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学各章知识点讲解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学各章知识点讲解 .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学各章知识点讲解:第一章2010年12月27日 11:34第一章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一、广义的教育(概念15页):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范围很广,一般称为广的教育。二、学校的独特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近代以来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在各种教育中起着(示范)和(主导)的作用。三、幼儿教育(概念):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就称为幼儿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教育。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专门研究3-6岁幼儿
2、的教育,探索其特点和规律。四、幼儿教育的意义:(简答和论述)(一)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二)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三)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四)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担负着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任。五、敏感期(概念)幼儿期是语言、形状知觉、音感等发展的敏感期。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敏感期。第二章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一、我国的教育目的?(简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3、者和接班人。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二、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简答)教育目的。它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总目标,是金字塔的顶端。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即幼儿教育阶段目标。幼儿园工作规程所表述的幼儿园保育、教育目标就属于这一层次。各个幼儿园具体的教育目标。三、制定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简答)1、教育目标分解的方法要恰当;2、教育目标的涵盖面要全面;3、教育目标要有连续性和一致性第二节 幼儿园的任务一、幼儿园的双重任务:(一)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二)幼儿园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二、幼儿教育的原则有哪些(简答
4、和论述):幼儿园教育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教育的一般原则,另一部分是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教育的一般原则:(一)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2、保障儿童的合法权利。(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1、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2、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3、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三)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1、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2、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3、多种组织形式促进儿童的发展。(四)充分利用儿童、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幼儿园教育的原则:(一)保教结合的原则。1、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2、保
5、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3、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三)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1、教育的活动性;2、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四)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第三章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第一节 全面发展教育与幼儿的发展一、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59页简答)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个体在各方面齐头并进地、平均地发展,可以允许幼儿个体在某方面突出一些。第二节
