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学基础(04726自考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21439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管理学基础(04726自考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信息管理学基础(04726自考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信息管理学基础(04726自考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信息管理学基础(04726自考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信息管理学基础(04726自考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管理学基础(04726自考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管理学基础(04726自考复习资料).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息管理学基础(04726自考复习资料)1 哈特莱1928年在贝尔系统电话杂志上发表“信息传输”的论文。1948年,申农在贝尔系统电话杂志上发表了“通信的数学理论”的论文。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1950年出版控制论与社会。2 本体论层次的信息。定义: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对象。“存在方式”指事物的 按信息的性质划分,可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 按信息的内容划分,可分为经济信息、科技信息、政治信息、文化信息、政策法规信息、娱乐信息按信息的流通渠道划分,可分为正式信息和非正式信息。按信息的记录方式划分,可分为语声信息、图像

2、信息、文字信息、数字信息和计算信息 6信息流反映物质能量流的运动,社会借助信息来控制物质能量流的运动,左右它们的运动方向,进行科学分配,实行有效管理。7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现象,在这种现象出现时,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对物质和能源的依赖程度则相对降低。层次:生产工具信息化;社会生产力系统信息化;社会生活信息化。社会信息化阶段:(1)建立并普及信息工业阶段。 (2)建立与发展先进的通信系统阶段。 (3)企业信息化阶段(4)社会生活的全面信息化。包括办公室自动化、消费信息化、家庭生活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娱乐信息化等。8人类社会的信息交流过程当信息生产出来(

3、产生)之后,便要流向特定的利用者,于是在信息生产者和利用者之间形成了源源不断的“流”,即信息流。9信息管理的对象和内容信息管理(狭义)就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即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存贮、检索和规划等,并将其引向预定目标;信息管理(广义)不单单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信息管理研究的角度:技术,经济,人文,行政和法律。 10总目标:保证社会信息流在不同渠道中有序流动,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在有领导、有组织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下,协调一致、有条不紊地进行,使各

4、类信息以更高的效率、效能,更低的成本在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中充分发挥作用。 分目标和任务(1)信息的生产与开发分目标。(2)信息利用分目标。 (3)信息管理机制分目标。 宏观层次信息管理的具体任务(1)制定信息开发战略、策略、规划、方针和政策(2)制定信息管理的法律、规章和条例,建立信息管理的监督和保障体系(3)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和各企业之间的关系,明确各级信息开发利用机构的责、权、利界限(4)加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 微观层次信息管理的具体任务(1)调查和了解组织或机构仅关注将信息提供给利用者而对利用者需求信息重视不够,限制了信

5、息效用价值的实现。 仅关注信息在组织内部的免费流动而忽视信息的增值问题,影响了组织对信息的评价 知识管理阶段“知识管理”一词出现于1989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推广。前提:信息及信息系统的准确性、及时性、可用性,并能够以易于利用的方式提供信息。知识管理的实质:将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信息与人们利用这些信息的规则联系起来。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改善组织或机构获取、共享和利用知识的能力2信息交流1.人与自然的信息交流时一种半自然、半社会、的信息交流,是一种半意识化得信息交流 2信息交流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现象,是人与人相互作用与联系的一种方式。3信息交流定义为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人或由人组

6、成的机构、组织)之间相互交换信息的过程。4共时信息交流或横向信息交流的主要功能是克服交流的空间障碍,达到及时的信息共享;而历时信息交流或纵向信息交流的主要功能在于消除交流的时间障碍,填补过去和现在的鸿沟,将古代与现代联系起来,为继承和发展提供条件。5信息交流实质上是一种单向传递,信息的交流永远是S流向R,是一种时间不可逆过程 6目的行为可分为:信息行为和非信息行为。和信息吸收密切相关,是信息行为;与信息有关,但不是以吸收信息为目的,所以称为非信息行为。7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1) 信息发送者。(2) 信息接收者。(3) 交流通道。(4) 符号体系。(5) 知识信息库。(6) 支持条件。8信息

