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及私募股权投资机会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及私募股权投资机会分析.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及私募股权投资机会分析在中国,医疗服务行业是个前景很好的领域,市场基数大,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并具有政策、技术和行业整合等多方面的发展优势。首先,酝酿了两年多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正式公布,意味着对我国医疗行业有较大影响的改革将启航,特别是给我过医疗行业的“生产-流通-消费”整个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带来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变革。其次,随着医疗服务行业不断深入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医疗管理和服务水平将得到全面提升,新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也将不断出现,并带动医疗服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而一些高成长医疗服务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医疗服务行
2、业已成为私募股权基金的一个投资热点。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急速扩大,与居民生活平直品质提高相关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医疗服务领域的强势品牌背后巨大的商业价值,渐渐得到国际资本的认可,并吸引私募股权基金纷纷进入中国中、高端医疗服务市场。2008年受全球经济动荡的影响,私募股权基金在华投资趋于谨慎,医疗卫生行业等抗周期消费性行业成为PE机构关注的热点之一。而在中国政府进一步大力刺激内需的宏观政策推动下,我国医疗服务行业的投资价值将日益为PE机构所重视。1.中国医疗服务行业概况1.1中国医疗服务行业解析1.1.1中国医疗服务行业现状医疗服务市场需求快速增长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医疗服务市场作为
3、社会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的大幅度增加,全社会卫生总需求呈持续上升趋势。根据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发布的卫生总费用测算结果:全国卫生总消费额由1978年的110.21亿元增长为2007年的近万亿元,增长金额超过99.50倍。1978-2007年,国民经济平均增长率达15.6%,卫生总消费年平均增长率为17.2%,卫生消费增长快于国民经济增长;卫生总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由3.0%上升到4.8%,增长了1.79个百分点;同期,人均卫
4、生消费额也由11.45元增长为828元,增长了71.31倍。随着家庭消费恩格尔系数的不断下降,医疗消费已经进入家庭消费的前五位。而且在跨入小康社会之后,居民增量消费也开始更多的向医疗保健方面倾斜。特别是在经历SARS等事件洗礼后,中国城乡居民更加注重自身的健康。人口的增长也带动了医疗服务市场的增长,特别是老龄人口的增长带来大量的医疗消费需求,将刺激医疗服务市场的发展。同时,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将进一步推动医疗服务市场的增长。国际经验表明,健康保障体系越健全,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抑制越少。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率越来越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治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商业健康保
5、险也在快速发展,这些变化都在刺激着中国医疗市场的不断增长。医疗服务机构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卫生部2008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对中国医疗服务机构数量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7年末,全国医疗服务机构总数近29万个,其中:医院1985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069个,卫生院40679个,门诊部(所)197083个。全国已组建2857个卫生监督所(中心),其中:省级32个、市地级338个,县(区、县级市)级2487个。与2003年比较,2007年度我国医疗服务机构增加2.4万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监督机构和医院有所增加,妇幼保健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变动不大,乡镇卫生院随着乡镇调整继续减少
6、。医疗服务行业工作量逐年加大,服务效率不断提高(1)门诊和住院工作量持续增加2003年-2007年间,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进、城市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门诊和住院人数持续增加,卫生服务利用提高。2007年,全国医疗机构(不包括诊所、医务室和村卫生室)诊疗人数达25.70亿人次,入院人数达8623.00万人。与2003年比较,诊疗人次增加4.70亿人次,增长23.0%;入院人数增加2531.00万人,增长42.0%。2007年全国医院诊疗人次达15.40亿人次,入院人数5800.00万人。与2003年相比,诊疗人次增加3.30亿人次。增长27.0%;住院人数增加1641.00万人