6、幼儿体育二、幼儿体育的目标: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三、幼儿园体育的内容:1、促进幼儿健康成长;2、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基本动作主要是走、跑、跳、平衡、投掷、钻爬、攀登等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4、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幼儿园体育应以增强(幼儿体质)为核心全面的综合的为幼儿有一个强壮、健康的身体创造条件。(填空、选择和判断)第三节 幼儿智育四、幼儿智育(概念):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幼儿智育的目标:培
7、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多种感官和运用语言的基本技能能力,以及初步的动手能力。五、幼儿智育的内容:1、发展幼儿的智力;2、引导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3、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第四节 幼儿德育六、幼儿德育的内容:幼儿品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与发展幼儿(个性)两个方面1、 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培养爱的情感形成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和能力2、 发展幼儿个性幼儿德育要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如良好的性格,有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诚实、勇敢、意志坚强等等。七、幼儿德育的途径:1、(日常生活)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2、专门的德
8、育活动是实施幼儿德育的有效手段;3、利用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八、幼儿德育必须从情感入手,重点放在道德行为的形成上,具体应注意什么?(74页简答和论述 论述时要扩充)(1)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2)直观、形象,切忌说教,切忌空谈(3)注意个别差异 第四章 教师和幼儿一、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92页)(一) 幼儿教师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没有正确的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对于一个幼儿教师来说,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思想品德素质,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热爱幼儿,把自己的身心奉献给幼教事业,是幼儿教师社会主义服务感、道德责任感、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和信念最实际
9、、最集中的体现。(二) 健康的身心素质没有健康的身体不可能搞好幼儿教育工作,这是没有异议的。要搞好幼儿教育工作,为人师表,教师的情感、个性、性格、行为方式等心理素质也是同样重要的。(三) 幼儿教师的能力素质作为幼儿教师,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任务是促进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因此有效地、高质量地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就成为老师必备的素质。正如思想家卢梭所说的一样,“热心可以补才能的不足,而才能不能补热心。”二、幼儿教师必备的能力(一) 观察力幼儿教师的观察力(概念):(93页)主要是指对幼儿直觉的、原样的、不加任何操作的自然观察力,表现在随机的观察和有计划的观察中。在随机观察时,观察能力的
10、高低表现为教师能否敏感地捕捉到幼儿发出的动作、表情或语言等各方面的信息并且快速的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93页)有计划的观察要求预先有拟定的观察项目,教师根据观察内容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场景,列出最能反映问题本质的观察要点,然后按计划进行观察。既可观察幼儿的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可观察幼儿的个体发展的独特性。(94页)(二)沟通的能力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包括(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和(促进幼儿之间)相互沟通的能力。教师和幼儿的沟通方式有(非言语的)和(言语)的两种。非语言沟通的途径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三、案例分析题:一位教师曾有这样的体会:“过去手工课,我总是让全班幼儿按我的示范要求统一
11、做。我的注意力集中在大喊不会做的幼儿身上,帮了这个帮那个,忙的什么也没仔细看。后来尝试观察幼儿的操作,从幼儿的小肌肉入手,发现幼儿的差异很大。积累了一定的资料后,经过进一步的分析、比较,我将全班幼儿平分为5等,布置任务时,按幼儿的不同水平提出要求,基本做到任务难度略高于幼儿现有水平。总之,哪个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心中有数了。”你对这个案例如何理解?(94页)答: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发展型教育必须从观察开始。它还说明,对幼儿现有状况的了解,有助于把握不可见的幼儿发展的“下一步”,这是促进幼儿发展最有意义、然而又最困难的课题之一。教育既要促进幼儿发展,但又不能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如何把握这个“度
