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制度学派PPT资料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讲制度学派PPT资料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制 度 学 派,institutional school,2,一、制度学派概述,主要代表:T.凡勃伦、J.R.康蒙斯、W.C.米切尔等。他们把历史学派的方法具体化为制度演进的研究,否认经济理论的意义,以批判的姿态出现,提倡改良主义政策。,3,1、继承与创新,制度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历史学派在美国的变种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基本上不同意传统资产阶级经济学所使用的抽象演绎法,不同意19世纪70年代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越来越重视的数量分析方法。他们采取的是历史归纳方法和历史比较方法,强调每一个民族或每一种经济制度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活动或发展起来的,从而所阐明的规律性并无普遍的意义。制
2、度学派是当时处于较高发展水平的美国环境中的产物。大垄断组织同中小企业之间的矛盾,在美国要比在德国表现得更加突出。因此,制度学派从一开始起就强调制度本身的缺陷和局限性,强调有必要调整各种经济关系,对之进行改良,并预言美国的唯一出路在于社会改良。,4,2、学派的松散性,制度学派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内部观点统一的经济学派别。它只是一个笼统的称呼,被用来概括若干在理论、方法和政策主张方面有所相似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凡勃伦、康蒙斯和米切尔之间,也没有统一的经济观点。他们三人的重要著作都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很难说究竟哪一本著作概括了制度学派的主要经济观点而成为本学派的“经典作品”。这种情况是不同于以前的英国资
3、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当时的奥地利学派和剑桥学派或后来的凯恩斯学派的。该学派以研究“制度”和分析“制度因素”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标榜,并以此得名。,5,3、理论特点,制度学派在美国,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是一个以资产阶级经济学异端形式出现的经济学派别。他们是现行制度的批评者,也是正统经济理论的批评者。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尤其是凡勃伦和康蒙斯,都被看成是“离经叛道者”,他们在作品中批评当时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处于正统地位的马歇尔理论,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和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并非是完美无缺的,凡勃伦甚至还提出了改革美国资本主义的设想,即由技术人员来执掌工业大权,以替代金融家的位置。制度学派对制度的批评,并不
4、触动制度的私有制基础。它强调制度分析、结构分析的重要性,但它所说的制度、结构的含义极为广泛,其中既包括所有制、分配关系,又包括国家、法律制度、意识形态等等。它把所有这些制度、结构并列在一起,用以解释社会经济变化的原因。,6,4、基本经济观点,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基本上都强调非市场因素(如制度因素、法律因素、历史因素、社会和伦理因素等)是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因素,认为市场经济本身具有较大的缺陷,使社会无法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方面协调。他们总是强调制度分析或结构分析,即认为只有把对制度的分析或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分析放在主要位置上,才能阐明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弊端,也才能弄清楚资本主义社会演进的
5、趋向。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基本上不同意根据当时处于正统地位的经济学家们所宣扬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所制定的政策,即国家不干预私人经济生活的政策。他们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调节,以克服市场经济所造成的缺陷和弊端。,7,二、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1、凡勃伦,T.,8,(1)生平和著作,Thorstein Bunde Veblen(18571929)美国经济学家,制度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出生于威斯康星州的马尼托沃克一个挪威移民家庭。1884年在耶鲁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后来历任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密苏里大学经济学讲师、教授、社会研究新学院讲师。凡勃伦的经济观点对后来的制度学派经济学家有着重要的影响,成为以后的新
