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安七子作品中的政治色彩毕业论文设计.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68441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建安七子作品中的政治色彩毕业论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论建安七子作品中的政治色彩毕业论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论建安七子作品中的政治色彩毕业论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论建安七子作品中的政治色彩毕业论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论建安七子作品中的政治色彩毕业论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建安七子作品中的政治色彩毕业论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建安七子作品中的政治色彩毕业论文设计.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存档编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 毕 业 论 文论建安七子作品中的政治色彩A Study of the Political Implications in the LiteralWorks of Seven Writers in the Chien-an Period学 院 外国语学院 专 业 对外汉语 姓 名 学 号 200812715 指导教师 2012年 5 月27日独立完成与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并

2、撰写完成的,郑重确认没有剽窃、抄袭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侵权行为。文中除已经标注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签字日期: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有关保管、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特授权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可以将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公开和编入有关数据库提供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复制、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

3、交毕业设计(论文)原件或复印件和电子文档(涉密的成果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签字日期: 签字日期:论建安七子作品中的政治色彩摘要:建安七子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经历与思想中都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的创作也共同体现时代的特征。诸子之中,孔融实为汉臣,其余六人则在后期成为曹操的忠实幕僚,其中陈琳、王粲二人在投降曹操之前都曾有过一段仕宦的经历。曹操只看重他们的写作才华,军国大事并不委以重任。他们在政治上并无太多建树,却在文坛上颇有造诣。这一时期复杂的政治环境是他们部分创作的基础,所以他们的这些作品中也充斥着政治色彩。他们的政治创作可分为如下几类:奉命创作、政治进言、

4、歌功颂德与附和创作。但是,基于不同的政治地位与立场,他们的创作心态存在着很大差异,有对上司的感激赞美,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求,有对名利的淡泊,也有对政敌的嘲讽。本文从建安七子的作品出发,考察他们创作的背景,力图揭示诸子作品中的政治成分,从而更加全面地把握建安文学的特征。关键词:建安七子;政治创作;曹操;政治色彩中图分类号:A Study of the Political Implications in the Literal Works of Seven Writers in the Chien-an PeriodAbstract:Living in the same period, Seven

5、Writers in the Chien-an Period had similarities in experiences and ideas, which caused their works reflecting the character of the age. Six of them had become Cao Caos loyal staff in the later stage except Kong Rong, a courtier of the Han Dynasty. In addition, two of them, Chen Lin and Wang Can, had

6、 had official careers before surrendering to Cao Cao. What Caocao appreciated was their literary talents, so they were not in a position of trust in political and military affairs. They did obtain great attainments in literary world, though they didnt achieve much in politics. Based on the complicat

7、ed political environment of that period, their works tended to be political. However, concerning their different political status and position, their works differed including creations by order, political advices, adulations and echo creation. So their creative motivation differed as well, including

8、 the gratitude and admiration to the upper, the eagerness to make contributions, the aspiration of living a simple life and sarcasm to political enemies. Based on the works of Seven Writers in the Chien-an Period, this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their creative background to found out the political fa

9、ctors in the works so as to get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hien-an Literature.Key Words: Seven Writers in the Chien-an Period;Political Writing;Caocao;Political Implications目 录摘 要.I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 1.1 选题意义.1 1.2 前人研究综述.1 1.3 研究方法.3第二章 建安七子的政治创作.4 2.1 奉命创作.4 2.2 政治进言.6 2.3 歌功颂德.8 2.4 附和创

10、作.10第三章 建安七子政治创作心态的差异.、.13 3.1 感激赞美.13 3.2 建功立业.14 3.3 淡泊明志.15 3.3 尖酸嘲讽.15第四章 结束语.16致谢. 17参考文献.18附录.19附录1: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19附录 2: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2第一章 绪论1.1 选题意义建安文学上接两汉,下启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地位。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从公元196年开始,到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一共持续了25年。这一时期,军阀混战不断,曹操借着汉献帝这一面旗帜,招纳了大批优秀的文人。他们以“三曹”为首,“七子”与蔡琰为优