12、”?解决这个难题最可行的办法,对老师来说,就是对幼儿长期地、深入地观察。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阿莫什维力所说的那样,“唯一的尺度就是我们教育的直觉。它是建立在对每一个人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每个幼儿的现有水平和“下一步”都不同,只有观察才能去发现这些差异,让教育建立在幼儿发展可能性的科学基础上。四、 在幼儿园中言语沟通方面存在什么问题?(简答、论述96页)教师习惯了自己讲幼儿听,总认为自己讲的是有价值的,而对幼儿的见闻、感受、提问等缺乏共鸣,所以很少有双向的交谈; 谈话多在集体活动时,以教师提问、幼儿回答的形式进行,个别交谈很少。教师对幼儿的谈话中,批评、否定多于表扬、肯定;指导、命令多于情感、经
13、验的交流和分享。教师以为幼儿理解了自己的话,其实幼儿并没有理解;教师以为自己理解了幼儿的话,其实并没有理解教师缺乏与幼儿言语沟通的技能技巧或必要的倾听的耐心。比如幼儿口齿不清、谈话内容含糊、语法错误多时,常打断他们。对幼儿不能一视同仁,很少与那些认为不乖巧,调皮、不漂亮的幼儿交谈第五章 幼儿园环境第一节 幼儿园环境概述 一段时期以来幼儿园的教育在经历了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之后,开始了人本主义的观点,回归教育的本体,更致力于孩子学习的研究。另外,终身教育理念的确立,要求一个健全的社会人,必须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为此幼儿教育上也开始提出了要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什么是自主学习呢?它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
14、学习者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水平、自己的行为方式,独立的接触事物,获得信息取的经验,提升认识,自主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的性质是由环境决定的,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学习,幼儿自主学习的骨架特征,就是选择性。自主学习中孩子需要一个可以让他们进行选择的环境,来培养和表现主体的独立性和主动性。试想一统的环境,连选择都谈不上哪来的独立自由。但是幼儿园是一个教育机构不可能像弄堂的游戏那样来等待“无心插柳”的收获,因此,这个可选择的环境是有“一定”的界限的,是由教师提供的,确切的说是老师根据孩子的需要创设的它包括可选择的外在环境和可选择的内在环境,前者指的是孩子们的学习内容和学
15、习材料的可选择性,而可选择的内在环境,是指学习时机和学习方式的可选择性,孩子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时机,适合自己的发展进程,选择自己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进行学习。可选择的外在环境的创设,需要的是老师对孩子的了解,而可选择的内在环境的营造,需要的是老师对孩子的理解。所以可选择的环境虽然是老师创造的,却是给孩子用的,不是摆事和转自学易网 花架子。孩子能否自由学习,可选择的环境是关键。那么什么样的环境才是孩子可选的环境呢?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我们发现,孩子的学习状态,并不在于内容的深浅,而在于这个内容是不是孩子喜欢的,是否能激起孩子热情的,可否引发孩子探索和认识的兴趣,能不能使之成为孩子当前的需要,因此
16、,在自主学习中,我们尽量从孩子中,从孩子的问题和矛盾冲突中,确定孩子的学习内容。第二节 幼儿环境创设的原则(139页)一、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则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环境的教育性。即环境设计的目标要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二、发展适宜性原则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三、幼儿参与性原则幼儿参与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环境创设过程本身的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1) 培养幼儿的主体精神,发展幼儿的主体意识。(2)培养幼儿的责任感。(3)培
17、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正确的观念:幼儿的参与是权利,不是“帮忙”。幼儿在参与中发展,克服“幼儿无能的思想”。四、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的幼儿教育系统。五、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教师控制环境的作用是指教师能利用环境来激发和保持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能帮助幼儿利用环境的条件来发展自己。第六章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第一节幼儿为什么要与家庭、社区合作(157页)一、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庭(一)家庭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二)家庭是人的第一个学校(三)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力
18、量家长的参与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没有谁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因此家长是教师了解幼儿的最好的信息源。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使教育计划的可行性、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教育的连续性和有效性等等都能更好地得到保证。家长本身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二、社区(概念)由居住在一定区域范围的人们所结成的文化生活共同体。在城市以街道委员会为基础,在农村以乡、村为依托。三、幼儿园教育需要社区的配合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思是,幼儿园与其所处的社区、与幼儿家庭所处的社区密切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1、 社区环境的教育性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革命历史文物、遗迹等,不仅是
