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调车工作安全探讨.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01527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站调车工作安全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车站调车工作安全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车站调车工作安全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车站调车工作安全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车站调车工作安全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站调车工作安全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站调车工作安全探讨.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题目: XX站调车工作安全探讨学 院:学院专 业: 交通运输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1 年 4月 2日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议年级09春层次本科专业交通运输姓名程纪伟题目XX站调车工作安全探讨指导教师评阅意见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年 月 日评阅教师意见 评阅教师:年 月 日答辩小组意见答辩小组负责人:年 月 日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本任务书下达给: 级 本 科 交通运输 专业学生 设计(论文)题目:XX站调车工作安全探讨一、设计(论述)内容:分析了调车作业的特征及目前在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于如何确保安全,从管理、技术角度制定出对

2、策,以现实确保调车作业安全的目的。二、基本要求:1.对课题有深刻全面的了解。2.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有自己一定的主见。3.理论知识能力与实际运用能力的综合运用,使其得到全面的发展。4.文字流畅,叙述简洁,条理清楚。5.独立完成课题。6.在全面掌握有关理论的基础上积极着手收集资料,拟定论文大纲,依据指导老师修改后的论文提纲撰写论文。三、重点研究的问题:重点研究了调车安全的问题,着重以安全问题为出发点,运用一些较为科学的分析手段,并对调车安全状况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找出危及安全生产的基本因素和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通过调车现行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就如何改善安全生产的状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出

3、了一套车站安全管理问题解决的对策及对今后的车站的安全工作改进提出了几点控制措施,为组织车站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依据。四、主要技术指标通过对调车工作安全问题的分析与探讨,对应地提出一些相关的安全防备措施,建立起一套车站安全管理模型,在实际调车安全生产工作中得到发挥作用,使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及人-机-环境因素等得到合理配置,为车站的各项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五、其他要说明的问题论文一律用A4纸打印。每页38行,每行30字,字间距设置为标准,段落为单倍行距,页面设置为:上:2cm,下:2cm;左:3cm;右:2cm,论文按顺序左装订。对字体和字号的要求如下:题目用宋体一号(分两行书写时用小一号)黑

4、体字;正文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用宋体小二号黑体字,题序和标题之间空两字,不加标点,下同;正文第二层次(节)题序和标题用宋体小三号黑体字;正文第三层次(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正文第四层次(款)题序和标题用楷体小四号加粗;正文第五层次(项)以下标题和题序与第四层次同。其余汉字及正文均为宋体小四号,非汉字均为Times New Roman 体。下达任务日期:2011年1月10日要求完成日期:2011年4月15日答辩日期: 2011年 月 日指导教师: 张雅静开 题 报 告题 目:XX站调车工作安全探讨报告人:程纪伟 2011年1 月20 日一、文献综述本论文重点研究了调车安全的问题,着重以

5、安全管理为出发点,运用一些较为科学的分析方法与手段,注重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思想,并对车站调车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找出危及安全生产的原因和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通过调车现行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就如何改善XX站调车安全生产的状况,提出了一套车站安全管理问题解决的对策及对今后的车站的安全工作改进提出了几点控制措施,为车站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依据。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车站调车工作是铁路运输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车站行车组织的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内容,在整个运输生产中用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调车作业的特征及目前在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于如何确保安全,从管理、技术角度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6、以实现确保调车作业安全的目的。三、研究方案:主要分析XX站调车工作安全问题,以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常见而不注意的问题为主,最终建立一套调车安全管理的制度。四、进度计划:2011年1月29日前提交开题报告。2011年3月10日前提交论文部分成果。2011年3月20日前提交论文初稿。2011年4月2日前提交最终论文。五、指导教师意见:论文选题理论与实际结合,符合专业要求,准予开题。指导教师:张雅静2011年 1月25日中 期 报 告题目:XX站调车工作安全探报告人:程纪伟一、总体设计本文力图通过分析调车作业的特征及目前在作业及生产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问题,对于如何确保安全,从管理、技术角度制定出对

7、策,以现实确保调车作业安全的目的。主要研究了调车安全的问题,着重以安全管理为出发点,运用一些较为科学的分析方法与手段,注重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思想,并对车站调车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找出危及安全生产的原因和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通过调车现行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就如何改善XX站调车安全生产的状况,提出了一套车站安全管理问题解决的对策及对今后的车站的安全工作改进提出了几点控制措施。二、基本框1阐述铁路运输安全的意义;2分析XX站调车安全管理的现状;3提出解决车站调车安全管理问题的对策与措施;三、进展情况按进度要求进行。四、指导教师意见论文按进度进行中,继续进行。指导教师:张雅静201