11、秀代表。社会动乱,建安文学也难免会披上乱世的色彩。这一时期的文人,更多地会去考虑建功立业,或是避世归隐,而他们关注的,也更多是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创伤,然后用自己的笔去发泄。作为这个时期文人的优秀代表,建安七子怀着不同的初衷,先后来到邺下曹营。同样,他们的作品中也因此充斥着幕僚色彩与讽刺意味。相比于纯文学的创作,他们的作品中多了一份政治色彩。建安七子均有过仕宦的经历,甚至陈琳等人的工作本身就是创作,所以,对他们作品中的政治色彩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他们创作的环境,加深我们对建安文学的理解。1.2 前人研究综述建安七子生活在曹魏的政权之下,而且除了孔融之外的六人更是忠于曹氏。作为他们的上司,曹丕最早对

12、七子的作品进行整理并给出评价。曹丕在他的典论论文中指出“斯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1 2这也是“建安七子”的来源。自曹丕之后的一千多年封建社会里,后世对建安七子的研究络绎不绝。这些人的研究方向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史家编史,一类是文论家论文。至于一般的文人在个别的写作中对七子的论述,由于缺少针对性,研究的范围也比较狭小,在此不予列出。因为时代相近,晋代的史书收集的建安文人的资料价值颇大。陈寿的三国志魏书卷二十一王粲传收录了王粲的生平事迹,并在其结尾记载了徐幹、陈琳、阮瑀、应玚、刘桢的部分事迹。陈寿在编写三国志的时候,力求材料真实可信,不能确定的

13、材料宁肯不用,这也造成了关于建安诸子的记载简短的缺憾。孔融一心向汉,实为汉臣,所以没有被陈寿收录,但是在两晋其它史学家编纂的史书之中,记载了很多有关孔融的事迹。南朝范晔编写的后汉书中,便在前人的基础上,详细地记载了孔融的生平。南北朝之后的史书之中记载的建安七子诸事,更多的倾向总结前人成果再给出一个评价,并无太多建树,但是可以在研究的时候予以参考。东晋谢灵运在拟作建安文人作品时,对建安诸子(没有孔融)分别给出了自己总的看法:王粲“家本秦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自伤多情”;陈琳“袁本初书记之士,故述丧乱事多”;徐幹“少无宦情,有箕颍之心事,故仕世多素辞”;刘桢“卓荦偏人,而文最有气,所得颇经奇”;

14、应玚“汝颍之士,流离世故,颇有飘薄之叹”;阮瑀“管书记之任,故有优渥之言”。2 后来建安文学作品几经散失整理,已经不能完全恢复,谢灵运的描述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七子的创作特点与风格。南北朝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也对建安七子给出了总的评价与单独评价(没有孔融)。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也在他的诗品中,主要评论了建安诸子中的刘桢与王粲。到了唐代,建安风骨在诗文革新运动中被当时的文人搬出,七子的诗歌也被广泛评论,但是文赋却鲜有人问津。到了明清时期,研究建安七子的作品已经深入到他们的具体篇章。值得一提的是,明朝张溥编选的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将建安七子(没有徐幹)作品与人格相结合,给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评价。前面的史书与文

15、论积累了关于建安七子的大量资料,但是整个封建社会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缺陷。首先,关于建安七子的生平、作品的考证没有系统地展开。其次,人们对建安七子研究的重心一直在于文风与创作成就上,研究方向并不全面。此外,史书和文论的记载内容广泛,七子更多的只是占部分篇幅,对他们的研究针对性不强。从清末至上个世纪70年代末,建安七子研究方向开始转型,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刘师培与陆侃如。刘师培在他的著作中国中古文学史中收集了有关建安七子的研究资料,并附上自己的一些观点。陆侃如的中古文学系年里也对不少关于七子的记载资料加以考证、质疑。改革开放以后,学术事业迅速发展,建安七子研究专题也受到广泛关注。七子的作品被重新整理

16、和批注,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有俞绍初的建安七子集,该书内容详实,覆盖全面,对于研究建安七子价值较大。关于建安七子整体与个人的专题研究的文章与论著更是如雨后春笋。这些作品设计建安七子研究的方方面面,研究范围空前广泛。在这之中,比较优秀的作品有徐公持建安七子论、建安七子诗文系年考证和李文献的徐幹思想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徐公持的学生王鹏廷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于04年出版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建安七子研究,涵盖了建安七子研究的各个方面,该书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平稳真实,同时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信息量全,文献价值较大。1.3 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直接文学研究法与间接文学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直接阅