7、,增长39.0%。医院中县级医院门诊量由2003年4.3亿人次增加到2007年5.30亿人次,入院人数由1910.00万人增加到2527.00万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量增加。乡镇卫生院门诊量由2003年6.90亿人次增加到2007年7.5亿人次,入院人数由1608.00万人增加到2250.00万人。社区卫生服务站诊量由2003年0.70亿人次增加到2007年2.3亿人次,入院人数由10.30万人增加到63.10万人。(2)医疗服务效率提高过去5年,我国病床使用率提高,平均住院日缩短,医师工作负荷增加。2007年,医院病床使用率为78.3%,卫生院病床使用率为48.5%。与20
8、03年相比,医院病床使用率提高13个百分点,卫生院病床使用率提高12.3个百分点。2007年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10.80日,比2003年平均缩短0.20日。(3)病人医疗费用继续增加,但涨幅呈下降趋势2003年以来,门诊和住院病人医疗费用涨幅呈下降趋势,2006年门诊费用与上年持平,住院费用负增长。由于2007年价格总水平涨幅较大,病人医药费用也相应上涨。2007年医院门诊病人人均消费128.70元,比上年增加2.80元,上涨2.20%;同年住院病人人均住院费用4874.80元,比上年增加355.90元,上涨7.9%。扣除物价影响因素,人均门诊费用减少2.90元,下降2.3%;人均住院费用
9、增加141.50元,上涨3.1%。1.1.2中国民营医疗服务机构发展概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鼓励全社会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办医”的政策指引下,我国医疗服务机构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办医形式多样化的发展态势,逐步形成了公立医院为主导,私立医疗机构、股份制医疗机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等多种形式并存的结构,民营医疗服务机构更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据统计,我国民营医院已从十几年前的十多家,发展到目前的3500多家,并且还正以15.0%-20.0%的比例增长;此外中外合资合作医院目前也超过了250家,遍布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中国民营医疗服务机构具有以下几个发展特
10、点。(1)数量多、规模小民营医疗机构多以投资不高、规模较小、机制灵活的门诊所和卫生所居多。据统计,目前民营医院和合资医院规模占整个医疗机构的比例还不到1.0%,床位、医师以及护理人员只占总量的1.4%、9.4%、0.8%,门诊量、入院人次只占总量的7.7%和2.9%;资产在100.00万元-500.00万元的民营医疗机构比例较大,资产在3000.00万元以上的仅占民营医疗机构总量的7.0%左右;床位在50张-300张的民营医疗机构比例较大,床位大于500张的只占总量的1.6%;日门诊量在100人次以下的民营医疗服务机构约占总量的一半以上;年手术量大多在100-1000台,远低于公立大型医疗机构
11、。(2)集中分布特征明显民营医疗机构普遍分布在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其中,华北、华中、华南、华东四个区域约占总民营医疗机构的90.0%以上,江浙沿海一带分布尤为集中。民营医疗机构相对较多的省有:江苏、广东、浙江、陕西、福建、河北、河南、山西、四川、吉林、辽宁、上海、北京等;宁夏、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域分布较少。(3)以“特色专科”为主,定位高端服务据统计,80.0%民营医疗服务机构采取“特色专科”的策略,重点开展女子、男科、口腔、眼科、肿瘤、骨科、五官科等低投入、低风险、高回报的项目。民营医疗服务机构在设立“特色专科”中注重分层服务,如上海出现了五个层次的医疗机构:帮困医疗机构、基本医保范畴
12、医疗机构、高收入医疗机构、境外人士豪华医疗机构和顶级奢侈型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的定位主要是服务于后三种。另据对民营医疗机构的调查发现,其主要采取小综合、大特色的错位竞争策略,凭借良好的医疗技术和全新的服务理念,最大程度发挥其在细分领域的优势,确立在医疗服务市场中的独特地位。(4)集团化连锁趋势明显集团化运作,连锁化经营,已成为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主要趋势。跨地区经营连锁医院,可以有效的降低医院的经营成本、管理成本和财务成本。连锁医院形成经营管理模式后,可以复制、克隆到另一家接管的医院,使其尽快步入到正常的发展轨道,缩短进入市场的时间,尽早跨越医院盈亏平衡点,进入盈利状态,实现较好的投资回报。连
13、锁医院在服务内容和形式上,建立独立于医院之外的相关主体,如检验中心、康复中心、护理中心、物流中心,可实现资源共享;连锁集团内的核心医疗机构通过流动手术、人才培训,可提高连锁医院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连锁医院集团可大大改善医院整体品牌形象,方便病人就医,节约社会成本。虽然目前在我国真正的跨地区、跨部门的医疗集团化连锁经营仍不多见,但随着我国民营医疗服务机构经营模式的逐步成熟、规模不断壮大,尤其是在模样医疗服务行业并购大潮的推动之下,在医疗服务细分行业中将会涌现出一批大型连锁医疗服务集团。1.1.3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概况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我国医疗服务行业已进入了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