7、一旦产出来,便要流向特定的利用者或接收者,在信息产生者和利用者之间形成源源不断的“流”,即信息流。9 S与R之间总有一条信息的纽带联系着,称为信息链或社会信息 10信息栈(W表示),是信息从S向R流动过程中所经过的环节。2时间栈和空间栈职能:从S或前栈获取信息,并加以处理、转换、存贮、积累和选择;对 R或后栈传递信息。11“信息栈”理论的特点之一是将常义上的用户所认为的信息源追溯到信息产生者,有利于我们了解信息系统和信息机构的功能;特点二是有助于我们突破不同学科的界限,在一般意义上理解信息交流传播的基本机制,为信息管理提供理论方法支持12信息交流中的社会代理(或中介)是指信息交流双方(S或R)

8、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由于无法直接将信息传递另一方(R或S),于是将信息交流行为转移到社会中的信息栈,由信息栈代理S或R来传递交流信息,从而完成信息交流13分析直接交流与社会代理交流的区别:(1) 直接交流是S-R的直接联系,它的媒介系统是纯属自然的和客观的,没有社会因素的介入;而社会代理交流则是借助于社会系统的介入才完成的交流。(2) 信息源(即S提供的信息)或需求信息(R提出的信息)是直接沟通,是S或R得直接联系,其信息内容不会受到社会系统的干预和控制;而社会代理交流的源信息和需求信息均由A代理,由于表述与转换因而常常发生变化,如表达语言、表述方式、重点都受A的影响。另一方面,许多专职的社会代理

9、信息机构对信息的传播具有监督和评价功能,比较严谨,直接交流则具有较大的随意性(3) S-R直接交流时,都是共时交流,而社会代理交流中,既有共时交流,又有历时交流,历时交流又有回溯式和未来式两种,其信息传递的时间范围及空间范围都比较大,且能有效地对S,R进行匹配,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4) 直接交流是S-R关系,社会代理是S-A-R关系(5) 当A出现多级代理时,根据其传递性特点,可以将与其直接联系的一次代理视为全部代理信息传递模式一般有以下四种方式:(1)多向主动传递。(2)单向主动传递。(3)多向被动传递。(4)单项被动传递2.3 信息交流基本规律:守恒与扩散信息守恒1信息守恒描述的是信息传递

10、过程中信息量变化的规律2我们可以把信息守恒表示为:社会信息在其生产和接受时是一种“0”或“1”的作用过程。信息一经生成,只能被掩蔽,但不会被消灭。同样,信息被接收后只能被遗忘,但不会消失。 3S信息守恒意味着任何信息产生者,只要需不需自他的大脑中输到外部世界,这些信息就是永恒存在的。R信息守恒描述的是信息接受者在接收信息时所特有的“0”或“1”的特征 4信息栈应当尽可能地保证信息的保真传递,在对信息进行种种加工、处理过程中,不能篹改或损害信息的各个方的信息 (2信息传递的密度递减法则:1信息递减律表明:任何信息流过程中,信息都要发生衰减。衰减也就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2.4信息交流的实现与障

11、碍信息交流的实现机制1信息交流过程的核心是信息传递2载体具有变换与位移两种状态,变换是指信息从一种载体传递到另一种载体并引起记忆转换的过程,载体位移是指同一载体的空间运动或沿空间上的展延程度。3在载体位移过程中,符号表现为保持状态。4信息交流过程的时间和空间实际上表现为载体变换、载体位移、符号转换、符号保持四个方面。变异的障碍(1)信息失真:在S-R信息流中会发生三种形式的失真:1物理失真,所谓物理失真是指信息传递所以来的物质系统在传递信息时发生失真。2语义改变:指信息传递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都要经过几次语义转换。3语用衰减:是指信息对于接受者R的价值。信息失真原因: 技术或通道障碍导致信息失真

12、信息栈过多导致失真社会因素导致信息失真自然因素导致信息失真(2信息附加造成信息附加的原因:自然因素、技术因素、社会因素信息无序的障碍其具体表现是:一,信息数量大,增长快,分散程度越来越大;二 词汇是表达和载荷信息的基本单元。3.4信息对时间的分布规律指数增长律1利用指数曲线和生长曲线来研究文献增长、预测未来文献总量必然会有局限。这是因为:一,指数增长律的产生,首先是普莱斯分析研究物理学文献数量的增长时提出的,然后把这一结果扩大到科学期刊和其他类型的出版物上,绘制了普莱斯曲线。二利用上述二曲线对文献增长所作的预测,依据的是预测学中的趋势外推法。逐渐过时律1文献半衰期,是指某学科领域现时尚在利用的