17、读建安七子的作品,考察其创作动机,另一方面,也不忽视其他文论家和研究者对于他们作品或人物本身的评价。此外,七子作为一个团体,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采取比较法进行分析,也能分析出他们创作的异同。第二章 建安七子的政治创作在提及政治创作之前,先简单概述下七子的政治经历。孔融在建安诸子中最早做官,曾先后被司徒杨赐与大将军何进所征辟为官,后来因为得罪董卓,被董卓调任到当时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为相。但是在乱世中不懂军事的孔融在军事上屡战屡败,最后甚至被袁谭掳走自己的妻子。恰逢当时曹操迎天子于许昌,孔融被征为将作大将,迁少府,最后又做到太中大夫。陈琳曾是何进帐下的主簿,在外戚与宦官的争权斗争中,何进被杀,陈

18、琳投归袁绍。官渡之战后,陈琳在邺城被曹操俘虏,投降后被任命为司空军谋祭酒。董卓死后,长安大乱,王粲流落到荆州归附刘表。在荆州王粲呆了十五年,虽然经常写点公文书信,但他终究感觉怀才不遇,不受重视,在曹操攻打荆州时,王粲等人说服刘琮投降,后被曹操授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后又迁军谋祭酒。关于徐幹应召入曹做官,史书上并无记载,但是根据中论序可以推测出他归曹应该是建安九年左右,他在曹营的官职也是司空军谋祭酒。阮瑀入许最早,在建安四年就被曹操烧山逼出做官,曾有一段时间阮瑀多次辞官,曹操却格外容忍。阮瑀后诚心为曹操效劳,他在曹营也是担任军谋祭酒。应玚和刘桢在归曹之前的经历史书并无详细记载,大致是建安五年入曹

19、操幕,应玚先后担任丞相掾属、曹植平原侯庶子、曹丕五官中郎将文学,刘桢被曹操辟为丞相掾属,后又被任命做曹丕的文学侍从。七子都有做官的经历,他们的作品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这其中主要包括奉命创作、提政治意见、歌功颂德与附和创作。2.1 奉命创作诸子擅长文笔,做官时主要负责军国书檄的写作。这些创作一般是站在主人的立场上说话,其内容也主要是为政治服务,与自己的立场并无太大联系。这些作品政治色彩浓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檄文与书信。在古代,政府为了征召、晓谕公告或者声讨揭发某人的罪行时,都会发表一些官方的文书,这就是檄文。就现存的七子作品来看,陈琳、王粲和应玚都有过檄文创作,其中以陈琳的檄文最为突出

20、。官渡之战前,袁绍在关东盟军中实力最为雄厚,甚至他的谋臣沮授已经看到了袁绍统一天下的趋势。为了统一北方,袁绍命陈琳创作讨伐檄文移交刘备,希望刘备可以一同出兵共同对付曹操。陈琳于是奉命写作了为袁绍檄豫州,对曹操发难,甚至言及其祖辈:“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匄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僄狡锋协,好乱乐祸。”357-58 同时陈琳又站在袁绍立场上为袁绍粉饰功德:“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3 58在道义上,先为袁绍捞政治资本。文章还写

21、道:“大军泛黄河而角其前,荆州下宛叶而掎其后:雷震虎步,若举炎火以焫飞蓬,覆沧海以沃熛炭,有何不灭者哉?”3 59把袁绍攻打曹操,比作炎火焚烧帐篷,沧海浇灭焦炭,一定程度上弘扬了袁绍的军威。刘勰在文心雕龙檄移中对于此文的评论是:“陈琳之檄豫州,壮有骨鲠;虽奸阉携养,章实太甚,发丘摸金,诬过其虐,然抗辞书衅,皦然露骨。”1 45可以看出,他对于陈琳的这篇檄文的作用还是持肯定态度的。后来袁绍战败,陈琳在邺城被曹操俘虏,曹操爱惜陈琳之才,更是不予追究。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出兵征讨孙权。陈琳随军出征,创作了檄吴将校部曲,文曰:“鲁及胡、濩,皆享万户之封。鲁之五子,各受千室之邑。胡、濩子弟,部曲将校,为列