8、1年3月12日结 题 验 收一、完成日期2011年4月9日二、完成质量论文阐述了安全管理工作对运输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并且结合实际重点研究了调车安全的问题,并对车站调车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找出危及安全生产的原因和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一套车站安全管理问题解决的对策及对今后的车站的安全管理工作改进提出了几点对策与措施,并为车站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格式规范,符合要求。内容理论结合实际,阐述透彻到位。三、存在问题分析存在问题时能列举详细案例最好。四、结论该论文从选题符合专业要求,理论结合实际,论文格式规范,框架结构合理,能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准予结题,打

9、印提交。指导教师:张雅静2011年4月9日摘 要本论文阐述了安全管理工作对运输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重点研究了调车安全的问题,着重以安全管理为出发点,运用一些较为科学的分析方法与手段,注重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思想,并对车站调车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找出危及安全生产的原因和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通过调车现行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就如何改善XX站调车安全生产的状况,提出了一套车站安全管理问题解决的对策及对今后的车站的安全工作改进提出了几点控制措施,为车站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依据。根据有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有安全生产法为准绳、有依法管理、问题管理、规范管理、强基达标为基础,打造安全

10、文化、创建安全屏障,这样才能把安全第一,责任重与泰山的观念融入到干部职工的工作中行动上。还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对调车安全有一个科学的预测,使站段调车安全工作更具有超前性、前瞻性、预防性、基础性、达到车站安全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关键词:调车 安全 管理 措施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ecurity management of the importance of transportation safety. Focus on the tone car safety, with emphasis on safety management as a s

11、tarting point, the use of some of the more scientific analysis of methods and means, focusing on high standards, talking about science, do not slack off thinking, and shunting station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security issues, to find out the reasons for endangering safety and security of the weak

12、links in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management by shunting the current measures were analyzed on how to improve stations shunting Jia Um production safety situation, a set of security management problem-solving station Countermeasures and future work to improve the safety of the station made seve

13、ral control measures, as the station provided the basis for production safety work. According to a Three Represents and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s guidance, and safety laws as the yardstick, there are legal management, problem management, standard management, strong Quetta-based standa

14、rd, to create a safety culture, to create security barriers, so as to put safety first, the responsibility the concept of weight and Tarzan into the work of cadres and workers of action. Must constantly study new situations, solve new problems, swap cars have a scientific forecast of security, so se

15、curity Stations shunting more advanced, forward-looking, preventive, basic, to the station safety by leaps and bounds.Key words:railway Shunting safety Manaagement目 录摘 要VIIABSTRACTVIII绪论11.铁路运输安全的意义21.1安全生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31.1.1安全生产的政治意义31.1.2安全生产的经济意义31.2 安全是铁路创新与不断发展的重要前提42XX站调车安全管理现状分析42.1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现状分析5

16、2.1.1近期铁路行车安全状况分析52.1.2XX站运输安全基础的主要问题62.2 调车事故案例分析82.2.1车站调车工作存在的主观因素82.2.2车站调车工作存在的客观因素113 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123.1XX站安全管理工作要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123.2XX站安全管理工作要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133.3XX站安全管理工作要以“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为原则133.4XX站安全管理工作要贯彻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原则133.5XX站安全管理工作要贯彻实事求是,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143.5.1抓机制落实保安全143.5.2抓培训提素质153.5.3 强化现场控制173.5.4全天候的监控193.5

17、.5 狠抓安全工作的落实193.5.6运用科技手段保安全203.5.7发挥安全大检查作用保安全21结束语24参 考 文 献25致谢26绪论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其安全在铁路运输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调车作业又是铁路行车工作的重点,确保安全性势在必行,在其整个运输生产中尤为重要。同时,调车工作是车站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最基础的工作,做好调车安全管理工作在整个运输安全生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XX调车工作安全探讨1.铁路运输安全的意义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其安全在铁路运输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铁路运