13、全部文献中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2普莱斯指数越大,半衰期就越小,文献老化的速度越快。3:(1)文献增长(2)科学差异(3)学科发展阶段的差异(4)信息环境和需求。4信息获取4.1信息源及其特点1对信息进行管理的角度将信息源划分为记录型、智力型、实物型和零次型记录型信息1记录型信息源包括由传统介质(纸张、竹、帛等)和各种现代介质记录和存贮的知识信息。2记录型信息源可以按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按不同的物质载体,通常分为下面五种类型:(1印刷型(2缩微型(3计算机阅读型(4网络型(5视听资料按不同内容、性质和加工情况,可以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实物信息源1这是由实物携带和存贮的只是信

14、息2实物信息源直观生动,含有丰富的信息,易于理解和吸收。智力型信息源1这类信息源主要指由人脑存贮的知识信息。故又称为隐性知识零次信息源1这类信息源是指各种渠道中由人的口头传播的信息。2零次信息具有直接性、及时性、新颖性、随即性、非存贮性等典型特征3零次信息作用:第一获取零次信息可以补充记录信息和正规渠道的不足。第二可以通过捕捉零次信息加以弥补。第三是市场调查和分析的重要依据。第四用户的需求通过零次信息咨询人员所提出的知识经验正是他们携带的零次信息。第五随着网络的兴起和普及零次信息的传递超越了时空限制,传播量、速度和影响面越来越大。4.2 信息的评价与选择信息评价的一般指标1有价值的信息必须具备

15、及时性、准确性、综合性、获取简易性、经济性等特性。2有价值的信息应该具备的条件:能够及时地以适当的方式提供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依据;信息符合用户需求的内容;信息的可信赖程度高;信息具有综合性;信息容易获取;信息的费用与目标吻合。信息源的评价与选择1对信息源的评价方式:直接评价法间接评价。2直接评价法:按照前述有价值的信息应当具备的一般条件或标准,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信息源的价值给予评分评价。3,直接评价法粗浅原因:一对各指标的评分带有极大的主观性,完全取决于信息工作者个人对信息源的认识和了解。二信息源的价值只有在实际利用中才得到真正体现,这种评定方法完全不考虑信息源在实际利用中的真正状态,因而不能正

16、确反映信息源的价值。三五指标不够完备。4间接评价法:间接评价是通过信息用户来评价信息源。5信息准确度的比较评价方法:(1)从不同的信息获得同一性质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比较(2)定期地、系统地搜集信息,调查过去同种信息是否出现并和新获取的信息进行比较评价(3)多种信息源搜集、分析同种信息和相关信息,与切题的信息进行比较评价。(4)从信息所含的六个要素出发评价信息的准确度。六个要素:内容,原因,时间,地点,人,方法、途径、状况信息的经济性评价1为了经济而有效地搜集信息,可以从下述要点出发来评价信息:(1)所需信息存在率的评价(2)所需信息适合率的评价(3)所需信息可靠性的评价。 4从信息库中检索

17、到得相关信息的比例称为再现率,而真正所需的信息的比例称作适合率,但未被检索出来,称为漏检信息。5出现信息错误的原因;缺乏客观性 ,取财不足,理解不足,调查分析不充分,思考能力不足,不可靠性大,凭兴趣评价。4.3信息获取的途径信息获取的效率指标:采全率、采准率、及时率、费用率和劳动费耗率采全率:用来衡量切题信息搜集的完整程度,指某一信息系统(信息库)所含的全部切题性信息(对该系统全体用户而言)在当时系统 费用率:用来衡量信息搜集的资金效率,指用于信息库中单位信息的费用的最低能力。C=fg劳动的好费率:信息系统搜集到的单位信息所耗费的最低劳动量。采全率越高,采准越低;反之,采准率越高,采全率就会越

18、低。提高信息搜集的效率,在搜集信息时原则:(1)针对性(2)系统性(3)预见性(4)科学性(5)计划性信息搜集的方法与途径:(1)采购(2)调查(3)交换(4)索取(5)检索 5 信息组织5.1 信息组织的基本原理5.1.1信息组织的概念与 信息的外部特征是指信息的物理载体直接反映的信息对象,构成信息的外在的、形式的特征;信息的内容特征就是信息包含的内容.2.信息组织的基本内容包括信息选择、信息分析、信息描述与揭示、信息存贮。5.1.2信息组织的类型与特征1.(1)按信息表现形式文字信息组织 图像信息组织 声音信息组织 视频信息组织(2)按信息加工的程度:一次信息组织(人们研究或创造性活动成果