22、侯将军已下,千有馀人。百姓安堵,四民反业,而建、约之属,皆为鲸鲵,超之妻孥,焚首金城,父母婴孩,覆尸许市。非国家钟祸于彼,降福于此也,顺逆之分,不得不然。”3 67文中把投降的张鲁等人被封侯与作乱的马超其家人被弃市进行对比,先攻击了吴军将校部曲的心理。又曰:“昔岁军在汉中,东西悬隔,合肥遗守,不满五千。权亲以数万之众,破败奔走。今乃欲当御雷霆,难以冀矣。”3 68-69把双方的战斗力差距挑明,动摇了吴军反抗的信心。根据裴松之注引典略时的记载,曹操头风发作时,卧读陈琳的军国书檄,突然坐起来说了句“此愈我病。”1 29此亦能说明陈琳文笔如椽。王粲和应玚的檄文作品今已不能还原原文,俞绍初编著的建安七

23、子集里有王粲的为荀彧与孙权檄的文章片段,还有应玚的檄文残句,可以推测出他们也曾撰写过檄文,但是内容已不能还原,给后代研究者留下了许多遗憾。作为书记之士,陈琳和阮隅经常代上司写政治书信。起初袁绍欲夺取冀州,命陈琳作书与公孙瓒,即与公孙瓒书,书中写到:“足下独何守区区之土,保军内之廣,甘恶名以速朽,亡令德之长久?壮而筹之,非良策也。”3 78其意欲让公孙瓒出兵共同攻打韩馥,事成之后共占冀州。建安二十年,在随曹洪征张鲁时,陈琳代曹洪向曹丕汇报战况,写作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曰:“汉中地形,实有险固,四岳、三涂,皆不及也。彼有精甲数万,临高守要,一人挥戟,万夫不得进。而我军过之,若骇鲸之决细网,奔兕之触鲁

24、缟,未足以喻其易。”3 55通过汉中险恶难攻与我军轻易攻克,渲染曹军战斗力强盛,为曹丕送去捷报。文章题目是后人加上的,因为当时曹丕并未称帝。 赤壁之战后,为了破坏孙刘联盟,专心对付刘备,阮瑀奉曹操命作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其文开篇“离绝以来,于今三年,无一日而忘前好,亦犹姻媾之义,恩情已深,违异之恨,中间尚浅也。孤怀此心,君岂同哉?”3 165先是用一些客套话淡化双方恩怨。又称:“荆土本非己分,我尽与君,冀取其馀,非相侵肌肤,有所割损也。思计此变,无伤于孤,何必自遂于此,不复还之。”3 166把荆州全部让给孙权,希望重修旧好。文章最后直指吴军软肋:“(东吴)疫旱并行,人兵减损,各求进军,其言云云。

25、孤闻此言,未以为悦。”3 168挑明吴军现在天灾不断,而自己不愿乘人之危。该书软硬兼施,希望达到破坏吴蜀关系的目的。曹旭版的建安七子甚至认为此文是“最能体现阮瑀铺张扬厉、具有战国纵横家说理风格的一篇经典长文。”1 146阮瑀还有一封为魏武与刘备书,该文今已只剩残句,内容不得而知。此外,王粲在荆州时也有书信创作留下。官渡之战后,袁谭、袁尚反目,刘表担心曹操做大,希望袁氏兄弟和好对外,于是遣王粲分别给袁谭、袁尚写了一封内容大致相同的信,即为刘表谏袁谭书与为刘表谏袁尚书。先是代刘表劝袁谭“降志辱身,以济事为务。”3 116等到大事成定,再评论是非曲折。同时又劝袁尚曰:“(兄弟和好)若其泰也,则袁族其

