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之道——美术鉴赏基础》第三课时《认知与理解——美术鉴赏的过程》.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092122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看之道——美术鉴赏基础》第三课时《认知与理解——美术鉴赏的过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观看之道——美术鉴赏基础》第三课时《认知与理解——美术鉴赏的过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观看之道——美术鉴赏基础》第三课时《认知与理解——美术鉴赏的过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观看之道——美术鉴赏基础》第三课时《认知与理解——美术鉴赏的过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观看之道——美术鉴赏基础》第三课时《认知与理解——美术鉴赏的过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观看之道——美术鉴赏基础》第三课时《认知与理解——美术鉴赏的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看之道——美术鉴赏基础》第三课时《认知与理解——美术鉴赏的过程》.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优质课评选活动美术学科课时教学设计安徽省当涂第一中学授课教师:翟妍课题认知与理解-美术鉴赏的过程单元观看之道一一美术鉴赏基础课时第三课时课型美术鉴赏年级高一年级一、课时教材分析:同学们了解美术鉴赏的意义,形成对美术鉴赏的初步认识,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理解美术鉴赏的过程,进而打开鉴赏的眼睛,有意识地改变观看习惯和思维方式。本课为学习美术鉴赏的过程,它不仅是第二节美术鉴赏方法课程的延伸,也为后面课程中学生走进博物馆做一名博物馆实习讲解员的活动任务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课在单元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二、课时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美术

2、学习仅停留在对作品的欣赏环节,没有经历完整、系统的对美术鉴赏过程的学习。但是,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学生们初步理解了美术鉴赏的意义,基本掌握了美术鉴赏的方法。三、课时学习重点:了解鉴赏美术作品的一般过程,运用不同的鉴赏过程对美术作品进行解读。四、课时学习难点:理解鉴赏者不同的认知思维影响鉴赏过程,不同的鉴赏过程会产生不同的鉴赏体验。五、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过程一一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并能在美术鉴赏过程中灵活主动地运用。(二)过程与方法:以韩熙载夜宴图作为案例分析,探讨、总结、生成美术鉴赏过程的认知。通过分组讨论、任务训练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美术鉴赏过程的本质,实现

3、对美术作品灵活多变的分析与解读。(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作品,让学生感知艺术的形式美、原理及魅力,并生成广泛的文化认同感,积极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提高其对美术鉴赏活动的价值判断。六、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情境、问题学生活动、思考设计意图(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美术鉴赏的几种方法,本单元的大单元任务是培养同学们成为一名合格的博物馆讲解员,作为讲解员我们需要向游客完整的介绍一件作品,我们该如何使用这些美术鉴赏方法带领观众进行一次完整的美术鉴赏过程呢?今天我们来探究美术鉴送的过程。(二)对一幅作品的鉴赏会经历哪些过程呢?让我们用所学的鉴赏方法开启一次探索之旅。环

4、节一:这是一幅怎样的画?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件宝贝,它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著名的绘画艺术大师张大千曾在1945年花500两黄金买下这幅绘画,要知道当时的500两黄金,购买一座前清王府也绰绰有余。学生聆听。采用预设角色的方式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去,激起学生探究鉴赏艺术作品的好奇心。这幅国宝级的作品就叫做韩熙载夜宴图,它对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绘画、传统服饰、民族音乐以及古代人文生活艺术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作品从创作内容到表现形式,都体现了中国工笔人物画的最高标准。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于2001年6月15日发行中国传统绘画系列韩熙载夜宴图彩色纪念银币1枚,也充分说明其价值。那么,这幅传世名作

5、是什么时期创作的?当时画家为何要画这幅作品呢?环节二,作品是如何产生的?学生聆听、思考。从评价入手去鉴赏美术作品更能抓住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突显韩熙载夜宴图在人物画上的审美特征。1、让学生了解人物身份,事件的历史背景,主人公韩学生了解历史背挖掘作品背后的故熙载在当时的处境,以及韩熙载、顾闵中、李煜三人之间的关系。2、说明这场豪华宴会的由来,从而引出韩熙载夜宴景以及人物关系。事。图这幅作品实则为政治博弈的产物。小结:韩熙载为躲避李煜的猜疑而纵情声色,但内心郁郁寡欢;李煜为了解韩熙载情况派顾闵中暗中监视;顾阂中为完成任务,有观点地画出夜宴场景绘图,当作工作报告上交给李煜。韩熙载夜宴图实则为一份政治