19、的直接记录。只要是原始资料就是一次信息。)二次信息组织 .三次信息组织(3)按信息的传播载体划分把信息源分为文献信息源和非文献信息源。2文献信息源按照不同的物质载体,可分为印刷型、缩微型、计算机阅读型资料3.非文献信息源通常指非记录型信息,这类信息源统称为网络信息源,这类组织成为网络信息组织。4.网络信息源有特点:(1)类型众多(2)信息发布信息,信息来源广泛,内容庞杂,质量不一。(3)信息数量急剧上涨,信息分布极不均匀,信息处理与利用能力相对下降。(4)网络信息具有多媒体和超级链接以及交互性(5)网络信息存在安全隐患(6)网络信息的使用与提供信息站点的软硬件和服务有关。5.信息组织的特征渗透

20、性依附性增效性5.1.3信息组织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 把握四个关系:宏观信息组织和微观信息组织的关系。信息组织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信息组织工作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不同信息处理方法之间的关系。(3)目的性原则(4)现代化原则 信息组织标准化包括:基本术语标准有关信息技术标准信息组织技术标准其他相关标准5.1.4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1、 信息组织最基础的理论仍然是语言学、逻辑学和知识分类。2.自组织:系统无需外界指令而能够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即自主地从无序走向有序。5.2信息的描述与揭示1、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关于信息的信息,或描述数据的数据。它是专门用描述数据的

21、特征和属性,也是描述和组织信息资源、发现信息资源的语言和工具。元数据的类型:元素名称、元素描述、元素表示、元素代码、元素语义和元素分类。2、 信息描述的作用:(1)识别(2)定位(3)检索(4)选择52.21、 著录(1)著录的基本概念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著录是指在编制文献目录时,对文献 别类的系统揭示和组织文献的过程和方法。信息著录与标引 5.2.3网络信息资源描述的相关标准 MARC标准:MARC(Machine Readable Catalogue),机器可读目录,它是计算机能够识别和阅读的一种目录。典型的MARC标准:USMARC(美国国会图书馆季机读目录通信格式),Dubli

22、n Core(都柏林核心集),VRA核心类目格式,其他的元数据规范,CDF频道定义格式(Channel Definition Format)。5.2.4通用标记语言及相关标准(1) 通用置标语言标准SGMLSGML是 一种元语言,是用来描述置标语言的语言,适用于电子文档交换、文档管理和文档发布。(2) 超文本置标语言HTML。功能:1、出版在线的文档2、通过超链接检索在线的信息3、为获取远程服务而设计表单4、在文档中直接包含电子表格、视频剪辑、声音剪辑以及其他的一些应用。缺点:1、扩展性差2、交互性差3、语义性差(3) 可扩展的置标的语言XML。特点:1、XML文档是纯文本,创建和编辑程序可以

23、更简单。2、基于内容的数据标识。3、可格式化4、具有很强的链接能力5、易于处理。5.3.1文献型信息组织方法1.文献型信息组织方法:分类组织法;主题组织法;文摘法。2.文献组成:1、编制说明2、大纲3、简表4、详表5、辅助表6、索引7、附录3.文献内容的一种方法。主题法的方法:1(1)标题法。A按主题(事物)集中文献;B用经过规范化的词语直接标引文献主题C用字顺序列直接提供主题检索途径。标题法优点:A因为标题之间的顺序关系是预先组配好的,先组配式的标题在标引和检索时直接使用,不易混乱;B因为标题法以事物为中心来集中与该事物有关的文献,适合于从主题出发进行检索,易于查全一项事件的文献;C直观、易