14、大型数字化医疗设备投入使用,各种医疗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和医疗临床信息系统正在普及。医疗信息化使医疗服务工作流程发生了改革和创新,并使医疗服务行业得到了全面发展。我国的医疗信息化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医疗信息化是实现医疗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社会信息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更是医疗服务行业适应改革的必然选择。信息化是实现医疗服务行业科学管理,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医疗信息系统软件的发展我国医疗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目前,部分医用软件已比较成熟,但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如用户不成熟、低水平竞争激烈、研发投入不足等。医疗
15、信息系统软件包括:H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PACS(医学影像归档通信系统)、RIS(放射科信息管理系统)、LIS(实验室临床信息系统)、EMR(电子病历)和超声工作站等。根据2007年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对全国3765家医院所做的信息化现状调查显示:目前,门诊划价收费系统、门诊药方管理系统、住院病人费用管理系统、药库管理使用作为广泛,均超过80.0%,说明以收费为中心的HIS已在大部分医院应用;住院病人入出转管理系统、住院病人床位管理系统、住院药房管理系统是用的医院超过70.0%,说明住院病人管理系统也已在大部分医院应用。此外,全国医疗卫生领域医疗软件供应商约有500家,其中:医疗信息系统的
16、软件供应商300家,大型供应商占15.0%,中型占60.0%,小型占25.0%。从供应商的数量也间接反映出我国医院信息化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此外,我国医疗信息化软件的应用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现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医院的级别上。医院所处地区经济越发达、医院的级别越高、信息化的投入越大,医院的信息化发展程度越高。远程医疗信息服务的兴起远程医疗信息服务是指基于网络技术、现代计算技术和知识工程,面向社会并为其客户提供全面医疗信息的服务形式。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网上健康咨询、远程诊断等新型医疗信息服务出现并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日益突出,远程医疗信息服务的优势也在逐渐深入人
17、心。网络具有信息成本低廉、受众面广、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优势,将网络引入医疗信息服务行业,将更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医患沟通成本。目前,市场上涌现出不少专注于为扩大患者提供在线就医咨询服务的网站,如爱康网、助医网、名医网、好大夫网等。1.2中国医疗服务行业的PEST分析1.2.1政策因素长期以来,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经常作为一个笼统的概念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其实这里边包含着丰富而具体的内容。1998年开始推行“三项改革”,即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2000年国务院专门召开会议就“三项改革”进行部署。在这期间,有关部门对中国医改的构成以及具体内容进行探讨,以
18、期界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医改范畴,2007年1月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提出四大基本制度,即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医疗保障体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管理制度。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卫生医疗领域的“四大体系”,即“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管理制度”。“四大体系”的提出不仅系统总结了以往的探索经验,还为今后的改革构建了崭新的构架。按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特点,结合医疗改革的实际进展情况,现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2000年探索发展阶段1978年,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行,拉开了中国改革开