6、“情报”。如今,这份生动的政治“情报”已经家喻户晓,它让我们了解到古代私人豪华夜宴的所有细节,发现画中歌舞升平背后所隐含的动荡与危机,体会到人间繁华中透出的唏嘘与无奈。那么,这幅作品究竟画了什么呢?通过老师的介绍,学生了解顾闵中创作这幅作品的缘由O环节三:画了哪些内容?1、初识韩熙载夜宴图,教会学生如何观看手卷。同学们随着手卷缓缓打开,逐个看到画卷展开的五个部分:听乐、观舞、休息、清吹、宴散。2、让学生观察画中的乐器、食物等,思考:我们可以从这些细节中发现什么?小结;同学们通过探讨,从所观察的细节里了解到古代乐器以及古人的饮食文化。提出问题:画中人物场景众多,画家是如何安排并加以表现的呢?学生

7、观看、思考并回答。由浅入深,让学生在观察中获取信息。对韩熙载夜宴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环节四:画家如何表现的?整体看:画家顾闵中是如何对画中的人物与场景进行表现的呢?1、画家如何将发生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五个场景安排在同一画卷中的呢?2、对比顾恺之女史箴图进行分析。局部看:以第一段“听乐”为例,画家是如何表现人学生聆听,学会从形状间的相互关系、色调的处理、空间的营造等,对画面让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的分析方法,自主探究绘画的形式构成。物的?1、如何处理画中人物的主次关系?2、画面中颜色的搭配是否协调?小结:画家以长卷的方式进行创作实现了时间和空间在画面中的统一。通过人物大小关系,位置安排等构图方式表现不

8、同人的身份与地位。画中器物随人物排列井然有序,宾主得当,疏密有致。加上高古流畅的笔法和工丽雅致的设色,画面整体给人以和谐之感。教师总结:正因为画家有着高超的表现技巧,高度还原了这场夜宴的场景,才成就了这幅传世名作,让它流芳百世,被后人所景仰。进行分析。(三)美术鉴赏的过程和那些因素有关?作为一名博物馆讲解员,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美术鉴赏的过程呢?1、对韩熙载夜宴图我们都经历了哪些美术鉴赏过程呢?(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韩熙载夜宴图的鉴赏过程大概经历四个过程:评价、解释、描述、分析。(2)、费德门认为这四个过程的最合理顺序分别为: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小结:描述:体现人的观看本能;分析:

9、属于专业理性视角切入;解释:大的历史视角;评价:更大的宏观视角。费德门的观点以描述、分析、解释、评价这一过程符合人们由表及里的认识事物的过程。2、作为博物馆的实习讲解员,这两个鉴赏过程,你觉得哪个更合适?为什么?3、你觉得还有其他的鉴赏过程吗?4、学生讨论:不同的鉴赏过程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师小结:人作为美术鉴赏的主体,在对事物的认知学生分小组,进行探讨。每组派小组代表回答,并说明理由。通过激烈的讨论,引导学生建立如何正确认识看待“四步法”的观念。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去鉴赏,所获得的感受和理解也会不同。上是多样的,就像不同的人看树:画家,看树的形态特征;木匠,看树的材质;砍柴的人,看树是湿

10、的还是干的。说明不同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你所关注的点就不一样。不同的人看画,观看切入的角度不同,自然也会产生不同的鉴赏步骤。所以,美术鉴赏的过程受限于不同人对事物的认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鉴赏过程,不同的鉴赏过程也会产生对作品不同的鉴赏体验。费德门“四步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鉴赏美术作品的一般过程,无论我们选择怎样的步骤来鉴赏美术作品,都是为了更好的去解读作品。(四)课堂实践结合今日所学,假如你是一名博物馆的实习讲解员,请说说清明上河图的美术鉴赏过程。(五)课后任务展示博物馆藏品:萧云从榕荫茅屋图、黄钺山水图、渐江松溪石壁。布置任务:请大家结合所学习的美术鉴赏过程与方法,为博物馆藏品编写完整的

11、讲解文案。给学生派发博物馆实习讲解员邀请函。下节课,请同学们走进身边的博物馆,用所学的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一起感受美术作品的魅力。学生认识到美术鉴赏的过程与人的认知有着紧密的联系。分小组讨论。学生课后思考、查阅相关资料,编写讲解文案。将课堂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延伸课堂教学。结合所学,对三件博物馆藏品的鉴赏过程进行概述。为下节课走进博物馆活动做铺垫。七、课时教学板书设计:美术鉴赏的过程1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评价2 .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一一解释3 .画了哪些内容?一一描述4 .画家如何表现的?分析八、学习评价内容在已完成的项目后面划“w或简述你能否自由地使用不同鉴赏方法让美术鉴赏过程变得更丰富吗?对于费德门提出的美术鉴赏过程,你是否赞同?对于“美术鉴赏的过程受到人们对事物认知的影响”这一观点,你是否赞同?你是否能够用所学知识试着帮助身边的朋友体验一次完整的美术鉴赏过程呢?九、学习任务单结合今日所学,假如你是一名博物馆的实习讲解员,请说说清明上河图的美术鉴赏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