24、掌握,检索速度快,对新事物、范围细小的问题容易反映出来,补充修改也比较容易。缺陷:A很难查全一门学科或具有某一属性事物的文献;B使用不灵活,不能满足多途径检索。(2)单元词法。单元词指概念上不能再分的最小的词语单元。(3)关键词法。关键词法是将描述主题内容的关键词抽出,不加或加以少量规范处理,按字顺序列提供检索的方法。A题外关键词索引B题内关键词索引C单纯关键词索引。(4)叙词法。是在单元词法等多种检索语言的基础上,以叙词作为标识符号,标引和检索文献信息的一种检索方法。又称为描述词、叙述词、主题词。特点:1、直观性2、专指性3、适应性强4、迅速准确5、后组式6、多维检索7、网络结构5.3.2网

25、络信息组织技术与方法方法:文件方式;数据库方式;主题树组织方式;超媒体方式5.4信息组织的发展方向-知识组织1.狭义的知识组织是指文献的分类、标引、标目、文摘、索引等一系列整序。广义的知识组织是针对知识的两要素进行的,是知识因子(结点)的有序化和知识关联的网络化。2.特征:1、自动化2、集成化3、智能化5.4.2知识表示1知识表示有主观知识的表示和客观知识的表示两种。主观上:1、逻辑表示法2、产生式规则表示法3、语义网络表示法4、框架表示法5、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6、客观知识的表示。客观上;分类标引法是语法组织和语义组织的综合,基本上属于族性组织体例。5.4.3知识组织技术与方法1分类法和主题法

26、是客观知识组织的基本工具,是信息组织的基本方法,也是知识组织的基本工具。2数据仓库和知识挖掘是主观知识组织的基本工具。数据仓库的特征在于面向主题、集成性、稳定性和时变性。数据仓库的组织过程是:数据的抽取-数据的存贮和管理-数据表现。3知识挖掘技术主要包括联机分析处理、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特征:快速性、分析性、多维性和信息性。4搜索及模式抽取方法是KDD的核心技术,它是基于不同的知识组织方法而采取的方法。6.1信息检索的沿革与发展1信息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来描述信息资源或信息对象,以便于能被需要他们的人高效地利用。6.1.1信息检索的涵义1、 穆尔斯首次提出了信息检索的概念。2、 人、检索工具

27、和信息资料是信息检索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6.1.2信息检索的类型与特征类型:按存贮和检索的内容划分:1、文献检索2、数据检索3、事实检索;按检索系统中信息的组织方式划分:1、全文检索2、多媒体检索3、超媒体检索;按检索要求,查全率(弱相关检索)与查准率(强相关检索)往往是成反比的。一段时期内有关特定主题信息的检索,也称为追溯检索;按检索方式,有手工,机械,计算机。信息检索的特性:1、信息检索的相关性2、信息检索的不确定性3、信息检索的逻辑性:信息检索作为信息管理的核心,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性。6.1.3信息检索的发展历程1分为三个阶段:1、手工信息检索阶段:信息检索起源于参考咨询工作。2、机械信息

28、检索阶段:(1)机电信息检索系统(2)光电信息检索2、计算机信息检索阶段:(1)、信息检索系统(2)、产生并发展的联机信息检索系统(3)产生并发展的网络信息检索阶段6.2.1信息检索语言的职能1词汇是指登录在分类表、词表中的全部标识。2信息检索语言的职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信息检索语言可以表示文献内容、数据或其它信息形式。(2)有专用概念表示用户的信息提问。(3)能够指示计算机执行查询与检索。6.2.2信息检索策略1、 常用信息检索策略包括:分块概念组配检索策略、逐步组配检索策略、对偶组配检索策略、增长组配检索策略。2、 三个方面取得进展:1、以检全为目标的检索策略的调节与控制2、以检

29、准为目标的检索策略的调节与控制3、以最小投入为目标的检索策略的调节与控制。3、 研究重点是:1、检索策略失误分析2、降低检索费用的研究3、用户检索行为及用户培训4、现代信息技术在检索策略制定中的应用。 6.2.3信息检索效率的评价1、 检索效率是指全、准、块、便、省(检全率、检准率、检索速度、检索方便性、检索成本与效益)最主要的是全和准。2、 若欲提高检全率,则检准率会降低。3、 选择信息检索工具:是人们为了充分、准确、有效地利用己有的信息资源而加工编制的用来报道、揭示、存贮和查找信息资源的卡片、表册、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特定的出版物。6 .3信息检索的技术与方法1、 索引、标题和文献有误差。(计