19、扩大教育的空间,更是其教育内容的丰富和深化。2、 社区资源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社区作为一个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文化功能兼备的社会小区,能为幼儿园提供教育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教育场所等等多方面的支持。3、 社区文化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一般来说,文化和文明程度高的社区,幼儿园的园风、教育质量也不错。第二节幼儿园怎样与家庭、社区合作一、家园合作的主要内容1、 鼓励和引导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幼儿园教育,同心协力培养幼儿2、 幼儿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家园合作的方法1、 家长直接参与方面。家长开放日、“爸爸、妈妈老师”制度、亲子游戏、夏令营活动2、 家长间接参与方面。家访、家园联系簿、
20、个别谈话、家长专栏、家长委员会、家长座谈会、家长学校二、幼儿园怎样与社区合作(论述)(164页)(一) 与社区资源共享,发展以幼儿园为核心的社区幼儿教育(二) 为社区精神文明的发展服务,共创幼儿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三) 幼儿园与社区结合的问题第七章 幼儿园课程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177页)课程系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之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从这一课程意义上来说,课程不仅包括课表上所指定的教师有计划组织的各学科的教学活动,还包括学生自动自发和有计划组织的所有课外活动,甚至包括课间10分钟活动。在幼儿园,课程就不再是传统的“六科”学习活动,而应包括各类游戏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
21、幼儿园课程(概念)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各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课程的基本要素通常是指(目标)、(内容)、(组织)与(评价)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一) 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幼儿园课程融合在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与环节之中,包括集体活动、小组活动、自选活动、转换过渡与收拾整理、进餐、盥洗、午睡以及入(离)园等等。案例一:离园时,李老师发觉奇奇的衣服挺别扭,仔细一瞧,原来是纽扣错位了。在李老师的指导下,奇奇笨拙地解开了一个又一个纽扣,准备重扣。正在这时,奇奇妈妈出现在活动室门口。显然,她已看到了一切,脸上写满了不高兴。只见她快步上前,动手要
22、帮奇奇扣纽扣。李老师一把拉住她说:“瞧这衣服模样,就知道肯定是奇奇自己穿的。奇奇能够独立穿衣,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啊!让他再练习一下,相信他会有进步的,你说对吗?”奇奇妈妈听了李老师的话,似乎悟出了什么,脸慢慢由阴转晴,笑眯眯地对奇奇说:“乖孩子,慢慢扣,妈妈等着你!”评:纽扣错位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应该如何做才能不错位。孩子能做的事,教师不要代替,家长也不要包办。这个道理,光老师知道不行,家长也要明白。学校教育既不像古希腊学者柏拉图所说的那么“无能”,但也绝不像1718世纪的理性主义者爱尔维修等人所认为的那么“万能”。因此,学校和家庭必须通力合作,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顺利成长的环境,才能更有利
23、于孩子的全面发展。(二)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如果幼儿园用上课来代替幼儿游戏的话,幼儿园课程就会“小学化”,幼儿园课程也就不成其为幼儿园课程了。(三)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目标(181页)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简答)(一) 制定教育教学计划的依据(二) 引导教育教学过程的方向(三) 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标准第三节 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与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186页简答)(一)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整体需要,有效地发挥各领域的教育作用(二)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幼儿必要的和有效的学习内容。例如:对小班的幼儿而言,由于他们自我照顾能力有限,情感上还很依赖成人的关怀,同时又开始发
24、展自我意识,因此,在内容生活上就着重以常规生活和多种自选游戏活动来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而不应该侧重学科知识的学习。如果时机不成熟而勉强让幼儿学习,会让他们感到在学习上有挫折感导致产生消极的学习兴趣。第八章 幼儿游戏第一节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216页)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他们最早、最基本的交往活动,游戏是幼儿交往的主要形式之一。交往,有助于培养幼儿健全的个性。(一) 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增加交往机会。(二) 在游戏中培养交往语言交往语言是在主动活动中构成的,游戏有助于巩固儿童的知识技能。如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以角色身份出现,以角色的口吻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这时