6、制度学派理论的基本内容和进一步论述的出发点。主要著作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1899)企业论(1904)工程师和价格制度(1919)不在所有权和最近的商业企业:美国状况等,9,(2)制度分析,凡勃伦认为,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有两个主要制度,一是生产技术制度,另一是私有财产制度。这两种制度都以人类的本能为基础,前者建立在改进技艺本能的基础上,后者建立在追求利益本能的基础上。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两种制度各有具体的表现形式。在现代社会中,两种制度分别表现为运用技术进行机器生产的“机器操作”和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经营”,前者的特点是大规模生产,提供充裕的产品,后者的特点是只关心盈利。于是“机器操
7、作”和“企业经营”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弊病来源于二者的矛盾,即来源于企业经营对机器操作的统治。由于这种统治,企业力图把价格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限制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采用,由此导致经济萧条。,10,(3)阶级分析,凡勃伦进而指出,正是由于“机器操作”和“企业经营”的对立,现代社会也就相应地分为两个阶级,即企业家和技术人员。企业家占有企业,经营企业,追求商业利益。技术人员管理“机器操作”,管理生产过程,但受制于企业家。因此,应当对现代社会的弊病负责的,不是管理生产过程的技术人员,而是支配技术人员的企业家。但这个矛盾将在社会进化的过程中得到解决,这是因为,技术人员的重要性将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而
8、日益增大,他们不仅能联合行动对付企业家,而且有必要这样做。假定技术人员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他们只要实行普遍怠工或总罢工,就足以使整个工业体系瘫痪,从而迫使企业家作出让步。凡勃伦预言技术人员的掌权是社会进化的必然趋势。他认为,一旦技术人员掌权后,追求商业利益的“企业经营”将被抛弃,生产和企业经营之间的矛盾也将消除了。他预言,在美国,前景将是出现一个所谓“技术人员苏维埃”。,11,(4)消费问题,现代西方消费经济学著作一般都把凡勃伦看成是有影响的早期消费经济学的研究者。凡勃伦是较早地重视消费问题研究的经济学家,他在运用制度分析方法研究消费问题时,提出了一些观点。凡勃伦认为,社会上一直是两种消费方式并
9、存,即一种是家庭内部生活中的消费方式,另一种是大庭广众中的消费方式。前一种消费比较简陋,后一种消费比较奢侈。由于社会上对一个人的看法往往不是根据这个人的实际才能或品德,而是根据他的消费标准来决定的,所以人们便倾向于摆阔气,在大庭广众中维持较奢侈的消费方式。于是消费成为荣誉的象征,也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沉重的负担。,12,凡勃伦认为,当社会上存在着不同的阶层和不同的消费方式时,较低阶层的消费总是以较高阶层的消费作为争取实现的标准的。因此,即使是极穷困的家庭,也会设法来表现自己,让男子尽力工作,而让妻子有一些装饰来打扮。对于人们总是想用较高阶层流行的消费方式作为标准这一点,凡勃伦把它归结为心理因素(虚
10、荣心)作用的结果。凡勃伦认为,消费方式是易奢不易俭的,也就是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原因:一个人如果已经从较低的消费标准上升到较高的消费标准了,如果他想再退回来,就会被社会所轻视,斥责为吝啬,而他本人如果已经习惯了较高的消费标准,要想再降低它,精神上也会感到痛苦。,13,2、康蒙斯,J.R.,John Rogers Commons,14,(1)生平与著作,美国经济学家,制度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出生于俄亥俄州霍兰兹堡。1888年毕业于奥伯林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1892年,任该学院经济学、社会学教授,1915年在该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19011902年,任美国工业委员会研究员。1904193
11、2年任威斯康星大学教授。19201928年任全国经济研究局局长。主要著作有财富的分配(1893)、工联主义和劳工问题(1905)、劳工与管理(1913)、资本主义的法律基础(1924)、制度经济学:它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1934)等。,15,(2)制度分析,康蒙斯把制度看成是人类社会经济的推动力量。他所说的制度,是指约束个人行动的集体行动而言,而在集体行动中,最重要的是法律制度。他认为,法律制度不仅先于经济制度而存在,并且对经济制度的演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在美国建国后的最初50年内,公司是垄断性的组织,只有得到立法方面的特许权的公司才能进行活动,但这就造成了贪污行为。后来,制定了一般的