19、放的序幕。由此肇端的经济体制改革一方面为医改提高了动力,另一方面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不断为卫生事业提出新的要求。1979年,卫生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加强医院管理的同时,也开辟了医疗主体多元化的先河。1980年,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得到国务院批准,这为转变国有、集体医疗机构一统天下,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医疗服务体系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对医疗资源投入的不足,促使国有医院的改革更加顺利的进行。1985年我国正式启动医改,核心思想是放权让利,扩大医疗服务机构自主权。同年4月,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
20、题的报告,报告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由此拉开了医疗服务机构转型的序幕。为了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1985年8月卫生部下发关于开展卫生改革中需要划清的几条政策界限,作为更好贯彻62号文的补充性规定。1989年国务院批准了卫生部、财政部、人事部、国家物价局、国家税务局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发(1989)10号文)。这个文件进一步提出通过市场化来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拓宽卫生事业发展的道路。从1990年开始,卫生改革不断迈上新台阶,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在贯彻十三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的同时,总结了卫生改革的经验,提出了
21、进一步治理整顿。生化改革的要求。同年5月卫生部成立中国卫生发展与改革纲要(1991-2000)起草小组,此纲要先后草拟了12稿,不断地征求意见,讨论修改。这个过程对深化各部门对医改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二阶段:2000年-2005年 市场化发展阶段长期以来,我国对举办医疗机构有严格限制,尤其是外资,规定了持股不超过30%的上限。直到中国加入WTO后才有了很大的突破,由卫生部和外贸部在2000年联合制定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暂行管理办法承诺,“鼓励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办合资医院,外资的股份最高可占到70%”。同时,该条例对外资投资医疗机构的审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同年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
22、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总体文件,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卫生部等八部委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之后陆续出台了13个配套政策。在上述配套政策文件出台后,国务院和地方有了一些改革措施。2000年3月,宿迁公开拍卖卫生院,拉开了医院产权改革的序幕,共有一百多家公立医院被拍卖,实现了政府资本的退出。2002年初上海市市级卫生事业单位投融资改革方案出台,这也是产权化改革的探索。本阶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化在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同时也显露出了一些弊端,尤其是非典爆发以后,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的争论也逐渐深入,这为下一阶段医改的到来埋下伏笔。医疗服务机构的产权改革是本阶段最为明显的脉络。从中央文件
23、的印发到地方政府的尝试,改革的领域和层次在不断的深入的同时,操作的方法和手段也日益纯熟。第三阶段:2005年至今 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起步阶段随着市场化和产权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逐渐淡化,追求经济利益的导向在卫生医疗领域蔓延开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医疗体制改革迫切需要注入新的理念和活力。2005年3月,卫生部开始尝试制定关于深化城市医疗体制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其中关注较多的是“3月28日稿”和“7月13日稿”,虽然这两稿都没有对外公布,只是在内部征求意见,但是,业内普遍认为其明确规定了卫生事业的性质,即更加强调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2006年,卫生部确立了发展社区医
24、疗作为医改的突破口,制订了关于大型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大型公立医院制定支援社区卫生服务的年度和长期工作计划,承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指导、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任务。这表明公立医院的重点将放在社区及基本医疗服务,这为着眼于高端医疗服务市场的社会资本带来更多的机会。2006年6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表示,支持保险机构投资医疗机构。然而,受到保险公司实业股权投资需或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等政策限制,保险公司参股医疗机构的政策放行至今,还没有成功投资先例。2008年末,保险机构迎来新的发展机会,据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表示,保险业将稳妥开展保险资金投