25、他即是角色,又是自己,他会发现自我语言与他人语言的区别,也能自然的学会交往语言。另一方面,游戏的魅力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使儿童在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使交往语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三)鼓励幼儿积极交往独生子女家庭结构中少一个“儿童的群体”。这个群体对孩子个性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幼儿只有在与同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才能学会共同生活,相互合作。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采取一些喜闻乐见的形式,促使幼儿间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往。可安排一些促进幼儿交往的游戏,让幼儿认真参与,以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培养幼儿在游戏中的创新意识幼儿游戏的特点(简答或者论述)(一)游戏是
26、幼儿的自主活动。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主要表现在游戏的内容、形式、进程等由幼儿自己选择,而不由成人直接控制。(二)游戏无强制性的外在目的。幼儿玩游戏的目的在于游戏活动本身,是为了好玩而游戏,除此这外,别无其他目的。(三)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只要幼儿在活动中具有满足感、成功感等积极的内心体验,就可以说幼儿具有了愉悦的情绪体验。(四)游戏活动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发展的。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会使幼儿产生遐想,从而萌发做游戏的愿望。在环境的创设上,注意放一些实物和操作材料,这样,不仅可以为幼儿游戏提供必要的玩具,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游戏中,我们常常能发现幼儿的一些问题,
27、也能看到一些同伴间的矛盾,冲突等。这就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找出一条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从中学习调节自己的行为。要鼓励幼儿进行角色游戏,因为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能学会不同的角色间的交往方式,在游戏中获得群体意识。定义:教学游戏:幼儿教师为了实现幼儿园教育的任务、目的,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我们通常把这种活动称为教学游戏或游戏化的教学。游戏的功能:(简答)(一)游戏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作用。游戏是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借助于想象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活动。因此,游戏可以使幼儿的联想、想象、创造力得到发挥。一、案例背景每天午餐时,由于孩子们用餐的速度快慢不一,所以常常是一部分孩子吃完了,而另一部分孩
28、子碗里的饭才缺了一个角,时差就在一前一后中产生了。考虑到教室小,教师人手又不够,所以我们就让那些先吃完的孩子自由活动,这样的安排恰恰给了孩子一个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一块小毛巾或是一个小碗都成了他们饭后可心的玩具。二、案例描述这天中午,小朋友的菜是西红柿炒鸡蛋,是孩子们喜欢吃的,好多孩子都能很快的吃完,胜胜也是其中一个。用完餐照例是要拿毛巾擦脸的,他拿了一条手绢架上面的毛巾很快的擦了擦,擦完后就把毛巾放好,然后站在门口,靠在门边看别的孩子。忽然,他把两个手撑在两边的门框上,笑着看洗手间的孩子。这时,斌斌刚好擦完了脸,要往教室里走,见门被堵住了,就用身子往胜胜身上撞。可是不管怎么用力,胜胜就是不松手
29、。而另一边的莹莹也擦完了脸,要往教室里进。只见她走到门边伸出右手在胜胜的左手上按了按,嘴里还发出“叮咚,叮咚”的声音,马上,胜胜就把左手放了下来,让莹莹进去了。斌斌也想跟着进去,却让又胜胜拦在了门外。于是,他又往胜胜身上撞,可胜胜就是不让他进。过了一会,莉莉也擦完了脸,走到门边,同样伸出右手在胜胜的左手上按了按,同时嘴里也发出“叮咚,叮咚”的声音,胜胜又立刻放开了左手让莉莉进去,而且马上又将手放回到门框上。斌斌看了会,走到门边,伸出右手照莉莉的样子按胜胜的手,嘴里使劲喊“叮咚,叮咚。”胜胜马上放下了左手让他进了教室。三、案例分析从上面的近乎“恶作剧”的情景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对游戏的渴望。虽然
30、只是简单得不能简单的游戏规则,他们却玩得不亦乐乎。可能平时,我们看到胜胜这样的孩子会立刻采用铁腕政策,将他压制,却不知这种主观的做法将孩子的创造天赋扼杀于无形。其实,幼儿在遇到困难时,通过自己的观察就会有所发现,待孩子体验到了这种成功,就容易保持他们喜欢探索,发现的兴趣。就如例中的斌斌不管撞几次门就是没用,而按了门铃的莹莹和莉莉则能很顺利的进来。故事中的胜胜在毫无提示的情况下,将自己想象成一扇门,全然不在乎这在大人眼里可能是一个好笑的举动。不但重复着同种游戏同种规则,而且非常遵守游戏规则。不是按门铃的就不让进,这强烈的规则意识让我不得不为之叹服,真是不可思议。还记得有本书上曾说:“游戏是孩子赖
31、以学习的方式”我想在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游戏中斌斌就是个败而不馁的学习者。经过一次次的体验,最后终于明白游戏中人人都是平等的,只有遵守游戏规则才能畅通无阻。而莹莹和莉莉则是已有经验的使用者,显然她们将胜胜的行为理解为是在进行开门的游戏,然后又将自己的想法付着于行动(特别是莹莹)。很快,她们的想法就被认可了。那么,胜胜在游戏中担任的又是什么角色呢?我想赋予他游戏启动者的名号并不过分。是他的奇思妙想带动了其他孩子的游戏,也正是他坚决的态度保证了游戏规则的执行。所以,我们不应该常以有色的眼光看待那些“皮蛋”,而应该试着从他们的角度细心去观察,这样就会发现许多如上的,在共同的够建中以交互的形式吸收更多