26、与汉升降乎?若其否也,则同盟永无望矣!”3 120希望袁尚可以斟酌其中利害关系。但是这两封信没有得到袁氏兄弟的采纳,无果而终。2.2 政治进言建安七子中不乏对政治有自己主张者,他们也留下了一些提政治意见的作品。起初曹操接汉献帝入许,孔融入朝,对曹操还是比较信任,这一时期孔融提的意见也仅有较少个人因素。孔融想要恢复王室礼制,于是上书提议“可略从周官六乡六遂之文,分比北郡,皆令属司隶校尉,以正王赋,以崇帝室。”3 6后来刘表袁绍结盟,想要孤立曹操,孔融又上书崇国防疏,痛斥刘表“昏僭恶极,罪不容诛。”3 9同时提议加强国防:“宜隐郊祀之事,以崇国防。”3 10曹操想要恢复肉刑,征集百官意见,孔融上书

27、肉刑议,文中论述“(受刑者)虑不念生,志在思死,类多趋恶,莫复归正。”3 11认为肉刑后果严重,对人犯罪的人影响极大,反而不利于稳定,不应该恢复。应该说,此前孔融提的意见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孔融开始对曹操的专权不满,于是开始对曹操提意见,这些意见多数掺杂个人情感,所以讽刺意味较大。曹操大败袁绍之后,曹丕纳了袁熙的夫人甄氏为妻,孔融发表了嘲曹公为子纳甄氏书,该文残句“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3 23以甄氏比作妲己;曹操征讨乌桓,孔融又写了嘲曹公讨乌桓书,其内容已遗失,但是可以推测其内容必定乱议军政;因为粮食短缺,曹操下了禁酒令,孔融却天天宴请宾客,饮酒作乐,甚至创作难曹公禁

28、酒书、又难曹公禁酒书强词夺理,先提出“酒何负于治者哉” 3 24的理论。在又书中,写道:“徐偃王行仁义而亡,今令不绝仁义;燕哙以让失社稷,今令不禁谦退;鲁因儒而损,今令不弃文学;夏、商亦以妇人失天下,今令不断婚姻。”3 25指出仁义、谦让、文学、婚姻都会误国,都应当禁止,其文荒谬,之事为了公开与曹操唱反调。陈琳担任何进主簿时,也曾上谏何进召外兵一书。当时何进与“西园八校尉”的总指挥蹇硕产生矛盾,策划召集四方猛将及诸侯入京,以此彻底剿灭宦官集团。陈琳认为,借外强铲除宦官“无异于鼓烘炉以燎毛发”3 52。他对当时的形势分析的比较正确,可惜并没有得到何进的采纳,最后何进被杀,董卓祸乱京城。刘桢也曾向

29、曹植上谏平原侯植书,指出“桢礼遇殊特,颙反疏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礼贤不足,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3 207认为曹植对待自己非常照顾,对待家丞邢颙显得礼遇不足,希望曹植重视其身边的人才。2.3 歌功颂德诸子为官时,对于自己的上司,或出于敬佩之情,或出于知遇之恩,或是出于政治需要,甚至出于谄媚之故,不乏赞美之辞。孔融对曹操的赞美主要在袁绍被剿灭之前,孔融当时还把曹操当做维护社稷的周公。建安元年,王朗被孙策打败,流亡东冶,孔融在与王朗书中召他为官时,歌颂“曹公辅政,思贤并立,策书屡下,殷勤款至。”3 17盛孝章是孔融的好友,时任吴郡太守,遭到孙权嫉恨,孔融上书曹操,希望曹操征召盛孝

30、章,此文即与曹公论盛孝章书,在文中孔融曾也赞美“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3 22孔融还创作过一些诗文,其中也有对曹操的赞美。如六言诗三首中写道“瞻望关东可哀,梦想曹公归来” 3 4、“ 从洛到许巍巍,曹公忧国无私”。 3 4陈琳在袁绍帐下时,也吹捧袁绍为明主,在应讥一文中,也曾提到过“今主君以宽宏为宇,仁惠为庐,若地之载,如天之焘”3 73陈琳在为袁绍上汉帝书中,称袁绍“假天子之威,每战辄克。臣备公族子弟,生长京辇,颇闻俎豆,不习干戈;加自乃祖先臣以来,世作辅弼,咸以文德尽忠,得免罪戾。臣非与赞角戎马之势,争战阵之功者也。诚以贼臣不诛,春秋所贬,苟云利国,专之不移。固冒践霜雪,不惮