12、公司法,使任何合于规定的公司组织都能得到承认,于是公司普遍化了,公司不再是垄断性的组织,而成为竞争性的组织。公司法确立了商人的组织经营的权利。这样,经济发展大大加快了。,16,(3)经济法学思想,康蒙斯以法律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经济关系。他认为,经济关系的本质是交易,整个社会是由无数种交易所组成的一种有机的组织。由于参加交易的任何一方都有自己的利益,所以在交易过程中将会有双方的利益冲突。法律制度的任务在于调节这些利益的冲突,充当双方利益的公正的仲裁人。人们之所以会接受法律制度,承认法律的仲裁,就在于交易双方除了在利益上有彼此冲突的一面外,还有相互依赖的另一面。正是这种相互依赖性,使社会得以继续存在
13、,使法律得到尊重,使经济得以发展。因此,康蒙斯主张完善法律制度,确立可以保障劳动者的法律制度,并运用法律制度来管理美国经济。,17,3、米切尔,W.C.,Wesley Clair Mitchell(18741948),18,(1)生平与著作,美国经济学家,制度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生于伊利诺伊州拉什维尔。长期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并主持全国经济研究局工作。19271930年,任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主席。米切尔除了从事经济理论的研究而外,还对美国经济史、国民收入统计进行了研究。主要著作有:绿背纸币史,特别是18621865年发行的经济后果(1903)、绿背纸币本位下的黄金、物价与工资(190
14、8)、经济周期(1913)、零用钱的回流办法(19121936)等。,19,(2)制度分析观点,米切尔声称经济学研究不应当以抽象演绎方法为主,不应当先有理论的概念,然后再用它们来整理事实材料,而应当先对事实进行经验统计的分析,然后归纳出原理。他也同T.凡勃伦一样,强调制度因素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但他认为,制度因素对任何经济过程的重要性都应以经济统计的分析作为依据,一旦离开经济统计的说明,制度因素的作用也就显示不出来了.,20,(3)经济周期理论,他从大量经验统计资料的分析着手,认为经济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产生着下一阶段,即繁荣导致衰退,衰退又导致繁荣,资本主义经济正是这样波浪式前进的。他反对用均
15、衡的原理来描述经济周期过程,他认为均衡概念是虚构出来的东西。至于制度因素(例如国家所起的作用)在经济周期中的表现,则必须依靠经济统计来说明,否则它将是没有意义的。,21,(4)战争经济学,作为美国经济史的研究者,米切尔对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经济状况进行了研究。他仍然主张要用统计资料来解释经济的变动过程。他认为南北战争之所以加快了美国经济的增长,是由于战争期间发生了通货膨胀,货币工资虽然略有上升,但实际工资却大幅度下降。他认为,由于实际工资下降了,而同一时期的地租和利息的实际水平也在下降,从而利润增大了,利润的增大促进了美国经济增长。米切尔的这一解释曾在长期内被美国经济史学界认为是一个权威的解释。
16、,22,4、制度学派的发展,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制度学派有了新的发展。这时凡勃伦已经去世,但另一些美国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继续宣传凡勃伦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这一时期制度学派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G.C.米恩斯(1896)、A.伯利(18951971)、C.E.艾尔斯(18911972)等人。主要有两权分离思想。,23,(1)伯利和米恩斯的观点,伯利和米恩斯合著的一书出版于1932年。它从企业权力结构和掌握权力的人的经济地位进行分析,强调法律制度和法律形式对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方式变化的作用。他们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所有权与管理的分离,经济中将会出现经理人员拥有越来越大的权力
17、的趋势。这种趋势既可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可能使经理人员的利益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而使社会利益服从于公司的利益,即经理人员的利益。米恩斯和伯利认为,要设法控制公司的活动,使公司的活动置于社会利益之下。,24,(2)艾尔斯的观点,艾尔斯认为,技术进步的本质不在于个人技艺的提高或个人精神的某种表现,而在于工具的变革以及由此引起的制度方面的变化。所有权与管理的分离,经理人员作为一个独立的阶层或集团的出现,所有者不能再象过去那样凭自己的财产而取得惯例的收入等等,都是技术进步、工具变革的不可避免的结果。而在这些进步和变革的过程中,社会评价标准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有技术专长的人自然要受到社会尊重,传统的特权