32、经验而不断创造出的新的游戏。四、反思在不经意中我捕捉到了这个短暂的一刻,也是绽现幼儿创造的一幕。反过来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我想我们还是得继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首先以幼儿为主体,应该成为我们教学的首要准则。在上述的案例中教师从头到尾都只是个旁观者,但幼儿的游戏热情并未因此而减退,反而更加的有规则性。那么,我们的教学中是否也应该给幼儿多点自由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少些教师的说教,让孩子乘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于创造的天空呢。其次,应该从幼儿好玩、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出发,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适宜的进行教学。使幼儿可以将在同一事物中产生的经验建立在不同的体验方式和不同的实践当中。(二)游戏对幼儿
33、社会性发展的作用。(三)幼儿游戏对幼儿情感发展的作用。(四)游戏对幼儿身体发展的作用。怎样使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222页 简答)(一)重视幼儿的自发游戏;(二)充分利用游戏组织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三)满足幼儿对多种游戏的需要自发性游戏(概念):是指幼儿自己想出来的、自己发起的游戏,这种游戏完全符合游戏的特点,最贴近游戏的本质,也是幼儿最愿意玩的游戏。第九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第一节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含义(235页)一、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原因?(简答或论述)(一)学前阶段与小学阶段的不同的教育特点1、主导活动方面学前阶段的主导活动是各种各样的、丰富多彩的游戏,幼儿在操作摆弄等活动
34、中获得知识,教师的指导方式是灵活多样的,没有作业和考试制度;小学的主导活动是各种学科文化知识的学习,上课是主要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固定,有作业和考试制度,学习成为孩子必须完成的任务。2、作息制度及生活管理学前阶段的生活节奏是宽松的。游戏时间较多,生活管理没有强制性,没有出勤的要求,教师对幼儿在生活上照顾的比较多;小学阶段的生活节奏快而紧张,作息制度严格。游戏较少,教师对孩子的照顾较少。3、师生关系学前阶段教师与幼儿个别接触机会多,时间长,涉及面广,关系密切、具体;小学阶段师生接触主要在课堂上,个别接触少,涉及面窄。4、环境设备的选择与布置幼儿园阶段的教师的环境布置生动活泼,幼儿感兴趣
35、的区域活动中,有丰富的玩具和材料供幼儿操及摆弄,幼儿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的选择游戏及与同伴交往;小学阶段教室环境的布置相对严肃,教师的桌椅摆放固定,教师没有玩具,学生自由选择活动的余地较少。5、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社会及成人对幼儿要求相对宽松,给幼儿一个快乐的童年全社会都认可。幼儿园的孩子学习压力小,也没有来自完成学习任务的苦恼;小学的孩子压力较大,自由少,孩子为了完成家长的期望不得不奔波在学习中。(二)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规律儿童的成长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有一定的阶段性,各个阶段有不同的特点。比如儿童的思维发展,前一阶段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小学后就是以逻辑思维的
36、发展为主。但是各个阶段的发展是连续的,前、后两个阶段之间存在一个兼具两个阶段特点的交叉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既保留了上一阶段的某些特征,又拥有下一阶段刚刚出现的某些特点,这一时期教育学上被称为过渡期。两类教育机构都比较重视阶段性,而忽视阶段之间的过渡,这是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根本原因。二、这渡期(概念):在儿童前、后两个发展阶段之间存在一个兼具两个阶段特点的交叉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既保留了上一阶段的某些特征,又拥有下一阶段刚刚出现的某些特点,这一时期在教育学上被称为过渡期。三、幼儿园实施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思想:(简答)1、长期性而非突击性;2、整体性而非单项性;3、培养入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四、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论述题 除了答要点还要进行扩充)(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幼儿对小学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对入学后的适应关系很大。为此,幼儿园应当通过各种教育活动,特别是加强与家长、小学的的合作,来让幼儿逐步了解小学,喜欢小学,最好愉快自信的跨入小学。(二)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1、培养幼儿的个性2、培养独立性3、发展人的交往能力4、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三)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3、发展思维能力和基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