18、输安全是运输生产系统运行秩序正常、旅客生命财产无险、货物和运输设备完好无损的综合表现,也是在运输生产过程中为达成上述目的而进行的全部生产活动协调运作的结果。铁路运输生产的根本任务就是把旅客和货物安全的、及时地运送到目的地,其作用、性质、和特点,决定了铁路运输必须把安全生产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加快铁路改革与发展,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运输安全局面。如果安全形势不稳,不断发生事故,势必打乱运输秩序,干扰总体部署,分散工作经历、社会舆论也会反映强烈,铁路工作就会处于被动状态,铁路改革与发展就会失去了重要前提与基础,难以顺利进行。铁路走向市场,更需要确保安全、提高运输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运输企业形象。

19、铁路运输安全质量下降,必然会损害企业形象,阻碍或蔓延铁路深化改革、全面走向市场的进程。面对日趋灵活多变的市场需求,铁路通过运输管理体制、组织方法、经营方式的改革,努力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转变,重栽、高速(提高)及多元化经营来的运输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安全已成为影响市场竞争实力的“当头炮”。没有稳定的安全形势,就没有铁路大联动机的高效正常运转,就难以使铁路运输优势和铁路运力资源得以充分发挥。不仅如此,发生事故本身就是对运输生产力的破坏。所以,铁路越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走向市场,越要强化安全基础,搞好安全生产。1.1安全生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铁路运输生产有其独自的特点,安全工作尤为重要。实践证明

20、,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对生产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国家财产的安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1.1.1安全生产的政治意义从政治上说,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一切生产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产的需要。因此,在生产劳动中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使生产和安全两者统一起来,这是由社会主义制度所决定的,也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根本政策。职工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和健康,是受到我国宪法保护的,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劳动人民的关怀和爱护,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1.2安全生产的经济意义从经济上说,实现安

21、全生产是能顺利进行、完成和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重要保证;实现安全生产也是搞好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铁路运输如果发生事故,特别是重大、特大事故,造成车毁人亡的重大损失。兰州局“7.23”旅客列车冲突重大事故。7月23日23时21分,兰州局嘉峪关机务段担当的85209次货物列车,与后行刚刚停车的N857次旅客列车发生冲突,造成85209次货物列车7辆货车颠覆,2辆货车脱轨,N857次机车脱轨,没有人员伤亡。严重损害了铁路声誉,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1.2 安全是铁路创新与不断发展的重要前提加快铁路改革与发展,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运输安全局面。如果安全形势不稳,不断发生事

22、故,势必打乱运输秩序,干扰总体部署,分散工作精力,社会舆论也会反映强烈,铁路工作就会处于被动状态,铁路改革与发展就失去了重要前提与基础,难以顺利进行。铁路推向市场,加入WTO,更需要确保安全、提高运输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运输企业形象。铁路运输安全质量下降,必须会损害企业形象,阻碍或延缓铁路深化改革、全面走向市场的进程。面对日趋灵活多变的市场需求,铁路通过运输管理体制、组织方法、经营方式的改革,努力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型转变,重载、高速(提速)以及多元化经营带来的运输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安全已成为影响市场竞争实力的“当头炮”。没有稳定的安全形势,就没有铁路大联动机的高效正常运转,就难以使铁路运输优

23、势和铁路运力资源得以充分发挥。不仅如此,发生事故本身就是对运输生产力的破坏。所以铁路越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走向市场,越要强化安全基础,搞好安全生产。2XX站调车安全管理现状分析XX站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境内,站中心里程位于唐遵线唐山南站水0号岔尖起3km+820m处,隶属北京铁路局唐山站管辖。车站按技术性质为中间站,按业务性质为货运站,车站的等级为三等站,本站主要办理货物运输业务,配有专用线6条,专业铁道1户,按性质属于中间站,主要编解小运转列车及办理货物列车的始发和终到。2.1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现状分析铁路运输生产是全国纵横交错的铁路网上进行的。每天有几万台机车和几十万辆货车、客车、编成数

24、以千计的各种列车昼夜不停地运行。整个运输生产活动周延有客运作业、货运作业和行车技术作业,相应地铁路运输安全主要包括行车安全、客运安全、货运安全、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路外安全等内容。其中铁路行车安全在运输安全中问题最为突出。因为人员伤亡、货物损毁、设备破坏等大多数是因为行车事故而造成。行车安全状况好,旅客和货物运输的安全可靠程度就高,反之亦然。因此,我国铁路在评价运输企业安全工作好坏时,一般采用无重大、大事故天数以及行车事故率指标来衡量。一般地说,考察分析铁路行车安全状况,就足以反映铁路运输安全的基本情况。2.1.1近期铁路行车安全状况分析近十年来,我国铁路行车安全状况经历了一个起伏不定的动态变