25、资金融业和其他优质企业股权试点,支持产业调整和企业改革,择机投资与保险业务相关的医疗机构和养老实体。可以预见,经过多年准备,保险资金投资医疗机构即将成行。2008年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布并再次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关注。其中,征求意见稿提出的“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进一步拓宽了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的空间。1.2.2经济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平稳高速的增长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在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和实体经济造成一定影响的情况下,2008年前三季度GDP仍保持了9.9%的增长速度。世界银行于11月发布的中国经济季
26、报中预测,国际金融和经济动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还处在可控范围之内,但预计将会加深;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约为7.5%,其中一半以上的增长将来自政府主导性支出。2003年以来,全国财政卫生投入的增幅平均每年都在20.0以上,是所有重点支出项目中增幅最快的项目之一。其中,2007年中央财政卫生投入在2006年增长65.4的基础上,有增长了86.8%,而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由1978年的3.0%上升为2007年的4.8%,增长了1.79百分点。不过与美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14.1%相比,我国的医疗卫生费用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08年,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深化,各国实体经济也受
27、到严重影响,经济增速放慢。在世界各国纷纷出台救市计划刺激经济恢复增长的背景下,我国也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通过加大投资带动国内需求增长,而加大对滞后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将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其中第四条就要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可见,在国家加大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投入的背景下,我国医疗服务行业将迎来较好的发展时期。1.2.3社会因素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为我国医疗服务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量。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告,2007年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2129万
28、人,比上年末增加681万人。根据相关研究,未来二、三十年中国人口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的农村人口快速转化为城镇人口,这种转化将把农村庞大的潜在医疗需求释放出来。2003年-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成持续增长态势,这为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人们对自身和家人的健康管理意识明显增强,健康支出也在相应增加。根据中国卫生部统计年鉴所示,我国人均卫生费用2003年以来以平均13.0%的增速稳步增长。1.2.4技术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
29、对医疗卫生事业更是有着深刻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技术迅速在医疗服务中得以应用,比如自动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核技术等与医学有机融合并在医疗服务得到广泛应用,使医疗手段日新月异,医疗方式不断演化,新的医疗技术项目不断开展。可见,科学技术在医疗服务领域的应用既促进了医疗技术的发展,也给医疗机构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由此形成良性循环更是促进了医疗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据卫生部统计,目前中国已经有31.0%的医院使用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有70.0%的医院已经实施或即将实施信息化建设。目前,医院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上的投入平均占到了其总收入的0.5%,而今后每年投入预计将达到100.00亿元左右