31、劬勤,宝庶一捷之福,以立终身之功。社稷未定,臣诚恥之。”3 75-76尽数袁绍功德。官渡之战后,袁绍势力土崩瓦解,陈琳被俘,曹操喜爱陈琳的文笔,对之前陈琳的骂词不予追究,陈琳为此投降曹操,又把曹操作为良主。在随曹操出征乌丸时,他创作神武赋,夸赞曹军声威是“有征无战”3 44。同时称赞曹操 “夫窥巢穴者,未可与论六合之广,游潢污者,又焉知沧海之深。大人之量,固非说者之所可识也。”3 44在檄吴将校部曲文里也有类似之举,不再重复。陈琳还有答东阿王笺一文,借阅读曹植文章感受盛赞曹植文采,文曰“夫听白雪之音,观绿水之节,然后东野、巴人,蚩鄙益著。”他把曹植的作品与白雪、绿水相媲美,文章有一定的谄媚色彩

32、。王粲避难到荆州时,被刘表治理下的荆州的繁荣所打动,并且在荆州文学记官志中描写荆州“和化普畅,休征时叙。品物宣育,百谷繁芜。勋格皇穹,声被四宇。”3 137他把刘表当做明君,认为荆州教化普及,物产丰饶,刘表功勋卓著。但是后来王粲发现刘表并非爱才,于是开始表现出失望。他和陈琳一样,也在投降曹操之前有过骂曹操的经历,但是都是遵照主人的命令。曹操非常欣赏王粲的才华,对王粲也多加信任,甚至到了出入同车的地步。王粲被曹操的礼遇所感动,也多次创作褒扬曹操功德。摘其从军诗(其一):“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西收边地贼,忽若俯拾遗。陈赏越

33、丘山,酒肉逾川坻。军中多饫饶,人马皆溢肥。徒行兼乘还,空出有余资。拓地三千里,往返速若飞。歌舞入邺城,所愿获无违。昼日处大朝,日暮薄言归。外参时明政,内不废家私。禽兽惮为牺,良苗实已挥。窃慕负鼎翁,愿厉朽钝姿。不能效沮溺,相随把锄犂。熟览夫子诗,信知所言非。”3 89-90文中既夸赞曹军用兵神武,又赞赏曹操内修外治,功德卓著。方东树曰:“神武、圣君,是为无羞恶是非之心,岂余苟责之哉!”6 69他在太庙颂里直接歌颂曹操功德:“绥庶邦,和四宇。九功备,彝乐序。建崇牙,设璧羽。六佾奏,八音举。昭大孝,衎妣祖。念武功,收醇祜。”3 128文章铺张陈词,把曹操的功德极尽渲染。王粲甚至在公宴诗直接写出“愿

34、我贤主人,与天享巍巍。”3 89这样直接的奉承之词。徐幹的作品流传下来的不多,但是他的西征赋留下的残句里面也有对曹操功德的赞扬。其文对曹操的功德进行描述:“庶今宇之今定,入告成乎后皇。登明堂以引至,铭功烈乎帝裳。”3 152徐幹最淡泊功名,对此,曹氏兄弟非常敬佩,曹操也经常对他多加嘉奖。徐幹最早的时候觉得社会秩序混乱,于是隐居研学,甚至由于学习刻苦积劳成疾。当时他已经小有名气,州郡牧守想任命他为官,也都遭到了他的拒绝。他把曹操当做治世的明君才出仕,之后也多次因病辞官。所以,在建安七子之中,徐幹的褒奖之词较为客观,以此也可见曹操的文治武功一定程度上也是符合当时北方的民望。起初曹操召阮瑀做官,阮瑀

35、不应,逃进深山。后来曹操烧山把他“请出”,他才勉强应召,但是也是多次辞官,傲气十足。后来在一次宴会上曹操想要煞其威风,把他放入乐队中。不料阮瑀精通音律,反而令曹操大为折服。阮瑀也不敢太过放肆,于是作琴歌表示自己愿意为曹操效劳。其歌前半部份为“奕奕天门开,大魏应期运。青盖巡九州,在东西人怨。”3 158借机表达时人对曹公的期待,不乏谄媚意味。阮瑀在公宴诗里也有“贤主以崇仁” 3 161等奉承的字眼。建安十三年阮瑀随军出征刘表,创作纪征赋,称赞曹操“同天工而人代兮,匪贤智其能使。”3 163应玚早期有过一段时间的羁旅生活,后来受到曹氏礼遇,心存感激之恩,也有部分作品歌颂主人贤德爱才,如其在公宴诗中