25、化过程。其间,许多综合治理、确保安全的成功经验,也有一些触目惊心、损失惨重的事故教训。它们从正反两个方面留给我们众多的思考,为我们提出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据文字记载和统计资料表明,1988年第一季度的铁路连续发生了四起旅客列车重大安全事故。如1988年3月24日,沪杭线311次旅客列车司机违反操作规程,在匡巷车站冒进信号机,进入区间与208次旅客列车冲突,造成29人死亡(其中28人是日本旅客),机车、客车、轨枕、线路、道岔等技术设备经济损失达240万元,中断正线行车23h7min,在国外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不良影响。国务院领导立即作出“铁路一定要把安全运输放在第一位”的重要指示,并于1988年6

26、月4日至8日召开了以铁路为中心的全国交通安全议会。铁道部为扭转安全被动局面,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为维修,发展新技术设备,遏制了行车安全滑坡状况,使1988年下半年至1989年全年全路运输安全状况明显好转。1989年4月铁道部在长期安全生产的临汾铁路分局召开现场会,终结推广他们的经验。时隔不久,1990年上半年铁路行车安全状况又开始恶化,事故件数明显增加,仅哉月3日至8月3日一个月连续发生了12起行车重大事故。8月中旬全路行车安全工作会议后,全路以“三防”(防列车冲击、防切轴、防断轨)为重点,坚持“三个不变”,使恶化的安全又趋于平稳,并开始出现转机。1991年全路创了历史事故最低的一年,尤为可

27、喜的是杜绝了旅客列车重大伤亡的恶性事故发生。1992年上半年全路运输安全工作保持了稳步发展的好势头,列车重大事故件数与1991年持平,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继续大幅度下降,全路行车安全状况创造了历史同期最好水平。然而,进入8月份后全路运输安全开始滑坡,行车重大事故急增,8、9、10三个月就发生14件,有的发生在旅客列车上,性质严重,损失巨大,安全形势非常严峻。进入2000年,全路行车事故为运输、机务、工务、电务、其他部门共五个部门。计有行车事故案例53件,其中行车重大事故12件,行车险性事故41件。矛盾尤为突出,铁路安全形势已明显不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加速安全运输,势在必行。

28、2.1.2XX站运输安全基础的主要问题事实表明,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状况总体发展趋势良好,但仍不稳定,不能适应铁路和国民经济速度发展的需求。而安全基础不牢固已成为安全不稳定的最重要原因,其主要表现可归结为人员素质低、设备技术质量不良、环境条件差和管理薄弱。人员、设备和环境文艺比较直观、易于理解,以下着重对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加以解释。现代化生产运输生产必须与现代化管理与之匹配。多年来我国铁路引进是不少科学管理手法和手段,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运输安全生产。然而。剖析运输安全形势不稳的原则,恰恰在安全管理方面,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XX站安全管理的思想观念较陈旧较长时期以来,受传统经验管理的影响,

29、安全管理往往是局部的、定性的和静态的,比较重视事故发生后的“事后”管理,而又重要一时光古指标判断安全工作好坏。就安全抓安全,就事故论事故,不经常从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高度去认识解决问题。“不出事故就安全”的片面认识、重眼前失长远利益等认识的偏差,很容易造成安全管理上的被动。(2)XX站对事故信息价值未得到充分利用事故是其成因的信息载体,事故信息的价值不仅在于惩罚和教育,尤其可用与分析事故原因,预防同类事故再次发生。因此,在分析出事故时,应坚持铁道部的“三不放”的原则然而,在许多时候,对于事故原因的分析,常常停留于表面的直接原因,而对事故的根本原因内在的联系缺乏深入分析,急于定性顶