30、。目前,很多医院已经开始使用电子病历,其余与医院信息化发展有关的软件、设备等也将会有很大的应用空间,与医院信息化相关的行业及其所衍生出的新技术在未来几年将会得到飞速发展。网络医疗服务的新模式随着互联网行业不断向细分市场发展,互联网和医疗服务以及地域性资源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如“虚拟家庭医生”服务就是通过互联网、电话、手机等多种服务终端,为大众提供专家健康咨询服务。这些服务模式的实验和开展,对现代网络技术和医疗健康服务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2.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分析根据卫生部的预测,2008年中国卫生消费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0.00亿元人民币。目前,中
31、国卫生消费市场年平均增长超过10.0%,如果按照这个发展势头,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医疗卫生消费市场。对于私募股权基金而言,我国医疗服务市场这块大蛋糕蕴藏着巨大的投资价值。当前,我国关于外资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的相关政策并不完善,特别是针对如何建立外资与公立医疗服务机构的合作模式方面尚无明确的政策指导,因此,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民营医疗服务市场,既要面对实力雄厚的公立医疗服务机构的挑战,还要应对非医保定点医院的制度劣势。民营医疗服务机构要寻求长足的发展,势必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为支撑并将自身定位于中、高端人群,而近年来私募股权基金的蓬勃发展与尝试进入医疗服务领域的努力为
32、双方的合作提供了契机。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医疗服务行业的投资与2007年相比在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在资金紧张的经济寒冬中仍有两只专注于中国健康医疗行业的基金完成募集,募资金额分别是1.5亿美元和50亿人民币。可见,国内外投资者对我国健康医疗行业的发展仍持乐观态度。2.1中国医疗服务行业私募股权投资总体情况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04年至2008年,在医疗服务领域,共有8家机构获得私募股权投资,并产生了9个投资案例。其中,披露具体投资金额的投资案例有7个,涉及投资金额1.02亿美元。其中,2004年到2006年每年都只有一个投
33、资案例,披露的投资金额仅1240.00万美元。2007年医疗服务行业内的私募股权投资呈爆发式增长:投资案例数为3个,投资金额为6700.0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2倍和7.27倍。2008年,受国际金融动荡的影响,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的投资回归理性,投资步伐较2007年略有放缓,但医疗服务行业仍有3个投资案例,与上年持平;披露投资金额的2个案例合计获得2258.00万美元。与2007年相比下降了66.3%。在我国刺激内需的宏观政策以及新医改方案出台的背景下,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内的私募股权投资有望持续增长。2.2中国医疗服务行业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偏好分析医疗服务行业投资行业分析从2004年到2008年
34、,私募股权基金在医疗服务行业细分市场的投资项目比较集中。从投资案例数量来看,发生在医疗服务机构类的投资案例数为7个,占案例总数的77.8%。此外,各有1家医疗信息系统的软件供应商和远程医疗信息服务运营商获得投资。从投资金额来看,医疗服务机构类仍占主导地位,占总投资金额的92.2%。医疗服务行业投资地域分析从投资案例数来看,医疗服务行业9个案例集中发生在北京、上海、湖南和陕西四个地区。其中北京和上海发生7个案例,是医疗服务行业的重点投资区域。在投资金额方面,北京吸引的投资金额最高,为6388.00万美元。上海获得3000.00万美元私募股权投资,位居第二。此外,湖南的爱尔眼科获得了810.00万
35、美元投资。中国医疗服务行业连锁经营模式分析根据国家统计局定义,连锁企业,指在核心企业或总店的指导下,有分散的、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企业或活动单位,采用共同方针,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销售的有机结合,通过规范化经营,实现规模效益的经济联合组织形式。一般连锁店由若干分店组成,包括直营连锁。特许连锁、自由连锁三种形式。其经营特征:(1)经营同类商品;(2)使用统一商号;(3)统一采购配送,采购与销售相分离。连锁经营的特点在于:商业模式易于复制,并能最大程度利用品牌资源。连锁经营所形成的巨大现金流,也能支持企业运用资本手段迅速扩张,快速占领市场。因而,近年来,随着民营医疗服务行业的兴起,出现了很多采用连锁