30、算机检准率低于手工原因)2手工信息检索的工具:1、目录2、索引3、文摘:文摘主要类型包括:指示性文摘、报道性文摘、统计性文摘。4、年鉴:年鉴是以描述和统计的方式逐年提供某年度某一领域信息的工具书。5.手册6百科全书3手工信息检索工具的排检技术:1、字顺排检技术2、分类排检技术3、主题排检技术4、时序排检技术5、地序排检技术。4手工信息检索方法:1、顺查法2、倒查法3、抽查法4、追溯法,有叫回溯法。5、循环法。5光电信息检索系统:1、寻址检索方式2、编码检索方式6.3.3计算机信息检索的技术与方法 联机信息检索1、 联机信息检索,优点是:1、检索速度快2、检索范围广而全面3、检索速度多、质量高;

31、4、检索内容新、实时性强5、检索辅助功能完善、使用方便,检索结果输出方式灵活、实用。缺点是:1、主机负担重2、信息组织方式以线性为主,不灵活,3、联机检索不想Internet是面向最终用户的,操作也不方便。2、 联机信息检索系统的结构:第一部分是检索服务机构。第二部分是国际通讯网络。第三部分是终端。3、 联机信息检索的技术原理。4、 联机信息检索的服务方式:1.定题信息提供。2专题回溯检索3电子邮件。 光盘信息检索5、 光盘信息检索特点:使用关盘检索系统,可免除联机检索系统必须使用电讯设备,免除有通信线路传输过程中所造成的失误,光盘系统向用户随盘提供相当于联机信息检索系统功能的软件,并提供菜单

32、驱动与命令驱动,光盘存贮容量大、耐用、复制费用低。可以把文本/图像/图形/声音及动态结合在一起。如果光盘数据库量不够多,则信息资源就显得有限,购买大量光盘数据库,又要受到经费限制。在信息需求的适时性上,光盘检索不如联机检索系统,因为光盘只能定期提供。数据库费用大。光盘信息检索技术:有计算机、驱动器及连接设备、CD-ROM数据库(光盘)及其检索软件构成。 网络信息检索6、 网络信息检索:网络信息检索的特点是:信息量更大,需要处理各种不同的语言,信息检索的范围更宽,信息查询的时效应要求更高,检索结果是检全率较高,而检准率较低。7、 网络信息检索模式:广义理解为如何对网络上的海量多态信息进行组织,如

33、何对这些信息建立索引。狭义网络信息检索模式则只是以网络为媒介。狭义的信息检索模式是在现实世界中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核心。1、 信息的含义及内容信息服务:一是对分散在不同载体上的信息进行收集、评价、选择、组织、存贮,使之有序化,成为方便利用的形式;二是对用户及信息需求进行研究,以便向他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1、 信息服务活动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针对性原则2、及时性原则3、易用性原则4、成本/效益原则7.1.3信息服务的主要方式1(1)信息检索服务(2)信息报道与发布服务。常见的信息报道方式有下列三种:文字报道口头报道服务直观传播报道服务 7.2信息用户及其信息需求研究的内容1、 信息用户是指在科

34、研、生产、管理、商业、贸易、军事、外交以及日常生活中需要利用信息的个人或团体,前者称为个人用户,后者称为团体用户。7.2,1信息用户及其需求研究将对信息工作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可以达到下述目的:第一,调查和研究用户及其信息需求是信息机构开展服务工作的依据,是提供优化信息服务的条件。第二,调查和研究信息用户及其需求是设计和建立新的信息机构或信息系统的基本依据。通常采用两种办法将用户及其信息需求的情况反映到信息系统或信息机构的设计和建立中去:一是让用户直接参加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建立工作,二是以各种方法调查和搜集有关用户及其需求的情况。适用性、针对性、主动性和预见性,有效地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第三,调查

35、和研究用户及其信息需求,可以争取更多的用户更全面的利用信息服务,扩大信息机构的服务对象和范围。第四,调查和研究用户及其信息需求,有助于发挥信息交流的非正规渠道传递信息的效能。7.2.2信息用户及其信息需求研究的任务与内容1、 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用户构成及分类研究(2)用户信息需求调查分析(3)用户信息需求行为的心理规律研究(4)用户吸收信息的机理研究(5)影响信息用户需求的因素研究(6)用户的信息保证研究7.3.1用户信息行为的特征1、 用户所需解决的问题的重要性,或所需要的信息的价值的大小,是决定用户的信息需求是否转化为信息行为的根本原因。2.信息和信息服务的可获得性以及信息资源和信息