30、责,忙于经济罚款。尤为严重的因受利益驱使,对事故隐瞒不报、弄需做假、相互推委、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不良现象屡禁不止。这种不正当行为既为运输安全留下了后患,又浪费了难以估量的事故信息价值。(3)XX站安全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落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铁路的改革和发展使职工队伍结构、生产技术和运输设备的先进水平、运输组织方式和运营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铁路部门习惯性指派工作组、检查组下基层的工作方式变化不大。这种突击的方法虽能暂时收效、外美内虚、应付检查。有些单位把定全管理等同于行政管理,抓措施性的东西多,抓实质性的工作少。师傅预测技术计算机安全管理辅助系统应用,还局限在较小的范围。(4)XX站

31、安全基础仍然比较薄弱 这主要表现在有些干部作风浮漂、责任心不强、工作抓得不实。少数职工“两纪松弛”,作业有章不循、违规蛮干,简化作业,有些主要行车工种职工对基础规章制度不熟悉,非正常情况下应急和故障处理能力较差,简化培训现象大量存在。规章制度不完善、有重叠,有的规章制度不随设备走。2.2 调车事故案例分析车站的调车作业是一个比较难控制的作业环节,也是事故发生率比较高。对历年来对事故统计的分析来看,调车作业产生的事故占所发生车务事故的70以上。在所有调车事故中车站发生的事故又占绝大多数。并且车站发生调车事故后的影响范围广,事故复救困难。车站调车工作难于控制的主要原因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2.2.

32、1车站调车工作存在的主观因素1、XX站安全管理松弛XX按技术性质为中间站,中间站的日常工作主要以接发列车为主,调车作业的量相对少一些。车站的干部、职工对调车作业的重视程度相对要差一些,虽然班组长在交接班会和职工大会上经常强调调车作业安全的重要性,但是存在现场监控、指导少,全过程的跟踪写实困难,调车作业完了后归纳、总结的少。作业前要求执行作业标准化,作业中由于列车开车时间、企业装卸作业进度、接发列车等因素影响强调作业进度。往往是要速度,不要质量,有时会怠慢安全,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出现站长、值班干部现场指挥违章作业。只要干的快怎么干都行了,完全失去了规章制服的约束,形成本末倒置。2、XX站调车作业人

33、员定员少参加调车作业职工业务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几乎都是具有现在操作的实战能力,在理论知识上有点缺陷,作业中按标作业怠慢,有时带有个人主观意识在作业中。中间站的调车组人员一般有34人组成,多到5人,参加调车作业人员少。专用线作业几乎都是长距离线路,离本站作业区域较远,调车作业中不能对专用线的道岔、线路、大门、装卸机具等进行提前检查。作业中基本是各负责一头,互控措施很少。例如:2003年10月3日乌兰浩特站发生一起调车作业脱线的一般事故。事故原因是3日5:15分由车站一调三人利用担当调车作业的1692机车去区间辅助所油库专用线送重油罐车24辆,取空油罐车24辆,返回后开45316次到宁家站。调

34、车组3人按照职责分工,连结员和调车员按照均等排列的J顷序由l号连结员在前部领车,并确认前方进路,2号连结员站在12辆位置,调车员在机车的走行台上显示信号。但当作业车辆进入油库专用线距离停留车本列还有10辆时,连结员发出十辆距离信号,没有听到司机鸣笛回示,1号连结员发现手持的平面调车电台无电,立即下车往司机方向跑报告。2号连结员发现l号连结员的异常举动后,没有立即显示停车信号,反而往l号连结员的方向跑去了解情况。当了解情况后再显示停车信号,调车员此时正在机车的走行台上盹睡,惊醒后再向司机显示停车信号已经来不及,造成被连挂车列前端一辆空罐车撞坏挡车器脱线。通过这起事故可以看出中间站的调车作业缺乏有

35、效的监控措施,对调车员的管理失控,在站内作业,调车员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有盹睡的情况发生。另外参加调车作业的连结员应变能力也是同样值得怀疑。同样是2004年11月17日0:45分乌兰浩特站40185次调车作业,当作业到第三钩5道减3辆,6道加11辆时,由于机车未全部进入到5道,压信号返牵。室内信号员盲目单操22号道岔后,就指示司机压信号可以返牵,结果造成关门调车,挤坏22号道岔。造成调车作业的又一次事故,在短短的45天里一个中间站接连发生了两起调车事故。由此可见调车作业是极其容易发生事故,无论是简单的调车作业还是复杂的作业都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3、“三控”能力不到位,惯性违章跟着主观意识而行,从而

