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贵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评价.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05621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0贵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310贵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310贵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310贵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310贵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10贵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0贵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评价.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贵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评价贵州省统计局曾悦、芩琪、宋盈摘要 2013年贵州省在贵州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规划(初稿)中提到要努力打造“美丽乡村、绿色小镇、山水城市、和谐社区、多彩贵州”的城镇化蓝图。”本文以规划为基础,对贵州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进行评估。从经济发展,基础建设、文化和农业条件四个方面确定21个指标构成评估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对进程进行评估,旨为得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水平如何,差在哪里,需强化的地方在哪里。关键字 生态文明、美丽乡村、进程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十七大报告的基础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

2、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贵州是国内较早提出生态立省的省份之一。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自时任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在贵州积极探索科学发展、高度重视生态建设的实践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在生态建设方面都作出了重要决策部署。2008年3月,贵州省委常委会明确要求:“要进一步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立足省情实际和发挥生态优势,以加快发展、提高质量为重点,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保护与发展并重,质量与效益

3、并举,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面构建生态省建设的基本体系”。 作为“欠发达、欠开发”的省份的贵州,虽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是却蕴含着保存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原生态文化,以及组合良好的能矿和“三线”军工企业等宝贵资源,具有建设生态文明的比较优势和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巨大潜力。而贵州省农村人口比重较大,经济发展更为涉后。只有当农村的整体水平有了提升,农业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切实提高才能更好的推进贵州省的生态文明建设,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后发赶超,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3年,贵州省制定了贵州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规划(初稿)(以下统称为规划),重点提到“以建设生态宜居现

4、代城镇和山区特色美丽乡村为抓手,围绕100个城市综合体和100个示范小城镇建设,广泛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努力打造“美丽乡村、绿色小镇、山水城市、和谐社区、多彩贵州”的城镇化蓝图。”制定一套用以度量和评价贵州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和态势的指标是相当有必要的。二美丽乡村进程指标建立的意义第一,它能正确反应贵州省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使生态文明的科学理论拓展为具体的现实体现。第二,建设美丽乡村进程监测指标也是对贵州省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进行准确评价,科学规划,具体实施的依据。生态文明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5、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的概念。第三,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推进贵州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也有利于缓解贵州省城市及农村之间的差距。作为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美丽乡村进程监测指标的建立才能使农村的建设进入实际的操作层面,才能帮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生态文明的具体的含义,也能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三指标筛选按照规范里涉及到的内容,将美丽乡村建设建设进程指标分为基础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条件及文化建设四个部分。鉴于指标体系中部分指标存在重叠现象。另外,有些内容比较抽象比较难以具体化,再加之认知偏差及实践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暂时舍弃了这方面的指标。因此,再次对上述指标进行进一步地精

6、简和筛选,再对二级筛选后的指标进行进一步地筛选,使之更符合实际情况,切合实际。 本文通过调研咨询等方式,学习本省同类或相似的成果,最初选取了31个指标,然后根据美丽乡村的理论思想,将美丽乡村指标体系简化为经济基础、农业条件、文化建设、基础设施,根据每一部分进一步细分到更低的层次。第一、经济基础指标:主要是考虑到乡村等地实际能体现乡村经济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乡村的生产能力与实力,初步考虑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增加值、财政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人均肉类拥有量、万人拥有企业数、人均税收收入、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第二、基础设施指标:基本涵盖水、电、宽带、沼

7、气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方面。自来水受益村数、通电乡镇数、通宽带村数、饮用安全卫生水户数、使用沼气的户数、农村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比重、乡村公路覆盖率。第三、基础文化指标:美丽乡村的建设离不开文化的滋润,有文化站的乡数、有文化中心的镇数、剧场影剧院个数、人均受教育水平,文化发展指数中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文化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第四、农业条件指标:涉及的指标均与农用物资相关的指标,能更好地体现农业最本质的需求,诸如农业机械总动力、地膜使用量、化肥使用量、农耕土地面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耕地农业产出率、酸性土地面积、降水量。作为贵州农村发展的复杂性和滞后性,以及指标本身的客观原因,

