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论文:从红顶商人之死看民间融资安全.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64280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系统论文:从红顶商人之死看民间融资安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银行系统论文:从红顶商人之死看民间融资安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银行系统论文:从红顶商人之死看民间融资安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系统论文:从红顶商人之死看民间融资安全.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银行系统论文:从红顶商人之死看民间融资安全近日,一条爆炸性新闻在媒体坊间流传:山东省桓台县第十三届政协常委宋佃涛因要债被人杀害于江苏镇江,其经营的“集资本管理、休闲理财、贷款、中介、担保为一体的投资企业”桓台县浦发投资有限公司黯然关门。听了之后,心中别样感慨。2007年3月16日,原浙江本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吴英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7.7亿被逮捕;2011年4月13日,吸收社会公众资金22.24亿元的金利斌在其车内自焚,引起一片猜疑;2012年1月,河南安阳市的担保公司突然集体逃跑,一下子卷走资金近400亿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不断上演。而每一幕惨剧的发生,都会导致很多家庭遭受灭顶之灾

2、,为一些地区的和谐稳定埋下了不良隐患。民间融资,它们安全吗?笔者从几个方面简单分析一下,给出一个不容乐观的答案。首先,为数较多的民间金融组织没有自己的经济实体,即使部分组织有实体也没有能力达到稳定地盈利,长期为自身“造血”。经营不善或遇到风险资金链断裂时,便后劲不足,无力维持。当达到自己的心理底线时,只好一走了之了。其次,很多“影子银行”负责人缺少专业的金融理财知识和理财途径,盲目无序地逐利,丝毫没深入考虑其中的风险。他们的主要途径是低存高放赚利差,很少有其它稳健投资方式。一旦一些大额贷款没法收回或存的多贷的少导致亏本,他们往住没有事后的救助和善后处理机制,更没有合理合法的应对措施,那就只有自

3、己溜之大吉。第三,很大一部分民间金融组织是不合法的,流程是不完善的,票据也是不规范的,出了问题是没人愿意负起责任的。像桓台投资公司,即使有执照,开具给客户的借据内容也只是一张A4纸大小的红色印刷品而已。现在悲剧了吧,谁对这些手握借条的大众负责?第四,民间金融组织在运行当中存在着一些不可预测的高风险。举例来说,票据识别的风险、现金看管及运输的风险、贷款无法放出的风险、贷款人信用问题导致的风险、运营成本过高的风险、员工人身安全或监守自盗的风险、商业银行竞争的风险、同行挤兑的风险,等等,太多了,如果没有相当的准备金,每一项都有可能是致命的。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相互借贷行为,即使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

4、农村,自然人之间依然存在大量的不立任何书面字据的资金借贷。温家宝总理在不同的场合、通过不同途径表示,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的补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要加强引导和教育,发挥民间借贷的积极作用。如何避免不良事态发生并安全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呢,我想:一、政府部门尽快制定民间借贷法规和办法,正确引导民间借贷行为,清除民间金融发展的体制障碍。要确定民间借贷机构的门槛条件,如注册资金达到多少,并像银行一样上交准备金到当地金融管理部门;对民间借贷实行债权债务人登记制度,不登记的属于非法;制定民间融资协议的标准合同,实行合同编号和登记;要明确最高融资额和比例要求,设立风险责任,否则,不受法律保护。仿银行管理要求,对

5、民间借贷的个人、机构放贷设置放贷最高额和比例限制;规定风险预防措施,危机处理程序、法律责任等。对违反法律规定的,要有严厉惩罚条款。二、建立政府指导下的民间融资保险和保障机制。民间融资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信用,它没有正规金融体系融资的保障机制,也没有保险机制,更缺乏对贷款人信用和偿债能力的审核机制。在这种缺乏保障、保险、审核机制的情况下,借贷资金的回收风险很大。在利益损失、资金链条断裂、资金无法收回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信用就必然会被滥用。能否借助商业银行的“三户联保”方式,组团经营,信用信息及贷款信息全部共享,等等。三、建立由所在地政府负责的民间融资监管机构。原则上民间融资及其担保,应实行工商注册登记,而不实行审批、监管登记,但这类工商登记应区别于其他企业。有关部门应制定门槛准入条件,比如需要一定规模的注册资金、场地等,从业人员具备金融知识并具有金融从业资格等。凡欲从事民间借贷的个人、机构,必须实行工商登记。编号合同和融资登记、统计业务由地方政府金融办公室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