36、描述“巍巍主人德,佳会被四方。”3 171他还在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中,通过自己在归曹前后的对比,感激曹氏的恩情,并通过“公子敬爱客,乐饮不知疲。” 3 172夸赞曹丕爱才之心。刘桢的射鸢诗也明显过度赞赏曹操射术,夸大其词,称其“意气陵神仙。”他还有赠五官中郎将诗四首,其文如下:昔我从元后,整驾至南乡。过彼丰沛郡,与君共翱翔。四节相推斥,季冬风且凉。众宾会广坐,明镫熺炎光。清歌制妙声,万舞在中堂。金罍含甘醴,羽觞行无方。长夜忘归来,聊且为太康。四牡向路驰,欢悦诚未央。余婴沉痼疾,窜身清漳滨。自夏涉玄冬,弥旷十余旬。常恐游岱宗,不复见故人。所亲一何笃,步址慰我身。清谈同日夕,情盻叙忧勤。便复为

37、别辞,游车归西邻。素叶随风起,广路扬埃尘。逝者如流水,哀此遂离分。追问何时会?要我以阳春。望慕结不解,贻尔新诗文。勉哉修令德,北面自宠珍。秋日多悲怀,感慨以长叹。终夜不遑寐,叙意于濡翰。明灯曜闰中,清风凄已寒。白露涂前庭,应门重其关。四节相推斥,岁月忽已殚。壮士远出征,戎事将独难。涕泣洒衣裳。能不怀所欢?凉风吹沙砾,霜气何皑皑!明月照缇幕,华灯散炎辉。赋诗连篇章,极夜不知归。君侯多壮思,文雅纵横飞。小臣信顽卤,僶俛安能追。3 189四首诗分别从与曹丕交游、曹丕探病、忧虑战事、营帐作赋四个角度叙述自己与曹丕的友情,借机表达对曹丕礼贤下士情操赞扬与感激。严羽,薛雪均指出此与王粲所称“圣君”乃目中无

38、汉、“全无心肝者”。 156992.4 附和创作除孔融外,建安诸子都算是曹氏集团的侍从文人,曹操看重他们的才华,让自己的儿子与他们交游。在与曹氏家庭相处的过程中,诸子经常会有一些附和的创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公宴诗和同题创作。公宴诗是汉魏六朝时期的一种诗歌类型。文人们以公家所召集的宴会为主题或抒写与宴会内容相关的诗。公宴诗内容一般不外乎以下四种,一是推崇赞美宴会主人,二是借景抒情,三是赞赏美好的事物、四是感悟人生哲理。七子中,陈琳、王粲、阮瑀、应玚、刘桢都有公宴诗创作:(陈琳)凯风飘阴云,白日扬素晖。良友招我游,高会宴中闱。玄鹤浮清泉,绮树焕青蕤。3 35(王粲)昊天降丰泽,百卉挺葳蕤。凉风

39、撤蒸暑,清云却炎晖。高会君子堂,并坐荫华榱。嘉肴充圆方,旨酒盈金罍。管弦发徽音,曲度清且悲。合坐同所乐,但愬杯行迟。常闻诗人语,不醉且无归。今日不极欢,含情欲待谁?见眷良不翅,守分岂能违?古人有遗言,君子福所绥。愿我贤主人,与天享巍巍。克符周公业,奕世不可追。3 89(阮瑀)阳春和气动,贤主以崇仁。布惠绥人物,降爱常所亲。上堂相娱乐,中外奉时珍。五味风雨集,杯酌若浮云。3 161(应玚)巍巍主人德,佳会被四方。开馆延羣士,置酒于斯堂。辩论释郁结,援笔兴文章。穆穆众君子,好合同欢康。促坐褰重帷,传满腾羽觞。3 171-172(刘桢)永日行游戏,欢乐犹未央。遗思在玄夜,相与复翱翔。辇车飞素盖,从者