8、以及统计未涉及到的领域,我们最终选取了21个指标,作为本次测评的指标体系。二、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通过课题组成员咨询统计局相关专家,并对相关指标进行打分,构建比较判断矩阵。目标层判断矩阵经济基础基础设施农业条件文化经济基础1245基础设施124农业条件12文化1max=4.0725,CI=0.024,RI=0.9,CR=0.027由上面的计算可以得到CR=8000农业增加值亿元=1256人均肉类拥有量公斤/人=100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人=3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16026饮用安全卫生水户数万户913使用沼气的户数万户=365通公路乡镇数个1398文化指标0.071乡文化站个数个=

9、606有文化中心的镇数个782剧场影剧院个数个=100乡镇级文化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1农业条件指标0.154降水量毫米1000-1200农业机械总动力千瓦/亩=0.4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吨/亩=0.00131人均耕地面积亩/人=1.52农业耕地产出率元/亩=2000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60测算过程如下:计算步骤如下:第一步 测算各个指标的分值当指标为正指标时: 某项指标分值 =实际数/标准值(实际数标准值) =100(实际数标准值)当指标为负指标时: 某项指标分值 =标准值/实际数(实际数标准值)=100(实际数标准值) 第二步 计算各指标得分 各指标得分各指标分值*权重/总权

10、重第三步 计算综合得分通过计算我们得到以下的结果:指标分值权重得分经济发展指标0.4960 71.3 农民人均纯收入67.9 0.2299 31.5 农业增加值82.1 0.1272 21.1 人均肉类拥有量100.0 0.0423 1.0 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90.3 0.0692 12.6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93.1 0.0273 5.1 基础设施指标0.2790 88.8 自来水受益村数83.0 0.0243 7.2 通电乡镇数96.6 0.1199 41.5 通宽带村数49.4 0.0084 1.5 饮用安全卫生水户数79.8 0.0416 11.9 使用沼气的户数44.1 0.014

11、3 2.3 通公路乡镇数96.6 0.0706 24.4 基础文化指标0.0710 93.4 有文化站的乡数100.0 0.0364 51.3 有文化中心的镇数91.0 0.0196 25.1 剧场影剧院个数44.0 0.0053 3.3 乡镇级文化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100.0 0.009813.8 农业条件指标0.15482.7 降水量88.8 0.0246 14.2 农业机械总动力82.0 0.0372 19.8 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53.7 0.0171 5.9 人均耕地面积100.0 0.0563 36.6 农业耕地产出率76.0 0.0075 3.7 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3

12、3.3 0.0113 2.4 总分79.5 结果与展望 从模型的最终结果来看,贵州省的美丽乡村建设基础比较好,达到79.5,其中,农村经济发展及农业基础条伯相对较差,基础设施建设和方化建设相对较好。经济基础指标得分71.3分,在四个部分中最差,这也与我省的情况一致,例如小康监测中,我省最差的部分也是经济发展。例如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的 %,因此,当前建设美丽乡村,重点还是在经济建设,这是一切的基础。 基础设施指标整体得分88.8分,这对于农村的发展极其重要,但是通宽带村数及使用沼气的户数这两项指标得分较低。 基础文化指标整体得分93.4分,文化站基本做到了每乡一个,文化中心的镇数量要相对少

13、一些,乡镇级财政中用于文化支出稍高于标准水平。 农业条件指标整体得分82.7分,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经济不能像城市经济,有很多的附加经济,现在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是致力于改变农村传统的发展模式,提高农村收入。在本次测评中,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较低。不足的地方:1. 规范里涉及到的内容较多,有些内容比较抽象难以具体量化,再加之认知偏差及实践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暂时舍弃了这方面的指标。2. 采用的测评方法,主观性较强,结果出现偏差性的概率较高。附:参考文献1. 张黎明. 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研究M.20112. 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及监测方法研究EB/OL.2008.10.24http:/www.gz.xinhuanet.eom/ZO08htm/xwzx/2O08-10/24/conten_14737853.htm.3. 吴琼,王如松,李宏卿,等.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生态学报,2005,25(8):2090-2095.4. 贵州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规划(2013年2020年)R.20135. 贵州生态立省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R.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