36、系统的易用性是决定情报用户是否利用某种信息服务的最重要因素。信息系统的易用性存在着著名的“穆尔斯(Mooers)定律”。3.用户寻求信息的过程,首先从个人的资料库中查询,然后转向非正规渠道,取得同行的帮助。这种行为特点具有两种原因:一、易用性所致二、可获得性所致4.任何信息用户,既通过正规渠道,也通过非正规渠道寻找所需要的信息。5.用户对提供信息服务及信息资料的时间要求有一个总趋势,更快更新。6.用户向信息中心的服务工作者提出咨询,会产生信息两种现象:第一,用户在向信息服务人员提出咨询时,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信息系统的功能不能令用户满意,二是新用户初次利用信息系统的

37、信息服务。第二,用户用书信方式提问比直接向信息人员提出质询更能准确的表达其信息需求。7.3.2信息需要和信息需求行为的互逆性信息需求与信息需求行为的关系突出表现为二者是互逆发生的。1(1)从信息需要到信息需求行为的发展过程。信息需要信息需要的问题化。信息需求的目标化信息需求目标的作业化行动方案的实践化。这种信息对用户来讲有两种情况:一是没有得到相关信息,二是获得了相关信息(2)从信息需求行为到信息需要的回归过程:包括:1、没有获取真正反映问题的实质性内容2、选择不合适的获取时间、地点与方式3、客观因素和客观条件的变化和制约。2信息用户获得了相关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中没有用户所需的信息,出现这种情

38、况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信息需求目标不够明确,二是信息利用动机偏离实际。3.当信息用户获得了所需的信息时,就出现了信息的利用过程:1、获得所需信息,解决了某一问题。2、对有关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组合,实现信息需求目标和信息利用动机。3、解决需求问题,并可能提出新的信息需求,知道满足信息需要。7.4信息用户及其信息需求的评价和调研必须考虑到:1、用户到信息中心提出咨询2、用户的潜在需求3、用户通过个人资料库获得所需信息的需求4、用户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需求5、用户通过个人之间的接触书信往来、出席学术会议7.4.1用户信息需求的评价标准包括;1、 用户本身的特性指标2、 用户所需信息的主题内容特点3、

39、用户所需信息的内容4、 用户所需信息资料的数量指标,即用户所需信息资料的总量5、 用户需要提供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6、 提供信息的时间性指标7、 用户获取信息的方法和习惯的评价,是评价用户信息需求极为重要的方面8、 用户所需信息的阶段性特点7.4.2用户及其需求的调研方法1、 这些方法可归纳为直接调查和间接调查两大类。1、直接调查法。直接调查法是必须有用户本身参与的调查研究方法。优点:调查面广,获得的资料比较详细具体可靠。缺点:需要用户响应,因而有时对调查的问题答复率不高。2、 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了接用户信息需求的特征。下面介绍这三种方法:调查表法,用户本身的特点,确定信息的题材特点等。要注意

40、的三个主要环节:1、正确选择被调查对象2、调查表的设计与填写3、调查结果的评价与分析。 询问法。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极强的交互性。 观察法。3、 间接调查法分为:1、文献分析法2、用户资料分析法3、信息业务资料分析法8.1.1信息的系统1、 根据系统的不 同的侧重点,可以将系统分成不同的类型:(1)按构成系统的根本内容区分,有物质系统和概念系统。物质系统亦称为实体系统,而概念系统则是由概念、理论、方法、程序等非物质的实体系统所组成的系统。(2)按组成系统的要素性质分有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及两者相结合的复合系统 。(3)按系统的构成或环境的关系来分:则有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4)从系统的运动状态参数与

41、时间的关系上来看,又可以分为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81.2信息系统的概念与功能1、 将信息系统的结构描述为输入、存贮、处理、输出和控制等模块组成的逻辑结构.2、 输入、存贮、处理、输出和控制五个基本功能。下面对这五个功能分别说明:一,输入功能。信息系统的输入功能决定于系统所要达到的目及系统的能力和信息环境的许可。二,存贮功能,存贮功能之的是系统存贮各种信息资料和数据的能力。三处理功能:处理是信息系统内部的产生过程。数据仓库技术的联机分析处理(OLAP)和数据挖掘(DM)四.输出功能: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都是旨在满足各类用户对信息的不同需要而建立的。五.控制功能:能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层是对构成系