36、经营模式运营的企业,如从事体检和健康管理的爱康国宾集团、眼科医疗服务连锁机构爱尔眼科集团。连锁经营的良好发展态势也引起了私募股权基金的关注,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04年以来私募股权基金在医疗服务行业投资的8家企业中有5家企业采用连锁经营的商业模式,包括慈铭体检、爱尔眼科、佳美口腔、爱康国宾和和睦家医院。3.中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分析在全球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国家预算与口腔医疗服务机构的实际资金需求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为了获得资金,口腔医疗服务机构已经开始利用贷款、吸收外资等方式筹集资金。根据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暂行管理办法规定,中外合资医疗服务机构外方占股比例最高限额已从3
37、0%提改到70%,而具体到口腔医疗机构,相关政策更为宽松。如2004年中日合资口腔诊所-汉和齿科落户京城,总投资额600.00万元,日方控股82.0%。突破了持股70%的限制。这也是近年来外资加大对口腔医疗机构投资力度的原因之一。同时,口腔医疗服务行业作为中国医疗服务行业中市场化最为充分的部分之一,也是现有医疗卫生体制下最容易获得突破的投资领域。2007年8月,英国马丁可利投资管理公司和美国海纳亚洲创投基金对佳美口腔医院投资1000.00万美元。据介绍,首轮融资将全部用于开店业务,而开店方式将以新建和收购两种方式进行。在引入海外资金后,佳美口腔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到目前为止连锁门诊数量已发展到
38、近百家,终身会员超过30万人。3.1行业分析3.1.1中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的现状中国口腔医疗服务需求潜力巨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口腔医学事业发展迅速,但整体水平依然偏低。如口腔医生的数量虽然从5700人快速增长到现在的6万多人,但是即使在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上海,牙医和普通人群的比例仍仅为1:7500,与美国1:1000的比例尚有很大的差距;再如所有口腔疾病患者中,需要治疗而未经治疗的比例高达94.5%,仅龋齿数就达25.00亿颗。可见,我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潜力,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个人就诊意识的提升,其市场必将迅速扩大。目前,我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已进入令人兴奋的时期。
39、口腔医疗需求的潜力和由此带动的相关产业不断产生出新价值,促使他在国民经济当中的属性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不再单纯地表现为对国民生产总值的消耗,而表现为既消耗国民生产总值,又创造国民生产总值。中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三中供给模式目前国内的口腔医疗服务有三中供给模式:第一种是占主流的大中型公立医院。数十年人才、技术、设备的积累和人们对公立医院的信任,使它们在口腔医疗服务中占绝对优势。但它们市场化程度低、服务意识不强,而且在旧体制限制下发展缓慢;第二种是品牌口腔连锁服务机构,例如佳美口腔和瑞尔齿科。前者定位于中端市场,后者定位于高端市场;第三种为个体口腔诊所,目前这类诊所绝对数量较大,主要定位于中低端市
40、场。在三类口腔医疗模式中,第一类的总量会缓慢增长但市场份额会缩小,理由如下:第一,综合医院口腔科作为医院的一个科室难以迅速建立有效的适应市场发展的机制,如有的综合医院口腔科有很多病人,但由于地域局促,医疗空间狭小,至今需要限号,无法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有的口腔科基础设施和硬件条件差,无法吸引更高端群体进入;还有的由于经营理念落后,管理体制不开放,无法形成有效的竞争和激励机制。第二,大部分综合医院口腔科服务体系单一,服务方式僵化,不能适应现代口腔医疗服务的要求。相对口腔医院来讲,综合医院口腔科医疗与科研技术力量较薄弱,医疗业务范围狭窄,多为传统的低附加值的医疗服务,许多新技术、新疗法尚未开展。第
41、三,相对高档诊所来讲,口腔科的病人来源多为中低端人群和医保人群,消费能力有限,同时周边商业保险及自费高端消费人群也在持续流失。与大中型公立医院相比,品牌口腔连锁服务机构开拓市场的营销策略是比较巧妙的,这也决定了其在该细分市场上的机会更大。由于灵活的机制和成本控制能力,目前民营口腔医疗市场份额已经有原来的不足10.0%增加到现在的30.0%左右。虽然这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份额为那些单体口腔诊所所分食,但从我国民营口腔医疗市场的发展态势来看,这部分单体口腔诊所将逐步被品牌连锁服务机构所取代。3.1.2中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分析管理标准化口腔医疗服务机构应强调标准化管理,强化质量评估和规章制
42、度、技术质量标准。在工作中严格按标准程序办事,强调口腔服务机构整体功能,达到其整体功能与系统层次的优化组合,以提高工作效率与效能,并要建立信息系统,及时准确地收集分析处理各种信息,保持口腔医疗服务机构内外环境信息的畅通,形成其竞争的核心力。目前不少口腔服务机构都在实施ISO9001标准。长期以来,ISO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被认为仅仅局限于工矿企业范畴内,随着ISO9001:2000版标准的推行,质量管理体系已经深入到全社会各行各业,医疗卫生服务行业也采纳了ISO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从根本上保证了诊所有一个完整而规范的质量管理系统,通过各种程序化的规章制度来规范诊所各部门的职