36、导致事故发生。2008年1月19日,北京局京九线霸州站利用40103本务机车调车作业。调车计划3道出单机,8+13,10+6,8-6,10+8,货14-6,货16+7,货15-7,货16-15,货15+4,3+42开。16时50分开始作业,18时01分,当作业到货场16+7推进运行经过50号道岔时,前端车辆进入异线,道岔四开,造成前端1-3位车辆脱轨,构成调车脱轨一般D类事故。原因分析:(1)霸州站扳道员在作业中不认真执行扳道“四程序”,在道岔扳动时,未发现 道岔转动异常,道岔扳动以后,对道岔开通位置及尖轨密贴状态不确认,盲目还道;调车组作业人员确认进路不认真,盲目发出动车信令,并在发现车辆进

37、入已线脱轨后,未及时发出紧急停车信令,致使车辆脱轨。(2)50号带柄道岔表示器下部穿钉螺丝断开脱出,道岔尖轨失去控制,道岔扳动失效,导致推进运行的车辆在经过道岔时,尖轨动作,道岔四开。通过这起事故,在作业中严重出现联控失效,各工种自己没有做好互控措施,并没有做到“自控、互控,他控”盲目作业,凭借个人主观判断能力作业,习惯了以往的作业方法,惯性违章作业,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同样是发生在2008年10月28日18时03分,南仓站丁班八调执行第4号调车作业计划,在中零分解场和货场作业,计划中零1+8,中零2-1,中零3-5,货3-1,货2+22,中零2-1,中零1-1,货2-2,中零2-19,货2+

38、2,货2-2对货位,货3+27共计19钩。当调车作业至第7钩后,调车长擅自变更计划,将货2-2,货2+2,货2-2对货位合变一钩,将两辆棚车向曲线半径为300米,超过2.4。下坡道和两侧为1.2米高站台的货2道溜放对货位,制动员站在第一辆车前端负责跟车制动。18时33分,该制动员在车辆进入高站台货位区拧闸制动,并在车辆运行中下车,又在车辆仍在运行中,从外侧高站台跨越两车连接处,准备跨越上另一侧高站台,到第二辆车后端拧闸制动做防溜时,不慎坠入车辆与高站台侧面之间的缝隙,被行进中的车辆挤压带出13米,当场死亡。构成铁路交通一般B1类人员死亡事故。原因分析:(1)制动员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39、,在违章进行的溜放作业中,从高站台上冒险跨越运行车辆之间的车档,严重违反北京局车务人员安全技术细则和北京铁路局防止机车、车辆人身伤害安全措施必须停车上下的有关规定,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调车长在临近下班时,盲目图快、擅自变更计划、简化作业程序,违章指挥溜放对货位;连接员对调车长严重违章指挥不予制止,并且参与违章作业,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3)调车区长对调车长擅自变更计划,违章溜放作业,没有起到监督控制并及时制止的作用,是事故发生另一重要原因。4、部门间联系不彻底,造成管理失控2004年2月3日7:30分40163次在街基站利用利用货物4线和1线进行捣调作业,车站值班员没有按照干一钩划一

40、钩的要求,在进路不对、信号未开放的情况下,当值班员听到司机询问调车进路的联控时,未再次确认信号开放状态,盲目向司机通报进路,司机也没有确认前方进路,依靠相互间工作的信任与依靠,造成关门调车,挤坏道岔事故。 2.2.2车站调车工作存在的客观因素1、调车设备简单车站的调车设备较区段站、编组站要简单的多,基本是利用到发线、牵出线、货物线、专用线进行平面调车,调车作业与接发列车作业相互交叉,有调车作业时停留车本列需要占用一条到发线,还要保证正常的接发车停会,可为调车作业提供的线路非常有限,因此大部分的作业都是在货物线和企业专用线内完成,基本是甩挂、对位作业完了后直接挂头开车。2、作业涉及面广在车站,调

41、车作业不分区,其范围覆盖从到发线到货物线、牵出线、专用线,从站内到区间的专用线。调车作业切割正线频繁,对作业质量要求高,没有时间可以进行重复作业。作业人员承担的工作多,既要止轮,又要检查专用线的线路、停留车位置、还要保证列车甩挂后的编组要求。XX站的专用线数量将近十条,况且专用线的分布都不在一个方向,最多的车站四个方向都有企业专用线,同一专用线内还有多家企业共用情况。在调车作业前既要考虑调车作业对接发列车的影响,又要考虑作业时间长短,是否影响下站作业,同时也要考虑取送车的顺序,是否违编。一般情况一次作业站内的所有专用线都干一遍,甚至有的专用线取送作业不能同时进行,要去两次以上,调车组人员的作业

