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计量基础单元练习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116584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计量基础单元练习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计量基础单元练习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计量基础单元练习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计量基础单元练习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计量基础单元练习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计量基础单元练习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计量基础单元练习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化学计量基础”一、选择题1若规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0,并将用规定的其他物理量的值作相应的调整,则下列各项发生变化且为原来数值的是( )。A氧的相对原子质量B水的摩尔质量C阿伏加德罗常数D硫酸的物质的量解答: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解:“将用规定的其他物理量的值作相应的调整”,这句话的意思是所含的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原来的倍。所以选项A、B、C中各项数值均为原来的。只有D选项中硫酸的物质的量为,所以选项D正确。本题答案为选项D。2设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B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C固体溶于水中,所得氯离子

2、的数目为D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解答: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解: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所以选项A错误;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所以选项B错误;固体溶于水中,所得氯离子的数目为,所以选项C错误;氨气是,所含电子数目为,所以选项D正确。本题答案为选项D。3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是( )。A,B,C,D,解答:本题考查反应热大小的比较。解:选项A中,生成物的状态不同,由于从气态水到液态水会放热,所以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多,即;选项B中,反应物的状态不同,由于从固态硫到气态硫要吸热,所以气态硫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固态硫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即;选项C中,生成物的种类不

3、同,由于与反应生成要放出热量,故;选项D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不同,前一反应的物质的量是后一反应的物质的量的2倍,故,即。本题答案为选项A、C。4用向上排空气法在容积为的集气瓶中收集,收集后瓶内气体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密度的8.75倍。将此集气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立即停止上升,则同温同压下,瓶内剩余气体的体积为( )。ABCD无法判断解答:本题考查气体平均摩尔质量的计算。解:由已知条件得瓶内气体的,小于氯化氢的摩尔质量,说明气体中混有空气()。设气体中空气的体积分数为,则,。本题答案为选项B。5,;,。现有与的混合气体(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和,若实验测得反应过程中放热。则

4、原混合气体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B13C14D23解答: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析: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平均混合气体放出的热量为的燃烧热是;十字交叉法:本题答案为选项B。6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有气体(的摩尔质量为)时,压强为。如果在相同温度下,把更多的气体充入容器,使容器内压强增大至,这时容器内气体的分子数约为( )。ABCD解答: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解:气体的物质的量为:。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同温同体积时:,即,。即。本题答案为选项C。7已知在、下,(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B;C;D;解答:本题

5、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解:由,下,(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则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为,则热化学方程式为:;。本题答案为选项B。8如下图所示,一密闭气缸被一不漏气可滑动的活塞隔开成两部分,左边充有氮气,右边充有和。在室温下将右边的气体点燃,反应后冷却至原室温,活塞最终静止于气缸的中点(液体体积忽略不计),则原来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可能是( )。A27B72C45D81解答: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解:可以将反应前氮气的体积扩大1倍,即氮气为2体积,混合气体为6体积,与反应后相比,在相同条件下(氮气均为同条件下2体积)混合气体体积减小4体积,下面分两种情况讨

6、论:若氢气过量,。体积比为72。若氧气过量,。体积比为45。本题答案为选项B、C。二、填空题9某种不纯的铁块,其中含有铜、铝、钙或镁等一种或几种金属杂质,已知这种铁块跟足量的稀作用,生成(标准状况),则此铁块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杂质是_。解答:本题考查假设法的应用。解:假设全部为铁,生成氢气质量,若完全是铝、钙或镁则生成氢气质量都大于,因此必须含有产生氢气小于的金属,而在这几种金属中只有铜与酸不反应,所以铁块中一走含有的金属杂质是铜。本题答案为:铜。10A、B两种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89,将这两种金属单质按物质的量之比为32组成混合物,跟足量稀溶液反应,放出(标准状况),若这两种金属单质在

7、反应中生成的体积相等。则的摩尔质量是_,的摩尔质量是_。解答:本题考查金属与酸的反应。解:设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金属的化合价分别为、,、的物质的量为,。根据题意可得方程式:,解得,讨论可得当时,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符合题意;本题答案为:,。11要配制溶液,根据下列题意填空:(1)若使用98%()的浓时,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2)下列是某学生配制稀硫酸的操作过程: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另取一量筒,加适量蒸馏水,然后将蒸馏水缓慢注入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将稀释后的硫酸立即直接倒入容量瓶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到离刻线处用胶头滴管加水到刻度线,使溶液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水

8、平相切将刚配好的的稀溶液倒入洗净的试剂瓶中在试剂瓶上贴上标签请指出该学生的实验操作中缺少的步骤或错误。解答:本题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为:1计算:;2量取:用量筒量取浓硫酸;3稀释: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4转移: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将稀释后的硫酸立即用玻璃棒引流至容量瓶中(转移前必须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5洗涤: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6定容: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到离刻度线处,改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至刻度线,使溶液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水平相切;7摇匀:将溶液摇匀;8将刚配好的的稀溶液倒入

9、干燥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本题答案为:(1)。(2)缺少步骤为: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溶液冷却后才可转移到容量瓶中;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摇匀;定容后溶液要摇匀。错误的操作:操作用量筒稀释浓硫酸错误,应在烧杯中,并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操作溶液注入容量瓶中未用玻璃棒引流;操作试剂瓶未干燥。三、计算题12元素的原子被氧化为简单离子时失去电子。的单质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上述的阳离子时,可放出氢气。通过计算确定是什么元素。解答:本题考查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解:因元素的原子被氧化为简单离子时失去电子,说明该元素的化合价为价;单质同盐酸

10、充分反应时,放出即,用去。再根据关系式:,可知:的物质的量也为。则的摩尔质量为,所以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故A为钙。本题答案为:。13已知中核外电子数比质子数多个,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解答:本题考查离子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解:由可知核外电子数比质子数多个,也就是中核外电子数比质子数多,可得如下关系式:,推出本题答案为:32。14现有和溶液,其中的浓度是,的浓度是,要使和的浓度分别变为和,应加入55.8%的(密度为)多少毫升后再加入水配制,配制后溶液为多少毫升?解答: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解:已知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不变,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则:,解得;所以混合后溶液中,因此加

11、入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55.8%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则需要加入55.8%溶液的体积。答:需要加入55.8%溶液的体积为,需加水至。本题答案为:;。15有、三种一元酸,它们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33037。将这三种酸按照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373023混合。取该混合酸溶液(其中含溶质共)恰好能中和相同体积的溶液。试计算三种酸的式量。解答:本题考查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解:设、三种酸的摩尔质量分别为、和。再根据与反应消耗的物质的量计算、的物质的量,最后求得式量。溶液中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为消耗的物质的量,即,则含:,同理可得:,。,解得。所以、三种一元酸的式量分别为46、60和74。本题答案为:、三种一元酸的式量分别为46、60和74。16为配制一种溶液,需要用含有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其物质的量之比为31)的混合液,每升混合液中含有磷元素,现用磷酸溶液和固体氢氧化钠配制混合液,需取该磷酸多少和氢氧化钠多少?解答:本题考查溶液配制的计算。解:磷的总物质的量,可得磷酸的体积。由此可知:磷酸二氢钠物质的量,磷酸氢二钠物质的量,可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氢氧化钠的质量,本题答案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