40、盈路傍。月出照园中,珍木郁苍苍。清川过石渠,流波为鱼防。芙蓉散其华,菡萏溢金塘。灵鸟宿水裔,仁兽游飞梁。华馆寄流波,豁达来风凉。生平未始闻,歌之安能详?投翰长叹息,绮丽不可忘。3 188在诸子参与公宴时,经常借酒抒怀,赞赏曹操的文治武功,或表达对曹氏父子赏识恩情的感谢,或是描述宴会盛况,其内容更像是官场应酬。所以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中评论公宴诗是“以子建首,无卑乞状也。如王仲宣、刘公幹,接若而无气也。”1 95公宴诗的创作,多是为文而造情,经常无切身感受。曹氏父子一旦对生活有所感慨或者对某些事物突发兴趣时,便会让随同的诸子共同创作,因此在三曹与七子的作品中,都出现了不少题目内容相同或者相近的作品

41、。刘琮投降后,曹操在汉水之滨大宴群臣,其间命各才子作赋,王粲挥笔而来,洋洋洒洒地率先写完神女赋,赢得群臣赞赏,当时同作神女赋的还有杨修、陈琳和徐幹。又如曹操带曹丕出猎游玩,曹丕写了一篇校猎赋,同时命诸子同作,于是陈琳创作了武猎赋,王粲创作了羽猎赋,应玚创作了西狩赋,刘桢创作了大阅赋。曹植也曾命七子共同创作。曹植创作了静思赋之后,陈琳、阮瑀各创作了一篇止欲赋,王粲创作了一篇闲邪赋,应玚创作了正情赋。这些文赋都是在相同场景下的被动创作,创作目的也多是官场需求,幕僚色彩浓厚。除了以上四种情况之外,七子也有少量的其他具有政治色彩的文章,比如举才荐贤,感叹才多用少、流露出职事压身的情感等。第三章 建安七

42、子政治创作的心态差异七子中,孔融是忠于汉朝,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都是归顺曹操并为其服务。基于不同的政治立场,他们的创作心态也有差异。他们的政治创作,有感激赞美之情,有建功之意,有淡泊之志,也有嘲讽之语。3.1 感激赞美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七子对于自己的上司都有过感激和赞美。七子对于曹操的感激主要来自之前各为其主而产生的摩擦曹操没有追究,或者他们得到了曹操的重用。而对于曹操的赞美,一方面,他们是曹操的下属,有一定的官场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发自内心的认可,因为曹操本人致力于统一稳定,做了许多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事情,对于社会的贡献比较大。无论是在崇国防疏、上书请准古王畿制里还是在南阳

43、王冯、东海王袛祭礼对中,孔融的政治立场一直主张拥护汉朝统治,恢复统治秩序。曹操称帝的野心没有暴露之前,孔融把曹操当做政治朋友,所以在建安初年以及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孔融是一直是支持曹操的,并且多次直言赞美。如第三章所述,陈琳在袁绍手下时,把袁绍当做明君,对袁绍有过赞美。后来被曹操俘虏,曹操喜欢他的文章,对之前痛骂自己及祖辈的事情既往不咎,陈琳心存感激,在多次创作中对曹操有过夸赞。王粲曾经在荆州呆了十五年,虽然经常写点公文书信,但他终究感觉怀才不遇,不受重视,这也对他的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曹操攻打荆州时,王粲等人说服刘琮投降有功,后被曹操授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后又迁军谋祭酒。建安十八年,曹操被封为魏公,王粲被拜为侍中,备受曹操信任,甚至到了出入同车的地步。而且之前王粲为刘表给袁氏兄弟写的信中也有过骂曹操的行为,没有受到追究,王粲已经是感激涕零了,他的太庙颂等文章就是直接的歌功颂德之作。史书关于徐幹的记载主要就来自中论序(作者无法考证)。根据各类记载,徐幹本人对于政治也有自己的主张,他的中论里就阐述了自己对于君臣问题与政治问题的看法。史书关于徐幹的记载着墨最多的地方都是徐幹的人品的正直,他最后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