42、量较大,一次作业时间较长。3、调车机车不固定我们车务段管内的车站除龙潭山站配备专用调车机外,其余的车站都是利用本务机车作业,机车乘务员都是轮流乘务。部分乘务员对站内设备不够了解,掌握不清,作业中与车站值班员、信号员、调车组人员间相互配合、协调能力差,影响调车安全和作业效率。 3 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安全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对铁路运输部门而言,安全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技术、设备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课题。1988年第一季度,全路连续发生四起震惊中外的行车重大事故,给铁路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和极坏的影响。因此,有必要使铁路广大职工增强安全意识,牢固树立

43、“安全第一”思想,努力学习各种安全管理知识,认真研究解决运输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抓好各项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从而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生产。3.1XX站安全管理工作要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消除事故隐患; 要经常对干部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安全管理工作要有标准和规范: 贯彻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并使之与经济责任制紧密挂钩; 开展切合实际思想政治工作: 理顺安全与事故的关系,从各方面预防事故的发生。3.2XX站安全管理工作要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在车站生产过程中,只在车轮一转,就产生和存在着安全和发生事故两种可能性。也就是说,矛盾着的两个侧面安全和事故始终存在在于生产过程之中。因此,车站各有关部门都应端

44、正指导思想,坚持安全第一。各级管理者都要把安全管理纲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从而真正做到对安全管理工作“思想上第一、工作上围绕、制度上保证、作风上适应”,常抓不懈、持之以恒。3.3XX站安全管理工作要以“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为原则生产中不安全因素是客观存在的,生产越忙,越容易出现不安全因素,因此,安全管理需要车站各级管理者和职能科室共同努力达到预期效果: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时,必须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车站的技术、教育、调度、统计等有关科室,都应在自己职能管理范围内,为实现安全生产而履行义务。3.4XX站安全管理工作要贯彻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原则对人的管理

45、如何,对安全有着决定性的意义。首先,车站各项作业过程中所接触的生产对象,除了办公桌椅、资料以及常用备品(如调车作业中的铁鞋、安全带、信号灯旗等)外,其他一律属于部门,如房屋、车辆、线路和通信器材等。因而有必要把管理者的权威性和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相统一,增强职工遵章守纪、遵重权威的自觉性; 其次,妥善于开发智力,培养和使用人才。要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科学技术水平,把竞争机制引入劳动人事管理中。重实际讲效果,把安全质量好坏作为衡量一个职工的重要依据。另外,还要做好激励工作,使职工在不断为安全做贡献过程中发展自己,实现自身价值。3.5XX站安全管理工作要贯彻实事求是,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安全管理

46、者要坚持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责任。“四不放过”就是指问题发生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有关人员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班组长和有关管理人员的管理责任不清不放过。另外,要改变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使用现代化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如安全系统工程、质量检验等)指导安全生产。还在通过各种安全管理制度的改革,把安全状况的好坏同干部职工的经济利益挂钩,特别是职务、工资挂钩,从则把责、权、利三都统一起来。3.5.1抓机制落实保安全作为基层的生产班组,重点是执行和落实好上级为安全生产制定的规章制度,例如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干部逐级负责制、五定量化考核机制、车站管理标准、全员等级制考核等有关规章、制度、标

47、准、办法。车站安全管理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从表面上看,有职工技术业务素质不高、“两纪”松弛、责任心不强和设备故障等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干部作风不实,安全管理不严、现场作业失控、安全责任不落实所造成的。因此,安全重在管理,管理在于干部,干部是确保运输生产的重要因素。加大用考核机制约束干部、用安全政绩考核干部,可以激发各级干部抓安全的内在动力,克服抓工作心浮气燥、安全措施落实不严、只抓表面不究根本等不良倾向,增强抓安全的责任感,提高安全生产的可控程度。首先是确定本站抓安全的重点,做到“抓重点、重点抓”。每一个车站的安全工作重点都不一定相同,各有特点。只有抓住重点并抓好落实,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良好效果。是否作到这一点,就是看基层管理者能否结合安全工作实际,针对不同时期的形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