42、统的各种信息处理设备,其二则是对整个信息加工、处理、输入、输出等环节通过各种程序进行控制。8.1.3信息系统的发展与类型1、 发展道路划分为初始阶段、扩展阶段、控制阶段、统一阶段、数据管理阶段、成熟阶段六个阶段。2、 从管理过程和功能角度,可分为战略计划、管理控制、操作控制和事物数据处理四个层次。3、 从信息系统的发展和系统特点来看,可分为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和虚拟办公五种类型。(1)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DPS)DPS执行基本的数据处理任务:数据搜集、数据操作、数据存贮和文档准备,常称为会计信息系统。(2)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种能使信息被有相似信息需求

43、的用户获得的一种计算机系统。这里的信息包括历史信息、现有信息和对未来的预测信息。它通常以同期报表、特别报表和数字模拟的形式被管理者和非管理者在需要是输出。1、企业资源计划(ERP)2、供应链管理(SCM)物流管理(LM)客户关系管理(CRM)(3)决策支持系统:DDS利用人的智慧有效地解决了MIS中不能解决的半结构决策问题,即现代管理决策中目标含糊不清,多个目标相互冲突,方案的比较和选却没有固定规则和程序可循的问题。问题结构,决策支持和决策的有效性是DDS的三个基本原则。群体决策支持系统。(4)专家系统:是基于知识的信息系统-人工智能(AI)的一个子集。专家系统由用户界面、知识库、推理引擎和开

44、发引擎组成。(5)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OA系统的以先进的技术设备为基础,由办公人员和技术设备共同构成的人机信息处理系统。8.1.4网络环境下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1、 信息系统的结构模式有集中式的结构模式,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模式和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模式三种。在C/S模式下应用被分为前端(即客户部分)和后端(即服务器部分)。8.2.1技术基础与运行环境信息技术是计算机硬件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和通讯网络技术的总称。(1)计算机硬件技术计算机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存贮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功能部件结构。显示卡用于连接并驱动显示器。软驱是用来读

45、写软盘的,而光驱是用来读取光盘的,软盘和光盘都是存贮介质。衡量显示器的性能有刷新频率和分辨率。打印机有三种:点阵式、喷墨和激光打印机。(2)计算机软件技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软件系统则帮助用户使用计算机硬件完成数据的输入、处理、输出及存贮等活动,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是指为管理、控制和维护计算机及外设,以及提供计算机与用户界面的软件。1、各种语言和他们的汇编或解释、编译程序。2、计算机的监控管理程序。3、程序库和数据库管理程序。4、操作系统(OS)。操作系统是最基本的系统软件,具有两大功能。其次,OS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3)计算机网络技术:

46、计算机网络是管理和运行信息系统的基础。计算机网络包括:1、网络介质2、协议3、节点4、链路。从功能上可分为资源子网和通讯子网两部分。按照通讯系统的传输方式,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可分为点对点传输结构和广播式传输结构两大类。1、点对点传输结构:它有星形、环形、树形、分布式四种拓扑结构。2、广播式传输结构。局域网(LAN)指传输距离(一般在0.1-10km)较小的一种网络。广域网(WAN)一般由相距较远的局域网经由公共电信网络互联而成。(4)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贮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包括:数据集合、硬件、软件和用户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实体联系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它抽象联系

47、了客观事物中人们所关心的信息,忽略了非本质的细节,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精确地描述。步骤包括:用户需求分析、数据库逻辑设计、数据库物理设计、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四个阶段。所谓范式,是指关系满足一定的条件。条件越严格,则关系的规范化级别就越高。8.2.2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1、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研制,也称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不单是单纯的计算机系统,而是辅助企业管理的人机系统。该系统就像万事万物一样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消亡(更新)的过程,即所谓的生命周期。2、 信息系统工程:也就是说,在研制与开发信息系统时,要秉承以下几个思想: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思想。2、最优化原则。3、对系统进行科学管理3、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8.2.3信息系统开发方法1、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是基于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