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学论文:浅谈巧妙的课堂提问可以让语文课堂环节更为顺畅.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61317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教学论文:浅谈巧妙的课堂提问可以让语文课堂环节更为顺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教学论文:浅谈巧妙的课堂提问可以让语文课堂环节更为顺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教学论文:浅谈巧妙的课堂提问可以让语文课堂环节更为顺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教学论文:浅谈巧妙的课堂提问可以让语文课堂环节更为顺畅.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巧妙的课堂提问可以让语文课堂环节更为顺畅摘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这个活动完整呈现的重要环节,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也说过:“科学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能否通过课堂提问来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决定课堂的优劣的重要因素,教师运用得好,就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从而引起积极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教学效果得到优化,所以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提出巧妙的问题使课堂环节更为顺畅就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课堂提问、问题设置、有效课堂语文的最高境界是享受,是让师生都能够在美好世

2、界中感受到语文的诗情画意,在课堂中进行一次愉快的心灵之旅,而善于引导的教师,总能够在课堂开始、堂课之中和课堂结尾不断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用问题点燃学生的思维之火。成功的课堂教学,也总是能够创造问题情境,让课堂充满问题。一、课堂问题设置不巧妙常出现的一般情况。课堂问题的设置不是无章可循,随意提出的,课堂提问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相关教学内容,设置的一系列问题,向学生提出,以此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对所提出的问题得出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而由于语文学科本质的特殊性,在语文课堂上更应该注意提出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

3、没有思考价值,学生也得不到相应的思维训练;如果提出的问题没有新意,每堂课都是相同的模式,学生也会慢慢生厌;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深奥,学生则找不到回答问题的突破口,这样的问题也是无效的。作为一个新老师,在课堂上总是自以为很有激情的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解,有时学生似乎很有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可是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不大,原因是提出来的问题太过于形式,比如说口头禅的“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学生只是机械式的回答,得不到思维的训练;有时候课堂又显得特别沉闷,关键是问题提出来学生听着是一头雾水,不知道问题该从哪方面回答,最终在老师的自问自答中呈现出答案。比如在讲到波兰作家雅伊

4、瓦什凯维奇的肖邦故园的中邦故园对现实的影响时,直接抛出一个问题“经过时间的洗涤,肖邦故园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么今天的肖邦故园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学生不理解肖邦故园在那个“简陋、朴素、清寒的小屋”中已发生着很多很多让人们精神得到享受,思想得到陶冶的故事,所以并不能从课文中找到关键的句子,在提示了课文中的重要段落后才能够发现答案,而也没有在根据现实中一些古迹的作用中得到引申。语文课堂上一个很明显的模式就是给课文划分段落,可是要是每节课都按着从头到尾的分析课文,会让学生在单调和呆板的文本解读中渐渐失去创新的活力。二、浅谈有效问题的设置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教学课堂是一个提疑、解疑的过程,语文也不例外,完

5、整的课堂上,学生能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更能在释疑的过程中体会思考的意义,思维得到开发和提升,课堂问题富有启发性、可思性、连贯性的提问能促进教与学、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使教学活动变得快乐、轻松,使课堂变得有效。1问题的设置要达到师生互动,应该以较高起点和悬念激励学生思维作为切入点。这种切入点可以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也可以是能引出重点、难点的问题。总之,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又紧张的气氛,并且很快进入课堂状态。比如在讲解合欢树的课堂教学中,导语部分引用的是合欢花的传说,在传说中,合欢树是苦情、痴情的象征,在引出课文时就提出来“在这片文章中,史铁生要用合欢树表达怎样的感情呢

6、?”的问题,学生能够在刚接触课文的时候就明白本文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阅读课文会更有针对性。2化难为易、化大为小,因人而异,随时调整,有层次感,步步为营,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比如在刘白羽先生的长江三峡中,问到“这篇课文有什么样的写作特色?”稍微弱一些的同学马上反问道什么是“写作特色”,而这时候如果能够把写作特色角度具体拿出来问,效果可能会更具有指向性,比如用了什么修辞,抒情方面有什么特色,在对比与祖国山川颂中开头的直接喊出来“我爱祖国”不同的是,这篇文章是借写游三峡的风光表达自己的爱国感情,属于借景抒情。比如在听另一位老师在上肖邦故园时,问为什么再写肖邦故园时,还提到了那座宫殿。学生很快答出来

7、是与肖邦那个故园作对比,起到突出作用。但是老师追问道突出什么的时候,学生有的回答突出肖邦故园受到光辉的照耀或者某位神明的庇护。老师马上换一个问法,现在肖邦故园还存在,还成为了什么?学生立刻就能从后文中找到正确答案。3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问,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问题的提出有时候是连环式的,当提出一个问题并得到顺利解决时,如果这个问题能够马上引出下一个问题,可以尝试性由学生自己提出。在上我与地坛时,分析地坛有什么特点,与“我”的相似点是什么,大家很快得出两者都是被社会遗弃或者被社会遗忘的,但是地坛荒芜但不衰败,而“我”残疾但不颓废。联系课文标题,很自然的,学生们会引申出“地坛对我用什么作用?”的问题,

8、而这,也是这篇课文第一部分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学生参与了问题的提出,在解答时就更主动从文章中体会这种关系,感受地坛在帮“我”走出困境时所起到的作用,甚至再想到第二部分母亲对“我”成长的作用。4问题的设置还应该上升到普遍性指导,让学生学会在问题中总结相似问题的共同点,形成一定的规律,对今后学生答题能够提供一定的指示性作用。还是在长江三峡中,运用了许多的诗歌、传说、故事和谚语,在散文中出现这样的引用现象,作用是什么?在分析的时候出了具体讲解在本文中这些引用的作用外,更可以引申到一般文章中,故事和诗句的普遍性作用都有丰富文章内容,提高文学色彩,吸引读者,使文章富于神奇或神秘情调。而学生在掌握了这样的普遍性技巧后,在今后遇到相近的题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更全面和更具有针对性的回答。总之,老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只能起提示、启发、点拨的作用,不可以包办一切,课堂上的问题应该由学生自主达成共识,自主解决。而当出现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学生答案出现分派竞争时,可以让学生自由争辩讨论,发挥他们自己的理解能力。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巧妙的问题设置,可以让整个课堂显得更为顺畅流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