18、和地位自然要被人们认为是有害于人类福利的。,25,三、新 制 度 学 派,neo-institutional school,26,1、代表人物,新制度学派是旧制度学派的“新阶段”。该学派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以后有较大的发展。大体上从50年代延伸到现在。它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美国的J.K.加尔布雷思(1908)、K.E.博尔丁(1910)、R.L.海尔布罗纳(1919)、B.沃德、A.G.格鲁奇(1906)、瑞典的G.缪达尔(18981987)等人。,27,2、渊源和持点,一方面继承了过去的制度学派的传统,以制度分析、结构分析为标榜,并主张在资本主义现存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改革,另
19、一方面又根据二战后新的政治经济条件,比过去的制度学派更加注意现实问题,批判缺陷,并提出更为具体的政策建议。在政策目标和价值准则问题上所涉及的范围也要广泛得多。新制度学派是在凯恩斯主义已成为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新正统派,但却无法解释多种社会经济问题的原因,并且提不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的情况下,进行分析和提出论点。这是新制度学派不同于过去的制度学派的新特点。他们既反对“新古典学派”和一切经济自由主义,同时也反对凯恩斯主义。他们反对回避“价值判断”的数量分析而主张结构分析。在政策主张上,他们强调的是社会经济的“结构改革”。,28,3、方法论特点,认为经济学正统理论惯于使用的数量分析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这种
20、数量分析只注意经济中的量的变动,而忽视了质的问题,忽视了社会因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心理文化因素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强调采取制度分析、结构分析方法,其中包括权力分析(指分析“决策的权力”的产生和分配)、利益集团分析(指分析社会上各种利益集团的地位和相互关系)、规范分析(指分析人们动机和习惯的形成和变化及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等。,29,4、对当前社会制度的批判,当前社会虽然生产出丰裕的产品,但却是一个病态的、畸形发展的社会.病态的主要表现是:富裕之中存在着贫困,低收入者、少数民族、妇女都受到歧视和压榨,经济增长之后人的精神上受压抑的状态不仅没有消除,甚至还加剧了。通货膨胀、失业
21、、能源缺乏、环境破坏、城市拥挤不堪、社会风气败坏等等,都使人们感到,这样的生活质量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出现这种畸形现象,一方面是由于权力分配不平等,即权力集中在大公司及其代表的手中,大公司只顾自身的利益去发展生产,而置公共利益于不顾;另一方面则由于价值准则是建立在错误的理论基础上的,即认为“产品越多越好”,经济增长就是“善”,结果某些商品生产得越多,给社会带来的问题也越多。为此,新制度学派主张必须有一个“信念的解放”,即从正统派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者)制造的“增长就是一切”、“一切为了增长”的错误思想下解放出来,建立新的价值准则,即以个人的“独立性”和以“公共目标”为衡量尺度的经济学的新观念。,
22、30,5、加尔布雷思的权力均等化,(1)加尔布雷思在分析当前美国经济时,就认为它不是一个单一的模式,而是由为数不多的大公司组成的“计划体系”和由众多的小企业与个体生产者组成的“市场体系”两大部分构成的“二元体系”。由于大公司有权力控制自己的产品的价格,小企业和个体生产者没有这种权力,而必须听命于市场并受到大公司的剥削,所以两大体系的权力不平等成为现代社会一切问题的根源。加尔布雷思提出,收入不平等是权力不平等的结果,所以要实现收入均等化,必须从权力均等化开始。所谓权力均等化是指:即限制大公司的权力,提高小企业和个体生产者在经济中的地位,使得大公司不能再利用手中的权力(如控制产品销售价格和原材料收
23、购价格的权力)来剥削小企业和个体生产者。使小企业在出售或买进产品时对价格有同等的控制权,使它们的贸易条件相同。,31,(2)政策主张,从具体的政策措施来说,应当针对大企业和小企业的不同情况而实行不同的政策。比如说,政府应当对大企业实行价格管制,限制它们利用市场上的价格波动来损害小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而对于小企业,则不应当采取价格管制的做法,而应当鼓励小企业联合起来,维护自己的产品价格的稳定性。又比如说,政府应当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管理,保证财政支出不是只为大企业的目标服务,而要使财政支出服务于公共目标,但对于小企业,政府应当进行财政上的支持,使小企业能得到好处。一旦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在权力方面的差异缩小了,经济中的收入不均等的状况也就会减少。,xiexie!,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