43、责,细化部门及各作业流程,消除工作上的扯皮推诿,加强医疗质量的监控,提高医疗质量的管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还对诊所的人力资源都有明确的标识、考核和评估;对诊所的材料采购、储藏和使用都有明确的制度。专业人才储备专业人才一直以来是困扰民营医疗服务机构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口腔医疗服务机构也不例外,对中青年人才尤其是求贤若渴。对于牙科来说,最重要的资源不是资金,而是合格的口腔医师和管理者的培养周期都比较长。特别对于品牌口腔连锁服务机构。迅速扩张必然导致资源稀缺,专业人才的储备是保证其医疗、服务质量和品牌美誉度的根本基础。技术竞争目前我国口腔医疗行业及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已经到了技术竞争的阶段。我国
44、加入WTO后,国外先进的医学技术、设备、材料不断进入中国市场,促使口腔医疗设备和技术向精密化、细致化、高效化、无创伤方向发展,并日渐成为各家机构的重要竞争武器。同时,我国口腔医疗事业正逐渐走向标准化、市场化,为发展新信息技术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信息技术对于改善医疗服务环境、减少运营成本、提高收益及提高医疗质量方面有很大的帮助。但由于各类型口腔医疗机构的历史发展不同,人力、物力的投资水平不同,其信息技术系统的应用水平也各有差异。3.2投资背景3.2.1被投资方-佳美口腔医院业务范围及规模北京佳美口腔医院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专业定位于中端市场的从事口腔医疗保健服务的医疗机构,业务范围涉及口腔
45、健康、口腔护理、口腔修复、口腔正畸、牙齿美容等领域。通过十余年的努力,佳美现已发展成为在北京、广州、深圳、大连、上海、沈阳、南京等城市开设近百家连锁门店,拥有30万终生会员的大型民营口腔连锁医疗集团。2007年6月,佳美获得了业内第一张连锁经营牌照,成为首家获得口腔医疗连锁牌照的民营医疗机构。“标准化”的操作佳美口腔的日常运营共涉及到16项操作标准包括行医标准、培训标准、装修标准、操作标准、收购标准、选址标准等。严格的标准化操作作为佳美口腔今后快速的可复制性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连锁化经营的模式佳美口腔连锁化经营模式可以用等式简单表示:国外出设备+医生出技术+佳美出平台=规模化连锁经营。佳美口
46、腔从选址到建设,从医疗服务到人员管理,从耗材采购到财务运作,全部采用专业化管理模式。这使佳美口腔连锁无限制复制成为可能。并且,佳美口腔为做到可持续发展,严格控制质量,拒绝加盟,减持直营战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成为国内口腔医疗连锁机构最大的品牌。人性化的管理哈佛商学院曾收录了佳美口腔“一个从文化到习惯过度的时期”的管理模式,作为其教学案例。佳美口腔的管理模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制度化约束人,一切以制度的规定运作;第二阶段,依靠文化,企业创造一种文化或理念,是存在其中的人们有归属感,而拥有奉献精神,企业依靠这种商业文化将成员锁定在一起;第三阶段,上升为习惯性,不需要任何外力的影响,成员会自
47、觉的归属于企业。同时,佳美还采用ERP管理系统,他们能够通过这套信息化系统,准确的了解单店医生的工作情况,对每天每位医生的费用、收入同步掌握。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3.2.2投资方英国马丁可利投资管理公司马丁可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立于爱丁堡,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管理着179.00亿美元的资金。马丁可利在大中国市场已有数十年的投资经验,并建立起专业的投资队伍,旗下马丁可利中国“A”股基金还是中国A股市场上最大的海外机构投资者。马丁可利在2007年参与投资北京佳美口腔之后,于2008年10月再次出手我国医药生物行业,领投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美国海纳亚洲创投基金海纳创投亚洲基金是海纳国际集团(
48、SIG)的全资子公司。SIG在中国的创投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活动通过海纳亚洲创投基金来进行。SIG是总部设在美国的大型金融服务公司,其员工超过1500人,在全球主要地区均设有分支机构。自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SIG先后投资了如家、一茶一座、乡村基等多家企业,并特别关注消费类、服务类及数字媒体方面的企业。3.3案例分析投资原因分析从投融资双方的角度综合来看,本次交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最主要的原因是佳美口腔连锁业务发展的需要。佳美口腔采取连锁经营方式拓展其在全国范围内的业务,并且为了严格确保服务质量,减持采用直营方式,因而必然在资金上产生巨大的需求。借助国际资本的力量,佳美口腔可以在简短的时间内实现其快速扩张计划,第一时间抢占全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份额,确立其行业第一的市场地位。(2)除了资金支持外,对于佳美口腔来说,国际资本在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组织架构的变化、国际化医疗管理经验、人才的引进及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等方面都能够给予巨大的帮助。作为一家老牌基金,马丁可利所积累的管理经验如管理技术、风险管理等对佳美口腔的企业发展非常有用,如佳美现在所使用的收费管理系统就是马丁可利提供的。而引入海纳亚洲创投基金也有利于佳美口腔引进国际先进的品质管理、分险控制等方法和理念。(3)未来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前景广阔。中国不断推进的医改进程,将促使医疗市场不断向社会放开,佳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