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毫米波固态源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095095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4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毫米波固态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二章毫米波固态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二章毫米波固态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二章毫米波固态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二章毫米波固态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毫米波固态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毫米波固态源课件.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1 固态振荡器的一般理论,振荡器换能器:DCAC放大器:G非线性电路负阻振荡的基本原理直流静态电阻永远为非负值R=V/I 0负阻是就动态电阻而言的,即器件V-A特性曲线上某处的斜率r=dv/di0,振荡的三种条件,只考虑稳态振荡时器件中的电流基波分量i(t)=Acos(t+)设器件的微分阻抗和电路阻抗分别为Zd(A)=-Rd(A)+jXd(A)Zc()=Rc()+jXc()则起振条件Rd(A)Rc()平衡条件Zd(A)+Zc()=0稳定条件,振荡器噪声分析,注入锁定,2.2 IMPATT振荡器1958年Read提出模型1965年Johnston首次从工作在雪崩区的p+n二极管中观察到了微波

2、振荡,单双漂结构对比单漂区(SDR)双漂区(DDR)结构 p+-n-n+p+-p-n-n+漂移区数量1 2结面积较小 较大输出功率较小 较大工艺复杂性和成本较低 较高,2.3 Gunn振荡器,1963年Gunn发现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半导体能级间电子转移产生负阻效应RWH(Radley,Watkins,Hilsum)双谷理论模型1964年Kromer证明了二者是同一种效应,Gunn与IMPATT对比,与IMPATT对比,Gunn器件不是结效应器件,而是体效应器件,也称电子转移器件优点:噪声低,适合作低噪声本振缺点:输出功率较低,6.1 鳍线振荡器,鳍线振荡器=鳍线谐振器+有源器件鳍线谐振器用一段带

3、有偏置电路和适当调谐电路的鳍线制作有源器件可以是Gunn、IMPATT等二端器件,也可以是FET、HEMT FET等三端器件,简单的鳍线振荡器鳍线压控振荡器平面柱鳍线振荡器周期栅鳍线振荡器单栅鳍线振荡器鳍线FET振荡器,并联双管合成振荡器P=P1+P2理论合成效率可达100%,串联双管合成振荡器P=2(P1+P2)理论合成效率可达200%这是因为串联可使Gunn管比单个时有更大的负阻,也更容易与阻抗较高的传输线匹配关键:等幅同相合成,鳍线串联双管合成振荡器,Gunn二极管和串联双管合成振荡器的等效电路鳍线串联双Gunn管合成振荡器的输出功率,鳍线串联双Gunn管合成振荡器的输出功率稳定度和频率

4、稳定度,2.5 二端器件倍频源,倍频器将交流能量转换为其谐波频率的交流能量,与振荡器将直流能量转换为交流能量不同。倍频器与其说是信号源,不如说是频率变换电路。,倍频器分类,按功能:信号倍频功率倍频按器件:二端电抗性二极管变容二极管阶跃二极管电阻性二极管三端,变容二极管的非线性特性 结电容结电容变化系数=1/3 缓变结=1/2 突变结1 超突变结,二极管倍频电路基本形式,并联型(电流激励型)特点:二极管上只有f1和Nf1频率的电流优点:二极管可接地,利于散热,适合大功率倍频缺点:二极管与输入输出回路均为并联,使得输入输出阻抗都较低串联型(电压激励型)特点:二极管上只有f1和Nf1频率的电压优点:

5、输入输出阻抗较高,且随谐波次数N的增加,效率下降程度比并联型小,对N3的场合较适合缺点:散热不如并联型,倍频附加电路,空闲回路匹配电路偏置电路,W频段高功率二倍频电路二倍频器平衡倍频器反向并联二极管对Q-W频段鳍线平衡倍频电路900GHz平衡三倍频器三端器件振荡器和倍频器FET二倍频器(微带结构),6.3 混频器,二端器件混频器单二极管混频器(单端混频器)反向并联二极管对偶次谐波混频器二极管平衡混频器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三端器件混频器,低噪声放大器,单级、双级单片低噪声放大器 宽带放大器类型平衡式 分布式(行波式)反馈式有源匹配式有损匹配式,精品课件!,精品课件!,宽带放大器性能比较 平衡式放大器 单片分布式(行波式)放大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