(学生上讲台亲手操作电脑完成)师:好,非常优秀,非常称职,请坐。(情感交流,师生互动)海南风光,江南水乡,北京的香山红叶,内蒙古草原,西北的荒漠一一对应。活动2:观察图片1和图片5,结合

7、课本知识回答,它们的差异性在自然环境要素中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以提问的方式,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自然环境差异性的主要表现,在课堂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把死知识学活)生:气候,植被,土壤。师:对,它们在降水,热量,水文,植物,动物,地貌及土壤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但在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方面主要是掌握三个方面的差异,既气候,植被和土壤。(根据课标要求主要是掌握三个方面的差异)师:那么,导致这两个地方气候,植被,土壤等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引导学生获得新知,由表及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生: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互不相同。师:对,纬度位置决定一个

8、地方获得热量的多少,海陆位置决定一个地方获得水分的多少,而水热组合的不同决定了该地的气候类型,最终导致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的差异。因此导致不同地方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位置的不同,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的不同。师:不同的气候类型构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与气候相适应的植被和土壤组合,称为自然带,狭义的理解即陆地自然带。自然带的称呼是热量带加上植被的名称,因为自然植被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师:那么,根据刚才的讲述有多少气候带就有多少热量带,我们一起看一看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带的分布是否一致(出示幻灯片图片),请一个同学按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及寒带的顺序把自然带名称依次读出来,大家也

9、跟着他一起把各自然带的位置找出来。生:略。(教师引导,学生活动,由学生发现: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带的分布是基本一致的。同时两幅图片一起罗列出来,更便于学生归纳总结,也会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为什么不完全一致呢?)师:请同学们欣赏一下各自然带的景观图,看看不同自然带的差异(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自然环境的和谐美,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引发学生感情和思想的共鸣,激发探究地理要素内在规律的兴趣)师:自然带的分布除了与气候类型分布一致这个规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分布规律呢?(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把学生引进本节的核心内容范围来)师:这就是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10、3师生互动,探究为主,以探究为认知的载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发现规律,高潮部分探究1:与郑和一起去寻找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1依据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和已有知识,把下列给出的选项,填到材料中的空白处。1405年,郑和辞别明成祖,走出紫禁城,只见“ ”,一路南下,到达刘家港, “ ”江南美景,与北方大不相同。扬帆起航,继续南下,数日后,远远看见一座海岛, “ ”他无心留恋,继续前进!A、碧海连天远,琼崖尽是春。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学生读材料,并把空补充完整)师:同一个季节,为什么从北京一直南下到海南的地理环境差异那么大呢,它们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生:

11、纬度不同造成的热量差异。师:对,它们的地域差异主要体现在纬度方面,我们称为纬度地带性规律,也叫做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这几处的自然景观(出示幻灯片)。(结合学生喜欢的史实,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教师的层层引导下,以探究式方式得出纬度地带性规律,增强知识的趣味性)探究2:与唐僧师徒一起去继续发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2依据玄奘西行路线图和已有知识,把下列给出的选项,填到材料中的空白处。东胜神州敖来国大海之滨花果山,“ ”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降伏,后保唐僧西天取经。有一天到阴山下只见“ ”,后到达火焰山却见“ ”,历经艰险,终成正果。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B、黄沙遍地

12、,寸草不生C、蔚然深秀,林木繁荫(学生读材料,并把空补充完整)师:孙悟空从东到西见到的自然景观为什么决然不同,它们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生:距海远近不同造成的水分差异。师:对,根据刚才所说的纬度地带性规律,这个应该称为什么规律?生:经度地带性规律。 师:很对,也叫做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几处的自然景观。(以神话故事为饵,学生喜欢的人物为线索,最后得出结论,在快乐中学习,给教学增添几分轻松活泼的气氛)探究3:与大诗人白居易一起去继续探寻自然带分布的奥秘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思考:与之前的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相比白居

13、易发现了自然环境的什么地带性规律?生:垂直地带性(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在地里教学中引入诗歌,作为知识探究的载体,使地理知识变得妙趣横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小结这三个地带性规律分异的主导因素,原因及地带性的延伸更替规律,典型地区。主导因素原因延伸更替典型地区纬度地带性 热量纬度高低东西延伸南北更替非洲经度地带性 水分 距海远近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中国北部垂直地带性 水热共同作用 海拔高低环状延伸高低更替 喜马拉雅山4知识归纳,画龙点睛,结尾部分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总结)。在学习了本节内容之后,要与高考接轨,提醒学生要注意自然地理环境还具有非地带性规律。问题举例说明:1、

14、想一想:为什么荒漠中会有绿洲?2、思考:为什么南半球没有亚寒带针叶林带呢?为什么在南半球的秘鲁沿岸热带荒漠带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呢?(出示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加以引导纠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为以后的复习作个铺垫,让本节课堂所学知识不留遗憾)七、课后反思1.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言简意赅、主题突出、层次清晰。2. 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感受中国的大好河山,文化与历史,感情升华油然而生、恰到好处,情感真挚。3. 确定了以学生为发展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教学思路,互动性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4. 学生思维敏捷,见解非凡,表述准确,教学过程流畅

15、,节奏井然有序,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八、探究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效果1开展问题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种教学过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之中,符合认知规律,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和原因分析就是针对学生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看书、思考、讨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每个问题充分发言和交流,可以解决一些较简单的探究性问题;对于部分学生的疑点、难点问题,采用学生互动合作的的方式,教师引导探究归纳,如与郑和一起去寻找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与唐僧师徒一起去继续发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可以先让学生一起探究,相互帮助完成思考问题,教师

16、适当地加以引导,纠正即可。这样教学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散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孕育学生的创新精神。2在探究式教学方法过程中适时提出与学生年龄结构相关,学生感兴趣,而且又不偏离学习内容的主题,恰当地运用合作互助式学习,激发学生兴趣。像西游记与郑和下西洋这可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一下子就可以吊起学生的胃口,让学生迫不及待的就想知道问题的答案,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的教学设计很容易得到学生的响应与配合。因此,像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快乐学习等方式在探究式方法为主导的牵引下在本课中都有灵活使用,通过精心设计的小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安排让学生分成不同小组

17、进行讨论,并让学生讲解,展示学生自身风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学生在讨论中轻松学习和掌握知识。3重视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技能运用能力的培养。为了让学生能适应知识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的需要,必须重视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培养,这也是素质教育强调“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的具体体现。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知识归纳总结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际运用能力,读图能力,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在本节探究式学习过程中,都让学生过了一把瘾,起到了培养锻炼的作用。 总之,探究式教学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角。我们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应以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出发,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创设恰当的体验式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和认知,使每一堂课都成为有意义的课堂,提高教学效果。作者姓名:张令波 作者单位:湖北黄石有色一中邮编:435005 电子信箱:717206855手机号码:139959547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